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译研究前后三十年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3mx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2 — 0131 — 01
  
  一、引言
  中国的口译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自夏商时期开始,我国与周边各国就有了比较频繁的外交活动,口譯活动也比较活跃。遗憾的是,尽管口译活动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对口译这种现象和活动的研究工作却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然而,口译研究虽然起步晚,发展速度却十分迅速。
  二、研究状况
  1. 发展趋势
  从发表的文章数量看,口译研究在近30年里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1990—2006年的16年里,期刊文献共有191篇,是80年代发表的6.3倍。这说明,随着中国社会地位的提高,国际之间交流越来越多,口译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口译研究队伍也不断壮大。
  2. 研究方法
  《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刘绍龙、王柳琪,2007)把口译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非实证研究与实证研究。在对219篇文章就其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时,我们发现,属非实证研究的占87.8%,实证性研究的占12.2%。然而2000—2006年之间的实证研究增长速度十分可观,较前20年增长了8倍,正如刘和平教授所指出的:“随着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其他领域学者的加入,跨学科和实证研究逐渐替代对口译的一般性描述。”(刘和平,2005)
  3. 研究内容
  总体来说,口译研究可从三大类进行分析与总结,即理论性研究、技巧性研究、教学与训练研究。其中理论性的研究包括对口译的定义、特点、步骤、语体风格、临场心理、质量标准、评估方法等方面;技巧性研究包括对一般性技巧的研究、同声传译技巧、笔记技巧和各种专业领域及场景上的口译技巧;教学与培训研究主要针对教学环境(设备、高校合作等)和教材编辑方面展开讨论。在理论性研究层面上:先后10年的研究侧重点大同小异,语体风格上的研究仍旧甚少,没有新的突破;量化评估方面,胡清平(1990)提出了“量化标准”的方法;此外,就口译中所应注意的“忌讳”问题,在90年代新增了很多讨论,其中涉及到口译与语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顺应论)、社语(言语行为、文化差异)和认知(隐喻、框架建构)领域的联系与分析。在技巧研究层面上:关于同声传译技巧的文章日益增多,这说明同声传译是未来口译方向的趋势,加之其难度大、要求高,更加需要系统、全面地研究。教学与培训研究层面上: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实例分析,在宏观上强调高校之间、机构之间交流与联系;提倡外语人才的全面素质,包括文学、商贸、新闻外语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提高政治与业务素质;在微观上加强对各类单句(长句短译或断译)的训练;提高学生听说技能等。9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口译教材有很多种,既有针对技巧考试方面,也有专门行业上的口译方面。这些口译教材既是口译研究的成果,又对培养和训练口译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现状与不足
  胡庚申(2000)概括了我国口译工作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共有八点表现:(1)译员资源丰富;(2)译事分布广泛;(3)人员需量增大;(4)活动相对集中;(5)专业分工愈细;(6)职业面临挑战;(7)实践亟待升华;(8)队伍纯化发展。他同时指出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与现代语言学及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是口译理论研究的另一现状,体现了口译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虽然口译研究在近30年里发展迅速,但是从期刊论文上看,却存在很多不足:
  1.从研究范围上看,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口译研究的文章尚未作统计和评述。
  2.从研究深度上看,研究者大多只是从单一层面或角度对研究客体进行“微观”式的经验总结和归纳思辨,较少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成果。同时,未建立系统的、能够普遍适用的假设,理论高度尚未达到。
  3.从研究方法上看,方法过于单一,实证调查类研究严重短缺。多数学者在口译研究中偏爱基于个人经验、他人经验、二手数据、“引进”数据(或经验)的议论分析、归纳总结和批评建议,以致研究方法单一、重复。
  此外,我国近十年的口译研究缺少对不同口译水平的口译工作者和学习者口译特点的对比分析、口译能力发展等领域的研究。
  四、建议
  刘绍龙、王柳琪(2007)在其《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就近年口译研究发展状况提出了若干建议。他们强调借鉴相关学科(包括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研究中要重事实、重调查、重描写的思维范式;他们还强调今后的口译研究应更多地着眼于对口译工作者的心理状态和条件、双语转换的内在过程和神经心理机制的探索和研究。以高水平口译工作者和口译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差异、对比研究也是未来口译研究需要加强和重视的领域。
  以上是作者对三篇文章《近年我国口译研究综述》(胡庚申,1990)、《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胡庚申、盛茜,2000)及《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刘绍龙、王柳琪,2007)的简略回顾和总结,这三篇文章概括了口译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前10年的30年的综述,使作者对现阶段口译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其中具体的文献和相关理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须突出本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征,构建基于职业化取向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建立通识课程、通用能力、学科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统一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实践课程贯穿其中,突出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差异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型本
小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在“over”一词的使用上犯同样错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忽视英语词汇的教与学,学习者缺乏概念流利。作为外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词汇教学的责
资深工程师Peter Fassbaender先生与AMC技术咨询公司的Rainer Kurek先生开发了具有专利的xFKin3D工艺。这是一种利用玻璃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制造三维曲面构件
2011年,是舟山跨入群岛新区时代、进入全新发展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在在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在舟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主创新、
期刊
博泽集团在2015法兰克福车展上展出采用轻量化设计的电气化座椅平台。所有电动座椅调节均可通过智能手机远程操控来完成,驾驶者在日常情况下可以调整汽车座舱内的所有功能,
作者对湘西吉首大学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行调查研究,得出湘西理工科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与理工科大学生政治
[摘 要]文章主要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流程入手,提出了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高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工作过程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管理类本科生 毕业论文 流程 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5-0120-02  一、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特点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教学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运用质量管理有关理论,在原金属材料专业综合性实验程序中,设计增加了实验方案答辩的环节,增加了将实验报告改为小论文形式的要求,并对实验全程进行跟踪检查。结果表明:教学质
近日,西安市召开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包括: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环境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