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理念已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显现出来。历史作为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较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优势。历史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讲授基本的课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以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基础,以施行德育教育为核心,来进行开放、民主的素质教学。本文主要从德育教学的意义和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理念;对策探究
引言:历史课是围绕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价值教育,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参考性,它对学生将来的价值观的产生和走向有着引导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和考核更加趋向于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发展,高中历史更注重的是通过让孩子们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来认识和分析社会的价值取向,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
1 德育教学的意义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个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养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在素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让学生们学会以德服人,学会以德立本,让学生们明白“德”的 重要性,是老师和学校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义务。要想使学生们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积极的进行引导。将德育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可以“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传承优秀的的道德品质。
2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
2.1 结合课本内容,发掘德育资源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章节都具有品德教育意义,需要老师精准研读课本,充分挖掘课本内容的德育意义,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在高一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讲解时,老师除了要详细地讲解几场有意义的革命战争和历史事件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育意义和先辈们为了国家的崛起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之情。如:老师在讲解《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可以通过用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播放“南京大屠杀”、“潘家裕案”的短片视频,让同学们直面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然后老师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让同学们懂得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感触到团结的力量。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之情,是最好的德育资源。
2.2 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渗透方法
千篇一律的“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会让同学们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要优化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高贵的道德品质。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些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模式。如:历史舞台剧、历史歌曲等,能够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例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章节中,老师可以在班级中举行一次小的历史舞台剧,首先老师先将班级的学生以4到6人分成一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让小组成员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来合作完成。如:第一小组负责查找老子的生平事迹,并阐述道家的主要思想;第二小组负责查找墨子的主要事迹,并阐述墨家的主要思想;第三小组负责查找韩非的主要事迹,并阐述法家的主要思想;第四小组负责查找孔子的生平事迹,并阐述儒家的主要思想;等。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在每个小组中随机的抽取一名小组成员,让这几名同学,一起站在讲台上,分别扮演其负责的那位历史人物,并以口述的方式来讲述名人的生平事迹。通过这样小小的历史舞台剧,可以让同学们对课本上的知识了解的更加透彻,能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让同学们感受到古往先辈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 老师德行具备,起到引领作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出品德优秀的人。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的理想信念、生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为人处世等都决定着教师以德育人的成效。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向同學们积极地传播“正能量”,要给同学们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要言传身教,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3 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理念,高中历史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要严于律己,要积极的精修高中历史教材,要不断的优化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在历史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国家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玉彬.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7(07).
[2] 黎彬.改革德育评价体系 形成学生核心素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 2017.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中学校)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理念;对策探究
引言:历史课是围绕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价值教育,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参考性,它对学生将来的价值观的产生和走向有着引导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和考核更加趋向于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发展,高中历史更注重的是通过让孩子们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来认识和分析社会的价值取向,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
1 德育教学的意义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个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养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在素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让学生们学会以德服人,学会以德立本,让学生们明白“德”的 重要性,是老师和学校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义务。要想使学生们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积极的进行引导。将德育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可以“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传承优秀的的道德品质。
2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
2.1 结合课本内容,发掘德育资源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章节都具有品德教育意义,需要老师精准研读课本,充分挖掘课本内容的德育意义,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在高一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讲解时,老师除了要详细地讲解几场有意义的革命战争和历史事件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育意义和先辈们为了国家的崛起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之情。如:老师在讲解《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可以通过用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播放“南京大屠杀”、“潘家裕案”的短片视频,让同学们直面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然后老师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让同学们懂得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感触到团结的力量。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之情,是最好的德育资源。
2.2 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渗透方法
千篇一律的“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会让同学们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要优化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高贵的道德品质。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些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模式。如:历史舞台剧、历史歌曲等,能够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例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章节中,老师可以在班级中举行一次小的历史舞台剧,首先老师先将班级的学生以4到6人分成一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让小组成员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来合作完成。如:第一小组负责查找老子的生平事迹,并阐述道家的主要思想;第二小组负责查找墨子的主要事迹,并阐述墨家的主要思想;第三小组负责查找韩非的主要事迹,并阐述法家的主要思想;第四小组负责查找孔子的生平事迹,并阐述儒家的主要思想;等。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在每个小组中随机的抽取一名小组成员,让这几名同学,一起站在讲台上,分别扮演其负责的那位历史人物,并以口述的方式来讲述名人的生平事迹。通过这样小小的历史舞台剧,可以让同学们对课本上的知识了解的更加透彻,能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让同学们感受到古往先辈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 老师德行具备,起到引领作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出品德优秀的人。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的理想信念、生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为人处世等都决定着教师以德育人的成效。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向同學们积极地传播“正能量”,要给同学们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要言传身教,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3 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理念,高中历史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要严于律己,要积极的精修高中历史教材,要不断的优化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在历史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国家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玉彬.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7(07).
[2] 黎彬.改革德育评价体系 形成学生核心素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 2017.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