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对传统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习情境的构建,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把计算机技术结合在数学教学中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减轻教师繁琐的劳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 下面就结合高中数学课谈一谈我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的认识及思考.
一、多媒体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多媒体技术融于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归纳推理”这一节课时,我事先找好费马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地图四色定理的背景资料做成课件,然后在课堂上作为情境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一些历史及应用,从后面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好. 本节课的容量较大,若没有使用多媒体则达不到这个效果.
又如在讲“中心对称”的概念时,若用传统教学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划演示,总是难以讲清,利用几何画板让两个图形各自绕着某一定点旋转180°的运动过程保留在屏幕上,在旋转的时候配以适当的解说,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观察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丰富和加强. 当演示完毕后再作叙述,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中心对称”的概念了.
2. 创设逼真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活动. 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认识和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特别是三视图这一节,可以通过动画旋转,让学生观看不同位置下的三视图,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 通过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又如:在研究函数图像平移、旋转、对称等位置变化,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等等时,可以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有些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多媒体教学可以变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 例如,“函数y = A sin(ωx φ)的图像”这一节内容是正弦曲线的发展,从形的角度进一步表明了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阐明一般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该部分内容最大的特征是抽象性强,学生难以理解,结论性的内容很多,容易混淆,尤其是先改变周期再改变相位这一变化,更难掌握. 而这部分内容是高中代数的重点,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但就历届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不够充分,规律记忆上也经常出现问题. 我根据这一节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把函数图像之间的变化关系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表现出来,让学生从具体的变化中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理解、记忆这部分内容时更形象. 我曾在教学中作过这样的对照实验:选择两个平行班级,一个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照结果如下: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班级学生对变换规律的记忆效果明显好于另一个班级学生,在以后的练习、测验中正确率也优于另一个班. 由以上对照实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容量、突破重难点上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又如“立体几何”入门难是多年来数学教学的难点,一是画图与识图,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没办法把图“立”起来;二是对空间图形的复杂位置关系条理不清,构思不出来,而多媒体在这方面有潜在的巨大优势. “异面直线的概念”可通过三维图形的旋转,表达难以用语言说清的问题;“多面体截面作法”可以用视听结合方式传授知识信息,可以使学生眼观文字图形,耳听解说旁白,字形规范,作图清晰,其学习效率和记忆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于解决的问题,但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不足,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人的教学活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面对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因人而异,硬性把一种模式的课件搬到课堂上,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再者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于多媒体.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只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使用时我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1. 注意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合理选题制作课件要遵循因材制宜的原则. 用语言较难表达、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或图像的位置关系、需要动态模拟的变化过程、体现图形的形成及有关运动变化的过程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课题. “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轨迹、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等这一类数形结合的问题也比较适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但在确定选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要始终坚持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始终是为教学服务的,都是以达到教学目的为最终目标. 只要能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让学生学到知识就可以了. 比如本来用一些简单的讲解或实物演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电脑给它加上华丽的包装,未免有些喧宾夺主,教学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例如讲解“椭圆的定义”用一条绳子和两个钉子的效果是最好的.
2. 注意使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适时性
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把握好该用时才用,用得恰到好处. 譬如在数学例题讲解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和必要的演算推理时间,不能让多媒体成为学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因此一般不宜频频使用课件.
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即使电脑有极强的智能性,即使是面对交互性极强的网络教学,机械僵硬和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交流. 因为,教学过程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体态语,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再说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 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也就少了粉笔的随心所欲、得心应手,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压制教师和学生的一些突发灵感和创造,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副作用.
所以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常常只是在一节课的某个阶段才使用电教手段. 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 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且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这个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的时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更新.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多,利用好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先进教学形式,会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但教学中如果使用不当,违背了教学规律,就会事倍功半,减少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而只有合理运用,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智强.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学学报.
[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 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波.关于数学CAI公开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4]王鹏远,王选勃,王珏.如何用几何画板教数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许兴业.几何画板与中学数学微型课件制作[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减轻教师繁琐的劳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 下面就结合高中数学课谈一谈我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的认识及思考.
一、多媒体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多媒体技术融于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归纳推理”这一节课时,我事先找好费马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地图四色定理的背景资料做成课件,然后在课堂上作为情境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一些历史及应用,从后面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好. 本节课的容量较大,若没有使用多媒体则达不到这个效果.
又如在讲“中心对称”的概念时,若用传统教学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划演示,总是难以讲清,利用几何画板让两个图形各自绕着某一定点旋转180°的运动过程保留在屏幕上,在旋转的时候配以适当的解说,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观察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丰富和加强. 当演示完毕后再作叙述,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中心对称”的概念了.
2. 创设逼真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活动. 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认识和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特别是三视图这一节,可以通过动画旋转,让学生观看不同位置下的三视图,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 通过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又如:在研究函数图像平移、旋转、对称等位置变化,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等等时,可以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有些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多媒体教学可以变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 例如,“函数y = A sin(ωx φ)的图像”这一节内容是正弦曲线的发展,从形的角度进一步表明了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阐明一般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该部分内容最大的特征是抽象性强,学生难以理解,结论性的内容很多,容易混淆,尤其是先改变周期再改变相位这一变化,更难掌握. 而这部分内容是高中代数的重点,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但就历届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不够充分,规律记忆上也经常出现问题. 我根据这一节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把函数图像之间的变化关系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表现出来,让学生从具体的变化中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理解、记忆这部分内容时更形象. 我曾在教学中作过这样的对照实验:选择两个平行班级,一个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照结果如下: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班级学生对变换规律的记忆效果明显好于另一个班级学生,在以后的练习、测验中正确率也优于另一个班. 由以上对照实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容量、突破重难点上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又如“立体几何”入门难是多年来数学教学的难点,一是画图与识图,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没办法把图“立”起来;二是对空间图形的复杂位置关系条理不清,构思不出来,而多媒体在这方面有潜在的巨大优势. “异面直线的概念”可通过三维图形的旋转,表达难以用语言说清的问题;“多面体截面作法”可以用视听结合方式传授知识信息,可以使学生眼观文字图形,耳听解说旁白,字形规范,作图清晰,其学习效率和记忆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于解决的问题,但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不足,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人的教学活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面对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因人而异,硬性把一种模式的课件搬到课堂上,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再者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于多媒体.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只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使用时我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1. 注意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合理选题制作课件要遵循因材制宜的原则. 用语言较难表达、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或图像的位置关系、需要动态模拟的变化过程、体现图形的形成及有关运动变化的过程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课题. “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轨迹、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等这一类数形结合的问题也比较适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但在确定选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要始终坚持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始终是为教学服务的,都是以达到教学目的为最终目标. 只要能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让学生学到知识就可以了. 比如本来用一些简单的讲解或实物演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电脑给它加上华丽的包装,未免有些喧宾夺主,教学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例如讲解“椭圆的定义”用一条绳子和两个钉子的效果是最好的.
2. 注意使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适时性
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把握好该用时才用,用得恰到好处. 譬如在数学例题讲解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和必要的演算推理时间,不能让多媒体成为学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因此一般不宜频频使用课件.
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即使电脑有极强的智能性,即使是面对交互性极强的网络教学,机械僵硬和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交流. 因为,教学过程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体态语,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再说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 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也就少了粉笔的随心所欲、得心应手,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压制教师和学生的一些突发灵感和创造,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副作用.
所以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常常只是在一节课的某个阶段才使用电教手段. 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 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且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这个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的时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更新.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多,利用好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先进教学形式,会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但教学中如果使用不当,违背了教学规律,就会事倍功半,减少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而只有合理运用,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智强.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学学报.
[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 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波.关于数学CAI公开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4]王鹏远,王选勃,王珏.如何用几何画板教数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许兴业.几何画板与中学数学微型课件制作[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