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项目建设的重要性、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来论证“大力推进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建设”,是确保福建省平和县实现精准扶贫成果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平和县扶贫工作成效的取得,乃至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因而实现西部乡镇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平和县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精准扶贫 可持续发展 红色文化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1-132-03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特别是确保精准扶贫成果均衡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福建省平和县作为省重点贫困县,总人口61.3万人,全县有市定重点贫困乡镇6个,省、市、县级重点扶贫村4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662户、11321人,其中,国定标准贫困人口6907人、省定标准4414人,且大部分在西部乡镇,平和县西部乡镇贫困人口能否“脱贫”且不再“返贫”,将直接影响到平和县扶贫工作成效的取得,乃至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因而实现西部乡镇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平和县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但由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贫困是一直笼罩在平和人民头上的“阴霾”,特别是西部乡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党和各级政府就非常重视扶贫工作,然而,总是出现“脱贫”又“返贫”的现象,难以真正实现脱贫,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道路。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发改委、老区办、经贸局、民政局等十几个县直单位和西部的长乐、秀峰、九峰、崎岭、芦溪等乡镇,做了详细的调研,认为“大力推进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建设项目是实现我县精准扶贫成果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1.地理位置决定此项目不是局部的计划,而是全局发展战略。人口多、面积广、经济落后是平和县西部乡镇的主要特点,西部经济的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中央“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只要西部人民没有摆脱贫穷和全面进入小康生活,就没有平和县全体人民的脱贫和全面小康生活。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平和县西部经济的开发工作,然而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西部乡镇特别是长乐、秀峰、芦溪、九峰等省际边界乡镇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总是无法赶上东部乡镇,也严重拖延了全县经济生活发展的总体水平。所以,“大力推进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建设项目,是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建成“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可确保精准扶贫成果,实现全县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使全县中西部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生活。平和县作为全省重点扶贫县,市级重点扶贫乡村也大都集中在西部乡镇,这次精准扶贫力度之大远超历史,精准扶贫成果也已开始显现,但是如何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果的可持续,让这些“脱贫”群众和地区不再“返贫”,才是扶贫最主要的工作。而“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的建设,由于旅游所产生的效应,不但可以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果的可持续,而且还可以实现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水平,使平和经济发展走上崭新的路子。
二、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
“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的建设范围涵盖闽粤边交界的九峰镇、长乐乡,辐射崎岭乡、秀峰乡、芦溪镇、大溪镇,生态区可分阳明古镇文化边贸区、平和革命历史客家文化园区、中国古村落太极村文化区、韩江源头“小三峡”休闲区四部分建设。主址选在九峰镇和长乐乡,以阳明古镇和革命历史文化园中心区为中心向周围延伸,辐射4个乡镇,四区估计总投资40亿元。
1.阳明古镇文化边贸区。(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区:九峰古镇的整体风貌保存较为完整,街巷体系面貌犹在。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在城区、村落仍保存明清时期的宗祠、家庙、民居、土楼、牌坊等建筑60处,规模大、工艺精、保留最好的有10座,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有20座,其中文庙、城隍庙、东门头牌坊、中湖宗祠、曾氏家庙、杨氏宗祠、崇福堂、逢源楼等有一定代表性。此外,还有内容丰富的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2)“闽粤边贸重镇”区:九峰镇周边与闽粤两省四县十个乡镇相邻①,距广东省界仅有15分钟车程,是闽西南和粤东北的物资集散中心,更是粤货入闽、闽西南农副产品入粤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素有“闽粤边贸重镇”之称,可重新规划建成现代的“闽粤边贸重镇”。
2.平和革命历史客家文化园区。(1)革命历史文化園中心区:在乡政府周围原有的平和暴动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罗明办公遗址(罗壮丹故居)——少尹第、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团部——福庆堂、长乐溪沿岸风光的基础上,新建平和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游客接待中心等。(2)红军路。长乐有“福建红都”、“福建井冈山”、“福建小延安”的称号,全乡有革命遗址13个,主要分布在乐北、秀山、农家三个村,全程近40公里,可把这些革命遗址和旅游景点连接起来。这样既可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又可以感受长乐独特怡人的自然风光。从中心区出发,沿途有乐北下村刘永生垦荒处——将军洞、南委电台,农家村横家田的红军洞、农桑寮曾萼隐居处望云楼,秀山村的红军村、红十二军旧址、野战医院、罗育才故居,乐北村草籽坪陈彩芹故居、铁皮石斛生态园,张坑平和县革命委员会遗址、饶和埔苏维埃政府遗址,观光良坝水电站、河贡头韩江源头“小三峡”,再回到中心区。(3)客家民俗体验中心。长乐是全县唯一一个纯客家话的乡镇,又是闽客交界的典型地带,既有客家文化特征,又有河洛文化痕迹,有着非常典型的客家民俗文化,可在这里建立客家文化博物馆、客家民俗一条街、客家小吃等为内容的客家民俗体验中心。 3.韩江源头“小三峡”休闲区。良坝水电站库区至闽粤交界的河贡头,总长15公里分三个景点:(1)水上中心。从坪洄古渡口至下村刘永生垦荒处良坝水电站库区约5公里,可规划为观光、垂钓、游泳、游艇、快艇等水上娱乐中心。(2)洞内探险。开发约5公里的良坝水电站洞内水渠,配套游艇、快艇,让有冒险精神的游客到洞内穿越时空的刺激。(3)闽粤两省游。良坝水电站出口至河贡头到拍摄《嫂娘》的广东大埔大东镇的古村落白土村约5公里,有典型客家民居、红军屋、沿岸旖旎风光、渔歌晚唱、客家山歌对唱等客家民俗大体验。
4.中国古村落太极村文化区。(1)红色文化。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回师纪念馆、秀峰会议遗址。(2)太极文化。太极古建筑文化、太极古驿道、太极土楼、椿杵面。(3)坪洄古渡口。位于秀峰乡坪洄村坪洄溪岸边的一棵古榕树下,长期以来是坪洄和坪东两岸乃至闽西与闽南之间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原本渡口有专人负责撑船,1927年10月10日夜间,由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由广东大埔三河坝转战闽西,即从此渡口经过,为坪洄留下了永久的红色记忆。如今,古渡口用石头铺成的台阶依然完好,也在良坝水电站的库区上游,韩江源头“小三峡”休闲区“水上中心”即从这里开始。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项目最大的障碍就是交通和资金,交通不便问题随着355国道和梅漳高速的建成将迎刃而解,资金问题可依靠平和作为原中央苏区县、老区贫困县、省际边界县的典型代表,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只要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变为现实也完全可能。
1.历史和现实的必要。平和作为福建原中央苏区县和老区县,她的革命历史代表的不仅仅是平和,也代表了全省乃至闽粤赣边的革命历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全面的反映平和革命历史的场所。同时,九峰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闽粤边贸重镇”,有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很多文物古迹若不及时抢救,将再也找不到阳明古镇的遗迹。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若对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遗址再不加以抢救、挖掘、保护和利用,平和人民和党员干部真的就要“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更不用说从这宝贵而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因而修建以九峰“阳明古镇文化区”和长乐乡“平和革命历史文化园”为主体的“闽粤边红色旅游文化生态区”既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后人的交代。而更重要的是,整个平和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可拉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如果“闽粤边红色旅游文化生态区”建成,势必成为拉动平和西部乡镇发展的引擎,因而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发展的战略来看,建立“闽粤边红色旅游文化生态区”都是非常必要的。
2.地理位置的可行。闽粤边区革命历史悠久,渊源深厚。作为闽粤边重要一员的大埔县在文化旅游方面已先行一步,而平和县在闽粤边革命历史上作为其重要的中心区域,红色品牌是平和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1)创造了福建革命历史上的“三个第一”:福建第一个红色武装——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在福建打响了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平和暴动”、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平和县革命委员会。(2)有领导创建作为了南方8省15块革命根据地重要战略支点的闽粤边根据地,并最早实现了国共合作局面的中央直属机关——中共闽粤边区特委。(3)有毛主席在抗战期间为福建唯一的亲笔题词的坂仔天利植牧场。(4)有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足迹等等。(5)平和人民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作出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平和目前拥有52个重要革命遗址,有革命烈士880多人,占漳州的1/3;“五老”人员6105人,占漳州的2/3。这些都是原中央苏区和全国重要老区的印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再加上生态优美、客家民俗独特又是韩江之源头,完全可以以九峰、长乐为中心的建设“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与粤西北客家风俗特色文化旅游遥相呼应,吸引珠三角、港澳地区游客。
利用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跟韩江源头旖旎自然风光和中国古村落太极村文化,结合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建设韩江源头红色旅游文化生态区,既可以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既可以促进闽粤两省边际交流,又可以承接海峡两岸和珠江三角改革开放的成果,受益闽粤边两省老区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3.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几年来,从中央到省,连续制定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苏区振新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2015年12月印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十三五”期间扶持省际边界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6〕9号)等三个《意见》,目的就是扶持原中央苏区县、省际边界县的发展,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平和是原中央苏区县、老区贫困县、省际边界县的典型代表,这三个政策都可有力支持“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的建设。
(1)《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第二部分的“(五)”关于“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时。这样论述“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第六部分的“(二十)”关于“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时,这样提到“编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加大对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和修缮力度,发挥革命旧居旧址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列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支持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第七部分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指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二十三)”和“(四十)”专门强调“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政策”的问题。“(二十三)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以及湿地保护和恢复投入力度,支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四十)生态补偿政策。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系数,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国家加大对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投入力度。”平和有“五江之源”(广东韩江、漳浦南溪、鹿江、云霄漳江、诏安东溪)的说法,闽粤边地区有五支河流发源于平和,平和可直接享受上面政策的支持。 (2)《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三部分的(三)在讲到“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时,指出“支持老区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优先支持老区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补助资金进一步向老区倾斜。加大跨区域旅游合作力度,重点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加强旅游品牌推介,着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加强老区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建设维护,有计划抢救影响力大、损毁严重的重要革命遗址。”而(四)同样也提到“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打造永续发展的美丽老区。”“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退牧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优先安排贫困老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支持老区开展各类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支持在符合条件的老区开展国家公园设立试点。”第四部分则专门讲到“支持政策”:“(一)加强规划引导和重大项目建设。编制中长期规划时,对老区予以重点支持,优先纳入相关专项规划。推动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向老区安排。探索建立老区重大项目审批核准绿色通道,加快核准审批进程,对重大项目环评工作提前介入指导。(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一步向贫困老区倾斜。(三)强化土地政策保障。在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重点向老区内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倾斜。(四)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区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范围。逐步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提供生态产品的老区与受益地区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区启动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生态还湿。”同时在第五部分还专门讲到“组织领导”:“(四)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弘扬老区精神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老区精神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利用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不断推动老区精神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在全社会营造传承老区精神高尚、支持服务老区光荣的浓厚氛围。积极支持老区精神挖掘整理工作,结合红色旅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培育壮大老区文艺团体和文化出版单位,扶持创作一批反映老区优良传统、展现老区精神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加强老区新闻媒体建设,提升老区精神传播能力。”
(3)《关于“十三五”期间扶持省际边界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02月0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闽政办〔2016〕9号)的第六和第八部分则直接点出相关责任单位:“六、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未享受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的边界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責任单位:省财政厅”;(2)“八、支持边界县开发旅游资源,在年度安排的省旅游发展资金中对边界旅游开发项目给予重点扶持补助,加快边界县旅游业发展。责任单位:省旅游局”。
要求省政府根据有关苏区老区边区的贫困县扶持政策,对平和革命历史文化园项目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启动资金等方面给以优先安排,重点支持。
[本文为中共漳州市委党校2017年度校级立项课题(漳委校[2017]32号)]
注释:
①两省四县十个乡镇:两省是指福建省、广东省;四县十个乡镇是指福建的平和县(崎岭乡、秀峰乡、长乐乡、大溪镇、国强乡)、诏安县(秀篆镇、新丰镇),广东省的大埔县(枫朗镇)、饶平县(上善镇、上饶镇)
参考文献:
[1] 福建中央苏区纵横(综合卷平和卷)
[2] 中共平和县委执政纪要2015年
[3]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新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
[4] 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2015年12月印发)
[5]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十三五”期间扶持省际边界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6〕9号)
(作者单位:中共平和县委党校 福建平和 363700)
[课题负责人:陈金营,中共平和县委党校科研处副主任,讲师;课题组成员:黄毅鹏,中共平和县委党校教务处副主任,讲师;叶少敏,中共平和县委党校,助讲]
(责编:若佳)
关键词:精准扶贫 可持续发展 红色文化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1-132-03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特别是确保精准扶贫成果均衡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福建省平和县作为省重点贫困县,总人口61.3万人,全县有市定重点贫困乡镇6个,省、市、县级重点扶贫村4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662户、11321人,其中,国定标准贫困人口6907人、省定标准4414人,且大部分在西部乡镇,平和县西部乡镇贫困人口能否“脱贫”且不再“返贫”,将直接影响到平和县扶贫工作成效的取得,乃至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因而实现西部乡镇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平和县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但由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贫困是一直笼罩在平和人民头上的“阴霾”,特别是西部乡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党和各级政府就非常重视扶贫工作,然而,总是出现“脱贫”又“返贫”的现象,难以真正实现脱贫,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道路。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发改委、老区办、经贸局、民政局等十几个县直单位和西部的长乐、秀峰、九峰、崎岭、芦溪等乡镇,做了详细的调研,认为“大力推进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建设项目是实现我县精准扶贫成果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1.地理位置决定此项目不是局部的计划,而是全局发展战略。人口多、面积广、经济落后是平和县西部乡镇的主要特点,西部经济的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中央“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只要西部人民没有摆脱贫穷和全面进入小康生活,就没有平和县全体人民的脱贫和全面小康生活。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平和县西部经济的开发工作,然而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西部乡镇特别是长乐、秀峰、芦溪、九峰等省际边界乡镇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总是无法赶上东部乡镇,也严重拖延了全县经济生活发展的总体水平。所以,“大力推进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建设项目,是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建成“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可确保精准扶贫成果,实现全县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使全县中西部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生活。平和县作为全省重点扶贫县,市级重点扶贫乡村也大都集中在西部乡镇,这次精准扶贫力度之大远超历史,精准扶贫成果也已开始显现,但是如何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果的可持续,让这些“脱贫”群众和地区不再“返贫”,才是扶贫最主要的工作。而“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的建设,由于旅游所产生的效应,不但可以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果的可持续,而且还可以实现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水平,使平和经济发展走上崭新的路子。
二、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
“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的建设范围涵盖闽粤边交界的九峰镇、长乐乡,辐射崎岭乡、秀峰乡、芦溪镇、大溪镇,生态区可分阳明古镇文化边贸区、平和革命历史客家文化园区、中国古村落太极村文化区、韩江源头“小三峡”休闲区四部分建设。主址选在九峰镇和长乐乡,以阳明古镇和革命历史文化园中心区为中心向周围延伸,辐射4个乡镇,四区估计总投资40亿元。
1.阳明古镇文化边贸区。(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区:九峰古镇的整体风貌保存较为完整,街巷体系面貌犹在。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在城区、村落仍保存明清时期的宗祠、家庙、民居、土楼、牌坊等建筑60处,规模大、工艺精、保留最好的有10座,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有20座,其中文庙、城隍庙、东门头牌坊、中湖宗祠、曾氏家庙、杨氏宗祠、崇福堂、逢源楼等有一定代表性。此外,还有内容丰富的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2)“闽粤边贸重镇”区:九峰镇周边与闽粤两省四县十个乡镇相邻①,距广东省界仅有15分钟车程,是闽西南和粤东北的物资集散中心,更是粤货入闽、闽西南农副产品入粤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素有“闽粤边贸重镇”之称,可重新规划建成现代的“闽粤边贸重镇”。
2.平和革命历史客家文化园区。(1)革命历史文化園中心区:在乡政府周围原有的平和暴动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罗明办公遗址(罗壮丹故居)——少尹第、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团部——福庆堂、长乐溪沿岸风光的基础上,新建平和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游客接待中心等。(2)红军路。长乐有“福建红都”、“福建井冈山”、“福建小延安”的称号,全乡有革命遗址13个,主要分布在乐北、秀山、农家三个村,全程近40公里,可把这些革命遗址和旅游景点连接起来。这样既可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又可以感受长乐独特怡人的自然风光。从中心区出发,沿途有乐北下村刘永生垦荒处——将军洞、南委电台,农家村横家田的红军洞、农桑寮曾萼隐居处望云楼,秀山村的红军村、红十二军旧址、野战医院、罗育才故居,乐北村草籽坪陈彩芹故居、铁皮石斛生态园,张坑平和县革命委员会遗址、饶和埔苏维埃政府遗址,观光良坝水电站、河贡头韩江源头“小三峡”,再回到中心区。(3)客家民俗体验中心。长乐是全县唯一一个纯客家话的乡镇,又是闽客交界的典型地带,既有客家文化特征,又有河洛文化痕迹,有着非常典型的客家民俗文化,可在这里建立客家文化博物馆、客家民俗一条街、客家小吃等为内容的客家民俗体验中心。 3.韩江源头“小三峡”休闲区。良坝水电站库区至闽粤交界的河贡头,总长15公里分三个景点:(1)水上中心。从坪洄古渡口至下村刘永生垦荒处良坝水电站库区约5公里,可规划为观光、垂钓、游泳、游艇、快艇等水上娱乐中心。(2)洞内探险。开发约5公里的良坝水电站洞内水渠,配套游艇、快艇,让有冒险精神的游客到洞内穿越时空的刺激。(3)闽粤两省游。良坝水电站出口至河贡头到拍摄《嫂娘》的广东大埔大东镇的古村落白土村约5公里,有典型客家民居、红军屋、沿岸旖旎风光、渔歌晚唱、客家山歌对唱等客家民俗大体验。
4.中国古村落太极村文化区。(1)红色文化。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回师纪念馆、秀峰会议遗址。(2)太极文化。太极古建筑文化、太极古驿道、太极土楼、椿杵面。(3)坪洄古渡口。位于秀峰乡坪洄村坪洄溪岸边的一棵古榕树下,长期以来是坪洄和坪东两岸乃至闽西与闽南之间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原本渡口有专人负责撑船,1927年10月10日夜间,由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由广东大埔三河坝转战闽西,即从此渡口经过,为坪洄留下了永久的红色记忆。如今,古渡口用石头铺成的台阶依然完好,也在良坝水电站的库区上游,韩江源头“小三峡”休闲区“水上中心”即从这里开始。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项目最大的障碍就是交通和资金,交通不便问题随着355国道和梅漳高速的建成将迎刃而解,资金问题可依靠平和作为原中央苏区县、老区贫困县、省际边界县的典型代表,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只要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变为现实也完全可能。
1.历史和现实的必要。平和作为福建原中央苏区县和老区县,她的革命历史代表的不仅仅是平和,也代表了全省乃至闽粤赣边的革命历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全面的反映平和革命历史的场所。同时,九峰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闽粤边贸重镇”,有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很多文物古迹若不及时抢救,将再也找不到阳明古镇的遗迹。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若对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遗址再不加以抢救、挖掘、保护和利用,平和人民和党员干部真的就要“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更不用说从这宝贵而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因而修建以九峰“阳明古镇文化区”和长乐乡“平和革命历史文化园”为主体的“闽粤边红色旅游文化生态区”既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后人的交代。而更重要的是,整个平和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可拉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如果“闽粤边红色旅游文化生态区”建成,势必成为拉动平和西部乡镇发展的引擎,因而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发展的战略来看,建立“闽粤边红色旅游文化生态区”都是非常必要的。
2.地理位置的可行。闽粤边区革命历史悠久,渊源深厚。作为闽粤边重要一员的大埔县在文化旅游方面已先行一步,而平和县在闽粤边革命历史上作为其重要的中心区域,红色品牌是平和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1)创造了福建革命历史上的“三个第一”:福建第一个红色武装——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在福建打响了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平和暴动”、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平和县革命委员会。(2)有领导创建作为了南方8省15块革命根据地重要战略支点的闽粤边根据地,并最早实现了国共合作局面的中央直属机关——中共闽粤边区特委。(3)有毛主席在抗战期间为福建唯一的亲笔题词的坂仔天利植牧场。(4)有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足迹等等。(5)平和人民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作出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平和目前拥有52个重要革命遗址,有革命烈士880多人,占漳州的1/3;“五老”人员6105人,占漳州的2/3。这些都是原中央苏区和全国重要老区的印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再加上生态优美、客家民俗独特又是韩江之源头,完全可以以九峰、长乐为中心的建设“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与粤西北客家风俗特色文化旅游遥相呼应,吸引珠三角、港澳地区游客。
利用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跟韩江源头旖旎自然风光和中国古村落太极村文化,结合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建设韩江源头红色旅游文化生态区,既可以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既可以促进闽粤两省边际交流,又可以承接海峡两岸和珠江三角改革开放的成果,受益闽粤边两省老区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3.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几年来,从中央到省,连续制定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苏区振新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2015年12月印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十三五”期间扶持省际边界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6〕9号)等三个《意见》,目的就是扶持原中央苏区县、省际边界县的发展,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平和是原中央苏区县、老区贫困县、省际边界县的典型代表,这三个政策都可有力支持“闽粤边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区”的建设。
(1)《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第二部分的“(五)”关于“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时。这样论述“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第六部分的“(二十)”关于“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时,这样提到“编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加大对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和修缮力度,发挥革命旧居旧址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列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支持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第七部分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指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二十三)”和“(四十)”专门强调“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政策”的问题。“(二十三)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以及湿地保护和恢复投入力度,支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四十)生态补偿政策。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系数,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国家加大对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投入力度。”平和有“五江之源”(广东韩江、漳浦南溪、鹿江、云霄漳江、诏安东溪)的说法,闽粤边地区有五支河流发源于平和,平和可直接享受上面政策的支持。 (2)《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三部分的(三)在讲到“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时,指出“支持老区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优先支持老区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补助资金进一步向老区倾斜。加大跨区域旅游合作力度,重点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加强旅游品牌推介,着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加强老区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建设维护,有计划抢救影响力大、损毁严重的重要革命遗址。”而(四)同样也提到“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打造永续发展的美丽老区。”“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退牧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优先安排贫困老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支持老区开展各类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支持在符合条件的老区开展国家公园设立试点。”第四部分则专门讲到“支持政策”:“(一)加强规划引导和重大项目建设。编制中长期规划时,对老区予以重点支持,优先纳入相关专项规划。推动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向老区安排。探索建立老区重大项目审批核准绿色通道,加快核准审批进程,对重大项目环评工作提前介入指导。(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一步向贫困老区倾斜。(三)强化土地政策保障。在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重点向老区内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倾斜。(四)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区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范围。逐步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提供生态产品的老区与受益地区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区启动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生态还湿。”同时在第五部分还专门讲到“组织领导”:“(四)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弘扬老区精神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老区精神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利用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不断推动老区精神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在全社会营造传承老区精神高尚、支持服务老区光荣的浓厚氛围。积极支持老区精神挖掘整理工作,结合红色旅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培育壮大老区文艺团体和文化出版单位,扶持创作一批反映老区优良传统、展现老区精神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加强老区新闻媒体建设,提升老区精神传播能力。”
(3)《关于“十三五”期间扶持省际边界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02月0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闽政办〔2016〕9号)的第六和第八部分则直接点出相关责任单位:“六、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未享受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的边界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責任单位:省财政厅”;(2)“八、支持边界县开发旅游资源,在年度安排的省旅游发展资金中对边界旅游开发项目给予重点扶持补助,加快边界县旅游业发展。责任单位:省旅游局”。
要求省政府根据有关苏区老区边区的贫困县扶持政策,对平和革命历史文化园项目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启动资金等方面给以优先安排,重点支持。
[本文为中共漳州市委党校2017年度校级立项课题(漳委校[2017]32号)]
注释:
①两省四县十个乡镇:两省是指福建省、广东省;四县十个乡镇是指福建的平和县(崎岭乡、秀峰乡、长乐乡、大溪镇、国强乡)、诏安县(秀篆镇、新丰镇),广东省的大埔县(枫朗镇)、饶平县(上善镇、上饶镇)
参考文献:
[1] 福建中央苏区纵横(综合卷平和卷)
[2] 中共平和县委执政纪要2015年
[3]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新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
[4] 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2015年12月印发)
[5]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十三五”期间扶持省际边界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6〕9号)
(作者单位:中共平和县委党校 福建平和 363700)
[课题负责人:陈金营,中共平和县委党校科研处副主任,讲师;课题组成员:黄毅鹏,中共平和县委党校教务处副主任,讲师;叶少敏,中共平和县委党校,助讲]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