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情,即真实情感。情感是“心理学”用词,包括了道德感和价值感两方面。吕祥顺的散文集《尘世烟雨》和钱罗成的诗集《第四种情》具有着同样的“真情”特质,它再现了在一定社会生活场景中人性的本质内容。
吕祥顺的散文以短小见长,以往的时光如汩汩流水向读者徐缓而来。散文讲究的是精炼,篇幅冗长会失去它的自我本质。当代散文从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始越写越长,对我来说也只能在案前置杯清茶,准备些时间来读。但如果文中洋洋洒洒拉杂出许多的“题外话”,就会让人大跌眼镜。长篇易写,短篇难工,只有70字的欧阳修的教育篇《诲学说》和100余字周敦颐的君子篇《爱莲说》,均名垂史册。我国当代作家徐迟在《谈散文》中说“散文家必须是思想家”。对此我们姑且不论,但作家对生活的敏锐性却是需要的,我以为该散文集中的《吃饭靠灶》《奔腾的龙骨水车》《栽秧,水乡的一曲赞歌》《情断送公粮》就是一组有思想、接地气的沉淀之作,你看那温暖的锅灶和戳天的烟囱、翻转的车叶和喧腾的水花、快捷的秧师和生痛的腰椎、送交的公粮和义愤的胸膛——这些无不体现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细微体察。人生的快乐总是和生命的沉重相互掺杂,生活的理想总是与现实的迷惘交织一起,这辩证法般的生活哲理在《胡采桑叶》《城里偷粪》和《偷吃丰收酒》等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叙事既不先锋也不另类,就像平日中的生活新闻,看似平常却有着直戳现实的洞察力。
过目难忘的是作家笔下的父母亲和祖母。父亲为偿还翻修房屋的债务差点丧命于石头山,作为儿子的“我”毅然打工还债(《跋涉在贫困路上的父亲》);勤俭持家的母亲不但是务农能手,也代理过生产队长,出席过“先代会”,原有的纤纤玉手最后被生活磨炼成了有道道裂痕的粗糙之手(《永远的桂枝香》);还有对“我”疼爱有加的祖母会微笑地看着“我”取篾编篮,会欣喜地看到“我”当上了教师,想起童年的“我”竟以为自己是祖母生的而引起哄堂大笑(《祖母让我一生疼痛》)等等。翻阅这些散文,即可看出作家饱蘸的深情和人性温暖,其情感引人共鸣,细节准确有力。
综观该散文集,我想用古人说的“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来形容,因为无论是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描述,还是对其他社会生活的描写,吕祥顺始终倾其力,用其心,为人们描绘出了品之有味的百样人生。
说到钱罗成的诗集《第四种情》,我就想起金元时期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中有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我以为这正是对《第四种情》的一个诗意概括。
该诗集以七个篇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丰富又强烈的心理情感,浓烈的情怀给读者以至深之意境,我们不忍直面诗集所述的一切,正如诗人自己所形容的“情殇齿痕”,这在他的《记忆飘落在海滩》上可以看到“为什么我的第一次却成了唯一/为什么我的故事刚开头便已收尾”。同样的“情殇”还出现在《第一次》中,“第一次的感觉/至今犹存/常常的心碎/是无法康复的伤痕”。
诸如此类的如《那晚,所有的星星都哭了》《等距离》《雨中的伫立》等诗作,读者感受到了这种劳燕分飞的离别情。就像上述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中的大雁一样,破空而来,伤痛而归。爱情是人类创作的永恒主题,它触及到人们对生命的真切感受。爱是纯洁和温暖的,生命将在这里找寻到心灵的真正归宿。它让人想起2015年由刘亦菲、宋承宪领衔主演的电影《第三种爱情》,影片开头便说世界上有三种爱,一种是童话里的爱情,另一种是生活中的爱情,那第三种是什么呢?影片中的妹妹为爱殉情,姐姐则为爱分手,这是电影故事。
但《第四种情》里为爱殉情的纯樸姑娘却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影片中的爱情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虚构创作,而诗集中的爱情却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一个事实;影片中的姐妹俩为了爱情两败俱伤,而诗集中的爱情却比电影中的爱情来得更为沉重。如果说电影中的“第三种爱情”说的是男女分离,那诗集里的“第四种情”就是一种追念之情、穿越之情和愤郁之情。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在诗集里我们能看到诗人直抒胸臆的品性,诗句缠绵而情感澎湃,诗情浓烈而欲说还休。
审视本文的两部作品,我想说散文集是对故土经验的诉说,正所谓如数家珍;诗集是对爱情场景的呈现,正可谓动之以情。它们都存在于人间的烟火中,想逃离,谈何容易。
吕祥顺的散文以短小见长,以往的时光如汩汩流水向读者徐缓而来。散文讲究的是精炼,篇幅冗长会失去它的自我本质。当代散文从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始越写越长,对我来说也只能在案前置杯清茶,准备些时间来读。但如果文中洋洋洒洒拉杂出许多的“题外话”,就会让人大跌眼镜。长篇易写,短篇难工,只有70字的欧阳修的教育篇《诲学说》和100余字周敦颐的君子篇《爱莲说》,均名垂史册。我国当代作家徐迟在《谈散文》中说“散文家必须是思想家”。对此我们姑且不论,但作家对生活的敏锐性却是需要的,我以为该散文集中的《吃饭靠灶》《奔腾的龙骨水车》《栽秧,水乡的一曲赞歌》《情断送公粮》就是一组有思想、接地气的沉淀之作,你看那温暖的锅灶和戳天的烟囱、翻转的车叶和喧腾的水花、快捷的秧师和生痛的腰椎、送交的公粮和义愤的胸膛——这些无不体现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细微体察。人生的快乐总是和生命的沉重相互掺杂,生活的理想总是与现实的迷惘交织一起,这辩证法般的生活哲理在《胡采桑叶》《城里偷粪》和《偷吃丰收酒》等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叙事既不先锋也不另类,就像平日中的生活新闻,看似平常却有着直戳现实的洞察力。
过目难忘的是作家笔下的父母亲和祖母。父亲为偿还翻修房屋的债务差点丧命于石头山,作为儿子的“我”毅然打工还债(《跋涉在贫困路上的父亲》);勤俭持家的母亲不但是务农能手,也代理过生产队长,出席过“先代会”,原有的纤纤玉手最后被生活磨炼成了有道道裂痕的粗糙之手(《永远的桂枝香》);还有对“我”疼爱有加的祖母会微笑地看着“我”取篾编篮,会欣喜地看到“我”当上了教师,想起童年的“我”竟以为自己是祖母生的而引起哄堂大笑(《祖母让我一生疼痛》)等等。翻阅这些散文,即可看出作家饱蘸的深情和人性温暖,其情感引人共鸣,细节准确有力。
综观该散文集,我想用古人说的“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来形容,因为无论是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描述,还是对其他社会生活的描写,吕祥顺始终倾其力,用其心,为人们描绘出了品之有味的百样人生。
说到钱罗成的诗集《第四种情》,我就想起金元时期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中有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我以为这正是对《第四种情》的一个诗意概括。
该诗集以七个篇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丰富又强烈的心理情感,浓烈的情怀给读者以至深之意境,我们不忍直面诗集所述的一切,正如诗人自己所形容的“情殇齿痕”,这在他的《记忆飘落在海滩》上可以看到“为什么我的第一次却成了唯一/为什么我的故事刚开头便已收尾”。同样的“情殇”还出现在《第一次》中,“第一次的感觉/至今犹存/常常的心碎/是无法康复的伤痕”。
诸如此类的如《那晚,所有的星星都哭了》《等距离》《雨中的伫立》等诗作,读者感受到了这种劳燕分飞的离别情。就像上述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中的大雁一样,破空而来,伤痛而归。爱情是人类创作的永恒主题,它触及到人们对生命的真切感受。爱是纯洁和温暖的,生命将在这里找寻到心灵的真正归宿。它让人想起2015年由刘亦菲、宋承宪领衔主演的电影《第三种爱情》,影片开头便说世界上有三种爱,一种是童话里的爱情,另一种是生活中的爱情,那第三种是什么呢?影片中的妹妹为爱殉情,姐姐则为爱分手,这是电影故事。
但《第四种情》里为爱殉情的纯樸姑娘却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影片中的爱情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虚构创作,而诗集中的爱情却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一个事实;影片中的姐妹俩为了爱情两败俱伤,而诗集中的爱情却比电影中的爱情来得更为沉重。如果说电影中的“第三种爱情”说的是男女分离,那诗集里的“第四种情”就是一种追念之情、穿越之情和愤郁之情。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在诗集里我们能看到诗人直抒胸臆的品性,诗句缠绵而情感澎湃,诗情浓烈而欲说还休。
审视本文的两部作品,我想说散文集是对故土经验的诉说,正所谓如数家珍;诗集是对爱情场景的呈现,正可谓动之以情。它们都存在于人间的烟火中,想逃离,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