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萧红师法鲁迅,是国民性探索作家中的重要一員。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独特的眼光和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人们的麻木和生活的残酷,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她后期创作的《马伯乐》为例,萧红胸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满腔热忱,在作品中寄予了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健全、理想人格的希冀。
关键词:萧红;马伯乐;国民性
萧红在短暂的一生中却书写了众多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夏志清称其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马伯乐》尽管没有最后完篇,但在她的全部创作中是一个偏离了常规写法的例外,是她全部作品中被评论界评论得最少,甚至被认为是她创作的“异端”作品,但这的确是一次创作的伟大冒险。正因为她要师法鲁迅,像《阿Q正传》“画出国民的魂灵”那样,她也要以自己的笔触画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半“中”半“洋”、奴性十足的“现代国民的魂灵”。
一、马伯乐第一代——马伯乐之父
马伯乐本来叫马保罗,是他父亲给起的外国名字。马伯乐父亲的观念里带有十分明显的洋奴特征。他认为“凡是外国的什么都好,外国的小孩子是胖的,外国的女人是能干的,外国的玻璃杯很结实,外国的毛织品有多好。”甚至极其无知无耻地扬言:“八国联军进北京是为咱们好。”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为了咱们中国方便。”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民族精神躯体上烙下的崇洋媚外的印记。不仅如此,他还将基督教作为自己吝啬自私的幌子,其虚伪荒谬的本质显而易见。马家虽然不是礼拜堂,可是每一间屋里都有一张圣像。就连走廊、过道里也有,仆人们的屋子里也有。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这俩儿媳妇将来谁被分给的财产多,就以谁对主耶稣更恭敬、谁读《圣经》次数多为准。由此可见,马伯乐父亲所代表的一代人可谓是在帝国主义军事文化侵略的魔爪下,于国来说丧失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于己来说丧失人格和血性,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恃强凌弱的“守财奴”、“看钱兽”,是崇洋恐洋的“活标本”。
二、马伯乐第二代——马伯乐本人
马伯乐与“男子汉”的标准相去甚远。他总是带着悲观伤感的心态看待一切。他对现实境况不满,却从来没有尝试过改变现实。他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事业,却从来没有付出过积极的努力。其矛盾复杂的性格和心理都可以归结于一个核心,那就是他保护自己的唯一方式:逃避。
马伯乐不但继承了他父辈吝啬自私的恶劣品性,而且更主要是继承了崇洋恐洋的精神弱点。他无论买什么东西都要讨价还价,唯独买外国人的东西人家说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他绝不会多说一句。他的一句口头禅就是“真他妈的中国人”。
他还妄自菲薄地散布“中国人非得外国人治不可”、“日本人打中国,中国一定打不赢”的洋奴言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最主要最突出的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民族灾难。面对这样的现实,他还能如此崇洋,实在愚蠢低劣。
马伯乐没有任何谋生本事,仅仅凭借父亲的资本度日,为此不惜忍受家人甚至仆人的白眼和轻蔑。他第一次“出逃”到大学去旁听,不仅没能赚上钱,反而灰溜溜地回家了。他无论如何忍受不了这种在家里的窝囊处境,所以他喜欢交穷朋友,在穷朋友面前摆阔,浅薄虚荣。他怀揣着父亲的钱去上海开书店,结果一本书也没有卖出去就倒闭了,钱全部被吃光用光。他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养活妻儿了。非但如此,他还搜肠刮肚地哄骗太太的钱拿去挥霍。
他胆小自私,他从未真正关心过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当危险来临,他只有近似动物的本能反应,只知道保护自己。正如小说中所写:“他的小雅格,他是很喜欢的,可是若到了极高度的危险,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也只得自己逃走了事。他以为那是他的能力所不及的,他没有罪过。”
三、马伯乐第三代——马伯乐的两个儿子
大儿子大卫的品性和马伯乐如出一辙。老二约瑟似乎有些“阳刚之气”,他被马家上下视为众望所歸的“英雄”。家人都对他赞誉有加:“中国的小孩,若都像约瑟似的,中国亡不了,管你是谁呢,一律打过去。”但是,这个让马家上下为之骄傲的英雄,在外人眼里却与“强盗”、“土匪”、“流氓”、“无赖”无异。由此可知,马家第三代,要么是像大卫那样继续做奴隶,要么就像约瑟那样做“强盗”奴役别人。
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得国民本身的缺陷显现。在《马伯乐》中,可以看到,数百年来屈辱的历史已成为了一种心理的积淀。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养尊处优的寄生虫马伯乐,其崇洋又拒洋、媚洋又恐洋的矛盾心理,实际上折射出的是国人更多的愚昧、更大的怯懦和更深的无奈。
在萧红的笔下,在纷飞的战火中艰难喘息的中国毫无抵抗力与支撑力。马伯乐是一个继阿Q之后抗战时期愚弱国民的代表,萧红借助《马伯乐》反映出一个世纪的沧桑和磨难带给国民精神和躯体上的累累伤痕。这部作品也凝结着乱世里奔走的女作家对现实、对人生、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彰显了萧红对健全理想人格确立的希冀,以及对民族精神振兴的宏愿。
参考文献
[1]萧红.马伯乐[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锡庆.萧红氛围小说[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卢方舒(1997-),女,籍贯:河南商丘,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王智丽(1996-),女,籍贯:河南鹤壁,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萧红;马伯乐;国民性
萧红在短暂的一生中却书写了众多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夏志清称其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马伯乐》尽管没有最后完篇,但在她的全部创作中是一个偏离了常规写法的例外,是她全部作品中被评论界评论得最少,甚至被认为是她创作的“异端”作品,但这的确是一次创作的伟大冒险。正因为她要师法鲁迅,像《阿Q正传》“画出国民的魂灵”那样,她也要以自己的笔触画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半“中”半“洋”、奴性十足的“现代国民的魂灵”。
一、马伯乐第一代——马伯乐之父
马伯乐本来叫马保罗,是他父亲给起的外国名字。马伯乐父亲的观念里带有十分明显的洋奴特征。他认为“凡是外国的什么都好,外国的小孩子是胖的,外国的女人是能干的,外国的玻璃杯很结实,外国的毛织品有多好。”甚至极其无知无耻地扬言:“八国联军进北京是为咱们好。”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为了咱们中国方便。”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民族精神躯体上烙下的崇洋媚外的印记。不仅如此,他还将基督教作为自己吝啬自私的幌子,其虚伪荒谬的本质显而易见。马家虽然不是礼拜堂,可是每一间屋里都有一张圣像。就连走廊、过道里也有,仆人们的屋子里也有。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这俩儿媳妇将来谁被分给的财产多,就以谁对主耶稣更恭敬、谁读《圣经》次数多为准。由此可见,马伯乐父亲所代表的一代人可谓是在帝国主义军事文化侵略的魔爪下,于国来说丧失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于己来说丧失人格和血性,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恃强凌弱的“守财奴”、“看钱兽”,是崇洋恐洋的“活标本”。
二、马伯乐第二代——马伯乐本人
马伯乐与“男子汉”的标准相去甚远。他总是带着悲观伤感的心态看待一切。他对现实境况不满,却从来没有尝试过改变现实。他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事业,却从来没有付出过积极的努力。其矛盾复杂的性格和心理都可以归结于一个核心,那就是他保护自己的唯一方式:逃避。
马伯乐不但继承了他父辈吝啬自私的恶劣品性,而且更主要是继承了崇洋恐洋的精神弱点。他无论买什么东西都要讨价还价,唯独买外国人的东西人家说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他绝不会多说一句。他的一句口头禅就是“真他妈的中国人”。
他还妄自菲薄地散布“中国人非得外国人治不可”、“日本人打中国,中国一定打不赢”的洋奴言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最主要最突出的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民族灾难。面对这样的现实,他还能如此崇洋,实在愚蠢低劣。
马伯乐没有任何谋生本事,仅仅凭借父亲的资本度日,为此不惜忍受家人甚至仆人的白眼和轻蔑。他第一次“出逃”到大学去旁听,不仅没能赚上钱,反而灰溜溜地回家了。他无论如何忍受不了这种在家里的窝囊处境,所以他喜欢交穷朋友,在穷朋友面前摆阔,浅薄虚荣。他怀揣着父亲的钱去上海开书店,结果一本书也没有卖出去就倒闭了,钱全部被吃光用光。他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养活妻儿了。非但如此,他还搜肠刮肚地哄骗太太的钱拿去挥霍。
他胆小自私,他从未真正关心过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当危险来临,他只有近似动物的本能反应,只知道保护自己。正如小说中所写:“他的小雅格,他是很喜欢的,可是若到了极高度的危险,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也只得自己逃走了事。他以为那是他的能力所不及的,他没有罪过。”
三、马伯乐第三代——马伯乐的两个儿子
大儿子大卫的品性和马伯乐如出一辙。老二约瑟似乎有些“阳刚之气”,他被马家上下视为众望所歸的“英雄”。家人都对他赞誉有加:“中国的小孩,若都像约瑟似的,中国亡不了,管你是谁呢,一律打过去。”但是,这个让马家上下为之骄傲的英雄,在外人眼里却与“强盗”、“土匪”、“流氓”、“无赖”无异。由此可知,马家第三代,要么是像大卫那样继续做奴隶,要么就像约瑟那样做“强盗”奴役别人。
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得国民本身的缺陷显现。在《马伯乐》中,可以看到,数百年来屈辱的历史已成为了一种心理的积淀。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养尊处优的寄生虫马伯乐,其崇洋又拒洋、媚洋又恐洋的矛盾心理,实际上折射出的是国人更多的愚昧、更大的怯懦和更深的无奈。
在萧红的笔下,在纷飞的战火中艰难喘息的中国毫无抵抗力与支撑力。马伯乐是一个继阿Q之后抗战时期愚弱国民的代表,萧红借助《马伯乐》反映出一个世纪的沧桑和磨难带给国民精神和躯体上的累累伤痕。这部作品也凝结着乱世里奔走的女作家对现实、对人生、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彰显了萧红对健全理想人格确立的希冀,以及对民族精神振兴的宏愿。
参考文献
[1]萧红.马伯乐[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锡庆.萧红氛围小说[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卢方舒(1997-),女,籍贯:河南商丘,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王智丽(1996-),女,籍贯:河南鹤壁,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