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各种建设工程及煤场等场合都需要大型机械的参与,应用较多的就是装载机。装载机主要用来铲、装、卸、运土和石料一類散状物料,也可以对岩石、硬土进行轻度铲掘作业。如果换不同的工作装置,还可以完成推土、起重、装卸其他物料的工作。但目前的装载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设计是在转载机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新型高效转载机;
关键词:工程;装卸;转载机;
中图分类号:TH122
0 引言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装载机居多,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但目前的装载机只能在执行完装载任务后才能够卸载,同时,装载机还需要反复在作业位置和运输车之间反复运动,这样作业效率非常低。本转载机是一种效率高,装载量大,可同时执行装载和多方向卸载任务的新型高效转载机;
1 整体构想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设计的技术方案是:转载机包括操作室、三叶铲斗、前臂、液压缸、刮板式传输带、行走轮、挡板、传送带支架、上卸板、可伸缩下卸板、卸板支承板、减速电机、转轴,上、下托板,其特点是在三叶铲斗两端与前臂固定,加以电磁电机提供转矩,使三叶铲斗转动;两前臂各与一液压缸连接,液压缸底座位于车底盘上;刮板式传输带由三根滚筒固定并提供动力运输物体,最高处滚筒位于传送带支架顶端;卸板支承板与传送带支架之间由两个可伸缩支杆连接,可实现折叠效果;传送带支架由两个较大液压缸支撑;卸板支承板上安装有减速电机与转轴通过齿轮配合连接,转轴穿过支撑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有托板,上托板与上卸板相连,两者与水平面成15度角,使货物受重力作用自动下卸;支卸板支承板下端,下托板与可伸缩下卸板相连,下卸板上也装有可伸缩支杆,从而实现折叠效果。
图1为转载机主视图
图2为转载机P向视图
图3为转载机部件三叶铲斗示意图
图中,1-三叶铲斗;2-电磁电机;3-前臂;4-(1)型液压缸;5-铲斗挡板;6-行走轮;7-转向器;8-操作室;9-传送带支架;10-(2)型液压缸;11-(1)型可伸缩支杆;12-减速电机;13-上托板;14-上卸板;15-可伸缩下卸板;16-(2)型可伸缩支杆;17-卸板支承板;18-转轴;19-下托板;20-后车厢;21-发动机;22-刮板式传输带;23-传输带挡板;
2 工作原理
当作业开始时,(1)型液压缸4收缩,使前臂3带动三叶铲斗1下降,铲斗叶碰触到地面时停止下降,电磁电机2为三叶铲斗1提供动力使其旋转,铲上物料;物料由惯性、重力及经铲斗挡板5共同作用滑落至刮板式传输带22上;刮板式传输带22将物料向后传输,传输至传输带支架9顶端部位然后下落至上卸板14内,由于重力作用,物料继续下滑,经下卸板15流向运输车内;当需要向更远处卸载时,(2)型可伸缩支杆16伸长适当长度,可伸缩下卸板15伸长,同时(2)型液压缸10伸长至适当长度,使卸载装置整体抬高,完成远处卸载任务;当需要换方向卸载时,减速电机12工作,为转轴18提供动力旋转,同时带动上托板13,下托板19转动,从而使上卸板14与下卸板15同时旋转,完成卸载装置转向动作,实现换方位卸载;当停止作业时,(1)型液压缸4伸长,使前臂3带动三叶铲斗1上升至安全高度,(2)型可伸缩支杆16收缩,使下卸板15完成折叠动作,同时(1)型可伸缩支杆11收缩,是卸板支承板17完成折叠动作,从而使整个卸载装置完成折叠,可折叠至后车厢20内,减小整车的所占空间。
3 结语
本设计的最终效果是:本转载机可以实现同时执行装载与卸载任务,且装载量相比现有转载机每次装载量较大,作业效率高;通过新型卸载装置可实现多方向卸载,使本转载机适应更多复杂作业条件,卸载装置还可实现折叠效果,减小转载机在不工作时的所占空间,同时,还可实现卸载位置远近可变功能;本转载机还有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可用于普通颗粒状物料的装载与卸载任务,同时还可以用于冬天路面的除雪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志礼 孙兴聚 机械设计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9
【2】 孙桓 陈作模 机械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关键词:工程;装卸;转载机;
中图分类号:TH122
0 引言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装载机居多,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但目前的装载机只能在执行完装载任务后才能够卸载,同时,装载机还需要反复在作业位置和运输车之间反复运动,这样作业效率非常低。本转载机是一种效率高,装载量大,可同时执行装载和多方向卸载任务的新型高效转载机;
1 整体构想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设计的技术方案是:转载机包括操作室、三叶铲斗、前臂、液压缸、刮板式传输带、行走轮、挡板、传送带支架、上卸板、可伸缩下卸板、卸板支承板、减速电机、转轴,上、下托板,其特点是在三叶铲斗两端与前臂固定,加以电磁电机提供转矩,使三叶铲斗转动;两前臂各与一液压缸连接,液压缸底座位于车底盘上;刮板式传输带由三根滚筒固定并提供动力运输物体,最高处滚筒位于传送带支架顶端;卸板支承板与传送带支架之间由两个可伸缩支杆连接,可实现折叠效果;传送带支架由两个较大液压缸支撑;卸板支承板上安装有减速电机与转轴通过齿轮配合连接,转轴穿过支撑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有托板,上托板与上卸板相连,两者与水平面成15度角,使货物受重力作用自动下卸;支卸板支承板下端,下托板与可伸缩下卸板相连,下卸板上也装有可伸缩支杆,从而实现折叠效果。
图1为转载机主视图
图2为转载机P向视图
图3为转载机部件三叶铲斗示意图
图中,1-三叶铲斗;2-电磁电机;3-前臂;4-(1)型液压缸;5-铲斗挡板;6-行走轮;7-转向器;8-操作室;9-传送带支架;10-(2)型液压缸;11-(1)型可伸缩支杆;12-减速电机;13-上托板;14-上卸板;15-可伸缩下卸板;16-(2)型可伸缩支杆;17-卸板支承板;18-转轴;19-下托板;20-后车厢;21-发动机;22-刮板式传输带;23-传输带挡板;
2 工作原理
当作业开始时,(1)型液压缸4收缩,使前臂3带动三叶铲斗1下降,铲斗叶碰触到地面时停止下降,电磁电机2为三叶铲斗1提供动力使其旋转,铲上物料;物料由惯性、重力及经铲斗挡板5共同作用滑落至刮板式传输带22上;刮板式传输带22将物料向后传输,传输至传输带支架9顶端部位然后下落至上卸板14内,由于重力作用,物料继续下滑,经下卸板15流向运输车内;当需要向更远处卸载时,(2)型可伸缩支杆16伸长适当长度,可伸缩下卸板15伸长,同时(2)型液压缸10伸长至适当长度,使卸载装置整体抬高,完成远处卸载任务;当需要换方向卸载时,减速电机12工作,为转轴18提供动力旋转,同时带动上托板13,下托板19转动,从而使上卸板14与下卸板15同时旋转,完成卸载装置转向动作,实现换方位卸载;当停止作业时,(1)型液压缸4伸长,使前臂3带动三叶铲斗1上升至安全高度,(2)型可伸缩支杆16收缩,使下卸板15完成折叠动作,同时(1)型可伸缩支杆11收缩,是卸板支承板17完成折叠动作,从而使整个卸载装置完成折叠,可折叠至后车厢20内,减小整车的所占空间。
3 结语
本设计的最终效果是:本转载机可以实现同时执行装载与卸载任务,且装载量相比现有转载机每次装载量较大,作业效率高;通过新型卸载装置可实现多方向卸载,使本转载机适应更多复杂作业条件,卸载装置还可实现折叠效果,减小转载机在不工作时的所占空间,同时,还可实现卸载位置远近可变功能;本转载机还有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可用于普通颗粒状物料的装载与卸载任务,同时还可以用于冬天路面的除雪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志礼 孙兴聚 机械设计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9
【2】 孙桓 陈作模 机械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