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改革、法制建设、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等方面,对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指满足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采用高级路面结构(沥青砼路面、水泥路面)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部分二级公路。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特点是: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渠化程度高、桥涵等构造物多、公路设施比较齐全,全路段封闭或部分封闭。它们一般构成国检公路网主骨架,是国检公路交通运输主动脉。
交通部和国检统计局从2000年开始,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据普查结果,到2001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69.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33.6万公里,占总里程的78.7%,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133.6万公里,占13.4%,油路面公路里程为1.9万公里,已居世界第二位,按照规划,2010年我国将完成“五纵七横”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使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6200公里,初步形成规模效益。与高等级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却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大了基础产业特别是公路建设的资金投放力度,政策倾斜度,以及公路建设规划力度,交通人迎来了事业的高潮,按照统一规划、轻重有别、缓急有序这个总方针推进公路建设,这中间尤以高等级公路占主导地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一、 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一般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高等级公路事业发展初期,对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也无法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为实现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我们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高等级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二)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发高等级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
(三)建设专业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等级公路各种突发事件的抢修工作。
(四)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体系(PMS)、桥梁管理信息体系(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标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由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众安全工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一)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等级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条列,使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二)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督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利,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中央政府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
(三)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
三、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一)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二)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破损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三)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目前,较新的并已经大量使用的路面养护新技术有微表处技术,裂缝修补技术,正在积极推广的路面养护新技术有柔性基层,就地热再生技术,雾封层技术,水泥路面加铺罩面技术等等。新材料如污染、经久耐用性好的改性沥青也已经在新疆应用,该材料可以大大的降低养护费用。此外浙江等省走的“创新”之路:把废旧沥青“再生”为宝;还有运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节约成本;非开挖技术避免道路“开膛破肚”;共振碎石化工艺;以及应用排水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各养护部门借鉴。
四、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高等级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高等级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这要求养护机械要具有操作性较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失时机的抢抓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机械的国产化,不断提高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更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改革、法制建设、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等方面,对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指满足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采用高级路面结构(沥青砼路面、水泥路面)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部分二级公路。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特点是: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渠化程度高、桥涵等构造物多、公路设施比较齐全,全路段封闭或部分封闭。它们一般构成国检公路网主骨架,是国检公路交通运输主动脉。
交通部和国检统计局从2000年开始,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据普查结果,到2001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69.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33.6万公里,占总里程的78.7%,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133.6万公里,占13.4%,油路面公路里程为1.9万公里,已居世界第二位,按照规划,2010年我国将完成“五纵七横”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使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6200公里,初步形成规模效益。与高等级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却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大了基础产业特别是公路建设的资金投放力度,政策倾斜度,以及公路建设规划力度,交通人迎来了事业的高潮,按照统一规划、轻重有别、缓急有序这个总方针推进公路建设,这中间尤以高等级公路占主导地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一、 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一般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高等级公路事业发展初期,对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也无法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为实现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我们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高等级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二)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发高等级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
(三)建设专业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等级公路各种突发事件的抢修工作。
(四)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体系(PMS)、桥梁管理信息体系(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标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由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众安全工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一)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等级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条列,使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二)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督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利,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中央政府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
(三)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
三、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一)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二)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破损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三)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目前,较新的并已经大量使用的路面养护新技术有微表处技术,裂缝修补技术,正在积极推广的路面养护新技术有柔性基层,就地热再生技术,雾封层技术,水泥路面加铺罩面技术等等。新材料如污染、经久耐用性好的改性沥青也已经在新疆应用,该材料可以大大的降低养护费用。此外浙江等省走的“创新”之路:把废旧沥青“再生”为宝;还有运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节约成本;非开挖技术避免道路“开膛破肚”;共振碎石化工艺;以及应用排水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各养护部门借鉴。
四、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高等级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高等级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这要求养护机械要具有操作性较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失时机的抢抓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机械的国产化,不断提高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更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