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年职对口高考的钟声即将敲响,同时,职高一的年轻的学生们还在幼稚地把语文学科当成自己对口高考的制胜法宝,其实针对他们这一特殊的群体,针对他们的学习与思想状况,笔者认为,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脚踏实地的向语文课堂45分钟要效益,才能在熟悉的地方看到“美景”。
【关键词】问题剖析 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兴趣 建立情感 培养意志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53-02
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主的综合高中,地处皖北地区,生源质量普遍较差,他们绝大部分是中考的失意者,他们普遍文化知识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因倦怠、逃避心态而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兴趣不高,有不少学生缺乏人生理想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敏感、冲动、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如果只是机械、传统地讲授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听不下去甚至厌倦,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唤醒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欲望,引导他们在广阔宽松的课堂活动空间内用准确的语言自由、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对象,正确认识“语文”是语文教学成功的起点。大部分师生都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学习语文最容易,能听懂,字词能认识;但是语文学习也最困难,而且一考就见分晓。所以很多人说不清楚语文,很多学生也不乐于学语文。所以语文教学作为一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必须是学生在教师的智慧引领下,以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掌握祖国语言,运用祖国语言进行言语实践,训练提高言语技能作为教学的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自觉、愉快、长久地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问题剖析
根据笔者所带的班级,通过与学生座谈,总结出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
1.盲目乐观的语文学习态度。面对自己的中考分数,在平衡各学科关系时,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表示出自己对待语文学习的得意之态。有极大部分学生是把语文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认为语文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或者认为自己基础一直都不错,可以轻松拿高分。
2.模糊不清的语文学习思维。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保证,但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这种思维,他们把握不住文本的大意,筛选不出有效信息,语言组织不起来。
3.零散错乱的解题技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的做题技巧是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我们的职高一的学生们,在拼音、写字、阅读、表达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困难。
二、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的样子。阅读,不仅是对孩子语文学习的熏陶,让孩子直接体味母语的美和力量,更是精神上的提升。瑞典作家马丁和2016年度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他们各写一个题材一样或主题、道具一样的故事,然后合成了一本书,分别在瑞典和中国同时出版。他们在聊天期间,曹文轩先生对马丁无意中讲的一个故事生出一种观念:阅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之重要,就如古人所云:“大小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书籍,人类的精神生活不亦“万古如长夜”了吗?有了阅读,课堂才能师生互动,才能情感共鸣。
2.激发兴趣是源泉
西方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体现出学生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
教师熟练地运用先进的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最好的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非常有助于学生具体直接地感知对象特点,形成自己对所接触到的客观对象的美丑、爱憎、好恶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学习中,多种感官并用,其学习效率最高[1]。
学生的天性还在于游戏,游戏最为学生喜爱,也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游戏也可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育手段。比如,我让学生们在一分钟的时间内比赛诵读《游褒禅山记》的第四自然段,读的遍数最多的同学获胜。在这一活动中,班里游戏和睡觉大王子明同学也参与进来了,结果他和其余四位平时表现较好的同学都在一分钟内完成了十二遍以上的诵读,得到了我的一个练习簿的奖励和全班同学的掌声。后来,他爱上了速读,通过唱歌,速记歌词,了解词作,扩大了他的认知视野,他学习态度积极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成了老师经常表扬的好学生,更是班里很多后进生学习的榜样。
所以,一个人只有在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时,做起来才感到满足和心情舒畅。即使有困难,也愿意去做,并且能积极的想出办法去克服。故而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开启学生人生的智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源泉。
3.建立良好的情感是催化剂
一位心理学家说:“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的发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2]。”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学生更是如此。当你放下老师的身份,走进学生心理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其实心理很脆弱,很渴望被理解、被关爱。你用真心对他,他也会用真心去对你。天冷了,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回家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遇到困难,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哪怕批評他也要让学生知道你是为他好,是关心她、爱护她。久而久之,学生就把你当成了亲人、朋友,他的情感逐渐就会被你感化。 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好像蹲在一面镜子里,面前有许多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洞察出老师优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我,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年轻的心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是谁教会孩子们歌唱: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面对这些失意的学生,我们只有和他们真正建立起思想上的碰撞,学生才能真正的亲近我,信可我,尊重我,在乎我,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唤醒孩子们的心灵,催生学生们思想的火花。
4.坚定的意志力是可持续基柱
道尔顿说过:“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3]。”
记得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文学的趣味》一文中就曾给我们举过他自身在获得文学新趣味时关于毅力的事例。他在习文言文和语体文时,思想上就颇费过一番冲突、反感与挣扎,后来多经摸索,终于发现了文言文不可磨灭的价值。在诗歌的阅读上,从唐诗到宋诗,发现宋诗的别有风味也是颇费工夫和周折。但最终朱光潜战胜了自己,扩大了眼界,加深了知解,获得了文学的一种新趣味。
高爾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有力。”孩子的精力与蒸气一样,若能控制,就能成为轮船、火车的动力,若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危害。所以在学生们前进的每一步,我们都要陪着他一起走好,特别是在最难走的时刻。我们要在实际生活中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学生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教会学生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的方法,治“学”严谨,为学生树立榜样。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对的事业情感是忠诚的,也是常青的。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从严治教,继续用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对生活的情趣,最终引导他们把学习语文变成自身的需要,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陪学生一起学会在熟悉的地方去收获人生的“美景”。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式颖,李明德.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黄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08):100.
作者简介:杨守敏,女,1982年2月出生,本科,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问题剖析 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兴趣 建立情感 培养意志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53-02
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主的综合高中,地处皖北地区,生源质量普遍较差,他们绝大部分是中考的失意者,他们普遍文化知识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因倦怠、逃避心态而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兴趣不高,有不少学生缺乏人生理想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敏感、冲动、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如果只是机械、传统地讲授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听不下去甚至厌倦,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唤醒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欲望,引导他们在广阔宽松的课堂活动空间内用准确的语言自由、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对象,正确认识“语文”是语文教学成功的起点。大部分师生都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学习语文最容易,能听懂,字词能认识;但是语文学习也最困难,而且一考就见分晓。所以很多人说不清楚语文,很多学生也不乐于学语文。所以语文教学作为一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必须是学生在教师的智慧引领下,以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掌握祖国语言,运用祖国语言进行言语实践,训练提高言语技能作为教学的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自觉、愉快、长久地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问题剖析
根据笔者所带的班级,通过与学生座谈,总结出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
1.盲目乐观的语文学习态度。面对自己的中考分数,在平衡各学科关系时,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表示出自己对待语文学习的得意之态。有极大部分学生是把语文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认为语文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或者认为自己基础一直都不错,可以轻松拿高分。
2.模糊不清的语文学习思维。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保证,但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这种思维,他们把握不住文本的大意,筛选不出有效信息,语言组织不起来。
3.零散错乱的解题技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的做题技巧是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我们的职高一的学生们,在拼音、写字、阅读、表达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困难。
二、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的样子。阅读,不仅是对孩子语文学习的熏陶,让孩子直接体味母语的美和力量,更是精神上的提升。瑞典作家马丁和2016年度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他们各写一个题材一样或主题、道具一样的故事,然后合成了一本书,分别在瑞典和中国同时出版。他们在聊天期间,曹文轩先生对马丁无意中讲的一个故事生出一种观念:阅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之重要,就如古人所云:“大小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书籍,人类的精神生活不亦“万古如长夜”了吗?有了阅读,课堂才能师生互动,才能情感共鸣。
2.激发兴趣是源泉
西方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体现出学生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
教师熟练地运用先进的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最好的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非常有助于学生具体直接地感知对象特点,形成自己对所接触到的客观对象的美丑、爱憎、好恶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学习中,多种感官并用,其学习效率最高[1]。
学生的天性还在于游戏,游戏最为学生喜爱,也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游戏也可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育手段。比如,我让学生们在一分钟的时间内比赛诵读《游褒禅山记》的第四自然段,读的遍数最多的同学获胜。在这一活动中,班里游戏和睡觉大王子明同学也参与进来了,结果他和其余四位平时表现较好的同学都在一分钟内完成了十二遍以上的诵读,得到了我的一个练习簿的奖励和全班同学的掌声。后来,他爱上了速读,通过唱歌,速记歌词,了解词作,扩大了他的认知视野,他学习态度积极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成了老师经常表扬的好学生,更是班里很多后进生学习的榜样。
所以,一个人只有在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时,做起来才感到满足和心情舒畅。即使有困难,也愿意去做,并且能积极的想出办法去克服。故而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开启学生人生的智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源泉。
3.建立良好的情感是催化剂
一位心理学家说:“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的发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2]。”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学生更是如此。当你放下老师的身份,走进学生心理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其实心理很脆弱,很渴望被理解、被关爱。你用真心对他,他也会用真心去对你。天冷了,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回家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遇到困难,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哪怕批評他也要让学生知道你是为他好,是关心她、爱护她。久而久之,学生就把你当成了亲人、朋友,他的情感逐渐就会被你感化。 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好像蹲在一面镜子里,面前有许多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洞察出老师优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我,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年轻的心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是谁教会孩子们歌唱: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面对这些失意的学生,我们只有和他们真正建立起思想上的碰撞,学生才能真正的亲近我,信可我,尊重我,在乎我,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唤醒孩子们的心灵,催生学生们思想的火花。
4.坚定的意志力是可持续基柱
道尔顿说过:“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3]。”
记得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文学的趣味》一文中就曾给我们举过他自身在获得文学新趣味时关于毅力的事例。他在习文言文和语体文时,思想上就颇费过一番冲突、反感与挣扎,后来多经摸索,终于发现了文言文不可磨灭的价值。在诗歌的阅读上,从唐诗到宋诗,发现宋诗的别有风味也是颇费工夫和周折。但最终朱光潜战胜了自己,扩大了眼界,加深了知解,获得了文学的一种新趣味。
高爾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有力。”孩子的精力与蒸气一样,若能控制,就能成为轮船、火车的动力,若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危害。所以在学生们前进的每一步,我们都要陪着他一起走好,特别是在最难走的时刻。我们要在实际生活中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学生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教会学生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的方法,治“学”严谨,为学生树立榜样。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对的事业情感是忠诚的,也是常青的。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从严治教,继续用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对生活的情趣,最终引导他们把学习语文变成自身的需要,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陪学生一起学会在熟悉的地方去收获人生的“美景”。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式颖,李明德.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黄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08):100.
作者简介:杨守敏,女,1982年2月出生,本科,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