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论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和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校政企”三位一体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校政企”三位一体联合制定教学大纲、“校政企”三位一体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措施,构建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 多方向 职业主导型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C-0098-04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教育部号召全国600多所(广西19所)本科院校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旨在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贴切实际生产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因此寻求符合应用技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的关键问题。学界对地方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高校转型发展,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已获批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4所广西首批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之一,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各项转型工作,其中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转型工作的重点亦是难点。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探索应用技术型高校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难点、实施方案以及学院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为各地方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借鉴。
一、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应用技术型高校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解决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构建与完善。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地联合政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委员会,并发挥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决策作用,并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完善理事会和委员会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决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如何以职业为导向,有效地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构建符合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也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并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专业方向的设置体现该课题以职业为导向、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特色,如何准确地设置多个顺应时代发展、符合行业需求、满足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并努力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办学特色,是本课题研究的亮点,亦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校政企”三位一體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如何有效地联合学校、政府、企业的专家,共建专业委员会,并积极融入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当中,如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制定、专业方向设置、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培养、专业课程教学等教学活动中,是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分析社会需求情况,实现职业主导。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并走访区域化工企业,了解从业人员岗位级别分布情况、市场供需情况、技术人员的供需差、实际胜任的数量等内容。要关注本专业延伸的新职业形成与工作机会的资料,预测出3-5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供需趋势。对于技术行业的职责、制度,技术工种的性质、标准、工作内涵、作业条件、环境、待遇等,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咨询,将有利于对职业能力模块及课程内容进行建设。
(二)分析职业能力需求,设置专业方向。组织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学科专家和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结合专业确定出岗位所需要的相关能力,并制定出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关键能力)。分解核心能力,划定出培养某项核心能力的技术课程支持,细分多个专业方向。研究培养每个专业方向核心能力的方案,包括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
(三)构建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课程体系。在分析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并设置多个专业方向的情况下,确定每个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及定位,组织学校、行业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制定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政企”三位一体联合。通过校政企联合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充分发挥指导和决策作用,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发挥作用。
(五)整合课程内容,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培养核心技术能力的课程体系确定后,对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的整合尤为重要。要改变传统的独立追求自我完整、系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块,努力向综合式、整合式的课程建设方向转变,以达到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在课程整合时,要考虑到与原有科学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的衔接,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尽量避免学习内容的重复或缺损。此外,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如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模式等,更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
三、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办学特色,结合学校、政府、企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构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基于转型发展下的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鹿山学院位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拥有柳钢、上汽通用五菱、柳汽、柳工等知名企业,以及宝骏、五菱、东风柳汽、金嗓子、两面针、花红片等知名品牌。应用技术型人才旨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聘请行业专家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时了解企业、行业需求,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共同修订人才培养定位。因此如何构建完善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实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共构建了8个校企合作理事会和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系为例,见图1。
(二)“校政企”三位一体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课程体系。制定符合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转型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点亦是难点。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决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以职业为导向,有效联合学校、企业、研究所等单位,及时拟定多个适应时代发展、行业需求的专业方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职业模块化培养模式,所有专业均构建“职业素养模块(原公共基础课)+职业能力基础模块(原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原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原专业任选课)+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原集中实践课)”5个模块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职业需求合理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体现多方向职业主导的特色课程体系。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构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并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作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多个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行业需求、满足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并努力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办学特色。如图2所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共同协商下,在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职业能力训练模块中設置了5个专业方向,既满足了职业需求,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专业方向,就业率和对口率显著提高,近两年来,该专业就业率可达96%以上,就业对口率也高达82%。
(四)“校政企”三位一体联合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指南。与时俱进,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整合陈旧的实验、课程设计、实训和实习教学内容,确保所授课程对学生有益,对今后实习和工作有用。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聘请相关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开展研讨,合理采纳政府、企业等专家的意见,共同制定教学大纲,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分析、微生物学等课程实验,均采纳行业专家意见,转型为依托国标开展食品检测实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检测应用技能。
(五)“校政企”三位一体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多数理事会由校、政、企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学校努力争取柳州市政府及相关企业、研究所建立深度合作,共建一批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和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确保实践教学体系中部分综合实训课程和专业生产实习顺利完成,为师生提供更高级的科技创新平台,满足职业教育需求。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每年均将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实习,其中40%学生留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来源70%以上为生产实际,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
(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以赛促教,因材施教。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尤为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课程上安排的实验很难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每一个专业都设置了第二课堂学分,利用弹性学分和设置创新学分,支持并鼓励学生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类竞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提高学生自觉思考和动手能力,在科研中不断成长、进步,以赛促教,因材施教,为今后工作打下结实基础。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积极开展化学化工类论文竞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近年来车辆工程专业十分重视并继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组建以汽车类专业学生为主,学院各专业学生相辅的LS Racing车队,在代表国内大学生汽车设计与制造类最高水平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舞台上战功赫赫。其中,FSC(燃油)车队自2009年创建以来,连续7年成绩稳居TOP10,且是唯一保持完赛的车队;FSAE(电动)车队于2015年战胜众多国内重点院校车队一举夺得全国大赛总冠军,并代表中国出战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BSC(越野)车队也在2016年的比赛中异军突起,夺得亚军,2017年鹿山学院LS Racing Baja车队再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BSC)亚军,并获得代表中国出国参赛资格,出征美国巴哈国际赛事。此外,MAD科技创新团队在全区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竞赛上也屡有斩获。这些成就在不同舞台上充分展示了鹿山汽车学子的风采,该项教学创新成果受到广泛认同,荣获2017年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是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此外,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与柳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联合共建柳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柳州大学生众创空间和柳州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器3大创新创业平台,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职业性。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原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原专业任选课)+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原集中实践课)”等课程,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此外,学校大力建设双白板教室、互动式教室和阅享空间等教学场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如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模式等,更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 (八)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构建符合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专业教学需求的“双师型”队伍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队伍建设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研究表明“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为此学校近年来采取“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的措施,一方面积极输送自有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通过政策给予补贴;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家,或聘用企业专家到校开展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使专任教师由多学科、多方向人才组成,从而扩大教学知识层面,消除单一方向教师模式,(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00页)通过3年实践,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50%以上,基本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
綜上,本文阐述了多方向职业主导型培养模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介绍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开展的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为其他转型发展的地方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然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如何结合区域特色,寻求符合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使学校获得快速发展,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蔡锦源,熊建文,谭微,等.地方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J].轻工科技,2017(10)
[2]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
[3]何文华,汤健雄,邢大成.基于“双实体”的生产性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商贸类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4)
[4]吴莹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营销专业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3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Z179;2016JGB514;2017JGA392)
【作者简介】蔡锦源(1987— ),男,广西平南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化学分析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李利军(1966— ),男,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院长,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 多方向 职业主导型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C-0098-04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教育部号召全国600多所(广西19所)本科院校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旨在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贴切实际生产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因此寻求符合应用技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的关键问题。学界对地方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高校转型发展,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已获批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4所广西首批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之一,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各项转型工作,其中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转型工作的重点亦是难点。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探索应用技术型高校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难点、实施方案以及学院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为各地方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借鉴。
一、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应用技术型高校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解决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构建与完善。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地联合政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委员会,并发挥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决策作用,并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完善理事会和委员会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决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如何以职业为导向,有效地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构建符合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也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并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专业方向的设置体现该课题以职业为导向、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特色,如何准确地设置多个顺应时代发展、符合行业需求、满足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并努力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办学特色,是本课题研究的亮点,亦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校政企”三位一體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如何有效地联合学校、政府、企业的专家,共建专业委员会,并积极融入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当中,如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制定、专业方向设置、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培养、专业课程教学等教学活动中,是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分析社会需求情况,实现职业主导。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并走访区域化工企业,了解从业人员岗位级别分布情况、市场供需情况、技术人员的供需差、实际胜任的数量等内容。要关注本专业延伸的新职业形成与工作机会的资料,预测出3-5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供需趋势。对于技术行业的职责、制度,技术工种的性质、标准、工作内涵、作业条件、环境、待遇等,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咨询,将有利于对职业能力模块及课程内容进行建设。
(二)分析职业能力需求,设置专业方向。组织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学科专家和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结合专业确定出岗位所需要的相关能力,并制定出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关键能力)。分解核心能力,划定出培养某项核心能力的技术课程支持,细分多个专业方向。研究培养每个专业方向核心能力的方案,包括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
(三)构建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课程体系。在分析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并设置多个专业方向的情况下,确定每个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及定位,组织学校、行业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制定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政企”三位一体联合。通过校政企联合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充分发挥指导和决策作用,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发挥作用。
(五)整合课程内容,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培养核心技术能力的课程体系确定后,对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的整合尤为重要。要改变传统的独立追求自我完整、系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块,努力向综合式、整合式的课程建设方向转变,以达到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在课程整合时,要考虑到与原有科学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的衔接,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尽量避免学习内容的重复或缺损。此外,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如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模式等,更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
三、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办学特色,结合学校、政府、企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构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基于转型发展下的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鹿山学院位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拥有柳钢、上汽通用五菱、柳汽、柳工等知名企业,以及宝骏、五菱、东风柳汽、金嗓子、两面针、花红片等知名品牌。应用技术型人才旨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聘请行业专家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时了解企业、行业需求,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共同修订人才培养定位。因此如何构建完善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实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共构建了8个校企合作理事会和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系为例,见图1。
(二)“校政企”三位一体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课程体系。制定符合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转型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点亦是难点。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决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以职业为导向,有效联合学校、企业、研究所等单位,及时拟定多个适应时代发展、行业需求的专业方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职业模块化培养模式,所有专业均构建“职业素养模块(原公共基础课)+职业能力基础模块(原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原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原专业任选课)+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原集中实践课)”5个模块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职业需求合理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体现多方向职业主导的特色课程体系。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构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并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作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多个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行业需求、满足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并努力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办学特色。如图2所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共同协商下,在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职业能力训练模块中設置了5个专业方向,既满足了职业需求,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专业方向,就业率和对口率显著提高,近两年来,该专业就业率可达96%以上,就业对口率也高达82%。
(四)“校政企”三位一体联合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指南。与时俱进,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整合陈旧的实验、课程设计、实训和实习教学内容,确保所授课程对学生有益,对今后实习和工作有用。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聘请相关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开展研讨,合理采纳政府、企业等专家的意见,共同制定教学大纲,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分析、微生物学等课程实验,均采纳行业专家意见,转型为依托国标开展食品检测实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检测应用技能。
(五)“校政企”三位一体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多数理事会由校、政、企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学校努力争取柳州市政府及相关企业、研究所建立深度合作,共建一批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和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确保实践教学体系中部分综合实训课程和专业生产实习顺利完成,为师生提供更高级的科技创新平台,满足职业教育需求。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每年均将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实习,其中40%学生留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来源70%以上为生产实际,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
(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以赛促教,因材施教。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尤为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课程上安排的实验很难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每一个专业都设置了第二课堂学分,利用弹性学分和设置创新学分,支持并鼓励学生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类竞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提高学生自觉思考和动手能力,在科研中不断成长、进步,以赛促教,因材施教,为今后工作打下结实基础。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积极开展化学化工类论文竞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近年来车辆工程专业十分重视并继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组建以汽车类专业学生为主,学院各专业学生相辅的LS Racing车队,在代表国内大学生汽车设计与制造类最高水平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舞台上战功赫赫。其中,FSC(燃油)车队自2009年创建以来,连续7年成绩稳居TOP10,且是唯一保持完赛的车队;FSAE(电动)车队于2015年战胜众多国内重点院校车队一举夺得全国大赛总冠军,并代表中国出战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BSC(越野)车队也在2016年的比赛中异军突起,夺得亚军,2017年鹿山学院LS Racing Baja车队再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BSC)亚军,并获得代表中国出国参赛资格,出征美国巴哈国际赛事。此外,MAD科技创新团队在全区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竞赛上也屡有斩获。这些成就在不同舞台上充分展示了鹿山汽车学子的风采,该项教学创新成果受到广泛认同,荣获2017年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是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此外,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与柳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联合共建柳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柳州大学生众创空间和柳州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器3大创新创业平台,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职业性。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原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原专业任选课)+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原集中实践课)”等课程,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此外,学校大力建设双白板教室、互动式教室和阅享空间等教学场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如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模式等,更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 (八)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构建符合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专业教学需求的“双师型”队伍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队伍建设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研究表明“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为此学校近年来采取“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的措施,一方面积极输送自有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通过政策给予补贴;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家,或聘用企业专家到校开展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使专任教师由多学科、多方向人才组成,从而扩大教学知识层面,消除单一方向教师模式,(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00页)通过3年实践,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50%以上,基本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
綜上,本文阐述了多方向职业主导型培养模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介绍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开展的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为其他转型发展的地方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然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如何结合区域特色,寻求符合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使学校获得快速发展,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蔡锦源,熊建文,谭微,等.地方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J].轻工科技,2017(10)
[2]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
[3]何文华,汤健雄,邢大成.基于“双实体”的生产性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商贸类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4)
[4]吴莹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营销专业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3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Z179;2016JGB514;2017JGA392)
【作者简介】蔡锦源(1987— ),男,广西平南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化学分析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李利军(1966— ),男,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院长,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