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省地处独特的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雪质好、雪期长、雪量大、气候适宜,山体坡度适中,冰雪资源丰富,是发展冰雪产业最具优势的省份之一。冰雪资源是吉林省宝贵的财富。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我省应发挥好自然、气候、文化和区位优势,发挥冰雪优势,加快建设冰雪产业。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我省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意义重大。
当前,伴随着北京与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冰雪市场进一步发展,加之我省发展冰雪经济所具有的自然、气候、文化和区位优势,应进一步明确我省冰雪经济现今的发展态势,紧抓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进一步推动我省冰雪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抓牢冰雪经济發展黄金期,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发展
冰雪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冰雪产业,聚焦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等冰雪全产业链条,冰雪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雪季,吉林省接待游客8431.84万人次,实现冰雪旅游收入1698.08亿元,分别比2015年-2016年雪季增长62%和86%。
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我省一大批冰雪旅游项目不断开工建设。总投资1000亿元的恒大文旅综合体、总投资1000亿元的万达影视文旅、总投资500亿元的中瑞联创滑雪小镇、总投资20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梦吉林”文旅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北大壶滑雪场续建项目、和龙仙峰滑雪场项目、通化万峰滑雪小镇等项目也在有序实施。
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在重点生产研发领域,冰雪特种车辆,如雪地车、旅居房车等冰雪旅游装备订单出现很大增长。冰雪装备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我省2016年9月出台的《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包括冰雪装备、冰雪交通、冰雪人才等在内的冰雪全产业链,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雪经济新动能不断增长。随着冰雪运动深入推广,在交通方面,近年来,我省通过航班加密、机场通航、高铁提速等措施,为冰雪旅游保驾护航;人才方面,2018年,国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落户我省,冰雪教育培训渐成体系;用地方面,吉林市国土部门创新突破原有土地政策限制,优先安排冰雪产业计划指标;科技支撑方面,吉林省首次在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指南中,将“特色旅游装备及技术”“冰雪旅游技术与产品”列为重点支持方向。
二、冰雪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性问题突出
随着冰雪资源优势的不断开发,我省冰雪市场火起来的同时,短板和问题也很明显。
产业发展不平衡。从产业形态来看,我省冰雪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制造、冰雪品牌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冰雪产业背后的市场挖掘不够深入,与冰雪旅游相关配套设施、配套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开始进入消费新时代,我省应紧跟步伐,在这一背景下,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冰雪服务型产业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产业链看,我省冰雪产业链条较短,发展不均衡,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产业集聚效果不佳,冰雪旅游品牌营销不够,知名度较低,冰雪资源产品较少,雪场建设弱化,优质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冰雪休闲综合体验项目较少。
相关基础设施要素供给有待加强。在交通方面,冰雪旅游城市之间交通不便,高铁线路不发达。长春、吉林、延边三地发展较快,通化、白山、松原、四平、白城、辽源等地相对发展较慢。在人才方面,人才流失严重,我省尚未形成冰雪产业人才保护机制,在很多专业领域,如冰雪设施研发制造、场地运营管理、冰雪景观设计等方面人才短缺,从事冰雪产业的相关单位、企事业机构、高等学校少,发展不足。
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大。我省2016年9月出台的《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冰雪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跟进政策不够,我省当前在冰雪产业发展上落后于北京、河北、黑龙江等省,并出现了人才技术外流的现象。
三、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进一步促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冰雪产业链。深入挖掘冰雪产业背后的市场,发展与冰雪旅游相关配套设施、配套服务,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利用现代服务手段,推进旅游科技、业态、产品、品牌、管理等方面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冰雪服务型产业。可以借鉴欧洲滑雪产业成熟经验。瑞士为欧洲知名的旅游胜地,为我省发展冰雪经济提供了参考标杆,瑞士早在19世纪末就抓住了阿尔卑斯山优良的降雪条件,建立了欧洲最大的冰场、高山滑雪场,继而带动了餐饮、旅游、度假等多项产业繁荣发展。对于吉林省而言,达沃斯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借鉴,开发旅游产品,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开发优质资源、冰雪休闲综合体验项目,打造冰雪全产业链基地。
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省内外的高速、铁路网络,加快通往冰雪旅游城市之间的路线建设,修建城市周边、火车站、机场及到达景区的线路,完善轨道交通,提高重点冰雪旅游地的通达率。
强化冰雪产业人才保护机制,与高校合作,建立与冰雪产业技术相关的专业,培养冰雪场地运营管理、冰雪设备研发制造、冰雪艺术等相关人才。向国外高校学习交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加大政策支持。针对人才外流、产业链短缺等现象,在产业联动、地区联动、土地政策、财税、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推动政策落地。依托冰雪资源条件优势,主动担负起冰雪特色省份的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服务大局,全力为冰雪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艾 杰
当前,伴随着北京与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冰雪市场进一步发展,加之我省发展冰雪经济所具有的自然、气候、文化和区位优势,应进一步明确我省冰雪经济现今的发展态势,紧抓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进一步推动我省冰雪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抓牢冰雪经济發展黄金期,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发展
冰雪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冰雪产业,聚焦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等冰雪全产业链条,冰雪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雪季,吉林省接待游客8431.84万人次,实现冰雪旅游收入1698.08亿元,分别比2015年-2016年雪季增长62%和86%。
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我省一大批冰雪旅游项目不断开工建设。总投资1000亿元的恒大文旅综合体、总投资1000亿元的万达影视文旅、总投资500亿元的中瑞联创滑雪小镇、总投资20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梦吉林”文旅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北大壶滑雪场续建项目、和龙仙峰滑雪场项目、通化万峰滑雪小镇等项目也在有序实施。
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在重点生产研发领域,冰雪特种车辆,如雪地车、旅居房车等冰雪旅游装备订单出现很大增长。冰雪装备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我省2016年9月出台的《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包括冰雪装备、冰雪交通、冰雪人才等在内的冰雪全产业链,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雪经济新动能不断增长。随着冰雪运动深入推广,在交通方面,近年来,我省通过航班加密、机场通航、高铁提速等措施,为冰雪旅游保驾护航;人才方面,2018年,国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落户我省,冰雪教育培训渐成体系;用地方面,吉林市国土部门创新突破原有土地政策限制,优先安排冰雪产业计划指标;科技支撑方面,吉林省首次在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指南中,将“特色旅游装备及技术”“冰雪旅游技术与产品”列为重点支持方向。
二、冰雪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性问题突出
随着冰雪资源优势的不断开发,我省冰雪市场火起来的同时,短板和问题也很明显。
产业发展不平衡。从产业形态来看,我省冰雪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制造、冰雪品牌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冰雪产业背后的市场挖掘不够深入,与冰雪旅游相关配套设施、配套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开始进入消费新时代,我省应紧跟步伐,在这一背景下,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冰雪服务型产业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产业链看,我省冰雪产业链条较短,发展不均衡,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产业集聚效果不佳,冰雪旅游品牌营销不够,知名度较低,冰雪资源产品较少,雪场建设弱化,优质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冰雪休闲综合体验项目较少。
相关基础设施要素供给有待加强。在交通方面,冰雪旅游城市之间交通不便,高铁线路不发达。长春、吉林、延边三地发展较快,通化、白山、松原、四平、白城、辽源等地相对发展较慢。在人才方面,人才流失严重,我省尚未形成冰雪产业人才保护机制,在很多专业领域,如冰雪设施研发制造、场地运营管理、冰雪景观设计等方面人才短缺,从事冰雪产业的相关单位、企事业机构、高等学校少,发展不足。
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大。我省2016年9月出台的《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冰雪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跟进政策不够,我省当前在冰雪产业发展上落后于北京、河北、黑龙江等省,并出现了人才技术外流的现象。
三、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进一步促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冰雪产业链。深入挖掘冰雪产业背后的市场,发展与冰雪旅游相关配套设施、配套服务,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利用现代服务手段,推进旅游科技、业态、产品、品牌、管理等方面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冰雪服务型产业。可以借鉴欧洲滑雪产业成熟经验。瑞士为欧洲知名的旅游胜地,为我省发展冰雪经济提供了参考标杆,瑞士早在19世纪末就抓住了阿尔卑斯山优良的降雪条件,建立了欧洲最大的冰场、高山滑雪场,继而带动了餐饮、旅游、度假等多项产业繁荣发展。对于吉林省而言,达沃斯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借鉴,开发旅游产品,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开发优质资源、冰雪休闲综合体验项目,打造冰雪全产业链基地。
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省内外的高速、铁路网络,加快通往冰雪旅游城市之间的路线建设,修建城市周边、火车站、机场及到达景区的线路,完善轨道交通,提高重点冰雪旅游地的通达率。
强化冰雪产业人才保护机制,与高校合作,建立与冰雪产业技术相关的专业,培养冰雪场地运营管理、冰雪设备研发制造、冰雪艺术等相关人才。向国外高校学习交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加大政策支持。针对人才外流、产业链短缺等现象,在产业联动、地区联动、土地政策、财税、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推动政策落地。依托冰雪资源条件优势,主动担负起冰雪特色省份的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服务大局,全力为冰雪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艾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