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艺术品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青睐,但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外行,加上艺术品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对是否能参与其中实在没有太大的把握。投资者要想在书法方面入门,需要通过习字、读贴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眼力,所以这方面的投资常被视为畏途。另外,书法是一门以人文学科为背景依托的艺术,但近来社会上的人文知识水平亦有很大的滑坡。因此,不要说达到相当境界,就是有能力欣赏书法艺术,甚至对书法艺术稍有了解的投资者都很少,书法市场这几年的不景气多少与此有点关系。难道投资书法作品的难度真那么大吗?其实不然,只要把握好一些诀窍,外行也能投资书法作品。
学者型名人书法有潜力
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多少有点“捡漏”的心态,最好能挖掘到“黑马”,但在书法市场不管投资者是内行还是外行,应尽量只买“白马”——“名人书法”。书法市场上是“先名人,后书法”,收藏也好,投资也罢,大家看重的是名人给书法作品带来的附加值,附加值能给人带来荣耀、满足,甚至是梦想,名人附加值往往超过书法作品本身。而书法市场大量的作品都是书法界书家的作品,书法界书家人数实在过于庞大,仅全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就达到8000多人。除了少数大师级书法家,就是业内人士也未必都听说过这些书家名号,何况外行,这些书家中的绝大部分没有任何成名的可能性,投资这些书家的作品风险很大。
名人书法投资价值又有差别,除了与知名度大小及知名度的稳定性有关外,还与名人书家类型有关。名人书家一般分学者型和非学者型两类,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学者型书家可以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鉴定家、文学家,亦可以是有一定学识的政治家、儒商、名僧、戏剧大师等。这种主要依照职业或特长来区分他们只是大概的,有的书家身兼数长,如启功大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杰出的书法家,但他在语言文字学、古书画鉴定、绘画等方面均有建树,被称为“诗、书、画三绝”。这些学者型书家虽不能称个个都是书法高手,但多数能对书写内容有所了解,并具备一定的书写技巧,书法佳作纷呈。
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还常能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投资与书画有关的名人。如中国古书画鉴定界两位泰斗被称为“南谢北徐”,南谢便指谢稚柳先生,谢先生出名主要缘于精通书画鉴定,谢先生一生勤奋,还创作了不少书画作品。生前这些作品除了少数藏家,亦并不特别为人所重,1997年仙逝后的几年书画作品价格也比较平稳,近年价格却急剧飙升,投资回报达到数百倍的并不罕见。虽然关注度多集中在绘画,书法作品也当有所表现。又如2006年徐悲鸿先生画作价格出现了惊人的涨幅,《愚公移山》成交价居然达到3300万元,成为当年最大的赢家,徐悲鸿书法作品用笔稍软,艺术成就逊于绘画,但也应有联动效应,只是会有滞后性。
“职务名人”作品要回避
书法艺术毕竟还是文化性的,非学者型名人的书法作品也有较好的,但“名人佳作”概率总体不高,如果是较低价位购入的,这些书法作品也是可以投资的,但与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相比风险稍大,尤其要特别注意回避“职务名人”和“媒体名人”。
投资“职务书法”风险极大,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很多位高的书家被热烈吹捧。官场本无常,人在位,敬人敬字,不在位就难说了。市场上也有投资“职务书法”成功的,但基本是短期投资,机会把握很难。如果本就是外行投资书法,千万不要参与其中为好。另外,现如今媒体策划、包装能力越来越强,媒体时代很容易创造出各种“媒体名人”,代表性人物是娱乐圈演艺人员。明星爱好书法本是好事,可以提高修养,但一些小品演员和歌星的一幅书法据说已经达到了数万元,其中一位还称自己的书法“具有开创性,创造了一种流派”。要是作为“粉丝”买些“媒体名人”的书法,作为纪念品还是可以的。说到底炒作“媒体名人”是为了获得最大商业利益,“媒体名人”能红多久都是个问号,投资“媒体名人”的书法作品无疑是投机。
学者型名人书法有潜力
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多少有点“捡漏”的心态,最好能挖掘到“黑马”,但在书法市场不管投资者是内行还是外行,应尽量只买“白马”——“名人书法”。书法市场上是“先名人,后书法”,收藏也好,投资也罢,大家看重的是名人给书法作品带来的附加值,附加值能给人带来荣耀、满足,甚至是梦想,名人附加值往往超过书法作品本身。而书法市场大量的作品都是书法界书家的作品,书法界书家人数实在过于庞大,仅全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就达到8000多人。除了少数大师级书法家,就是业内人士也未必都听说过这些书家名号,何况外行,这些书家中的绝大部分没有任何成名的可能性,投资这些书家的作品风险很大。
名人书法投资价值又有差别,除了与知名度大小及知名度的稳定性有关外,还与名人书家类型有关。名人书家一般分学者型和非学者型两类,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学者型书家可以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鉴定家、文学家,亦可以是有一定学识的政治家、儒商、名僧、戏剧大师等。这种主要依照职业或特长来区分他们只是大概的,有的书家身兼数长,如启功大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杰出的书法家,但他在语言文字学、古书画鉴定、绘画等方面均有建树,被称为“诗、书、画三绝”。这些学者型书家虽不能称个个都是书法高手,但多数能对书写内容有所了解,并具备一定的书写技巧,书法佳作纷呈。
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还常能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投资与书画有关的名人。如中国古书画鉴定界两位泰斗被称为“南谢北徐”,南谢便指谢稚柳先生,谢先生出名主要缘于精通书画鉴定,谢先生一生勤奋,还创作了不少书画作品。生前这些作品除了少数藏家,亦并不特别为人所重,1997年仙逝后的几年书画作品价格也比较平稳,近年价格却急剧飙升,投资回报达到数百倍的并不罕见。虽然关注度多集中在绘画,书法作品也当有所表现。又如2006年徐悲鸿先生画作价格出现了惊人的涨幅,《愚公移山》成交价居然达到3300万元,成为当年最大的赢家,徐悲鸿书法作品用笔稍软,艺术成就逊于绘画,但也应有联动效应,只是会有滞后性。
“职务名人”作品要回避
书法艺术毕竟还是文化性的,非学者型名人的书法作品也有较好的,但“名人佳作”概率总体不高,如果是较低价位购入的,这些书法作品也是可以投资的,但与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相比风险稍大,尤其要特别注意回避“职务名人”和“媒体名人”。
投资“职务书法”风险极大,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很多位高的书家被热烈吹捧。官场本无常,人在位,敬人敬字,不在位就难说了。市场上也有投资“职务书法”成功的,但基本是短期投资,机会把握很难。如果本就是外行投资书法,千万不要参与其中为好。另外,现如今媒体策划、包装能力越来越强,媒体时代很容易创造出各种“媒体名人”,代表性人物是娱乐圈演艺人员。明星爱好书法本是好事,可以提高修养,但一些小品演员和歌星的一幅书法据说已经达到了数万元,其中一位还称自己的书法“具有开创性,创造了一种流派”。要是作为“粉丝”买些“媒体名人”的书法,作为纪念品还是可以的。说到底炒作“媒体名人”是为了获得最大商业利益,“媒体名人”能红多久都是个问号,投资“媒体名人”的书法作品无疑是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