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fe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点拨】
  一、发觉感动点
  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学生要能通过生活中的一刹那,捕捉到写作的灵感,同时要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会有意识地去观察、体味生活,才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比如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如果有人说“像盲人一样黑”就非常独特了,会有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材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发掘出来。
  鲁迅笔下的阿Q之所以能让人永铭心间,是因为他代表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形象。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压迫和屈辱,但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反而自我安慰,即使是在受污辱甚至要被杀头的情况下,他也认为自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后来,人们就常把阿Q作为这种用假想的胜利来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的代称。
  在发掘感动点时,要注意抓住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19世纪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写了一篇《麻雀》,把一只老麻雀写得十分生动。为了救护自己的小麻雀,这只老麻雀表现出惊人的牺牲精神,它不顧力量的悬殊,“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了解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虽然“惊恐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了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但它还是“两次投向那齿牙发光的张大的口边”。这只老麻雀,多么令人同情,又多么令人尊敬!
  二、提炼素材
  这个过程,是发掘主题、深化意蕴的过程。要善于从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一定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里面可爱的人和事,就是作者从在朝鲜战场上采集到的无数感人的材料中反复推敲、仔细提炼出来的。
  提炼素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着眼于“小”。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并深入挖掘,那么写出好文章来就不难。
  2.着眼于“真”。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这些故事,自己读了都觉无味,更不用说打动阅卷老师了。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和升华,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3.着眼于“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意义传达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向别人学习。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三、整体构思
  动笔前一定要联想所写的人和事,认真构思需要从哪点展开叙述,重点安排什么材料,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
  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作者精巧的构思。构思犹如盖房子的蓝图,是作文的关键。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篇篇都是构思成功的典范,它们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阅卷老师的明眸。
  那么如何构思作文呢?要注意以下三个要求:
  1.“深”,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开掘要深”。优秀的作文总是把材料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理性思维全部挖掘出来,并通过议论性、抒情性句子点出文章的中心。
  2.“新”,就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从人们熟悉的事物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内容,力求以新的形式、新的技巧写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并不是离奇,“新”来自生活,丰富的日常生活有很多事情可以出新,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多积累课外知识,用独特的视觉去发现生活的真谛。
  3.“巧”,就是巧妙构思,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构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善于动脑筋。同时,构思没有条条框框,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都是灵活多变的,因而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事例”,这是考场作文中最常见的模式,人们戏称为“高考体”。这种作文的特点是稳,如果语言表达还可以,一般可以打到45分左右。但是如果我们能突破这种僵化的模式,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就能让人眼前一亮,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得到更为满意的分数。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淮阳中学月考作文为例,探讨如何突破“高考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目标一旦确定,就
期刊
【开场白】  老 师:有一次我去新疆旅游,住在一户牧民家。牧民家养了一只骆驼,我想弄明白骆驼到底是靠吃什么成为“沙漠之舟”的。结果走到骆驼跟前一看,地上除了一大堆干草,什么也没了。我不禁问牧民原因,牧民是这样告诉我的,他说:“骆驼第二天如果穿越沙漠,那么胃中的干草会比青草更耐饥。一头成年骆驼一晚上可以慢慢咽下几十斤干草。”  我们今天就把“骆驼只吃干草”作为这次沙龙的主题。大家能从骆驼身上感受到什
期刊
所谓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议论文观点的确立有三个要求:正确、严密、深刻。  【文题在线】  奥运两度与中国相逢,体现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中国以完备的赛事组织、不断刷新极限的运动员表现,保证了奥运会赛场上的精彩。更重要的是,中国与奥运的牵手,将中国价值注入了奥运精神之中,让世界在“更快、更高、更强
期刊
重庆人爱黄葛,选了来做市树,大概有两重理由:黄葛树根深蒂固,不惧风雨,粗壮茂盛如巴山汉子,枝叶婆娑,温婉柔情又如渝水妹儿。  市树标志一种地域精神。这片地域,包括主城、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其地广达八万平方公里、人众多至三千万,居然以黄葛树,作为他们精神和行为的共同主宰。  这树,有什么可贵可尊崇处呢?  黄葛树别名大叶榕树、马尾榕,又称雀树。旧时风俗,我国西南一带,黄葛树多种植在寺庙和公所,家庭
期刊
沿着江苏省如东县人民路南行至影剧院,蓦然间,广场中央一个椭圆巨柱闯入眼帘,一座写实性的青铜牛雕稳立其上,环角宽背,厚臀圆蹄,头南尾北,一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模样。这便是如东县标志性雕塑——海子牛。海子牛,追溯其源,亚洲野水牛是其远祖,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被驯化,成为人类的朋友。海子牛体形硕健,背部平直,肩部隆起,双角圆张,四肢粗壮,四蹄宽大。更为奇特的是其他水牛只能在淡水的江河湖畔生息,唯有如
期刊
【编者按】  辩证分析是议论文写作必须掌握的一种说理方法。高考议论文辩证分析常用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一分为二,在比较分析中思考问题,深化观点;二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揭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三是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在分析中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下面以一篇考场议论文作文为例,重点从联系发展、全面深刻两个方面来探讨议论文辩证分析的写作技巧。  【作文材料】  北京
期刊
[技法指导]  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里提出了“见解新颖”的要求,就是要我们在写作时“见他人之所未见,道他人之所未道”,不能人云亦云,老曲常弹。因此,我们要联系生活现实和个人经历、感触,在寻常里发现新奇,挖掘新意,以给人耳目一新、心灵震颤的感觉,也给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具有思辨快感的观点。只有见解新颖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放缓节奏,用心品读,不吝高分。  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实现“见解新颖”
期刊
【技法解说】  考场作文第一步就是分析作文的材料,得出作文的立意。立意在议论文中就表现为中心论点。所以,议论文论点的准确性,首先要求符合题意,即作文的立意必须在试题的范围之内;然后才是论点本身要站得住脚,经得起推敲。只有论点符合题意,才谈得上论点是否准确。  审题立意有多种方法,由果溯因法是尤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它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并能迅速地突破考场的审题立意问题,从而得出准
期刊
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文章的个性,指的是文章在语言、见解、材料和构思等方面的独特性。刘勰《文心雕龙》中《体性》篇谈到文章“因内而符外”,是作者内在的外化,又因为“各师成心”,所以文章风格“其异如面”。那么,如何让文章具有个性色彩呢?  [技法指导]  一、我手写我心。主旨要推陈出新。  文章的个性,主要体现在文中作者流露出的独特情思。首先,针对所谈论的
期刊
[技法指导]  高考作文在“写作能力”里提出了“材料新颖”的要求。  所谓材料,指的是经过作者选择和提炼加工,用在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的人物、事件和事理。古今中外的动人故事、启发思想的人物、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那些有光有热的名人名言,甚至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风云雨雪雾霭,都可以作为作文材料来使用。新颖的材料,就是指能够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凸显主题,给人以新鲜感,引人注目的材料。  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