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管理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5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安全管理科学理论提出的原因
  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巨大的损失,因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势在必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安全的需要处于第二个层次,是一个基本的需要。常识则告诉我们,没有人希望事故降临在自己头上。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安全的需要,它理应成为人们的优势需要。懂得安全的理论知识、学会安全的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这是职工的需要。需要是个体内在响应的基础,也是内在驱动力的来源。这就使得安全教育与个体需要之间有了一个契合点,这就是安全教育能迎合职工的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受教育者应该对安全教育做出积极的响应。可是,在现实中,安全教育的效果很难说十分理想。其原因是,理论上的应该“响应”与现实中“是否会响应”存在着差距。缩短差距的根本措施是注重安全教育方法和安全教育形式。通过方法和形式的改变来引导受教育者,激发内驱力,使受教育者产生思想共鸣。根据科学技术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09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9]71号)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5月20日至26日在全国范围开展以"科技兴安,安全发展"为主题的2009年安全生产科技活动周。这项活动的开展,预示着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基层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宣传教育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基层工作注重效益的产出和事务性的工作,在安全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安全管理人员多数是基层工人成长起来的,缺少理论的指导和应用,最终导致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处于肤浅的表面性工作,不能真正的触动职工的内心世界和敏感的神经,一般职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单位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职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在安全管理中,都有细致的安全措施和制度,但是没有深入到职工的心中。安全问题没有深入人心,广大职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三、安全管理中“科学理论”的提出
  (一)“墨菲定律为我们揭示: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
  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有某人按照错误的做法去做,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这就是“墨菲定律”,即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墨菲定律带来如下启示:
  1、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实现“零缺陷作业”。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交通运输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给驾驶员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在驾驶车辆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细节,培养驾驶员日常的安全习惯,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必须重视小概率危险事件对我们安全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要对基层全员开展危害辩识,进行风险评价,制定作业过程危险控制措施,实现“零缺陷作业”
  2、不能忽视定律警示意义,安全管理需要“警钟长鸣”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的突发事件。这些意外的突发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安全管理“警钟长鸣”。
  (二)“破窗理论”为我们揭示:不能忽视暗示性的纵容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试验,提出了 “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房屋的一扇窗户,打碎玻璃者未受到惩罚,破碎的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最终造成千窗百孔、积重难返局面。
  在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总会有怀着侥幸心理的人去钻制度的空子,或者“无意”地破坏了制度,成为第一个“打破玻璃者”。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常常发现驾驶员未系安全带;“你不系安全带,没人说,没人管,这不暗示我也可以不系安全带吗?”。这就是安全管理上暗示性的纵容,这“暗示性的纵容”,塑造了多少个“打破玻璃者”。有多少块“玻璃”被打碎!“破窗理论”带来如下启示:
  1、不能忽视第一块“破玻璃”,必须及时修好“防微杜渐”
  “破窗理论”提醒我们抓安全生产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既要及时修理“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又要给第一个“打碎玻璃者”以警示,以防范步其后尘者。
  2、不能忽视事故苗头,必须“彻底消灭”
  破窗理论”警示我们任何制度都有被破坏的可能,任何管理上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的祸端。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堵塞各种可能造成事故的漏洞,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维护安全制度的权威性,不能让制度管理流于形式,绝不给任何威胁安全生产局面的人或行为以可乘之机。
  3、不能忽视事故(事件)责任人的处理,必须“责任追究”
  作为基层管理者,如果缺乏捍卫制度的责任心,或者碍于人情世故对违规者放任自流,容忍了“第一块玻璃”被打碎,没有给违规者任何警戒惩罚,那么就会暗示周围的人打碎“一块玻璃”无关大局,纵容更多的人加入“破窗者”的行列,加剧车窗破坏的进度。这样再好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会形同虚设,丝毫起不到警戒约束的作用,给企业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4、不能忽视预防预警工作,必须“防患于未然”
  细微处入手,从点滴上抓起,只有坚持小题大做和“四不放过”,做到违章必纠和执法必严,才能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以落实。同时,对职工来说,要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摒弃侥幸心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把每一个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只有人人都不去打“玻璃”,人人都争做“玻璃”的守卫者,车队安全的这扇窗户才能更明亮更结实。
  (三)“木桶定律”为我们揭示:不能忽视团队协作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管理学上最知名的法则之一。“木桶定律”带来如下启示:
  1、在基层安全管理中,要连续地进行危害识别,不断地识别出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及时地予以修补,通过风险控制达到安全状态。危害识别必须持之以恒。
  2、安全管理象一个完整的木桶,需要各个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如果协作配合不好,就象木桶中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一样,满桶的水还会漏走。
  3、我们在补齐了短板之后,旧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隐患还会产生。所以危害识别必须动态连贯,才能保证管理的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思想、纪律、技能、设施等“短木板”、“小概率危险事件”、“破玻璃”现象,虽然只表现在个别人、个别时间和个别地方,且带有偶然性,但它们的存在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安全工作水平。对这样的安全生产的“短木板”、“破玻璃”能修补的要立即修补,不能修补的必须果断更新。只有如此,才会促使“短木板”变长,“破玻璃”变亮,使安全生产的“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安全生产“玻璃”越擦越亮。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安全生产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理念,注重安全“三大定律”对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警示作用,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短木板”、“破玻璃”“小概率危险事件”的补短上,注重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注重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从点滴工作入手,从小事做起,抓大不放小,抓小以促大,堵塞安全生产工作漏洞,实现长效安全,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安全生产“100分”。
  四、我们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结合我们通过科学的理论为我们揭示的诸多问题和给我们的启示,在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中队从以下十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一)安全教育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工作中我们通过三步法逐渐加强安全教育的力度和深度。首先是安全理论的强制学习。主要由专兼职教师将教学内容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向职工传授。其主要目的是从理性的角度,向职工传授安全理论和方法;引导职工理解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的目标;掌握预防、改善和控制危险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理性灌输,来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使职工不仅仅知道怎样去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采用这种教育方法时,我们将理论与实际案例、感性知识相结合,在形式上多采用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其次是借助有效的活动载体进行安全教育。例如技术练兵、“安全月”活动、“安全在我心中”演讲、安全故事人人讲、安全之歌大家唱、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等。
  第三步是通过模拟事故现场,让演习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建立类似于真实情景的局部环境,让演习者进入环境之中或在模拟操作和判断中,获得经验和感受。
  (二)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有人、车、道路三方面组成,车和道路是不变的,是被动的因素,人是观察、判断、驾驭车辆,是存在变化的,是主动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掌控车辆的驾驶员具有了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避免因为车辆、道路或对方失误造成的事故,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运行。
  (三)正确适时的运用激励的作用
  目前,多数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我们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四)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以实际行动关心和爱护职工,要让职工感受到我们是发自内心的、诚心诚意的关心。其方式可以是个别谈心、交心,工作中善意的提醒,以充分的依据来证实他的所作所为之不妥,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处理问题时“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五)以制度为依托,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在安全管理中,人作为一个主要和重要的变化因素,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良好的环境、完善的制度下可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反之则容易形成许多违章、拖拉、应付了事的坏习惯。
  反应到交通运输行业,驾驶员是在行车当中唯一的占有主观因素的可调控的方面,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技术可能造成事故,但思想上的重视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通过降低车速、勤观察,提高安全警惕性得到解决。但是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违章思想更是制约安全的瓶颈问题。如果驾驶员在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不能遵章守纪,就会形成强超抢会、赌气开车、酒后开车、超速行驶、违章行车等危险行为,这些现象正是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
  (六)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
  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存贮、分析、反馈等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行驶记录仪、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入基层管理,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不同人员的信息、不同设备的信息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安全生产、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五、实施“科学管理方式”在安全管理中取得的效果
  我们中队在吸取安全管理的科学理论之后,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加以运用,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解决人员、设备、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难题,逐渐理顺了中队的管理环节,解决了安全中的瓶颈问题,实现了2008年度的安全生产,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大小事故。
  通过管理环节的紧密相扣和管理失误的减少,中队广大驾驶员普遍树立了强烈的安全意识,能够自主、积极的开展安全生产中的隐患查找和整改,有效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从人员安全意识、设备本质安全等方面为中队实现安全生产和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设备、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运用“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安全健康管理理念,持续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控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建设指标的完成,作为企业组织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共青团组织,是调动企业生力军—青工群体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组织,而生产经营任务最终的完成,拥有一支实力过硬、素质优良、能力超群的青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育人”是企业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使命。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形成浓厚工作生活氛围,能更有效地促进青年工作的开展,同时企业青年工作的开展又可以丰富企业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推动企业文化的
期刊
案情:当事人李某经营食品、日用百货,于2011年元月份携带身份证、房屋土地使用证及照片到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因缺少营业用房房产证明,工商部门要求李某补充材料。2011年2月份,李某委托朋友靳某帮忙办理营业执照,将身份证复印件、房屋土地使用证复印件给予靳某,并请靳某吃了一顿饭。2011年12月22日,李某拿营业执照到工商所验照,执法人员发现该照是伪造的营业执照,遂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下称《条例
期刊
摘要:近年来,胜利油田纯梁工艺所党支部从创建和谐工艺的实际出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核心,以深入开展“双岗”活动为载体,以构建和谐单位为目标,围绕中心,强化核心,凝聚人心,走出了一条构建和谐单位的新路子。  关键词:双岗;和谐建设;党员管理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显现出来,已成为新时期党组织直接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2011年以来,纯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的新发现,如生物科学,物理科学,生物光子信息学,远程信息技术等科技的发展,艺术也必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说20世纪的当代艺术的使命是完成普通事物在工业时代特殊的存在意义,凸显寻常物的“物性”, 使艺术变得可视化,并实现一种社会叙事,那么21世纪的艺术将随着科技的发展寻找一种能够让我们感知到一些场域中存在的无形的“物质”力量。  关键词:物质;媒材;叙事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系统中,
期刊
在人类阔步新的世纪,知识经济渐露端倪的今天,国家更需要大批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越来越成为新世纪人才整体素质中举足轻重的有机成分。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柱学科—地理学,应该寻求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上有所作为,甚至可以作为新世纪、新形势下振兴中学地理教育事业的一个突破口。教学是课程实践
期刊
摘要:油田企业用工的多元化,使大批新员工成为企业的主力军。同时由于自身特点、追求目标、岗位价值体现的不同,出现了消极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关注新员工的健康成长,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是摆在基层的工作重点。本文论述了新员工的特点,并探讨了在基层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途径。  关键词:新员工;人文关怀;
期刊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0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基层派出检察室建设工作。笔者认为,关于派出检察室的话题,探讨核心应在于派出检察室的机构设置以及职责设置的合理性问题上,派出检察室设置的合理与否是影响和制约派出检察室发展的关键,这种合理与否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置地点的选择上是在所有乡镇、街
期刊
摘要:加强实验教学是落实科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一环,也是夯实科学教学的基础。在科学教学工作中,实验作为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如何通过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每一个科学老师面对的主要问题。而一个班级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老师综合能力的高低。本文结合工作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强化科学实验的一些经验做法。  关键词:
期刊
一、选题背景  加强新形势下的职工队伍管理是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形势的不断深化,职工的思想动态越来越活跃。运特大队现有在职职工282人,女职工61人,“45、50”人员41人。非在职职工85人,其中协解职工41人,退休内退职工44人在河口居,住的有28人。职工家属126名,非在职职工家属64人,在职职工家属62人,在河口居住的26人,在东营居住的有2人。职工队伍构成比较复杂
期刊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社会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变量,其性质与水平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并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用心灵赢得心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还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合作,从而为实现教育目标共同努力。  关键词:心灵赢得心灵;师生关系;和谐  李老师说:“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这么三种心: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