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听说吉林省扶余县的人大工作十分活跃。去年,他们曾一次评议五位副县长,这一新闻见诸于报刊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那么,扶余县人大工作何以受到人们的关注呢?为此,记者顶着炎炎烈日,驱车来到扶余县采访。
县委眼中的人大工作
在经过一番走访后,记者见到了县委书记金育辉。他,正值不惑之年。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虽然上任才一年多时间,但却对人大工作情况如数家珍。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国的人大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治体制,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它有着其他国家机关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级党委,如果不重视人大工作,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委,书记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书记。这不是我个人的认识,而是我们县委多年的共识。
是的,在不少地方,一般都是由主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联系人大工作,而扶余县则是由县委书记直接联系人大工作,直接同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保持着经常性联系,定期进行工作指导,并根据全县工作的重点,适时向人大提出工作建议。金育辉上任虽只有一年多时间,就先后6次到县人大征求意见、沟通情况、部署工作。为了使人大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便于支持和联系人大工作,从2006年起,县委决定,将县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要点提交县委常委会议讨论确定后,以县委文件转发到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并要求大力支持人大开展工作。这样,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政府相关部门就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全年工作心中有数,积极配合人大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凡有重大举措或活动,均提前听取县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前去视察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俭更是经常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亲自听取人大的意见和建议。
在一些地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只能列席县委常委会。扶余县委认为,书记办公会是县委研究决定全县重大事项的重要会议,为了能够直接听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把县委的意图转变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扶余县委决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列席书记办公会,无论会议的内容是研究干部的任用还是其他重大事项,均通过书记办公会,直接听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的意见。通过参加书记办公会议,也使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全面领会县委意图,便于把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决策上来,及时将人大的工作安排与县委的工作合拍,切实将县委的工作变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自觉行动。
人大工作处处是“绿灯”
依法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再义向记者介绍说,在扶余县,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每一项重大活动,都事先向县委请示,均得到县委的支持,没有遇到一个“红灯”,处处是“绿灯”。
对选举和任命的干部实行监督,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扶余县,每年年初,凡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都要建立全年工作目标“责任账”,经主管县长审定签字后,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年末以书面形式向人大常委会“交账”。同时,年内县人大常委会还听取部分被任命干部的述职报告,并进行评议和投票测评,提出整改建议。
2005年7月,为了推进全县工作的开展,县人大常委会拟对五位副县长进行述职评议,当即得到了县委的批准。在召开评议大会时,县委书记、县长、政协主席、纪检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均自始至终地坐在了会场,会议气氛既活跃又严肃。会议结束前,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俭就如何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做好政府工作做了表态发言。县委书记金育辉作了暂短而又掷地有声的讲话。他说,人大对选举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是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是增强干部法制观念、责任意识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次评议,使县委进一步加深了对干部履职情况的了解,为党组织更准确地任用干部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几天后,县长王俭便主持召开了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落实整改措施。他们根据评议建议,逐条研究整改措施。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工作,他们将人大的评议意见逐一进行了落实。2006年4月,王俭代表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作了整改报告。由于县政府态度认真,整改有力,成果显著,他的报告受到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致好评。
扶余县恢复县制才十几年时间,教师队伍多数是原班人马,师资队伍相对薄弱。这一问题受到县人大常委会的密切关注。为此,2006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对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立即向县委作了汇报,引起了县委的高度重视。经县人大常委会建议,专门在县教育局召开了汇报会。县委书记金育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再义、县长王俭及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高勇和县教育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显吉代表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报告了全县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情况,县教育局局长李忠福汇报了工作,县委书记金育辉当即表示,他们的调查既肯定了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还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队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对加强全县的教师队伍建设很有指导意义,县政府要制定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落实。县长王俭当即表示,县政府要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以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同时,要加强与名校、重点校的联合,借助他们的力量,全面提升全县教师的素质。会后,在主管县长的带领下,县教育局组成工作组,与清华大学附中取得联系。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取得了该校的大力支持,并与他们达成了由清华附中到扶余进行示范教学,扶余县教师到清华附中观摩教学的协议。到7月份,这样的活动已开展了两次,深受全县广大教师的好评。
人大机关干部流动起来了
有人说,只要迈进人大门,一生不用再换门。意思是说,只要到人大工作,也就没什么发展了,直至告老还乡。在扶余县,情况却不是这样。几年来,县委十分重视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工作,与“一府两院”干部一视同仁,甚至高看一眼。县委书记金育辉常说,人大机关不仅人员少,工作任务重,而且法律性强,工作涉猎面宽,业务能力要求高,决非与一般工作部门相比。去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调任县卫生局任局长职位。如何补充这一空位,县委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在拟调回城的5位乡镇党委书记中挑选一名。最后,选定了一名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同志。良好的运行机制需要制度来保障。2005年,县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中,对人大干部的配备使用及合理流动作了明确规定。
在县委的关怀下,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形成了注重学习、勤奋向上的良好氛围,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因此,每当调整干部时,县委都把人大机关干部的提拔和使用纳入视野,让人大干部流动起来。几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先后有8人被提拔,有6名干部被选派到政府科局级部门的领导岗位,2名提拔到副县级领导职务。1999年,时年35岁的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高勇,由于年富力强、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被县委安排到一个镇任镇长,一年后改任镇党委书记,2002年又被选为副县长。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发展与进步,得益于人大机关工作的锻炼,得益于县委的培养。
这话也许道出了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心声。记者在采访中强烈感受到,扶余县委对人大机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为了让人大干部了解全县工作的整体情况,做到知政议政,凡县里的全局性的或重大活动,县委、县政府都邀请县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参加,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近两年来,县里在引进的10个超亿元项目过程中,均邀请人大的同志参与项目论证等项工作。这样,就使人大干部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全局,提高了能力,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调查研究既是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也是人大干部了解全局、提高素质的过程。因此,县委要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下去多走一走、看一看,多搞一些调查研究。按照县委的意见,2004年,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搞一次调研,每人形成一份专题调查报告。最后,形成了调查报告专辑并报送县委,受到县委的好评。实践证明,这一过程不仅使委员们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为县委了解和使用干部积累了材料。正如有的委员所说的那样,实际上调查报告是每个人向县委交的一份答卷。
人大工作活跃起来了
正是由于扶余县委站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治文明的战略高度,对人大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有力的支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扶余县人大工作的开展。自2001年以来,他们在县委的领导下,立足全县大局,抓住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决议45项,提出审议意见18次;组织执法检查、视察47次;开展专题调研87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47件;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9人(次);集中联系代表361人(次),督办代表建议78件。
监督工作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扶余县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方式和监督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变单纯的对事为对事对人并重,努力使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在人事监督上,2003年他们开展了人大任命的24名政府序列局局长向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民主测评活动;2004年,县法院的4名副院长、县检察院的4名副检察长进行了大会述职,并接受与会的37名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投票测评;2005年开展了对5位副县长集体述职评议活动;2006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县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了任命干部和人大代表的人大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
在工作监督上,他们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加强信息反馈,既重过程,更重结果,全力提升监督实效。在法律监督上,他们抓住影响面广的典型涉法案件,认真实施监督,并取得较好效果。
采访结束了,记者深深为扶余县委重视人大工作的精神所感染。如果我们的各级党委都这样重视、关心人大工作,将会大大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一个民主、和谐、富足的社会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县委眼中的人大工作
在经过一番走访后,记者见到了县委书记金育辉。他,正值不惑之年。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虽然上任才一年多时间,但却对人大工作情况如数家珍。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国的人大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治体制,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它有着其他国家机关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级党委,如果不重视人大工作,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委,书记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书记。这不是我个人的认识,而是我们县委多年的共识。
是的,在不少地方,一般都是由主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联系人大工作,而扶余县则是由县委书记直接联系人大工作,直接同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保持着经常性联系,定期进行工作指导,并根据全县工作的重点,适时向人大提出工作建议。金育辉上任虽只有一年多时间,就先后6次到县人大征求意见、沟通情况、部署工作。为了使人大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便于支持和联系人大工作,从2006年起,县委决定,将县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要点提交县委常委会议讨论确定后,以县委文件转发到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并要求大力支持人大开展工作。这样,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政府相关部门就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全年工作心中有数,积极配合人大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凡有重大举措或活动,均提前听取县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前去视察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俭更是经常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亲自听取人大的意见和建议。
在一些地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只能列席县委常委会。扶余县委认为,书记办公会是县委研究决定全县重大事项的重要会议,为了能够直接听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把县委的意图转变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扶余县委决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列席书记办公会,无论会议的内容是研究干部的任用还是其他重大事项,均通过书记办公会,直接听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的意见。通过参加书记办公会议,也使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全面领会县委意图,便于把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决策上来,及时将人大的工作安排与县委的工作合拍,切实将县委的工作变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自觉行动。
人大工作处处是“绿灯”
依法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再义向记者介绍说,在扶余县,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每一项重大活动,都事先向县委请示,均得到县委的支持,没有遇到一个“红灯”,处处是“绿灯”。
对选举和任命的干部实行监督,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扶余县,每年年初,凡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都要建立全年工作目标“责任账”,经主管县长审定签字后,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年末以书面形式向人大常委会“交账”。同时,年内县人大常委会还听取部分被任命干部的述职报告,并进行评议和投票测评,提出整改建议。
2005年7月,为了推进全县工作的开展,县人大常委会拟对五位副县长进行述职评议,当即得到了县委的批准。在召开评议大会时,县委书记、县长、政协主席、纪检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均自始至终地坐在了会场,会议气氛既活跃又严肃。会议结束前,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俭就如何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做好政府工作做了表态发言。县委书记金育辉作了暂短而又掷地有声的讲话。他说,人大对选举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是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是增强干部法制观念、责任意识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次评议,使县委进一步加深了对干部履职情况的了解,为党组织更准确地任用干部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几天后,县长王俭便主持召开了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落实整改措施。他们根据评议建议,逐条研究整改措施。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工作,他们将人大的评议意见逐一进行了落实。2006年4月,王俭代表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作了整改报告。由于县政府态度认真,整改有力,成果显著,他的报告受到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致好评。
扶余县恢复县制才十几年时间,教师队伍多数是原班人马,师资队伍相对薄弱。这一问题受到县人大常委会的密切关注。为此,2006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对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立即向县委作了汇报,引起了县委的高度重视。经县人大常委会建议,专门在县教育局召开了汇报会。县委书记金育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再义、县长王俭及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高勇和县教育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显吉代表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报告了全县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情况,县教育局局长李忠福汇报了工作,县委书记金育辉当即表示,他们的调查既肯定了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还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队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对加强全县的教师队伍建设很有指导意义,县政府要制定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落实。县长王俭当即表示,县政府要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以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同时,要加强与名校、重点校的联合,借助他们的力量,全面提升全县教师的素质。会后,在主管县长的带领下,县教育局组成工作组,与清华大学附中取得联系。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取得了该校的大力支持,并与他们达成了由清华附中到扶余进行示范教学,扶余县教师到清华附中观摩教学的协议。到7月份,这样的活动已开展了两次,深受全县广大教师的好评。
人大机关干部流动起来了
有人说,只要迈进人大门,一生不用再换门。意思是说,只要到人大工作,也就没什么发展了,直至告老还乡。在扶余县,情况却不是这样。几年来,县委十分重视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工作,与“一府两院”干部一视同仁,甚至高看一眼。县委书记金育辉常说,人大机关不仅人员少,工作任务重,而且法律性强,工作涉猎面宽,业务能力要求高,决非与一般工作部门相比。去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调任县卫生局任局长职位。如何补充这一空位,县委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在拟调回城的5位乡镇党委书记中挑选一名。最后,选定了一名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同志。良好的运行机制需要制度来保障。2005年,县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中,对人大干部的配备使用及合理流动作了明确规定。
在县委的关怀下,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形成了注重学习、勤奋向上的良好氛围,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因此,每当调整干部时,县委都把人大机关干部的提拔和使用纳入视野,让人大干部流动起来。几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先后有8人被提拔,有6名干部被选派到政府科局级部门的领导岗位,2名提拔到副县级领导职务。1999年,时年35岁的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高勇,由于年富力强、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被县委安排到一个镇任镇长,一年后改任镇党委书记,2002年又被选为副县长。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发展与进步,得益于人大机关工作的锻炼,得益于县委的培养。
这话也许道出了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心声。记者在采访中强烈感受到,扶余县委对人大机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为了让人大干部了解全县工作的整体情况,做到知政议政,凡县里的全局性的或重大活动,县委、县政府都邀请县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参加,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近两年来,县里在引进的10个超亿元项目过程中,均邀请人大的同志参与项目论证等项工作。这样,就使人大干部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全局,提高了能力,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调查研究既是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也是人大干部了解全局、提高素质的过程。因此,县委要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下去多走一走、看一看,多搞一些调查研究。按照县委的意见,2004年,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搞一次调研,每人形成一份专题调查报告。最后,形成了调查报告专辑并报送县委,受到县委的好评。实践证明,这一过程不仅使委员们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为县委了解和使用干部积累了材料。正如有的委员所说的那样,实际上调查报告是每个人向县委交的一份答卷。
人大工作活跃起来了
正是由于扶余县委站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治文明的战略高度,对人大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有力的支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扶余县人大工作的开展。自2001年以来,他们在县委的领导下,立足全县大局,抓住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决议45项,提出审议意见18次;组织执法检查、视察47次;开展专题调研87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47件;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9人(次);集中联系代表361人(次),督办代表建议78件。
监督工作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扶余县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方式和监督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变单纯的对事为对事对人并重,努力使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在人事监督上,2003年他们开展了人大任命的24名政府序列局局长向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民主测评活动;2004年,县法院的4名副院长、县检察院的4名副检察长进行了大会述职,并接受与会的37名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投票测评;2005年开展了对5位副县长集体述职评议活动;2006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县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了任命干部和人大代表的人大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
在工作监督上,他们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加强信息反馈,既重过程,更重结果,全力提升监督实效。在法律监督上,他们抓住影响面广的典型涉法案件,认真实施监督,并取得较好效果。
采访结束了,记者深深为扶余县委重视人大工作的精神所感染。如果我们的各级党委都这样重视、关心人大工作,将会大大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一个民主、和谐、富足的社会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