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古文的“盖头”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依据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势在必行。那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应该指导学生探究什么,如何探究?本文提出,高中文言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字词的意义上,应该通过探究它的文辞、结构、思想和作家人格,让学生感受到古人之精神,领略到古文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法,并结合一线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探究性阅读方向对策
  
  人们常说,文言文堪称汉语言的“文物”,它精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出色的论辩、严谨的结构及作者的精神,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很多优秀文学家,如朱自清、冰心、巴金等都拥有深厚的古文修养。就连杨振宁也常说,《孟子》让他受益匪浅。一线语文教师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精神品质,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然而,每当我们在课堂上费尽心思、字斟句酌地向学生传播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学生已偷偷将眼瞄向藏于桌面下的那些“思想情感委琐”“众生喧哗”的不入主流的当代“快餐文学”, 且乐此不疲,对我们宣扬的经典文化视若无睹,甚至弃之如敝履。我们对此愤愤不平,痛恨学生的无知,痛惜古人的成就。感叹之余,语文教师的责任让我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是为了一时的考查,还是为了学生的终生?时下,为了应对考试,大多数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里多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训练为主,对文章的思想价值轻描淡写,学生阅读时偶然萌发出的探究激情也因字词而荡然无存。在学生的眼中,文言文一直就像蒙着盖头的待嫁新娘,而新郎却是老师,学生只是迎亲中的看客,文言文那精美的内质就这样被那神秘的面纱阻隔着。任凭教师如何描绘文言文的经典,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认真听话的学生可能满脑子充斥着字词的意义。
  因此,从字词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探究古文的人文精神,是古文教学的出路。
  字词积累是阅读古文的先决条件,但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对于高中生来说,完全可以借助工具书来解决,教师在高一开始应教给学生字词积累方法,坚持要求学生课前做充分预习和归纳。课堂上字词以点拨为主,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作品文辞、结构、思想及作者的人格精神的探究上。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阅读的过程中,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
  
  探究方向之一:精美的文辞
  
  选入高中课本的古文语言都是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语辞都很讲究,因此探究文辞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语言表达的重视程度。探究语言美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教师范读是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最好方式,古文朗读不同于现代文朗读,它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朗读技巧,要善于利用朗读将学生带入文字的艺术境界中、思想内涵中;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对学生朗读应多加指导、适时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要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还要指导他们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随着朗读的深入,学生自然就会达到心口合一的诵读境界,探究的激情也因此而产生。
  如荀子《劝学》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生只有在不断地反复地朗读中才能感受到语言的内在节奏美,深入体会到文中博喻与排比的妙用,以及正反比照说理的严密。这种感受必然提高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兴趣。
  
  探究方向之二:严谨的结构
  
  优秀的古文都是文句精简、逻辑严密、论断明晰的典型。古文探究性阅读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每篇课文的思路,在研究中让学生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
  例如《六国论》整体与部分结构都值得探究。学生在对文本熟悉之后,探究文章结构,有利于吸收古人严密的逻辑思维。在对这篇课文结构探究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高一课文《过秦论》和《阿房宫赋》进行比较阅读。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三篇课文写的都是同一时期的事件,为何选材截然不同?”学生在查阅资料之后,会发现选材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关系。《过秦论》《阿房宫赋》两篇是为了告诫统治者要施仁义,要爱民,因此前文从秦国暴虐天下的角度来论述,而后文从秦奢侈挥霍的角度来论述。而《六国论》是要讽谏北宋统治者对契丹和西夏的贿赂讨好政策,因此作者把目光锁定在六国灭亡的原因上,开篇便提出“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观点,然后以“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引出赂秦与不赂秦两个方面,根据赂秦与不赂秦的现状运用最恰当的论证方法加以论证,再从反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总结六国灭亡的经验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最后通过对比以警醒统治者。全文思路明晰,观点独到,分析透彻,学生反复比较鉴赏之后,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明确了写作意图对立意选材的重要性及结构安排的多样性。
  
  探究方向之三:深刻的思想
  
  古人对自然、人事的见解都力求独特与精妙,探究古人的思想可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古人所反映的生活毕竟离我们太远,学生在认识方面自然就产生了距离。所以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引领学生的探究之路,获得与作者、作品情感的共鸣。比如《游褒禅山记》中关于“志、物、力”的论述,教师点一下,学生就自然把目标投向自身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引起共鸣,并领略到古人对事情的精妙思考。长期进行这种思维的探究,学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视角,思想境界。
  
  探究方向之四:跳跃的生命
  
  凡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作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对美好人生的执著追求。探究作家,走进作家的生活,感受他的心灵世界,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作家的良苦用心、博爱情怀。每篇课文学习之前,教师都会提供必要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文章和思想的由来,但这些还不够,探究性阅读还应该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扩展阅读与探究,领会作家精神。如《石钟山记》一文,苏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的这种敢于质疑并冒险探求的精神正是学生所缺乏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方式去了解苏轼,阅读苏轼其他作品,学生发现苏轼在诗、词、赋、书法、文论等方面的成就都离不开他的敢于实践的精神。多方面了解研究之后,学生开始付诸实践,结合生活实例质疑观点“目见耳闻”的不合理性,提出“目见耳闻”还得正确辨别。这样的探究势必加深学生对古文的认识,并激起语文探究的兴趣。
  文言文都是经过千年洗涤的智慧结晶,在这浮躁繁华的世界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之心思,学习古人之精神,可以帮助他们固守住纯洁的心灵,寻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如果只在字词的圈子里转悠,忽视语文的人文精神的探究和感悟,势必误人一生。所以,学生发现文言文之美,感受文言文之美,才是高中文言文应该探究学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杜先宇.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朗读教[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1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汤姆·巴斯,澳大利亚最多产的公共艺术家、雕塑家,2010年2月26日在悉尼去世了,享年93岁。他把毕身的精力奉献给澳大利亚公共艺术,而他创办的雕塑学校,还在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着雕塑人才。  1916年,汤姆出生在蓝山边缘一个名叫李斯谷的小镇。家庭没有给过他任何艺术教育和熏陶。他回忆幼年时在纸上作画给父亲看后,他的面包师父亲却说:“这有什么用?又不能吃。”然而,年幼的汤姆却从父亲用擀面杖和面粉制作
内容摘要:弥勒造像是弥勒信仰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弥勒信仰的传播,弥勒菩萨发冠也随着时代、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以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为出起点,探讨印度佛教早期到我国北魏时期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过程。找出印度佛教早期楗陀罗、马图拉和笈多王朝弥勒菩萨发冠与中亚、西域和我国内地弥勒菩萨发冠的渊源关系,并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过程和独特的地区特征。  关键词:弥勒菩萨、宝冠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呢?可以从课文解读、写作教学、课外阅读、活动实践这四个方面去关注。使学生们在学习,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体会道德情感,树立道德规范,深化道德行为,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精神成长    人们将青少年定位为“祖国的花朵、民族振兴的力量”。但是,或许是应了那句老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项目的工作过程,起到教学引导行为的作用,教师主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它使学生在深入实际、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工程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取知识并学以致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机械设计软件CAD/CAXA课程 实际应用    工程科学跨领域发展,各学科交叉
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叶燮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艾青说:“诗的情感的真挚是诗人对于读者的尊敬与信任。”“诗与伪善是绝缘的,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可见,情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源头活水。诗人情动于衷,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因此,在诗歌的艺术形象上,都不同程度地浸染了诗人的审美情感,体现了诗人的主体意识。  我们知道,“情”既联系作者又联系读者。
摘要:纪念性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往往是城市的地标性雕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本文对我国纪念性雕塑的历史和现代意义上的纪念性雕塑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总结,以“98抗洪”“08汶川抗震”纪念性雕塑创作为例,将纪念性与当代新媒体技术和智能技术相整合,探索设计当代城市纪念性雕塑全新的展示模式和观众体验模式。  关键词:纪念性雕塑、设计创新、新媒体、智能一、概述  
     
一、背景    音乐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更主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体验。在课堂中我们追求个性体验、注重音乐创新、进行小组合作等一次又一次尝试,都是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享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快乐、陶冶情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碰撞、语言交流,可以激发音乐兴趣,更能学、会学、想学。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实
⊙by Zhu Mingjian Chen Yonghua Ma Yao  Research on Social Function of Urban Sculpture-A Day of People in Shenzhen for example  内容摘要: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人文关怀,应该代表时代精神,体现雕塑的社会功能。通过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深圳人的一天》雕塑群与社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