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TIA患者ABCD3-I评分与责任血管病变特点相关性分析及对转归预后判断.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112例TIA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112例患者在入院2天内进行头颅MR检查,根据ABCD3-Ⅰ评分标准进行危险分层,均行经颅多普勒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头颈CTA三项检查,依据上述检查结果,观察ABCD3-Ⅰ评分不同危险分层与责任血管病变特点相关性,除此之外,使用Logistic,探讨后期进一步发展为脑梗死的关键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3个月后对112例患者进行随访,并统计发生脑梗死患者的比例。结果 头颈CTA检查结果显示颅内血管狭窄率(59.82%)比颈部血管狭窄率高(25.89%),而且随着患者ABCD3-Ⅰ评分的增高,颅内动脉狭窄所占的比率也显著性升高(P<0.05);根据CUS结果,内膜增厚(44.82%)是低危组患者颈部动脉的主要临床症状,中高危组患者颈部动脉主要是软斑形(35.53%);TCD检查结果显示低危组患者以血管壁硬化为主(52.00%),中危组以颅内血管血流速度异常为主(60.53%)、高危组也以颅内血管血流速度异常为主(72.73%);在低危组中,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为单支血管发生病变(85.19%),在中危组中,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也为单支血管发生病变(62.50%),而在高危组,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为多支血管发生病变(79.41%),同时供血动脉病变数在以上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当患者的责任血管狭窄率超过50%时,其90d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OR为3.425,95%CI为1.402-8.956,P=0.008<0.01,当患者出现肢体的一次无力时,其90d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OR为4.612,95%CI为1.572~12.876,P=0.006<0.01;当患者责任血管出现不稳定斑块时,预测90内脑梗死的风险OR为18.712,CI为1.276~7.124,P=0.001<0.01;以3个月为事件终点,统计计算得出脑梗死发生率为17.86%,其中低危组发生率3.03%,中危组发生率为11.36%,高危组的发生率为40.00%。结论 TIA患者ABCD3-I评分不同危险分组与责任血管病变特点(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血管病变支数)关系密切,能有效预测患者3个月内脑梗死发生率;另外TIA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责任血管狭窄≥50%、一侧肢体无力、不稳定斑块;TIA患者通过ABCD3-I分组评估血管病变特点,另结合危险因素,以及患者体质和病情变化,制定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