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75316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可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法律文化入手,同时应坚持和谐校园文化的主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和谐校园文化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在和谐校园文化背景下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 和谐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3-009-03
  
  十六大以来,“和谐”命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谐文化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十七大继续延续这一精神。就校园建设来说,和谐也已成为各高校的目标诉求之一,而校园和谐文化无疑是校园和谐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因此,应加快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建设要求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包括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在内的各家学者都曾尝试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构筑校园文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做法。从校园文化的质的规定性来看,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校园物质载体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自中央做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以后,和谐校园文化这个命题也应运而生,基于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势在必行。
  和谐校园文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和谐文化为基础,以校园为载体,以提倡和谐风尚、树立和谐理念、崇尚和谐思想为特点的主体特定的文化,具体体现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法律文化四个方面。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指导下,处于高校这个特定环境内,通过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方式表现出来,并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潜移默化地教人、育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为目标。
  
  (二)和谐校园文化的特点
  1.先进性
  高校是知识形成、传播的主要场所,是知识密集与人才密集的社会机构,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学术前沿阵地。高校发展对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深远的影响。高校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持。校园内的师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这些都决定了和谐校园文化的先进性。
  2.延续性
  一所大学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历史的积淀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过滤形成的,并经过一代代师生的继承和发展,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又赋予其新的内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选择、适应、优化、发展、创新的长期过程。
  3.广泛兼容性
  广泛兼容性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高校内的人才具有较高文化水平,这些人才在思想上的碰撞和激荡能产生更多灵感与火花,直接或间接刺激形成新的知识和观点,这些都构成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内容。和谐校园文化海纳百川,使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交叉贯通,促进各学科更新发展。
  4.协调性
  和谐校园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完整的系统,其中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法律文化,且系统内部各方面协调并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主要体现于环境设施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布局、校园美观程度、校园卫生状况等)、建筑物占地面积(教学楼、宿舍区等)和学校公共设施建设(图书馆、体育馆等)等“硬件”设施。
  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着重于环境设施方面,构建新校园并不是大兴土木使学校“旧貌换新颜”,应保留和爱护原有的建筑、雕塑,适当扩建更多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不仅彰显艺术性,更体现其价值,使校园环境兼具历史底蕴和现代时尚气息。学校的服务性场所,如食堂、体育馆等,应更体现人性化理念和关怀,真正给师生以方便。校园要保持绿化、美化、生态化“三化一体”,保证整洁优美的育人环境。
  2.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校自建校以来,长期积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环境、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具体体现为:一是精神环境,包括高校师生精神状态、精神面貌、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二是教育环境,包括教学水平、师资力量、学科优势等;三是文化氛围,包括校风、学术风气、治学理念等。
  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集中体现高校的本质、个性、理念和风貌,代表高校的整体校园精神。
  3.校园制度文化
  高校制度主要包括高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干部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组织结构,制度文化寓于制度之中,着重体现制度的管理理念和范导氛围。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同样,制度也是高校管理公平、公开、公正的保障,制度文化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坚实后盾,维护和保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所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只有建立起和谐的高校制度文化,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树立良好校风,才能确保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推动和谐校园的进程。
  4.校园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是文化在法律社会现象上的特殊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它是以保障和维护公民根本利益为核心目标的价值体系、以确立社会和谐为基础的理想价值体系和以保障公正确保法律安全为目标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律文化,同样,和谐校园文化也需要法律文化的支撑。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宏伟目标。法治建设需要法律文化的支撑和法治人文基础的加固。校园也需要依法管理,逐步产生和形成校园和谐法律文化,师生对法律的认知、评价和所具有的法律心理、法律思想、法律行为等因素是校园法治建设的潜在精神因素和无形的支撑力量。
  
  二、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和谐校园文化的主导地位。社会处于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易受影响,易波动,并且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高校校园文化一直把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能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害。和谐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谐校园文化提供给学生一种优性选择思维,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别能力。面对外来文化,大学生表现出积极审慎的应对态度,既不盲目崇拜接受,又不全盘否定排斥,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真正做到在与世界不同文化交融、对话中学习、借鉴、扬弃、发展和升华,保证思想坚定,维护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的整体和谐。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校园由人构成,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和谐、学习与生活上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和谐校园文化理念渗透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创建人性化、人文化育人环境,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关爱”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始终坚持以“自由、科学、民主、创新”为指导方针的大学精神。
  
  (三)坚持和谐校园文化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美国学者怀特在他著名的论文《教育目的》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当前一些大学生还不能达到思想和行为上的和谐、内心与外界的和谐,思考问题脱离实际,欠缺人文素养。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注重理性的思考、严密的思维,人文精神关注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二者应互为补充,使学生从心理到思维都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现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和谐校园文化正是科学性与人文性交叉渗透的最佳契合点。
  
  三、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主流文化地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领导。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要体现出其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同时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并善于把握学校的地理优势和学科优势,根据高校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现状,进行准确定位,制订建设方针,突出自身特色。
  (二)共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大学就如一个微型社会,其中包括不同的群体,从主体上可粗略分为:学生社群、教师社群、管理者社群、后勤服务社群等。每个社群都具有其特定的征象和职能,各社群的高度集聚往往会在社群内部或社群之间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冲突。例如,学生个性、思想不同带来的认知不同;师生关系的复杂性带来的冲突;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后勤部门功利性与公益性的冲突;办学方式日益商业化与办学宗旨的冲突等。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内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扶持的良好氛围和文明、宽容、积极、健康的良好风尚。
  (三)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进。高校较多的城市,通常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员构成相对复杂,外来求学、打工、创业、旅游人员占城市人口的很大比重,大学校园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日益“世俗化” 。学校和社会相隔的“围墙”已被打破,象牙塔的地位已越来越受到开放社会的影响,各种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必然影响到校园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发扬大学精神,保证高校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相对纯净,用校园文化精神影响周边环境,既促进二者的和谐共处,又不失校园本色。并善于把握地理优势,根据高校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现状,进行准确定位,制订建设方针,进而为城市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共居、共享、共同受益和谐共建。
  
  四、在和谐校园文化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和谐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体现教育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辐射功能和激励功能,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渗透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1.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他还明确提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坚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基础, 尤其还要囊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从根本上解决全校师生的思想认知问题,形成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共同思想基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运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思想、品德和行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最关键的诉求和最紧迫的任务。高校不仅教学生以学识、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将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校建设奠定基础,为学生成长提供思想导向。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依托,指导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具有导向性作用。高校除了继续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还应当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施以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且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帮助他们认识、分辨、解决政治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刻板,多以单纯的理论教育、时事政策宣传和历史教育为主要内容。这些显然已无法适应现今学生思想日益复杂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教学,要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并贴近学生生活,可将其与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网络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园内网络发达、快捷和文化资源丰富的便利条件,寻求更多的媒介和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开新思路、拓宽新渠道、发散新思维、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鲍善冰.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 (8):23-24.
  [2]张晓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1):55-57.
  [3]李本亮.谈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9):84-85.
  [4]赵汉杰,高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前沿理论,2007,(4):4-5.
  [5]武目桥.和谐校园关键在于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7,(6):66-6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73-01    21世纪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人口将会出现倒金字塔式的增长,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在一个家庭中,上至爷爷奶奶,下到爸爸妈妈,四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孩子已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有些父母,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一家人会竭尽全力来满足他,还美其名曰“孩子小,不懂事,长
期刊
摘 要:德育和创新素质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特定时代背景下我国研究生德育和创新素质教育的关系,并阐述了德育在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中导向性、基础性、决定性的宏观作用和提高创新意识、塑造创新品格、启发创新思维的微观作用。为研究生德育和创新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 德育 创新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78-01    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渗透于其他各育之中,对德育、智育、体育,乃至整个身心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93-01    PowerPoint这款演示文稿图形处理系统,它可以非常简单地把教学内容变成既具专业风范又能满足观众多种要求的一组幻灯片。它同样也可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有效整合在一个整体中,并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动态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可随时对内容进行补充修改,满足教学内容不断变化的要求。它的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50-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实验教材,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深刻领会
期刊
摘 要:创造力不仅是个体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造气氛;切实结合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运用多比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善于由果溯因,积极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关键词:创造力 创造气氛 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3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54-01    预习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  人们接受新的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它有这样一个规律:感知——理解——掌握——运用。预习就是感知新知识的过程,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预习,不仅可以感知教材,为课堂学习理解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49-01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既难为学生,又困扰老师的问题。老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教得好,学生不知道怎样学才能记得住。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力,教学效果又不理想。  镜头一:七年级刚入门的学生在进行汉译英练习时,常出现以下错误。  (1)The girl in a red ha
期刊
摘 要:记叙文要恰当的穿插景物描写。古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所以景物不能孤立存在,应该做到融情与景,情景交融才让读者产生感情共鸣。如何才能使情景融合,文章写作过程要做到:以景衬人,以人带景;情随景生,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关键词:景物描写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
期刊
摘 要:时代的发展对学生和学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实验教学工作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论述,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改革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2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