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全英文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p3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留学生的“电路”课程全英语教学引发对中国学生的双语教学的思考,大胆提出对中国学生开展“电路”的全英文教学模式,依托这种积极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模式;电路
  作者简介:吴素平(1975-),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王旭红(1969-),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76)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电机学精品课程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94-02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成功地进行双语教学能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电路”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长沙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历来重视“电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2006年该课程被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电路”一般在大二阶段开设,而这个时间学生也正在进行大学英语的学习。两种英语学习方式的对比,可以让学生英语水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笔者借鉴对留学生采用的全英文教学模式中取得的成绩,提出对中国学生也采用全英文的双语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学生资格的正确选定及教材的合理使用是成功进行全英文教学的首要条件
  全英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对所授课的学生英语要求比较高,即:不仅要能读懂英语文献、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还要能用英语讨论和回答专业问题,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因此开设全英文教学的“电路”前,一定要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英语基础水平好的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才能进入该班进行学习。当然,为使学生完全接受全英文教学方式,除学生需有好的英语基础之外,老师在教学时也要把握好教学语言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全英文教学方式。
  此外,合理使用正确的教材对成功进行全英文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对中国学生采用中英文教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中英文教材各有特色,《电路》中文教材我们使用的是邱关源编写的《电路》(第5版),该书注意了概念的完整性,在知识结构逻辑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阅读起来容易。笔者在对留学生进行教学时选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Electric Circuits》(Eighth Edition)。该书具有地道的语言背景、富有特色的排版印刷、明显的学科优势和反映先进技术的内容,这是中文教材所欠缺的。另外在内容设计上以概念为主,侧重工程观点和粗放模式,注重内容的实用性、时代性和趣味性,重基础、重实践和重综合能力的特点比较突出。在每章概念和原理介绍之后,均有贴近日常生活或是对各专业实际工程应用的举例和分析。但原版英文教材叙说过于繁烦,课后习题太多,这对于越来越少的课时教学显得不太现实,这需要老师能够在不影响课程全面性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教学。
  尽管原版英文教材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但由于其语言地道,易于理解,在全英文教学中,笔者仍建议使用原版英文教材,中文教材仅在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英文教材时作为参考,让学生尽量处于全英文的学习环境中,尽量减少他们对中文书籍的依赖,但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两种教材的优势,以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引入“沉浸法”全英文的教学模式,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我校的留学生主要以巴基斯坦学生为主,主要在电气和土木专业学习,教学采用全英文方式授课,而英语并非他们的本国语言。笔者所授“电路”课程分两个学期进行讲授,通过一年的学习,笔者明显感受到学生的英语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与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及教学模式有很密切的关系。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大学期间的英语课程开设很多,有精读、泛读、听力和写作等等,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占用了大学前两年的大部分时间,很多学生都能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很多课程也开设了双语教学,按道理来说,中国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应该较高。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太乐观,很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强,阅读和查找英文文献的能力依然很差,就连毕业设计时英文摘要也写得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少这种全英文的语言环境,缺少与专业很相近的全英文学习。一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多教会学生几个英文单词和专业术语,外加一些翻译方法,使学生能够把英文文献译成汉语并理解,就可以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因此,笔者主张对中国学生也采用全英文的双语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的学习当中,而不是采用一句英文一句中文交错的传统双语教学模式。让中国学生以英语为语言媒介,通过对英文原版教材与文献的学习、思考和研究,从另一视角熟悉所学的专业学科,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与最新动态,从中获取该领域的新信息和先进技术。中文教材只是在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英文教材时提供参考,在平时的所有教学环节中师生们都使用英语,为学生营造一个全英语环境,如英文教材、英语授课、英语板书、英语作业、英语命题和答题,这样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形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也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我校留学生的基础普遍没有中国学生扎实,但上课时留学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留学生在不理解的时候会随时打断教师,与教师讨论或请求进行解释,学习主动性很强。而中国学生一般选择默默接受,课堂不是很活跃。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鉴西方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拓性的教育环境,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鼓励中国学生多问问题,特别是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指出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失误,难以理解的部分和听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发问语句的英语表达,克服张口难的问题。此外,专门提供课堂讨论时间,因为课堂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讲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进行课堂学习的交流和互动,这样有助于创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这对于初期的“电路”全英文教学的开展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学生开口讲英语了,其参与全英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及课程教学网站,有效完成课程体系的全面教学
  英文原版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全英文教学面临的一大课题。在对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有限的学时里让学生对电路课程有全面的学习。这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对中国学生进行全英文的教学中也很有必要。因为“电路”课程中图形、公式多,信息容量大,而教学课堂上大量使用专业英语,针对学生听力理解现状,如果只靠采用增加黑板板书的方法来弥补,某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还需要重复讲解,这些都势必影响授课进度。因此笔者建议使用英语教材的同时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大讲课的信息量,提高授课效率,否则很难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数内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大多数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较弱,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将所讲内容充分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正在讲授的大致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而不至于将“电路”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演变成英语“听力课”。
  老师除精心准备英文PPT以外,也应该在学校的课程建设网站上公布相应的教案、课件,以利于学生复习。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并提出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外文资料和信息,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提高全英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为保证课程的全面教学,适当增加课时是很有必要的。针对留学生的电路总学时是128,分两个学期上,而我校中国电气专业学生的电路课程的总学时数为104,也是采用两个学期上完,如果是全英文的双语教学,势必需要增加一定的课时。同时,在保证课程全面性的前提下需要老师对原版英文教材中某些章节或内容有所选择。
  四、尝试多种考试改革方案,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考试不仅具有测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更具有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
  受其国家教学模式及教育背景的影响,我校留学生的学习纪律不是很好,经常有迟到旷课现象,另外学生学习松懈,不希望课后布置太多作业,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及有效跟踪学生对所授知识的了解情况,笔者严格考勤,经常用上课前10分钟对他们进行一个小测验。在对他们进行最后考评时,笔者会充分考虑他们的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多次小测验成绩)和最后一次的考试成绩,按照4∶6的比例分配给出最后考评成绩,这样强调他们的平时成绩,目的是让他们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
  在对中国学生进行全英文教学的尝试阶段,也可采用针对留学生教学的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考试改革,对学生进行一些计算机仿真练习和课堂小测试等训练,在最后考评时,加大平时学习成绩的比例。当这种全英文教学日趋成熟之后,慢慢实现学校对考试课程的比例分配2∶8,使课程教学更具综合性和挑战性。
  五、结束语
  与传统的双语教学相比,本文所提倡的全英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的同时,更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成功地对中国学生进行全英文教学还需要教育者们进行不断的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东云,范为福.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James W.Nilsson,Susan A.Riedel. Electric Circuits(Eighth Edition)[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王旭红,吴素平.留学生“电机学”课程全英语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68-69.
  [4]徐国峰,宋卫菊,卢松玉,等.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1,(22).
  [5]谭会萍.关于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EB/OL].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2008.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对当前电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结合当前“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背景,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从学生主观以及外界客观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电类专业  作者简介:张勋才(1981-),男,河南郸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牛莹(1982-),女,河南洛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期刊
摘要:对两年来浙江省配电网“三位一体”技能竞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配电网;技能竞赛;考核  作者简介:盛其富(1961-),男,浙江富阳人,浙江湖州电力技术培训中心,工程师;钱江(1976-),男,浙江嘉兴人,浙江湖州电力技术培训中心,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浙江湖州313000)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
期刊
摘要:电工实验是一项要求非常严格的技术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很容易反复犯错,造成不可忽略的损失。通过实践实验,分析电工学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与影响安全问题的几个因素,并提出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以及实验室管理者在实验室运行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电工实验室;安全意识;操作技能  作者简介:柴学平(1975-),男,安徽芜湖人,塔里木大学机电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胡将(1984-),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讲授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网络课堂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实践作了详细的介绍,其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范为福(1955-),女,天津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王双红(1978-),女,河南长垣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
期刊
摘要:重庆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年底开始实施“卓越计划”,2011年建成“卓越工程师基地”。阐述了电气专业“卓越计划”的内涵、特色,介绍基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支撑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实践证明该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三创”卓越工程师,为工程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电气工
期刊
摘要:在深刻理解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充分灵活地应用到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将多个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和知识能力大纲精细地结合起来,以期有良好的教学示范效果。  关键词:变电站;巡视仿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王健(1970-),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杨志超(1960-),男,江苏常州人,南京工程学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以来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多媒体教学也具有两面性,多媒体若使用不当,会使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能。对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9和2010级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对多媒体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
期刊
摘要:从安全文化建设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的介绍入手,分析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精益管理的思想可以为安全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思路,并初步探讨了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精益管理;电力企业  作者简介:郭飞云(1987-),女,福建福安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助理讲师。(福建福州350009);居和敏(19
期刊
摘要:物联网为人们提供无所不在、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而现代远程教育局限于教师讲课位置、双方互动性及实时性的弊端。针对这样的现状,新一代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实时反馈教师行动状态及课堂内容,解放了教师,也调动了学生远程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普适计算;现代远程教育;互动性  作者简介:王小妮(1977-),女,山东威海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北京100192)北京科技大学
期刊
摘要: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是保证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创新用户服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由于对配电网重视不够、投资不足,导致配电网发展落后,供电可靠性不高。详细分析了目前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弊端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优化网架结构、提高设备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和加强配网管理等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已经逐步投入使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对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有重大作用。最后简单介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