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景化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小学数学学科来说,制定与小学生思维习惯与生活阅历相符的生活化课堂教学,可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简单阐述了如何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情景化;小学数学;有效性
数学从生活中而来,因而也要用于生活。《数学课堂标准》曾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一项重要工具,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1]。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为其创设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景,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发出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生活化教育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展现了新课改的精髓,极大的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巧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节时,许多孩子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概念都很难理解。但若教师对“坐标”这一抽象概念并不进行直接讲述,而是向学生提问“怎样形象地将你在教室中的位置描述出来”,学生就会回答“第六排第二列”、“第五排第一列”等答案。这时教师就可通过这些答案将坐标系这一抽象概念给引出来,进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除此之外,还可让学生走到某一具体位置,如“第二排第三列”,帮助学生对“平移”这一概念更好地理解。借助这一系列的生活化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讓学生知晓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二、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数学的生活化气息
若要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把数学生活化,就要赋予数学生活化气息,摒弃过去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把数学落实到教学中。虽然学习的主体的学生,但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导向作用也不可忽略。教师的教学精神与教学方法均是教学的基本素质,其中任何一项都是不能缺少的。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良好的教态,给予学生亲切的笑容,还要在教学时采取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不再感到陌生。数学符号是没有生命的,但数学教师却可赋予其新的“生命”。比如在母亲节,让学生亲手制作礼物,且不仅要亲手绘制礼物的图案,还要将礼物的大小计算出来;让学生利用废旧报纸设计一套时装模型,要求设计不但要有艺术感、立体感,还要精确裁剪。
三、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实现生活化教学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可将数学整体功能发挥出来,还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1.开展数学活动
在数学活动中,可先让教师利用相关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些数据,再让学生自行设计相关方案。比如:“16个同学游览公园,门票售价为每人15元,但若是团体购票(满50人),则可享受8折优惠。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合理的购票方案”。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各种方案,如此在培养学生合理理财意识的同时,又让他们汲取到更多的知识们,促进其活动组织能力的提高。另外,也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数学知识,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比如学习“比例的应用”时,设计出“用一把直尺将一幢楼房高度测算出来”的方案(按照一定时刻一定地点物高和影长成正比),这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又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有一个真实的体会。
2.设计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的形式不必局限于某一种,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数学接力、数学擂台、数学谜语等。数学游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手、脑、口都得到了充分锻炼,既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又让知识面进一步拓宽,智力得到开发、技能得到训练,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综合地发展。
3.注重数学实践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若能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亲自动手实践,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感性材料,也对学生的相关能力进行了锻炼,让其获取更多的知识,对知识展开更好的运用。比如让学生制作圆柱和圆锥的硬纸模型,以让学生对圆柱、圆锥加深理解;或者对各家客厅和地砖块数进行测算,从而加深对长、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的认识。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不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尊重,在生活中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调动出来。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要选择与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魅力,进而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43-144.
[2]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
关键词:情景化;小学数学;有效性
数学从生活中而来,因而也要用于生活。《数学课堂标准》曾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一项重要工具,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1]。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为其创设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景,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发出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生活化教育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展现了新课改的精髓,极大的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巧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节时,许多孩子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概念都很难理解。但若教师对“坐标”这一抽象概念并不进行直接讲述,而是向学生提问“怎样形象地将你在教室中的位置描述出来”,学生就会回答“第六排第二列”、“第五排第一列”等答案。这时教师就可通过这些答案将坐标系这一抽象概念给引出来,进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除此之外,还可让学生走到某一具体位置,如“第二排第三列”,帮助学生对“平移”这一概念更好地理解。借助这一系列的生活化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讓学生知晓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二、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数学的生活化气息
若要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把数学生活化,就要赋予数学生活化气息,摒弃过去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把数学落实到教学中。虽然学习的主体的学生,但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导向作用也不可忽略。教师的教学精神与教学方法均是教学的基本素质,其中任何一项都是不能缺少的。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良好的教态,给予学生亲切的笑容,还要在教学时采取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不再感到陌生。数学符号是没有生命的,但数学教师却可赋予其新的“生命”。比如在母亲节,让学生亲手制作礼物,且不仅要亲手绘制礼物的图案,还要将礼物的大小计算出来;让学生利用废旧报纸设计一套时装模型,要求设计不但要有艺术感、立体感,还要精确裁剪。
三、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实现生活化教学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可将数学整体功能发挥出来,还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1.开展数学活动
在数学活动中,可先让教师利用相关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些数据,再让学生自行设计相关方案。比如:“16个同学游览公园,门票售价为每人15元,但若是团体购票(满50人),则可享受8折优惠。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合理的购票方案”。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各种方案,如此在培养学生合理理财意识的同时,又让他们汲取到更多的知识们,促进其活动组织能力的提高。另外,也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数学知识,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比如学习“比例的应用”时,设计出“用一把直尺将一幢楼房高度测算出来”的方案(按照一定时刻一定地点物高和影长成正比),这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又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有一个真实的体会。
2.设计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的形式不必局限于某一种,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数学接力、数学擂台、数学谜语等。数学游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手、脑、口都得到了充分锻炼,既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又让知识面进一步拓宽,智力得到开发、技能得到训练,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综合地发展。
3.注重数学实践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若能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亲自动手实践,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感性材料,也对学生的相关能力进行了锻炼,让其获取更多的知识,对知识展开更好的运用。比如让学生制作圆柱和圆锥的硬纸模型,以让学生对圆柱、圆锥加深理解;或者对各家客厅和地砖块数进行测算,从而加深对长、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的认识。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不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尊重,在生活中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调动出来。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要选择与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魅力,进而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43-144.
[2]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