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学的三个环节:“导入——教学过程一一教学小结”缺一不可。不过有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导入这一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可有可无。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本文就初中语文导入新课的方式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导语趣味性启发性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如于漪老师所说,“阅读课文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不过有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导入这一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可有可无。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极 其错误的,导入的作用在教改的今天更有必要,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导入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绪积极地引入课堂,活跃课堂,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导人都有哪些类别和方式呢?
1.“声”临其境。语文课的开场,教师如果用极富实际情感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一教师在讲朱白清的散文《背影》一文时,以自己与朱自清的文章内容颇相似的现实说法,表情生动地说:“在我考上大学临别要走的时候,父亲送我通向天津的火车,为我找座位,又为我攀过乱石嶙峋的月台买苹果和矿泉水,临开动时,父亲嘱咐我路上小心,不要丢失东西。随后父亲向我挥手告别,回首间发现父亲的眼泪在流,我在车上,泪水也簌簌流淌。”这样的导入语美在真诚,贵在亲切、生动,能引人人胜,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浓厚兴趣,然后再让学生
各抒各自的情感经历,使其体会情感之美。可见,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
2.巧设问题。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如笔者教鲁迅的《孔乙己》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已》时,你的眼泪却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学了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则导语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一一孔乙已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我们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3.温故知新。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与新课有关的新知识。在教朱白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的。”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白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
4标题重点。文章的标题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开始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交待了几个地点?学生们会很快找到答案: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5做事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问题冲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
7.巧用媒介。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录像、电影或图片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授《海燕》可事先准备好几幅有关的图片,配以音乐和朗读。这样,学生很快就会被这种优美的气氛所感染,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加以诱导,更深一层挖掘文章的象征意义,学生就不会感到课文的抽象或无味了。
8.设置悬念。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人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人: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地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总之,导人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趣味性和启发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且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使课堂成为师生感情交流的桥梁,一个个导人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也相应地达到新课改的目的,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活而不乱,不仅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求知成长,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相涨的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六中学)
关键词:导语趣味性启发性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如于漪老师所说,“阅读课文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不过有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导入这一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可有可无。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极 其错误的,导入的作用在教改的今天更有必要,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导入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绪积极地引入课堂,活跃课堂,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导人都有哪些类别和方式呢?
1.“声”临其境。语文课的开场,教师如果用极富实际情感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一教师在讲朱白清的散文《背影》一文时,以自己与朱自清的文章内容颇相似的现实说法,表情生动地说:“在我考上大学临别要走的时候,父亲送我通向天津的火车,为我找座位,又为我攀过乱石嶙峋的月台买苹果和矿泉水,临开动时,父亲嘱咐我路上小心,不要丢失东西。随后父亲向我挥手告别,回首间发现父亲的眼泪在流,我在车上,泪水也簌簌流淌。”这样的导入语美在真诚,贵在亲切、生动,能引人人胜,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浓厚兴趣,然后再让学生
各抒各自的情感经历,使其体会情感之美。可见,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
2.巧设问题。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如笔者教鲁迅的《孔乙己》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已》时,你的眼泪却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学了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则导语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一一孔乙已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我们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3.温故知新。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与新课有关的新知识。在教朱白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的。”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白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
4标题重点。文章的标题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开始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交待了几个地点?学生们会很快找到答案: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5做事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问题冲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
7.巧用媒介。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录像、电影或图片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授《海燕》可事先准备好几幅有关的图片,配以音乐和朗读。这样,学生很快就会被这种优美的气氛所感染,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加以诱导,更深一层挖掘文章的象征意义,学生就不会感到课文的抽象或无味了。
8.设置悬念。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人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人: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地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总之,导人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趣味性和启发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且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使课堂成为师生感情交流的桥梁,一个个导人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也相应地达到新课改的目的,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活而不乱,不仅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求知成长,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相涨的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