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的开放功能与时间线索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真实的发展过程,需要触及深层次的心理变化状态并揭示个体发展的过程机制,即将个体发展嵌入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而“开放功能”和“时间线索”恰恰反映出发展交互作用的动态性之所在。其中,心理场理论揭示了心理边界的穿越作用,体现了边界功能的开放性;而心理膜理论则将选择性渗透和时间的不可逆性引入边界,赋予发展以膜性。
  〔关键词〕心理边界;心理膜;开放功能;时间线索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1)02-0125-06
  
  〔基金项目〕2009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青年科研专项基金(hzf09011)
  〔作者简介〕马川,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讲师,博士,上海201620。
  
  发展科学涉及对社会、心理、生物行为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它认为关注发展的复杂性是理解发展连贯性和简明性的首要步骤〔1〕。虽然发展之交互作用的动态性质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但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时间、功能等概念几乎还只是一种抽象性的论断。国内外大量发展研究主要依赖量表测量,但此类研究难以触及深层次的心理变化状态和揭示个体发展的过程性机制。要改变此种境况,需要在方法论的基础上展开基于时间线索和发展功能的研究。心理场理论和心理膜理论通过对边界穿越性与发展膜性的论述,体现出具有开放功能与时间线索的发展观。
  一、边界的穿越性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心理場理论中对边界的穿越性有过精彩论述,它蕴涵了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和方法论价值,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再认识。
   (一)对心理场理论的再认识
   心理场理论的核心思想建立在两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即“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和“张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概念,两者同时从整体性和动力性两方面阐述心理场理论。这里为了行文方便,分别予以表述。
  勒温在解释“心理场”时,借用了爱因斯坦对“场”的定义,即“场是相互依存事实的实体”,认为“心理场”同样具有相互依存的特性。但勒温超越了物理学的解释,赋予“场”以新的含义。他指出一个人就是一个场(field),个体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场内发生。心理场不仅包括物理空间、个人空间,更包括了所有能影响个体行为产生的所有空间。这些空间被个体纳入心理场中,共同作用促成个体行为的产生。心理场和生活空间形象地解释了抽象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2〕而勒温对于“张力”的解释则借鉴了物理学中对力的理解。物理学认为事物和事物之间在能量活动中出现力的作用。由于物理世界具有三维空间特性,因此对处于特定空间的事物而言,它都被一个立体的力量系统包围着,这个立体的力量系统便是“场”。〔3〕在心理场理论中,张力(tension)指一种系统的状态与其周围诸系统状态的关系,各种心理张力形成的力量系统组成了心理场。
  由此可见心理场和张力是一对关系概念。各种张力的存在及其交互作用编织出心理场。心理场产生的同时促成了张力的形成。心理场是各种张力彼此作用的结果,而张力又依存于心理场之中。作为关系概念,彼此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以对方的存在和作用的发生为前提,心理场和张力虽然没有具体的形状,但它们随时对个体进行着调节。它们实实在在表现于个体的活动之中且存在于个体的经验之中,并通过语言、情绪和行为等方式表达出来,在此意义上,心理场和张力超越了实体意义转向了功能作用。它们是同一个过程。它们突出了事物之间交互作用的关系,共同体现了个体心理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就此分析,勒温创立的心理场理论建立在功能意义上,它不仅描述心理场是什么,更揭示了心理场做什么,深刻地刻画了功能的作用形式,因此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二)心理边界的功能
   1.内容
  勒温进一步解释了心理场的组织结构。他认为心理场最重要的构造特点在于它的多维边界。个体的心理场被视为一系列同心圆组成的结构化整体,这些同心圆之间动态相依,区域相互之间通过边界相连,如图1所示:
  
  图1由边界(a,b,c)连接的心理场的各个区域
  勒温将个体的心理场分为三部分,动作—知觉区域、外围领域和核心领域。每个领域和领域之间都有相应的边界将其区分。只有穿越边界才可能从一个领域进入下一个领域。而心理活动正是在边界和边界之间的穿越中得以实现。只有当个体和环境之间最外层的边界(a)被穿越了,动作—知觉领域的活动才可能进行,比如触觉、听觉、味觉等。这部分的刺激很可能停留在这个区域,转瞬即逝。也可能成为外界/他人进一步进入自我的阶段,这时就需要穿越动作—知觉区域和外围/思维区域的边界(b)。在这个区域中,个体开始对环境/他人进行概括,赋予意义,但是并没有和环境/他人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只有穿越边界c,进入了个体的情感中心,个体才能真正和环境/他人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产生彼此相关的心理意义。这是一个动态相依的分化过程,要保证它的顺利进行取决于是否能够顺利地穿越边界(a→b→c或c→b→a)。
  2.应用
  勒温通过心理边界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具体如图2所示:
  
  图2Kurt 勒温关于美国人和德国人人际关系的对比〔4〕
  图2中,粗线条(与细线条形成对照)表示个体抵抗与外界的交流。心理空间的第五层是最主观的个人内的(intra-personal),“U型”个体(美国人)将第五层予以严格保护,而其他的四层则相对宽松,允许和他人的互动穿越心理边界。与之对应的是,“G型”个体(德国人)只允许最外面的一层(第一层)边界较为容易地穿越,其主要控制的边界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一旦穿越,则较容易进入其心理核心区域。
  从勒温的图可以呈现一系列对比性的预测,他从传统跨文化的角度提出:
  美国人不太倾向于愤怒反应,或者说,至少在日常的小灾小祸前不会表现出很愤怒…他们通常对这些意外事情的反应是从行动本身出发(比如,考虑需要采取什么动作来修缮目前的状况);而德国人则更倾向于从道德角度出发(他们会考虑这件事情错在哪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小事件一般很少会触碰到个人的核心信仰,也就是说,那些关系到个人外围的、非个人信仰的事件对美国来说显得相对更严重些…因为德国人的私密领域包含更多层(G型),他们更容易表现得情绪化。〔5〕
  勒温通过跨文化研究对边界进行了结构性的描述,他认为每个人都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自我边界,并且设立了其最近环境中不同社会角色载体进入自我各层次的规则。
  3.引申
  一般来说,对边界作用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遵循经典逻辑。该逻辑认为:边界把某种现象的几个部分区分开来。如果A与非A通过边界分开来,那么这两个独立的实体互相排斥。在苛刻的经典逻辑看来,边界是个体和个体的界限,反映了个体间的差异和区别,是具有封闭意义的概念。个体之间由于边界的存在而彼此区分,边界划分了个体存在的区域,将心理空间分为了内部和外部,它排除了外部的部分信息和他人,限制了个体的心理空间。
  传统研究有意无意地遵循了经典逻辑。如有研究者梳理了国外对心理边界的三种研究视角:群体视角、人格视角和系统视角。具体理论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系统理论等。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心理边界是区分内群体—外群体的限定边界,边界越清晰,个体越积极地表现出所在群体的类别特征。自我分类理论是社会认同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与后者不同的是,自我分类理论认为心理边界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中对自我身份的识别。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个体心理边界的形成是个体认知、环境和行为交互作用的产物。在系统理论中,心理边界是自组织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决定着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容、数量和质量。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者研究心理边界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对其作用达成了共识,即心理边界是人们理解世界的工具,是个体的心理活动限制线,将个体、群体与周边环境区分开来,是个体能够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这一界限对内维系了秩序性,对外起到了保护个体、群体、组织的作用。〔6〕从其他学科对边界研究来看,系统研究认为宏观的边界具有确定性,微观的边界并不那么确定。这是由研究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7〕不确定的边界,可能造成混乱,也可能带来创新与突破。政治学研究中,将边界作为产生区分、割裂、分离的概念,强调阶级、阶层中的差异和分化。但即使是国家间的边界,仍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更不用说社会结构中,阶级或阶层的边界是最容易产生冲突并展现开放性的场所。社会结构中流动性的强弱恰恰反映了社会的开放程度。〔8〕认知语言学则明确指出,认知范畴的边界具有不明确性,语言的边界依赖于语境、社会和文化知识。〔9〕即使在关注边界分割意义的认同研究中,也指出认同的另一条研究思路是认同与不稳定的时空间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线索为历史感,即时间线索,认同是在时间过程中在边界上形成并建构出来的〔10〕。有研究者归纳了心理边界的各种属性〔11〕,经典逻辑强调其清晰性、稳定性、屏蔽性和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忽视了其模糊性、动态性、渗透性、复杂性和主观性。
  由此引出另一种对边界的认识,即基于共生逻辑的边界含义。共生逻辑认为边界可以为分开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舞台,边界是产生新生事物的地方。
  从共生逻辑出发,系统的外部、边界、内部是共存的。如果排除边界部分,那么也排除了只有通过边界才可看得到的另外部分。就像一个圆没有轮廓(创造了分离的却又是同属一个整体的部分的边界)也就没有外部或内部。勒温对心理边界穿越性的解释体现了共生逻辑。边界不仅是分割的界限,更是融合和理解产生的地方。心理边界不再是个体发展的终结而是新兴发展的起点。因此对心理边界的关注,不仅需要关注边界内外的状况,更需要聚焦于边界自身的功能和特征。边界除了分割功能外,同时也在接触和感受个体以外的其他空间。边界同时具有拓展潜在空间的能力。个体内外、个体间的变化,新情况的出现均产生于边界。它既是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产生的场所,也是其发生作用的起点。边界对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可见,对心理边界再认识,使得边界的功能及其作用方式从封闭转向了开放。
  二、发展的膜性
  在对边界功能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美国Clark大学的瓦西纳·J. (Jaan Valsine)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心理膜理论”。心理膜理论的关注点正是边界,但是它跟其他边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着眼于边界的功能表现和发展过程。
  强调心理边界的功能,需说明其实现形式。在尚未对此予以合理解释时,不得不再次借鉴其他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类比。例如,生物学领域同样关注对边界的研究,细胞膜作为细胞的内外边界,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其主要功能包括: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细胞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细胞膜作为边界其功能在于选择性渗透,以维持细胞机能,保持细胞活性。
  心理膜理论建立在心理边界理论的启示和生物学类比的基础上。细胞膜在物质传递和能量交换的选择性上跟心理边界的功能作用具有类似之处,该理论借用细胞膜的加工机制,以此来描述类似于膜的心理现象如何既可以允许也可以阻止动态系统相邻部分之间的互动。
  心理膜理论认为:“发展关注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知的过去和未知的将来之间的张力是所有发展过程的核心领域,发展的过程就像一层“膜,我们每个人都是個人确定性的缔造者,决定了我们自己身居何处、是何身份,成为何人等,并且始终朝向未来发展”〔12〕。勒温将自我视为一系列由边界区域组成的结构化整体,他看到了心理边界的穿越作用,但对信息如何出入边界缺乏具体解释。但勒温对心理边界功能的论述排除了发展性,不涉及任何关于时间不可逆转性的说明。心理边界穿越性的动态功能,引起了边界和内部之间的变化,必然涉及时间维度。因此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心理边界需要关注时间线索中边界的结构设置以及穿越边界的条件。
  可见,心理膜相对于心理边界有两点突破。首先,它加入了时间维度,关注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过程;其次,它不是关注个体间的性质,而是关注个体间产生关系的实际过程。
  (一)心理膜存在于不可逆的时间之中
  时间概念是理解发展的基础。一般对时间概念有两种理解:第一,将时间视为是对客体进行定位的独立维度,即除三维空间以外的第四个维度。对时间的这一认识,将客体置于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思考,不需要假定客体本身与时间相互依赖的性质。对时间的第二种理解基于生物有机体对其成长时间的固有依赖性。这一观点需要将时间视为持续性的概念,即从无限的过去延伸到无限的未来,只有通过当下——联系着过去(正在消失)和未来(正要到来)的非常微小的时间段——人与世界的联系才能加以体验。这种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不可逆转的——任何时刻都不可能重复,时间也不可能被迫“掉头”。这里所用的时间计量单位(秒、分、小时等等),相互之间是不可比的(一个人生命中的某一年与下一年是不同的)。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并不是在时间中发展,而是随着时间发展的。
  时间流动具有不可逆转性,它与个体对自己和世界关系的体验复杂地联系在一起。人类文化发展到今天,用稳定的单位术语描述时间的努力有其实用的目的。但为了理解发展,科学中使用的时间单位必须保留时间的不可逆转的某些特征。心理膜理论采用了后一种对时间的理解,按照这种理解,个体发展可以用下图3来表示:
  
  图3个体发展轨迹
  如图3所示,个体在其不可逆的发展轨迹上存在着“等至点”和“分歧点”。等至点是指所有个体必须通过的生命轨迹点,比如出生、生理发育、死亡等内在等至点和入学、求职、结婚等外在等至点。但是个体在经历这些等至点的同时,由于不同的选择、条件的限制、个体的主观性等多方面原因,每经历一个等至点,实际上也是一个分歧点。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个体在经过等至点时,具有无数种发展的可能性,但一旦选定,等至点就变成了个体发展的分歧点,这时个体只有唯一一条发展轨迹。什么影响了个体的选择,除去客观因素,仅从个体角度来分析,心理膜的选择性渗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就个体间的发展来看,不管过去处于哪一发展水平的个体,都会在自身发展轨迹的某一时刻经历所有个体必定经历的等至点。在等至点处,心理膜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状况进行选择、分析、判断。这一过程具有微观发生性,可能是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最终促使不同的个体朝向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心理膜的选择性渗透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发突变的作用。
  (二)心理膜阐释了个体之间产生关系的实际过程
  心理膜理论建立在膜选择性渗透功能的基础上,对发展机制予以了解释,阐释了个体之间产生关系的实际过程。
  如图4所示,左图中个体A和个体B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它们之间存在联系,但缺乏对联系的进一步描述。而右图从功能的角度解释个体A和个体B关系作用的方式。相比前者的结构性描述来说,后者的功能性描述更具有解释发展机制的意义。这一研究焦点看上去富有新意,其实在生物学上已经日臻成熟。其关键之处就在于理解“膜”的功能,以及渗透所需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一些信息通过膜,而在其他条件下则可能阻止这些信息的通过)。图4各水平之间的关系的“膜”性
  就心理膜的选择性渗透而言,它是如何选择一些信息而排除另外一些信息呢?这里就要引入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符号意义。
  符号代表某些人、事、物,它们以某种特性展现自身。符号的建构和使用被称为符号行为。个体不断地建构符号,并与他人交换经过符号编码的交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影响环境(以及这类影响对人的反作用)。在文化发展理论中,文化被定义为符号中介(semiotic mediation),它是有组织的心理机能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机能可以是个体内的,如个体在感受世界时的内部心理机能:情感、思维、记忆、遗忘、计划等;也可能是个体间的,如不同个体参与到闲聊、争斗、相互劝阻、逃避(相互逃避,或者逃避某些体验)等情形。个体所运用的符号被他赋予了意义,他通过符号意义调节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心理机能。
  符号调节是有组织的心理功能系统的一部分,既包括个体内也包括与外界文化联系的几个方面。即一个内部的前馈环路与两个社会关系环路——主体我与客体我、客体我与他人三方之间的协调。个体可以在他的心理系统中创造出密友自我(alter-ego),双方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内部对话。这种对话也涉及到使用符号意义,包括使用符号的方式以体现两者之间的层级关系。〔13〕
  从符号的角度来解释边界,心理膜渗透性正是在它的作用下进行的。个体对外界、他人的信息赋予符号意义。同一个体可能对某些信息赋予相似的符号意义,所以造成了这些信息具有相似的渗透性。而不同个体对同一信息的符号意义可能不同,因此造成了同一信息在不同个体之间心理膜的渗透性差异。
  每个边界上建构的符号意义作为调节器存在,对进出边界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开放。每个符号都具有双重性,是一种对话关系,存在于声音和反声音之间。反声音是焦点声音的反向补充,是焦点声音可以形成但是尚未形成的所有意义。有时个体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声音与反声音的对立关系存在,但是在大多数意义产生过程中,反声音是隐藏其中不可见的,尽管如此,反声音仍是积极起作用的。声音和反声音的对话意义成为调节边界信息选择性穿越的机制所在。
  由符号意义带来的心理膜渗透程度的差异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可触摸却时时发生。这是个体调节动态性的表现。通过生活中各种个人的、社会的、生态的“膜”,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发展轨迹。
   (三)发展膜性研究示例
   瓦西纳·J.教授在提出心理膜理论之后,曾用它来解释性别发展,并明确指出:“性别发展的边界就是一种膜”〔14〕。他认为关于性别研究,最紧要的问题是关注什么样的心理过程产生了基于社会性别的感觉和行为。
  建立在身体形式和功能差异基础上的性别边界,通过简单的二分法,把人类分为男性和女性。作为生理的区分,这种性别边界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但是就社会性别来说,性别原型(stereotypes)是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性别边界。个体在对社会性别角色的选择中必然会面对性别原型对男、女性别的设定,会在边界的交叉处出现矛盾的状况。社会性别的边界连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性别意义。个体需要预测是穿越这个边界还是抵制这种行为。这时,心理膜开始发挥作用,它选择或抵制着某种性别原型。个体将内化的性别认同与“重要他人”、“社会他人”的性别认同进行对比,出现若干个关于性别的角色在自我空间中对话。对于个体来说,角色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各年龄阶段中的同龄人,该类角色对个体性别膜的符号意义加工和渗透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膜理论将性别认同的人际关系角度微观化和个体化。将人际关系落实到个体自我空间中不同性别心理意义的出现、对话、选择和执行,将抽象的文化渗透放到了個体身上,这样的研究取向有利于从微观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个体性别认同的形成过程。因为个体的自我空间是他/她所有社会关系的浓缩,从自我空间入手见微知著,反映出个体的整个人际关系结构、符号意义的产生方式和膜的作用机制。
  三、基于开放功能和时间线索的研究取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现发展科学方法论和方法学的研究在西方兴起,最具代表性的有动态系统理论和文化发展理论。两者的共同特征在于将个体发展嵌入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强调研究真实的发展过程。动态系统理论和文化发展理论以发展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两者均以对变化敏感点和发展过程进行生态学微观分析为主要视角,作为揭示真实发展变化过程之复杂机制的切入点。边界的穿越性和发展的膜性从开放功能和时间线索两个方面,体现出复杂动态的发展观。
  符号表征的心理结构及其在与环境影响交互作用下变化,既是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也是发展研究的主要思路,必须在个体-时间-社会生态参照框架下研究发展。在个体参照框架里,个体系统是对环境开放的,中观环境、宏观环境的影响都不是作为独立刺激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凡对个体产生影响的观点均可通过心理膜的选择渗透功能转化为个体心理世界中的符号表征,可能与个体内的其他观点冲突,在个体与外界互动和反思过程中,逐步形成个体新的经验组织和自我同一性发展。由于个体内部生理发育和环境习俗具一定规律,发展的历史轨迹会在等至点上会聚,又一定程度上依靠心理膜调节后继续展开。心理膜强调时间线索,以历史轨迹转折阶段取样,这在方法论上是一个突破,取样单位从个体随机抽取变为历史阶段的选择。这在研究视角上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有可能实质性地推进个体发展机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Cairns,R. B., Elder, G. H., & Costello., E. J. Developmental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1.
  〔2〕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心理学报,1991,(3):306-313;郑希付.心理场理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75-79.
  〔3〕陈巍,陈剑.耗散结构视野下创造心理场系统探微〔J〕.系统科学学报,2006,(3):73-83.
  〔4〕瓦西纳·J.发展中的文化:差异背后的相似性〔R〕.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讲稿,上海,2007-12-27.
  〔5〕Lewin,1936,p.285.转引自瓦西纳·J.文化与人类发展〔M〕.孙晓玲,罗萌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23.
  〔6〕〔11〕周菲,白晓君.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评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15.
  〔7〕张强.论系统边界〔J〕.哲学研究,2000,(7):74-75.
  〔8〕程启军.阶层间封闭性强化: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新趋势〔J〕.学术交流,2010,(1):118-122.
  〔9〕邢家伟.论认知范畴的边界特征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2010,(3):91-94.
  〔10〕李雪.从认同看公正:一个可能的切入点〔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2):35-39.
  〔12〕Valsiner,J.,& Rosa, A.Contemporary socio-cultural research: uniting culture, society, and psychology. In J. Valsiner & A. Rosa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Sociocultural Psycholog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P.1-20.
  〔13〕Hermans,H, J. &. M. Giancarlo Dimaggio. Self,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 in Times of Uncertainty:A Dialogical Analysi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7, 1,PP. 31-61.
  〔14〕Valsiner, J., Looking across Cultural Gender Boundaries, Integrate Psychology Behavior, 2007, 41,PP.219-224.
  (责任编辑:谢科)
其他文献
契约正义理论是民商法领域契约理论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最具难度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契约正义理论的研究和梳理,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相关立法和司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方法学领域对契约正义理论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自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法学就关注契约正义问题。1990年代以来,“契约正义”已经被全球法学界接纳,而且发展成为国外契约法理论的“中心问题”。如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法学部王晨教授所言:
期刊
[摘要] 将文物定位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体现出了一种超越国家的“国际主义”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形成了文物的“共同分享”和“共同保护”,它包含观念层面和法律层面两方面的内容。观念层面是指文物不论归属如何,它不仅是所在国的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其整体或部分的损失都将严重削弱人类共同的记忆,因此保护文物是每个国家共同的责任。法律层面是指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国际文物保护法律机制中,文物的
期刊
[摘要]国资委的双重地位在法律上被赋予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作为政府监管机构,国资委行使的是公权力性质的监督权和管理权,可借助权力的“公”的性质强制性地推行一些改革措施,或者借助公权力颁布行政规章;同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人,国资委将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使国有股东权利,这种权利虽然以“国家的代表”作为主体,但是本质上仍然属于私权利范畴,基于这种权利“私”的性质,国资委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运
期刊
[摘要]社会性别视角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独特视角,本文以对西部农村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小额信贷扶贫活动进行的社会调查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小额信贷这一农村民间金融形式申的性别差异,具体剖析了西部农村男性和女性在小额信贷贷款需求、贷款用途、贷款使用效果、组织化需求、社区团结与互助以及男女对小额信贷扶贫功能评价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及其显著性。由此可见,要切实改革传统农村金融的经营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的社区
期刊
[摘要]1954年日内瓦会议印支阶段的讨论是两大阵营之间的一次严重外交斗争,斗争的实质是如何构建第一次印支战争后印支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而老挝、柬埔寨的中立是会议实现突破、走向成功的转折点。从5月8日开始的老挝、柬埔寨问题讨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讨论老挝、柬埔寨问题是否应与越南问题分开处理,但未能取得进展。第二阶段大会搁置老、柬问题,转而谋求实现印支地区停火、首先是越南停火,但因各方分歧较
期刊
〔摘要〕 随着国家对汶川地震灾区投资项目和各兄弟省市对口援建工作的逐渐结束,汶川地震灾区整体上进入了后援建时代。灾区农村居民是整个汶川地震灾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于灾区农村居民的能力视角,汶川地震灾区的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着农民主体的可支付能力和农村社会资本负向发展的双重困难,加大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源投资、完善制度,提高其可行能力就成为灾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内
期刊
〔摘要〕 先买权法律效力问题的起算点和逻辑起点都在于先买权的行使,先买权的法律效力直接体现为先买权人和义务人形成的买卖合同关系所产生的法律效力。先买权的法律效力体现为两个层次:其一为先买权行使所引发的合同之债的效力,其二为先买权行使所引发的物权变动的效力。对于先买权的法律救济,主要体现在对于先买权人利益的保护方面,作者认为债权法上的救济具有局限性,同时提出可以采用物权法意义上的公示作为保护先买权人
期刊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近三年以来,中国当代灾难文艺创作出现了“井喷”状态,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文艺家们的创作实践表明,灾难艺术意义深度的拓展与美学品格的提升具有人性之维、命运之维、神秘之维和文本之维四条路径。重审后新时期中国国家话语转型所建构的“后形而上学”思想文化语境并深思上述四条路径是中国文艺家克服灾难艺术表征危机的创作前提。  〔关键词〕 灾难艺术;汶川地震;意义深度;美
期刊
〔摘要〕 灾难书写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尊重,正是被现实灾难所激发的“以人的生命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以人的生命为本”作为当下的普遍共识,既广泛渗透进现实生活中,使人面对灾难群起抗争,毅然决然地振奋出全部的生命力量,体现出崇高的悲剧精神;也体现在灾难书写中,使文艺创作蕴含对生命的悲悯。但灾难书写还须进一步高扬生命的大旗,对人的生存本质进行反思,才能真正催生伟大的作品。  〔关键
期刊
[摘要]莫兰将“起组织作用的无序”称为无序的组织作用原理是认识论立场的一次重要表白,其意义在于将“无序”与“组织”联系在一起,试图实现无序角色的历史性转换。“包含于组织申的无序”則以本体论立场看待无序,无序不仅作为组织的环境,而且进入组织进行组织,甚至作为组织的一部分。无序是作为组织成分的无序,组织是包含了无序的组织。组织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在微观上表现为无序,在宏观上则表现为有序。无序在组织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