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的伟大创造,“互联网 ”正在创造新的人类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身居陋室,知晓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万物皆备于我”等愿景,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 教育”催生下的新教育生态正在形成,教育者树立和强化“互联网教育思维”非常必要。再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务必要明确:“互联网教育思维”有什么特点?我们当如何把握?
“互联网 教育”是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形式和内容的深刻变革,但教育核心价值往往具有稳定性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决定权转移给学生)、微课堂(应用手机进行学习的课堂授课模式,将课堂搬到了学生的手机或IPAD里)等形式不断出现,确实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冲击,更给沉闷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空气和活力,传统教育已处在解构过程中。在互联网催生的大数据时代,一些教师如鱼得水,也有不少教师困惑而彷徨,还有一些教师继续生活在“以不变应万变”的旧心态和工作状态里。
“互联网 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融合和新教育生态的再造,是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形式和内容的深刻变革,但教育的核心价值往往具有稳定性,好比奔腾激流中伫立不动的巨石。教育形式变化万端,教育核心价值往往深沉而恒定。著名教育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文喆研究员在谈到教育创新问题时曾说:“创新没有那么简单,教育创新不能一哄而起,更不是形式变化上的轰轰烈烈。现在,我们的教育需要坚守,更需要敬畏与传承教育的真义和要义!”所以,在教育形式、手段和内容的轰轰烈烈变化中,教育者需要冷静、深沉的凝思和对核心教育价值的坚守,否则,就会成为信息技术汪洋大海上随处漂泊的一叶扁舟。
教育者要善于遨游在网络信息的“云端”里,更要扎根在教育实践的沃土中
“互联网 ”是云技术、云平台、云计算和云端无界场域,是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广阔天地。“互联网 教育”是教育者遨游在信息技术的无际“云端”里。与此同时,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好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通透性、无界性和迅捷性,以及教育实践的真实性、生动性,关注活生生的教育现实生活,了解活生生的学生生命状态。信息技术再复杂、先进,也只是物质的外壳,教育实践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微信、微博、博客、慕课、翻转课堂等,只是教育实践之海荡起的涟漪。如果过于关注形式,教育就会肤浅而苍白。比如,一些教师在讲课时,对信息技术的倚赖过重,新的教学手段可谓丰富多彩,但其育人的丰富性、深刻性相差甚远,有弄巧成拙之嫌。
“互联网教育思维”的灵魂是师爱,是育人,人的尊贵性不能被“互联网 ”所淹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教育的本质和高贵性都不能随波逐流,这就是,教育是人影响人、人感染人、人成就人的复杂心理过程,是心灵感动的艺术,不是人与机器的冷冰冰接触。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教育的重点应该在活生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生活里,亲情、师生情、友情、家国情怀是教育永恒的魅力。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是,互联网大大拉近了人类身体之间的距离,交流更加便捷,但“低头族”随处可见,教师、学生“低头族”也很多,人们的心灵距离疏远得迅猛,彼此感觉更加陌生了,正可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的面前,而你却在低头翻看手机”。
在“互联网 教育”所催生的新教育生态里,师生间的心灵交融依然是最美丽的风景。“互联网教育思维”的灵魂是师爱,是育人,是师德引领,人的尊贵性、师德的崇高性不能被“互联网 ”所淹没。
警惕“互联网 ”使教育变得庸俗化、简单化、粗暴化和功利化
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不用置疑,但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对人际交往理性、人文道德的破坏。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与印刷传播相比,新媒界传送的节目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剥夺了接受者做出反应的权利。它们将公众的视听置于它们的魔咒之下,而同时,他们取消了公众的距离感,从而又把公众置于其‘导师威严’之下,也就是说,公众被剥夺了发言和反驳的机会。”“互联网 ”正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及每一个家庭,学校也被置于其“威严”之下。社会围绕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意见放微信等公共空间里作法的争论,依然存在。实际上,这反映了互联网技术大发展所催生出的所谓“教育大跨越”,正使魅力无穷的教育变得庸俗化、简单化、粗暴化和功利化。一些教师、家长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公共空间的教育盲动,会导致家长和孩子的误解、曲解,及敏感、反感、嫉妒、攀比心理,增加教师、学生和家长间的教育隔阂,甚至使教育出现“裸奔”的尴尬处境,触犯教育的道德底线。
要坚守师德的高贵性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育是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如何运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空间进行教育,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和道德境界。在真正的教育家那里,嬉笑怒骂皆为好的教育。何谓道德?在合时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干合适的事情,就符合道德。笔者支持教师对学生正当的教育奖惩权,师道尊严必须捍卫。但在网络公共空间里,教师对学生的表扬、特别是批评,要慎之又慎,心存敬畏。教师要特别警惕开放空间里自己对学生负面评价所产生的网络化教育外溢结果。因为教师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有可能给学生产生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时刻牢记自身职业的特殊性和神圣性,以及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儿童青少年的生命成长和幸福命运、无数家长的殷殷期待、党和国家的无限重托,使得教师岗位日益重要而崇高。在“互联网 教育”大背景下,面对每日、每时、每刻的从教行为,教师必须心存敬畏,不断增强育人律己的伦理自主性、师德的高贵性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栏目 编辑 付江泓
“互联网 教育”是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形式和内容的深刻变革,但教育核心价值往往具有稳定性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决定权转移给学生)、微课堂(应用手机进行学习的课堂授课模式,将课堂搬到了学生的手机或IPAD里)等形式不断出现,确实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冲击,更给沉闷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空气和活力,传统教育已处在解构过程中。在互联网催生的大数据时代,一些教师如鱼得水,也有不少教师困惑而彷徨,还有一些教师继续生活在“以不变应万变”的旧心态和工作状态里。
“互联网 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融合和新教育生态的再造,是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形式和内容的深刻变革,但教育的核心价值往往具有稳定性,好比奔腾激流中伫立不动的巨石。教育形式变化万端,教育核心价值往往深沉而恒定。著名教育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文喆研究员在谈到教育创新问题时曾说:“创新没有那么简单,教育创新不能一哄而起,更不是形式变化上的轰轰烈烈。现在,我们的教育需要坚守,更需要敬畏与传承教育的真义和要义!”所以,在教育形式、手段和内容的轰轰烈烈变化中,教育者需要冷静、深沉的凝思和对核心教育价值的坚守,否则,就会成为信息技术汪洋大海上随处漂泊的一叶扁舟。
教育者要善于遨游在网络信息的“云端”里,更要扎根在教育实践的沃土中
“互联网 ”是云技术、云平台、云计算和云端无界场域,是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广阔天地。“互联网 教育”是教育者遨游在信息技术的无际“云端”里。与此同时,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好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通透性、无界性和迅捷性,以及教育实践的真实性、生动性,关注活生生的教育现实生活,了解活生生的学生生命状态。信息技术再复杂、先进,也只是物质的外壳,教育实践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微信、微博、博客、慕课、翻转课堂等,只是教育实践之海荡起的涟漪。如果过于关注形式,教育就会肤浅而苍白。比如,一些教师在讲课时,对信息技术的倚赖过重,新的教学手段可谓丰富多彩,但其育人的丰富性、深刻性相差甚远,有弄巧成拙之嫌。
“互联网教育思维”的灵魂是师爱,是育人,人的尊贵性不能被“互联网 ”所淹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教育的本质和高贵性都不能随波逐流,这就是,教育是人影响人、人感染人、人成就人的复杂心理过程,是心灵感动的艺术,不是人与机器的冷冰冰接触。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教育的重点应该在活生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生活里,亲情、师生情、友情、家国情怀是教育永恒的魅力。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是,互联网大大拉近了人类身体之间的距离,交流更加便捷,但“低头族”随处可见,教师、学生“低头族”也很多,人们的心灵距离疏远得迅猛,彼此感觉更加陌生了,正可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的面前,而你却在低头翻看手机”。
在“互联网 教育”所催生的新教育生态里,师生间的心灵交融依然是最美丽的风景。“互联网教育思维”的灵魂是师爱,是育人,是师德引领,人的尊贵性、师德的崇高性不能被“互联网 ”所淹没。
警惕“互联网 ”使教育变得庸俗化、简单化、粗暴化和功利化
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不用置疑,但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对人际交往理性、人文道德的破坏。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与印刷传播相比,新媒界传送的节目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剥夺了接受者做出反应的权利。它们将公众的视听置于它们的魔咒之下,而同时,他们取消了公众的距离感,从而又把公众置于其‘导师威严’之下,也就是说,公众被剥夺了发言和反驳的机会。”“互联网 ”正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及每一个家庭,学校也被置于其“威严”之下。社会围绕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意见放微信等公共空间里作法的争论,依然存在。实际上,这反映了互联网技术大发展所催生出的所谓“教育大跨越”,正使魅力无穷的教育变得庸俗化、简单化、粗暴化和功利化。一些教师、家长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公共空间的教育盲动,会导致家长和孩子的误解、曲解,及敏感、反感、嫉妒、攀比心理,增加教师、学生和家长间的教育隔阂,甚至使教育出现“裸奔”的尴尬处境,触犯教育的道德底线。
要坚守师德的高贵性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育是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如何运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空间进行教育,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和道德境界。在真正的教育家那里,嬉笑怒骂皆为好的教育。何谓道德?在合时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干合适的事情,就符合道德。笔者支持教师对学生正当的教育奖惩权,师道尊严必须捍卫。但在网络公共空间里,教师对学生的表扬、特别是批评,要慎之又慎,心存敬畏。教师要特别警惕开放空间里自己对学生负面评价所产生的网络化教育外溢结果。因为教师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有可能给学生产生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时刻牢记自身职业的特殊性和神圣性,以及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儿童青少年的生命成长和幸福命运、无数家长的殷殷期待、党和国家的无限重托,使得教师岗位日益重要而崇高。在“互联网 教育”大背景下,面对每日、每时、每刻的从教行为,教师必须心存敬畏,不断增强育人律己的伦理自主性、师德的高贵性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栏目 编辑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