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评价儿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冠状动脉内径随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得出儿童冠状动脉内径随体表面积变化的动态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国儿童,除外心脏及其他各系统疾病,最终选取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好且冠状动脉显示清晰的儿童共400名,男230名,女170名,年龄0 d~18岁,平均(6.43±4.45)岁,采用HP Sono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按冠状动脉内径标准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

结果

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测量值在各年龄组间(0 d~12个月、~3岁、~6岁、~9岁、~12岁、~18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688、51.343、46.375、50.192,P均<0.01,组间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年龄组比较P均<0.05),在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与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均呈显著线性相关(r值范围0.71~0.85,P<0.01)。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分别随体表面积变化进行七次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选取其中最适方程,利用其系数,描记出Z值曲线图,经临床实践的验证,选取Z值在±2之间为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值范围,得出适合中国儿童的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参考值的范围。

结论

冠状动脉Z值曲线图为超声医生及临床医生准确、快速判断冠状动脉内径是否异常提供了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子1缺乏综合征(GLUT1-DS)的临床与SLC2A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6例GLUT1-DS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测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对SLC2A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本组6例,3例患儿为经典型GLUT1-DS,以早发惊厥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患儿为非经典型GLUT1-DS,表现为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评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5(SCMC-ALL-2005)方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疗效以及预后。方法共有5家单位参与临床研究,统一采用SCMC-ALL-2005方案对初诊ALL患儿进行诊治。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纳入研究病例随访至2011年9月30日。临床资料经卡方检验验证各中心间病例组成的相似性;并运用Kaplan-M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我国2007年至2011年≤18岁住院患儿中慢性肾衰竭病例的肾脏替代治疗情况及转归。方法制定统一的儿童慢性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现状调研表,分发至28家参研医院进行回顾性病例登记,进行相关资料统一汇总、分析。结果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28间医院住院患儿确诊慢性肾衰竭1033例,474例患儿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占45.9%。380例慢性肾衰竭患儿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33例次出现
期刊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大便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持续存在时间;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肠道排毒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13例EV71、CoxA16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访,每隔4~7 d收集1次大便标本,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直至大便病毒核酸转阴为止。并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113例患儿中,EV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酸合成障碍中3β-羟基-Δ5-C27-类固醇脱氢酶缺陷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进展。方法对经HSD3B7基因突变分析明确诊断的1例3β-羟基-Δ5-C27-类固醇脱氢酶缺陷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并对2000年以来国外报道的51例进行了文献复习。结果(1)病例为3个月婴儿,自新生儿期出现胆汁淤积,血清生化:总胆红素110.7 μmol/L,直接胆红素74.5 μmol/L
目的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 NP)的胸部CT征象、转归,并对NP病例常见炎性指标变化特点进行初步探讨,对临床医师认识本病CT特点及时进行CT检查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NP的胸部CT征象,分析NP大叶肺实变及相关征象随病程进展出现的动态变化;比较NP组与24例非NP对照组的炎性指标差异。结果(1)NP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