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爬楼梯的轮椅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4381858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通州区西集镇前寨府村的一个小院,每天都能迎来好多专程从城里或从外地来的客人,他们不辞辛苦驱车来这里干什么呢?他们是来看一台能爬楼梯的轮椅。
  弟弟:准备给我90岁的母亲买轮椅。我们住在三楼,老人上下楼比较吃力。
  哥哥:最大的问题就是看病,她不愿意麻烦别人,因为抬她起码得四个人。我们已经观察轮椅两年了,这个轮椅还比较靠谱。国外的是履带式的,转弯角度太大,上不了咱们国家标准的楼梯,转弯转不过去。
  兄弟二人关注这类产品已经很久了,一直想给90岁的老母亲买一台能爬楼梯的轮椅,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几天前听人说这里有能爬楼梯的轮椅,专程来看这轮椅是怎样上下楼的。
  他们先替老母亲体验了一下。不仅试坐了爬楼轮椅,老先生还亲自操作了一次。
  还有一对老年夫妇来观看轮椅。
  先生:我大姐95岁,在天津。我们来了解一下。
  女士:要合适就给老姐姐买一辆。她下不了楼。上医院看病就得打120,出租车不会抬你下楼。120可以把她抬到车上送到医院。楼下有花园,她下不了楼着急。
  大家对这台能爬楼梯的轮椅很感兴趣。
  轮椅的发明人李荣标怎么想起搞这项发明的呢?
  2005年,李荣标退休了,他原本打算和妻子安享晚年。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李荣标:我和老伴晚上出去散步,老伴一不小心脚踩空了,蹬在马路崖子下边没有砖的地方。她一下就蹲在那儿起不来了。
  两人赶紧去医院,经检查李荣标老伴一只脚骨折了。
  李荣标:打上石膏后,又夹了夹板,她走不了路了。
  回到居住的小区,在楼下看着五楼的家,两人犯愁了,怎么上去呢?已经半夜了,想找个帮忙的人都找不到。
  李荣标:我们那个小区楼里没有电梯,而且我住的是五层。
  李淑英(李荣标老伴):他说把我背上去,他背起我嘴都快着地了。
  李荣标:我背到两层就没有力气了,浑身大汗。老伴也很着急,她说你别背我了,我来蹦你来搀着我。我搀着她,她一只脚蹦,费了很大的劲才上了五楼。我们俩都大汗淋漓。
  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妻子李淑英就再没下楼。望着窗外,李淑英感到孤单寂寞。
  老伴失落的样子,让李荣标心里很不好受,他想怎么才能让老伴开心呢?
  李荣标也是60岁的人了,体力不如从前了。两个女儿又不在身边,怎么能让老伴下楼呢?
  李荣标:我从老伴的经历感受到伤病者上下楼的困难。从那时候开始,我想,如果有一种能够上下楼的代步工具多好。
  李荣标想给妻子买一个能上楼的轮椅。但寻找了一圈,没有国产的,只有进口的。一台轮椅最少也要4万块钱,多的要十几万。一般人很难承受。
  李荣标:我想做一台能让老伴下楼的椅子。
  说起做能爬楼梯的轮椅,老伴第一个反对。
  李荣标:她说中国人这么多,谁要能做人家早就做出来了,还用等到你今天来做?
  家里其他人也不支持李荣标的想法。
  李荣标不相信中国这么大,就没有人能做出一台会爬楼梯的轮椅?他把北京城里的房子卖了,又拿出全部退休金,搬到农村,开始搞起他的发明。
  李淑英:当时半信半疑,没想到他能做出来。
  李荣标开始搜集资料,研究国外产品的特点。
  日本的是履带式的,履带的旋转半径非常大,我们普通居民楼的楼梯拐不过来,不适合在中国使用。履带式的轮椅还容易把楼梯沿儿磕坏。
  李荣标:我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时候,一位上海人跟我说,他们买的日本产的爬楼椅一天半就把他们楼的木头楼梯给磕坏了。德国的是两个轮子的,它有一个最大缺点是震动,一震动,老年人、残疾人他们的心脏受不了。
  李荣标发现国外产品最大的问题还是价格,动辄几万块钱,贵的要十几万。了解了国外产品,李荣标开始设计自己的爬楼椅。
  李荣标:一开始我只想给老伴做一个椅子,这椅子下边有个轮子,让老伴坐在上边我推着她能下楼就可以了。
  李荣标买来钢材,开始按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第一把能上楼的椅子。
  费力地把第一把轮椅的雏形做出来后,李荣标很失望。
  李荣标:一个轮子是根本不行的,我没有那么大力量支撑一个人坐在上边的重量,一个轮子往下走,一旦控制不住,连人带车会一块儿摔下去。
  一个轮子是不行的,李荣标的发明陷入了困境。
  一次外出,李荣标无意中看到孩子玩的风车。风车旋转的6片扇叶就像一个奇特的大轮子。李荣标的灵感来了,回去后设计出了新模型。
  三个轮子比一个轮子效果好很多,上下楼平稳多了。但是在地下旋转的时候,它不能就地旋转360度。另外,轮胎容易漏气,隔一段时间就要打气,这会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麻烦,这个方案他也放弃了。
  经过思考,李荣标又把设计方案改成了四个轮子。他舍弃了需要充气的轮子,改成中间一块钢板做支架,顶端装上不需要打气的小橡胶轮,上下楼的效果也还好,但是钢板要用一整块材料去气焊切割,比较浪费,这个方案实际操作起来也不可行。
  经过反复修改设计,最后确定的方案是用五条钢板做成五角星支架,顶端加上五个轮子,这样既能节省原材料,还能很好地避开楼梯沿,乘坐者不会感到颠簸。
  李荣标:这样轮子不论往上滚动还是往下滚动的时候,当中有一个空间,这恰好是楼梯的高度,这样不管是上楼还是下楼都避开了楼梯沿儿。所以能很轻松地倒下来或者爬上去。人坐在上边就没有上楼和下楼的感觉了。
  李荣标又给轮椅加上了电机,后面的人只要扶好轮椅就行了,很省劲。但有一个问题是李荣标之前没有想到的。
  李荣标:一开始用电机,没想到让它慢速度。电机每分钟三千转,速度非常快。我坐上去以后,师傅刚一拧开关,一下把我弄上去了,差点连他也摔一个跟头。
  得想办法把速度减下来,但减到多少才合适呢?得减到残疾人能接受,心脏病人能接受的程度。最后经过再三测量,反复试验,李荣标调整了速度。
  调整后的速度合适吗?乘坐者还会有不舒适的感受吗?李荣标的老伴成为第一个试验者。
  李荣标:她跟我说,你要把我拉上去就算你成功了。
  老伴坐在轮椅上,李荣标平稳而轻松地将人和轮椅拉上了楼。
  李淑英:不能说特别舒适,但是没什么震动就上去了。
  轮椅能上楼下楼了,但李荣标发现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李荣标:假如旁边有第三个人,人家要先过去怎么办?这时候你要停住,我们还要让爬楼椅能停在任何一个台阶。
  李荣标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他制作了一个安全支架,可以随轮椅上下楼。支架可以支撑在任意一级台阶上而不会脱落。
  李荣标:我们用档销插入圆盘,上第一个台阶以后它就会自动地插到里边去,然后它自动会锁进去了,锁死以后它就不会再脱落。
  有了安全支架,想什么时候停,只要后面的人一抬起轮椅,让安全支架支撑在某一级台阶上,就可以稳稳地站住了,轮椅不会发生滑下来的危险。
  这台爬楼轮椅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2008年,李荣标受邀参加了世界残疾人用品福祉博览会,展会上一位妇女一再要求要买他的样机。
  李荣标:她说她母亲住在四楼,因为糖尿病右腿高位截瘫。每天在楼上哭,甚至有轻生的想法。
  李荣标把轮椅送到了老人的家。
  李荣标:我把老太太从四楼推到了一楼,老太太很激动,向我作揖表示感谢,她说您救了我,使我获得了再生。
  爬楼轮椅研制成功了,但李荣标并没有满足,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李荣标:我准备研制全自动的爬楼轮椅,一定也让它成功。
  年近七旬,放弃舒适的生活,卖掉房子拿出全部退休金搞发明,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孤注一掷,他就不怕失败吗?
  李荣标:我们中国 8000多万残疾人下楼问题比我个人这点钱要重要得多。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能让残疾人轻松地下楼,这是一个比较遗憾的事情。我要弥补这个遗憾,让我们国家用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东西,用我们自己的国产件来造出一个made in China的爬楼椅,中国制造的爬楼椅。我觉得这个远比我这几十万块钱更有意义。
其他文献
1943年,中国驻印军的战车碾压着日军尸体,一路沿胡康、孟拱河谷南下,将迂回战术用到极致,创造了抗战史上的奇迹。    绞杀密支那    位于印度与缅甸边境中心位置的英帕尔,是英国人印缅战区重要的军事和后勤补给基地。其地处平原,交通便利,对大规模作战极为有利。本来,日军本部对是否进攻英帕尔存在分歧,但是,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加上中国驻印军势不可挡的南下反击,中印公路的迅速推进,让日本人
期刊
2009年9月,两头一万八千年前的猛犸象穿越时空,自西伯利亚萨哈共和国来到中国。这两只在冻土层中沉睡的史前动物,仍然存有活体细胞,这使生物科学家不禁萌生了复活猛犸象的希望。    2002年夏天,西伯利亚东北的雪地干草原上,一位猎人在尤卡基尔村东南的河边冻土里发现了长约40厘米的象牙。他本来只是想取出象牙,但是越挖越令他惊奇。经过三个多月的挖掘后,一头巨大的猛犸象在-30℃的永冻土中显露出来。最后
期刊
他是我国鉴别、保护漆器文物最多的人。两千年的文化精品,八千年的文明缩影,经过他的手,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杭州市萧山区的湘湖畔,一座现代风格的高大船型建筑,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就是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在水下6米深处,8年前出土的一条5.6米长的独木舟,享受着像秦始皇兵马俑一样的待遇。  2002年12月中旬,独木舟遗迹基本发掘完毕。独木舟保存得非常好,带有些许金黄色,颜色很新鲜,摸起来也非常硬
期刊
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古井出土了数万枚秦代竹简。在偏僻的大山深处为什么会出土如此众多的秦简?承载秦简的古城又在哪里呢?    (一)古城迷踪    2002年6月,在湖南湘西龙山县的里耶镇,发生了一件轰动中国考古界的大事:考古队员在一个即将被水库大坝覆盖的河滩上,发现了一口巨大的古代水井。在清理的过程中,人们在水井6米深的地方发现了简牍。中国古代用于书写的竹片称为“竹简”;用来书写的木块叫作“木牍”,总
期刊
他是一位以历史研究为终生志趣的人文学者;他出生在祖国大陆、求学于台湾、生活在美国;他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背景,体察历史的潮汐,思考人类的命运。    很难用一个具体的什么学家来形容许倬云先生,因为他关注的不仅仅有历史问题,还有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我们似乎也无法用哪个国家的学者来界定许先生,因为虽然常年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但是许先生毕竟是一位深深地受中华文化滋养的人,而且在他的著作中思考的
期刊
这是一片热土,是我们的家园,  透过炽热浓烈的风土人情,  静默含蓄的情感表达清晰可见。  中国电影以光影之笔来抒写隽永美好的乡情乡韵。    一 恋乡    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的中国,千百年来都厚土重迁,因而往往被误认为是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小农意识,但究其深层,我们的乡土情结,其实更多的是对美好的固守与依恋。所谓乡,就是有家有爱有责任的地方。    《我的父亲母亲》  1999年,张艺谋执导的《我
期刊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的一批社群动物,长达两亿年的进化史,使它们结成了地球上最早的复杂社会;作为个体,它们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作为整体,它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确切地说,它们是一个劳模家族。    团结合作精神    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上,切草蚁正在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切草蚁是所有蚂蚁种群中最复杂的一种,这是一群令人惊叹的生灵。  草原上奔跑的数百万头牛并非彭巴斯的主宰,面对比邻而居的数十亿只
期刊
黑叶猴警觉性极高,人很难接近。为了挽救这个濒危物种,他年复一年,爬悬崖、住山洞,观察黑叶猴的生活习性,与它们联络感情。  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麻阳河边, 一座几十米高的崖壁上,45岁的农民肖治金蹲在一处树丛后注视着前方,他一动不动地等待目标的到来,否则,几天来艰苦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    攀峭壁送餐    麻阳河流域地处贵州东北部,这里山势险峻、植被茂密,生存着黑熊、豹子等大型猛兽。肖治金潜伏
期刊
2003年7月,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发生了一次由虫子引发的灾难。一天傍晚,华灯初上的街道,突然涌进了大批的不速之客,它们寻光而来,漫天飞舞,奇特的场景让人感到莫名恐惧。明亮的街道竟然被数不清的虫子占领了。  张泽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傍晚,我们在房间里突然听到外边下暴雨的声音。  一开始,行人听到像是下暴雨的声音,谁也没注意到慢慢聚集的虫子。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街道的路灯下就聚满了不知
期刊
湖北恩施大峡谷,百里绝壁危岩耸立,千丈瀑布傲啸峰峦,美不胜收。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万新南教授就是一位寄情山水的水文地质专家。10年前,他在大峡谷寻找一条失踪的河流时,惊奇发现并拍下了一根奇特的擎天石柱。  大石柱使万新南震撼不已,10年后,他和记者一行再访这擎天石柱,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峰,还是没有找到它。那根神奇的石柱还在吗?一路见到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