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节课快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此时创设情境对调动学生注意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创设问答性情境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归纳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对新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由学生回答: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2、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3、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联系?提问时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科学地编排问题,抓住重点,给学生以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和时间。
二、 创设探究性情境
下课前,出几道学生感到疑惑且感兴趣的题目,让学生判断,尝试解答,带着兴致下课。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我在下课前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思考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4米,周长是多少?如果将长缩短1米,变成了什么图形?想一想,计算这个图形的周长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这一题的解答为下节课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埋下了伏笔。
三、 创设激励性情境
下课前,鼓励学生大胆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予以充分肯定,也可以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如: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后,问:“为什么平年闰年全年天数不同?为什么每四年一闰?”这里包含了许多天文知识和科学道理,有兴趣的学生会在业余时间翻阅有关课外书,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样可以引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创设激励性情境,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四、创设竞争性情境
利用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开展竞赛活动,可采取口算、操作、抽签比赛、抢答等形式。如:学习了“质数和合数”后,进行抢答比赛,全班五个小组,分别推选五名代表,全班学生当裁判,另选一人作记分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竞争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兴趣特别高,课堂也活跃起来。在创设竞争性情境时,要注意目的明,规则清,题型设计新颖,内容紧扣新课。
五、 创设游戏性情境
把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游戏可采取找朋友,摘智慧星,猜谜语,走谜宫,逛动物园等形式。如“小数的性质”一课临结束时,设计找朋友游戏,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数字卡片,正反两面都写有数字,教师拿出写有1、6的卡片问:‘谁是我的好朋友?’拿1、60,1、600等卡片让学生高高举起手中的卡片说:‘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学生在笑声中领悟了小数的基本性质。
总之,数学课要想有精彩的结尾,自始至终要调控好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造成学生渴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不断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才能收到“曲终音未绝”的效果。
(作者联通: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一、 创设问答性情境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归纳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对新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由学生回答: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2、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3、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联系?提问时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科学地编排问题,抓住重点,给学生以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和时间。
二、 创设探究性情境
下课前,出几道学生感到疑惑且感兴趣的题目,让学生判断,尝试解答,带着兴致下课。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我在下课前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思考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4米,周长是多少?如果将长缩短1米,变成了什么图形?想一想,计算这个图形的周长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这一题的解答为下节课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埋下了伏笔。
三、 创设激励性情境
下课前,鼓励学生大胆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予以充分肯定,也可以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如: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后,问:“为什么平年闰年全年天数不同?为什么每四年一闰?”这里包含了许多天文知识和科学道理,有兴趣的学生会在业余时间翻阅有关课外书,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样可以引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创设激励性情境,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四、创设竞争性情境
利用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开展竞赛活动,可采取口算、操作、抽签比赛、抢答等形式。如:学习了“质数和合数”后,进行抢答比赛,全班五个小组,分别推选五名代表,全班学生当裁判,另选一人作记分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竞争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兴趣特别高,课堂也活跃起来。在创设竞争性情境时,要注意目的明,规则清,题型设计新颖,内容紧扣新课。
五、 创设游戏性情境
把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游戏可采取找朋友,摘智慧星,猜谜语,走谜宫,逛动物园等形式。如“小数的性质”一课临结束时,设计找朋友游戏,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数字卡片,正反两面都写有数字,教师拿出写有1、6的卡片问:‘谁是我的好朋友?’拿1、60,1、600等卡片让学生高高举起手中的卡片说:‘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学生在笑声中领悟了小数的基本性质。
总之,数学课要想有精彩的结尾,自始至终要调控好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造成学生渴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不断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才能收到“曲终音未绝”的效果。
(作者联通: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