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探究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运用中掌握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中数学
1.相关概念内涵
合作探究式教学最早由著名教育家施瓦布提出来的,施瓦布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主动探索,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索中去发现、解决问题,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以培养创造能力。当前,教育界大多学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时,面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些事例和问题,通过思考、观察、实验、沟通、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区别于个体的独立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难度较大的或是信息量较大的选题,部分个体独自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合作方式对问题进行共同的分析、探讨,通过努力最终取得结论的教学方式。
2.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2.1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民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日趋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然触动现有教育的培养模式的革新。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相应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课堂上处于教什么学什么的被支配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得不到开发,更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挖掘。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造量每时每刻都呈几何倍数增长高中数学教学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那将是很难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基础科目的高中数学面对是回发展需要的大趋势,一方面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另一方面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动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本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独自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让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
2.2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学理念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教育要回归生命的重建”。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成长。传统教育的目标偏离了人本身,不同程度的抑制学生的个性、创造力的发展。一方面是高中数学客观方面存在的的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特点。另一方面,教师的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想文学艺术一样,本就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只关注它抽象化表述,这必然导致学生不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更不能灵活的运用。这样即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只能作为一个客体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不能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知识对学生生命的成长就没有多大的意义。被动的学习,思维被限制,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感,没有了对问题的认知和思考,这种教学一旦成为模式,成为传统,成为习惯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创造力就彻底丧失了。显然,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生命的成长。而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施恰能弥补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精神。教育部也曾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一纲领性的文件为数学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3.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的意义
3.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主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操作,教师是组织者和协作者,学生是主人翁,是研究者。自己设计、自己操作的学习过程,显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的选题、过程、结果都是开放的、多元的,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方式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探究性学习,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研究目的而努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合作,这就必然要求有内部的分工、探讨、交流、协作。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也能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
3.2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所探究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也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学生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必须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是很艰难的,要克服这个困难继续研究下去就需要毅力,学生一旦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也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感。长此以往坚持不慵、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能得到锻炼和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要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过程中不能粗心大意,要细心,有求实精神。无疑,这个过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3有利于夯实基础、培养兴趣
数学学科的逐级抽象性特点表现为从直观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数学的逐级抽象特点,决定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分层次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测、探索,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是最基础,也是低层次的抽象。也只有经过概括、总结、验证、应用才有得以存在的基础,这一阶段是知识产生的源头。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忽略了这一环节,没有经过学生的亲自“发现、探究”,就直接给出了结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是违背数学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也是会消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而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从“做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能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王茜.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4
[2]柴西芹.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 教材 教法.2001,8
[3]窦月英.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7.6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中数学
1.相关概念内涵
合作探究式教学最早由著名教育家施瓦布提出来的,施瓦布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主动探索,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索中去发现、解决问题,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以培养创造能力。当前,教育界大多学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时,面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些事例和问题,通过思考、观察、实验、沟通、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区别于个体的独立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难度较大的或是信息量较大的选题,部分个体独自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合作方式对问题进行共同的分析、探讨,通过努力最终取得结论的教学方式。
2.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2.1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民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日趋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然触动现有教育的培养模式的革新。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相应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课堂上处于教什么学什么的被支配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得不到开发,更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挖掘。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造量每时每刻都呈几何倍数增长高中数学教学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那将是很难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基础科目的高中数学面对是回发展需要的大趋势,一方面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另一方面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动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本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独自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让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
2.2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学理念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教育要回归生命的重建”。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成长。传统教育的目标偏离了人本身,不同程度的抑制学生的个性、创造力的发展。一方面是高中数学客观方面存在的的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特点。另一方面,教师的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想文学艺术一样,本就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只关注它抽象化表述,这必然导致学生不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更不能灵活的运用。这样即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只能作为一个客体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不能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知识对学生生命的成长就没有多大的意义。被动的学习,思维被限制,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感,没有了对问题的认知和思考,这种教学一旦成为模式,成为传统,成为习惯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创造力就彻底丧失了。显然,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生命的成长。而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施恰能弥补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精神。教育部也曾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一纲领性的文件为数学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3.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的意义
3.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主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操作,教师是组织者和协作者,学生是主人翁,是研究者。自己设计、自己操作的学习过程,显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的选题、过程、结果都是开放的、多元的,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方式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探究性学习,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研究目的而努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合作,这就必然要求有内部的分工、探讨、交流、协作。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也能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
3.2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所探究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也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学生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必须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是很艰难的,要克服这个困难继续研究下去就需要毅力,学生一旦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也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感。长此以往坚持不慵、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能得到锻炼和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要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过程中不能粗心大意,要细心,有求实精神。无疑,这个过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3有利于夯实基础、培养兴趣
数学学科的逐级抽象性特点表现为从直观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数学的逐级抽象特点,决定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分层次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测、探索,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是最基础,也是低层次的抽象。也只有经过概括、总结、验证、应用才有得以存在的基础,这一阶段是知识产生的源头。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忽略了这一环节,没有经过学生的亲自“发现、探究”,就直接给出了结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是违背数学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也是会消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而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从“做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能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王茜.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4
[2]柴西芹.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 教材 教法.2001,8
[3]窦月英.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