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略阐述了新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认为历史资源横的整合和应用可培养“通才”,纵的整合和应用可形成“通史意识”与“世界意识”,从纵横等多方面入手,可开发历史高级思维。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资源; 整合与应用
Slightly the theory history section cours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Ye Jun-xin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ed for integr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at the historical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ross-training "generalists",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s can form a "General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world's consciousness," and many other from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ronged approach to history, higher-order thinking can be developed.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historical resources;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新课程历史科教材,避免了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尽量减少了中学生较难接受的历史理论和概念,符合其年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了时代精神,比较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但学科体系跨度太大,结构较为松散,跳跃性较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其适用度。新课程主要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老师有必要根据各地学生实际整合挖掘课程资源。
一、加强历史学科的横向联系,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各学科知识最大限度地融会起来
1.生发“无韵《离骚》”,与语文科的整合
语文与历史有各自研究的对象、教授的方法。但历史又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史学其实是亦文亦史的。如《春秋》、《史记》、《资治通鉴》里的简洁生动的语言,极富文彩,称得上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史学脱离生动丰富的语言就会失去活力,而文学离开历史背景,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分文不值。“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同样,许多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如果不了解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向普鲁士割地赔款、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止法语的世界史知识,就不能理解文章中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也就很难体会小弗朗士作为一名即将丧失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亡国奴的悲愤心情。历史素养决定一个人的作文水平。历史素养高的一定会在作文等级训练中形成优势。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如民族大义、爱国主义、传统道德、人间真情等等,条条主线,每每贯穿作文始终。加强语文科与历史常识的整合,可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科的兴趣。历史课可开设诗歌朗诵、学写人文传记、学写历史小论文等活动。充实历史课堂和第二课堂。例如探究《台湾问题的由来》时,我让学生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告台湾中学生》公开信或驳斥台独的小论文,教学效果非常好。
2.相融“历史社会”,与思想品德科和地理科的整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出现,是改革的亮点和难点。作为一门人文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设历史科的新课程实验区也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设计中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整合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知识,努力实现各科知识的有机统一。例如本人在讲虎门销烟时,曾把林则徐的《十无益》搬上课堂: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 奉神无益。兄弟不和, 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 博学无益。为富不仁, 积聚无益。劫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逸骄奢,阴骘无益。指出,林则徐能成为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后忍辱负重,造福新疆人民,关注西北边疆安危,是以他个人的修养有密切联系的。“苟利国家剩死以,岂因祸伏避趋之”。
地理、地图、生态环境教育与历史课密切联系。历史教学中讲到大量的古代文物建筑。通过对文物古迹的建筑材料、风格特点、结构设计、风光景色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的英雄和变化规律,借以对学生实行爱护大自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教育。例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关于“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一课中,介绍四五十万年前北京一带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星罗棋布,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野生动物成群奔驰。而今日的北京森林没有了,天然河流湖泊干涸了,春天黄沙漫天,秋冬北风呼啸。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历史材料揭示人类的认识和生存对大自然的依赖性,还要通过历史材料揭示人类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受到的惩罚。
3.驶入“信息高速公路”,充分利用信息科知识技能
教材受时间、空间和篇幅限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突破藩篱,使得课程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化资源,具有知识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于对于延伸感官、扩大视野,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效果明显。特别是历史科,把过去的史实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其作用难而比拟。例如,把《三大战役》的场面用网络及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比老师用再多的形容词都强。但既是快速交通工具,老师要自己先学会驾驶,教会学生善于驾驶。同时要认识到,网络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4.奠定“通才”的基础,与其他科的整合
英语并非简单的单词与语法就可以了。中学英语是各科的常识性知识、小品文总汇,各国史料就占很大比重。历史知识丰富程度与学英语的兴趣、阅读速度、写作能力、听力的增强等都成正比。这规律越高年级兑现越明显。历史课堂上能说说外语,英语日常用语,善导“崇洋”心理可大大丰富和活跃课堂气氛。
科学史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到《农政全书》可联系介绍利玛窦,补充《几何原本》翻译故事,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眼光去看问题。要爱科学,同时须认识到科学并非万能,也是双刃剑。二战催使科技飞速发展,科技又给人类带来了核危机、臭氧洞等,人类也需要人文知识,而“学史能使人明智”,故爱因斯坦等科学巨人最终归宿于历史和宗教研究。
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巨画《总设计师》等无疑是改革史的最佳描述。1908年,有人提出三个问题:中国几时能派一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几时能派一个代表参加奥运会?几时能举办一届奥运会?这些材料无疑是刺激学生神经的思考题。美术史、音乐史、体育史都是中学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纵向比较,加大历史知识积累,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立体结构网
1.“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把课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当前高考历史学科试题有此导向,不再强调考查“难”、“深”、“繁”、“多”的学科内容,而重在考查“新”、“活”、“浅”、“实”的内容以及与现实有关的内容,极富现实性。历史教学应努力把学科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特别要关注时政“热点”问题,突出现实问题的应用性。
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顺利地实现“链接”,鼓励学生尝试用现代观念去解决历史问题,在新旧观念的撞击中,深刻地记忆、理解历史。要求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时政热点,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联系历史,探究根源,加深理解。
比如,在学习完中国抗日战争史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近几年日本政府在哪两件事情上激起了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愤怒吗?”学生大都能答出:日本政府通过了严重歪曲历史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教室里是群情激愤,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时事热点的适当联系,让学生明白抗日战争离我们本不遥远,历史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知识,它与我们息息相关。
历史,是一门使人明智的学问,要使学生做到真正的“通古贯今”,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中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2.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把古代知识与近现代知识联系起来
历史是由时空因素构成的。从历史科各类考试选择题、材料题、文科综合题的命题来看,其时间跨度都相当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和复习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间或时段,而应该把某一个专题的知识体系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联系起来,全方位地掌握知识,形成“通史意识”。使学生形成立体的、多维的分析问题能力,并把这种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3.培养学生“世界意识”,把中国史知识与世界史知识联系起来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是古代中国也不是孤立于世界单线发展的。如:汉朝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对外交通,南宋和元朝的海外贸易,明朝郑和的下西洋,以及四大发明的西传,都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突出例证。我在讲到某一强盛帝国的形成时,启示学生联想当时正当中国的什么朝代,并说明它们的关系。至于近代中国与外国历史的密切关联,就不言而喻了。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努力培养“世界意识”。
三、把学生感兴趣的丰富的乡土历史素材,创造性地、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学习探究活动中
对于现在年龄不大、见识不多、阅历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历史总有一种难以逾越的“距离感”,不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常,人对家乡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愫,故身边的历史——乡土素材是兴奋点。
1.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受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
“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加里宁)。如,新教材中对“八一三事变”只是很简单一句话就过了。如果国民政府决心抗战的首次会战的世界意义不讲,则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苦心学生便接受不了。本人补充了震动世界的广东梅州籍抗战英雄事迹。
淞沪会战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国民政府决心抗战的第一仗,所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局变化的标志性战役之一。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黄梅兴(平远人)在上海虹口阵地被炮弹击中殉难,成为淞沪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个将军。此外,淞沪会战爆发后,姚子青(平远人)率全营六百壮士驻守宝山,抱与城共存亡之决心,誓与死守。孤军与众敌血战。至9月7日,姚子青及所有守军皆阵亡。宝山保卫战,震动中外。还有,淞沪会战以后,歌颂保卫四行仓库的谢晋元(梅州蕉岭人)部的《800壮士歌》,几乎唱遍中华。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高度评价黄梅兴、姚子青等抗日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85年,徐向前元帅高度评价黄梅兴等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1985年6月,平远县人民政府把城镇中学更名为“梅青中学”。
2.乡土史的魅力,会对学生发生强烈的吸引作用,把乡土史与历史教学有机渗透和整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更易渲染课堂气氛。
共和国元帅叶剑英是广东人的骄傲,在梅州宣传叶帅事迹是振奋人心的。而新教材中提到叶剑英名字,一是黄埔军校,二是“二月逆流”,非常简略,必须补充。笔者曾以下材料创设题目,组织学生探究,以增加对叶帅的了解。材料一:毛泽东送叶帅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材料二:周恩来生前曾引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称誉叶帅。学生通过积极搜集资料,加深了对叶帅的认识,对叶帅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搜集到的教材外知识点主要有:1927年7月,在中共中央秘密策划南昌起义的紧要关头,叶剑英获知汪精卫、张发奎将诱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加以逮捕以阻挠起义的消息,便火速下山同贺、叶商量对策,保证了起义顺利进行。1935年长征途中,叶剑英张国焘密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的电报报告毛泽东,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1976年10月,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师生经过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叶帅其过人之处是每临大事有静气,明断是非,果敢抉择,谋虑缜密。能够在大关节处看清要害,做事情从大局出发,在重要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恰当地乡土史与中学历史的灵活整合,易于彰显历史教育功能,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也使历史教学成为家乡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和宗旨,历史思维是形式逻辑思维与辨证思维相统一的高级思维。教师通过纵向比较,横向联系,加深理解,多角度地挖掘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历史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新课程资源的开拓者、建设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启智者。历史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师生开发整合,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整合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历史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历史教学活动变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兴奋的创作过程。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05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资源; 整合与应用
Slightly the theory history section cours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Ye Jun-xin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ed for integr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at the historical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ross-training "generalists",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s can form a "General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world's consciousness," and many other from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ronged approach to history, higher-order thinking can be developed.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historical resources;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新课程历史科教材,避免了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尽量减少了中学生较难接受的历史理论和概念,符合其年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了时代精神,比较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但学科体系跨度太大,结构较为松散,跳跃性较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其适用度。新课程主要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老师有必要根据各地学生实际整合挖掘课程资源。
一、加强历史学科的横向联系,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各学科知识最大限度地融会起来
1.生发“无韵《离骚》”,与语文科的整合
语文与历史有各自研究的对象、教授的方法。但历史又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史学其实是亦文亦史的。如《春秋》、《史记》、《资治通鉴》里的简洁生动的语言,极富文彩,称得上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史学脱离生动丰富的语言就会失去活力,而文学离开历史背景,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分文不值。“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同样,许多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如果不了解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向普鲁士割地赔款、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止法语的世界史知识,就不能理解文章中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也就很难体会小弗朗士作为一名即将丧失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亡国奴的悲愤心情。历史素养决定一个人的作文水平。历史素养高的一定会在作文等级训练中形成优势。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如民族大义、爱国主义、传统道德、人间真情等等,条条主线,每每贯穿作文始终。加强语文科与历史常识的整合,可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科的兴趣。历史课可开设诗歌朗诵、学写人文传记、学写历史小论文等活动。充实历史课堂和第二课堂。例如探究《台湾问题的由来》时,我让学生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告台湾中学生》公开信或驳斥台独的小论文,教学效果非常好。
2.相融“历史社会”,与思想品德科和地理科的整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出现,是改革的亮点和难点。作为一门人文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设历史科的新课程实验区也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设计中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整合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知识,努力实现各科知识的有机统一。例如本人在讲虎门销烟时,曾把林则徐的《十无益》搬上课堂: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 奉神无益。兄弟不和, 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 博学无益。为富不仁, 积聚无益。劫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逸骄奢,阴骘无益。指出,林则徐能成为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后忍辱负重,造福新疆人民,关注西北边疆安危,是以他个人的修养有密切联系的。“苟利国家剩死以,岂因祸伏避趋之”。
地理、地图、生态环境教育与历史课密切联系。历史教学中讲到大量的古代文物建筑。通过对文物古迹的建筑材料、风格特点、结构设计、风光景色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的英雄和变化规律,借以对学生实行爱护大自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教育。例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关于“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一课中,介绍四五十万年前北京一带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星罗棋布,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野生动物成群奔驰。而今日的北京森林没有了,天然河流湖泊干涸了,春天黄沙漫天,秋冬北风呼啸。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历史材料揭示人类的认识和生存对大自然的依赖性,还要通过历史材料揭示人类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受到的惩罚。
3.驶入“信息高速公路”,充分利用信息科知识技能
教材受时间、空间和篇幅限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突破藩篱,使得课程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化资源,具有知识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于对于延伸感官、扩大视野,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效果明显。特别是历史科,把过去的史实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其作用难而比拟。例如,把《三大战役》的场面用网络及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比老师用再多的形容词都强。但既是快速交通工具,老师要自己先学会驾驶,教会学生善于驾驶。同时要认识到,网络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4.奠定“通才”的基础,与其他科的整合
英语并非简单的单词与语法就可以了。中学英语是各科的常识性知识、小品文总汇,各国史料就占很大比重。历史知识丰富程度与学英语的兴趣、阅读速度、写作能力、听力的增强等都成正比。这规律越高年级兑现越明显。历史课堂上能说说外语,英语日常用语,善导“崇洋”心理可大大丰富和活跃课堂气氛。
科学史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到《农政全书》可联系介绍利玛窦,补充《几何原本》翻译故事,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眼光去看问题。要爱科学,同时须认识到科学并非万能,也是双刃剑。二战催使科技飞速发展,科技又给人类带来了核危机、臭氧洞等,人类也需要人文知识,而“学史能使人明智”,故爱因斯坦等科学巨人最终归宿于历史和宗教研究。
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巨画《总设计师》等无疑是改革史的最佳描述。1908年,有人提出三个问题:中国几时能派一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几时能派一个代表参加奥运会?几时能举办一届奥运会?这些材料无疑是刺激学生神经的思考题。美术史、音乐史、体育史都是中学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纵向比较,加大历史知识积累,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立体结构网
1.“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把课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当前高考历史学科试题有此导向,不再强调考查“难”、“深”、“繁”、“多”的学科内容,而重在考查“新”、“活”、“浅”、“实”的内容以及与现实有关的内容,极富现实性。历史教学应努力把学科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特别要关注时政“热点”问题,突出现实问题的应用性。
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顺利地实现“链接”,鼓励学生尝试用现代观念去解决历史问题,在新旧观念的撞击中,深刻地记忆、理解历史。要求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时政热点,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联系历史,探究根源,加深理解。
比如,在学习完中国抗日战争史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近几年日本政府在哪两件事情上激起了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愤怒吗?”学生大都能答出:日本政府通过了严重歪曲历史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教室里是群情激愤,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时事热点的适当联系,让学生明白抗日战争离我们本不遥远,历史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知识,它与我们息息相关。
历史,是一门使人明智的学问,要使学生做到真正的“通古贯今”,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中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2.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把古代知识与近现代知识联系起来
历史是由时空因素构成的。从历史科各类考试选择题、材料题、文科综合题的命题来看,其时间跨度都相当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和复习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间或时段,而应该把某一个专题的知识体系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联系起来,全方位地掌握知识,形成“通史意识”。使学生形成立体的、多维的分析问题能力,并把这种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3.培养学生“世界意识”,把中国史知识与世界史知识联系起来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是古代中国也不是孤立于世界单线发展的。如:汉朝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对外交通,南宋和元朝的海外贸易,明朝郑和的下西洋,以及四大发明的西传,都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突出例证。我在讲到某一强盛帝国的形成时,启示学生联想当时正当中国的什么朝代,并说明它们的关系。至于近代中国与外国历史的密切关联,就不言而喻了。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努力培养“世界意识”。
三、把学生感兴趣的丰富的乡土历史素材,创造性地、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学习探究活动中
对于现在年龄不大、见识不多、阅历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历史总有一种难以逾越的“距离感”,不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常,人对家乡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愫,故身边的历史——乡土素材是兴奋点。
1.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受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
“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加里宁)。如,新教材中对“八一三事变”只是很简单一句话就过了。如果国民政府决心抗战的首次会战的世界意义不讲,则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苦心学生便接受不了。本人补充了震动世界的广东梅州籍抗战英雄事迹。
淞沪会战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国民政府决心抗战的第一仗,所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局变化的标志性战役之一。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黄梅兴(平远人)在上海虹口阵地被炮弹击中殉难,成为淞沪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个将军。此外,淞沪会战爆发后,姚子青(平远人)率全营六百壮士驻守宝山,抱与城共存亡之决心,誓与死守。孤军与众敌血战。至9月7日,姚子青及所有守军皆阵亡。宝山保卫战,震动中外。还有,淞沪会战以后,歌颂保卫四行仓库的谢晋元(梅州蕉岭人)部的《800壮士歌》,几乎唱遍中华。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高度评价黄梅兴、姚子青等抗日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85年,徐向前元帅高度评价黄梅兴等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1985年6月,平远县人民政府把城镇中学更名为“梅青中学”。
2.乡土史的魅力,会对学生发生强烈的吸引作用,把乡土史与历史教学有机渗透和整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更易渲染课堂气氛。
共和国元帅叶剑英是广东人的骄傲,在梅州宣传叶帅事迹是振奋人心的。而新教材中提到叶剑英名字,一是黄埔军校,二是“二月逆流”,非常简略,必须补充。笔者曾以下材料创设题目,组织学生探究,以增加对叶帅的了解。材料一:毛泽东送叶帅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材料二:周恩来生前曾引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称誉叶帅。学生通过积极搜集资料,加深了对叶帅的认识,对叶帅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搜集到的教材外知识点主要有:1927年7月,在中共中央秘密策划南昌起义的紧要关头,叶剑英获知汪精卫、张发奎将诱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加以逮捕以阻挠起义的消息,便火速下山同贺、叶商量对策,保证了起义顺利进行。1935年长征途中,叶剑英张国焘密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的电报报告毛泽东,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1976年10月,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师生经过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叶帅其过人之处是每临大事有静气,明断是非,果敢抉择,谋虑缜密。能够在大关节处看清要害,做事情从大局出发,在重要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恰当地乡土史与中学历史的灵活整合,易于彰显历史教育功能,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也使历史教学成为家乡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和宗旨,历史思维是形式逻辑思维与辨证思维相统一的高级思维。教师通过纵向比较,横向联系,加深理解,多角度地挖掘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历史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新课程资源的开拓者、建设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启智者。历史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师生开发整合,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整合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历史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历史教学活动变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兴奋的创作过程。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