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之下,矿业如何直面挑战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7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源自矿产资源。矿产能源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今年是我国矿产能源业“双碳”元年,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更是矿政改革和矿法修改的重要一年。矿产能源业如何直面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对标“双碳”目标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如何构建法治保障体系?如何推进矿业服务一体化?
  这些问题备受关注。
  9月19日,第二届中国矿业法治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黄金集团等多位业内专家,围绕“聚焦双碳目标法治建设,助力矿产能源转型升级”主题,为我国矿产能源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和建议。
  论坛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和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安智库承办。
  与会嘉宾就我国矿政改革、矿法修改、“双碳”法治建设、涉矿服务一体化、矿业权退出、矿业走出去、矿业仲裁、绿色矿山建设、生态修复、矿业智库建设、矿业文化传播等问题,从战略角度、学术角度、法治角度阐述了观点。

矿业制度与法规不断完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法治是治国之重器。立良法,促善治,是矿产资源、能源资源领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非常迫切和现实的课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光表示。
  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佑海表示,矿产资源法经过多年酝酿,已经报给国务院,正在征求意见。此时此刻,探讨矿业法治建设,尤其是对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建言献策,十分必要,也十分及时。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辉在以《矿业制度与矿业产业发展研究》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矿业制度与法规滞后,与矿业发展的地质规律、自然资源规律、环境规律、经济规律等基本规律与逻辑不相适应。
  任辉直言,“九龙治水”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调,看得见的行政手段与看不见的市场变化状况不对应等现象严重。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付英表示,建设现代化矿业是今后30年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矿业的基本特征有3个,即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业链供应链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这3个特征引出未来的三大任务,即建设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矿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矿业、建设双循环新格局的现代化矿业。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矿业,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业共同发展的宏观表现。”付英说。

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矿业法治现代化之外,“双碳”目标下矿业如何健康发展亦是专家讨论的热点。
  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总编辑赵腊平长期关注矿业,他以《矿业为什么要减碳?减碳需要法律支撑》为题,从庄重承诺、大势所趋、正确评估、精准施策和法规保驾护航5个方面作了阐述。
  他表示,目前全球已经有126个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压力?因为中国的总量排放比较大。再者,发达国家普遍都有50至70年的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左右的过渡期。
  “矿业是对矿产进行勘查、采掘及其选矿的过程,直接排放或间接排放,主要的排放在冶金业、交通运输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等行业。”在精准施策方面,他认为要分清矿业是干什么的。
  “我们也要看到,矿业在采掘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一定是排放碳。”他说,产生废水、废渣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矿业造成的危害,但不是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分清到底是谁排放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减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与我国矿业的绿色发展》的演讲。他表示,研究矿业,不可避免要研究到化石能源的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方法。
  “现在各种清洁能源的比重占到全国能源的25%左右,到2060年碳中和各种清洁能源的比重达到80%,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在传统能源方面,必须大力控制,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常纪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化石能源仍然占主流,控制能源强度、能源消耗总量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不一定是直线。在矿业发展和相关能源发展时,必须开源节流。
第二届中国矿业法治高峰论坛现场

  他认为,能源革命把火电厂的碳排放减少90%,工业减排的压力会小得多。
  “但这个过程要稳妥,希望不要蛮干。”他补充道,一些地方大搞一刀切,这种做法不妥。未来化石能源会发生转型,不等于说不需要开采化石能源。比如煤化工,还得开采煤,不一定是用煤来制油,可能用煤来生产化工产品。未来冶炼柴油、汽油可能会少一些,甚至大幅度减少。但总体来说,还是需要石油化工。
  “双碳”目标下,我国矿山如何绿色发展?
  常纪文认为需要从四方面发力,即开展生态修复,巩固和发展碳汇;开展尾矿综合利用;开展矿业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革新,开展矿山的低碳生产与金属非金属的低碳冶炼。
  此外,围绕涉矿服务一体化及涉矿问题综合解决,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曹旭升作了题为《中国涉矿问题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的演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孟磊作了题为《矿业法治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演讲,中安智库创始人、资深传播专家苏赢作了题为《构建矿业法治传播亮点,打造双碳舆情媒介矩阵》的演讲。
  专家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矿产能源业应当法治先行,不断完善我国矿产能源业法律制度,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尤其是贫困地區儿童早期营养健康状况,是改善人口素质最科学、最经济的战略选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提出。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教育研究,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调研中,他发现儿童营养问题不容乐观,相关社会福利政策存在漏洞。  为此,周洪宇建议完善国家儿童营养战略,覆盖3至5岁儿童成长关键阶段,并强化幼儿园、中小学“食育”,提升儿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 医疗”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抵挡的新趋势。用户可以在线上进行医疗咨询、复诊取药、核酸检测结果查询、检验报告查询等,诊疗流程实现可跟踪、可追溯、可量化。  “互联网 医疗”,真正实现患者、医生、医院、药房间的互联互通。  远程医疗是“互联网 医疗”一种较为传统的形式。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远程医疗优势凸显。截至2020年12月,在线医疗用户规模为2.15亿,
智能手机使虚拟时空延伸到每个人的世界,读屏超越了读书,也使教育教学中虚拟课堂的实现,具备了其基本的媒介条件。  一、读屏与读书的并行与超越  1.读屏与读书并行。随着“智能手机的突然崛起”[1],“读书早已不仅仅是以单一的纸质书本为依托,取而代之的是借助电子媒介进行的可移动式阅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阅读来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社会开始进入读屏时代。”[2]  手机阅读的便利和快捷以及无限的信
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设置新增“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选修模块,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技能及方法”。[1]吴伟指出:“历史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历史’,这个‘历史’应该是符合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是基于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历史。符合这样要求的历史,简而言之,也就是包含和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
学生本位是一种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始终将学生作为师生活动的重心,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学生本位的理论依据是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学习现状,更尊重和突出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系统分析和组织教学要素,设计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不可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蔚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重点实施强基、造血、塑形、铸魂、健体“五大工程”,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走出一条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子。党建强基  在激发干部活力中筑牢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蔚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
朱可认为“求真、求证、求智”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求真”就是“正确地把握历史脉络,这样才能科学地分析历史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求证”就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找出历史规律,总结出科学结论”,“求智”就是“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社会的能力。”[1]笔者以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例,探讨学生“求真、求证、求智”素养的培养。  一、借助有视觉冲突的图片
“解决这个问题用常规办法肯定不行,政府必须拿出担当精神。”  “我个人认为,这个房产证办得肯定不合法。为什么不合法?很简单,楼没盖完,怎么办的房产证?”春节前夕,在沈阳市城乡建设局计划发展处办公室里,处长乔大勇对“主动找上门”的辽宁隆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隆太实业)负责人高影说。  高影反问道:“既然办证不合法,那么做此决策的沈阳市委、市政府是否要对此负责?”话音未落,乔大勇接过话说:“说以前的
从参与严防严控,到配合推动复工复产,再到防外来输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观音桥派出所社区民警谭金林始终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  谭金林,22岁,2018年7月参加工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期间受嘉奖一次,在2019年年底被分局评为“十佳社区民警”。  1月24日,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傍晚,谭金林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接到通知前,谭金林已连续5天值班
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1]。时序观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序观就是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时间联系中进行认识,以观察该事物在历史演进中的特征,并认识该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时序突出了历史事物发展的顺序性,它是用来归纳历史逻辑和解释历史现象的重要手段。  时间轴是历史教学中落实时序观的方法之一,一系列历史节点的串联构成了直观的历史逻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