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科输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期间,随机选取医院2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6月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视为对照组,将2016年7~12月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视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急诊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危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处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接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区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输液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提升护理能力,规避不良事件,改善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科;输液管理;危机管理;效果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院内急诊护理水平已成为考核全院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急诊科具有患者病情变化快、病危病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因而护理任务繁重,可影响急诊抢救效果。为提升急诊疗护质量,医院于2016年进行了危机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期间,随机选取医院2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6月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视为对照组,将2016年7~12月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视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1~45岁;本科16名,大专4名,研究生在读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0名,护士4名;同一群体的一般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急诊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危机管理模式;危机管理主要涵盖危机前预防、危机应对和危机处理共三个方面。
(1)危机前预防:在抢救区安排急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避免因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或工作紧张耽误危急的救治。细化、规范化急诊护理管理制度,保证急诊抢救物品随时备用,医生的口头医嘱要核查确认后方可执行。规范护理文书和文件的书写,严格遵守急诊科护理操作流程。树立护理危机意识,强化风险防范概念,开展专业理论、实际操作、急诊强求等多维危机培训,提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准备危机预案,即结合既往危机事件和危机原因,整理典型危机案例及危机解决方案,划分急诊护理危机管理小组,确保危机事件发生时护理人员可有效应对。特殊人群管理,即针对病情危重、高龄、多合并症、社会地位特殊的患者,选用腕带标识等相关标志,分类管理。
(2)危机应对:尽快启动危机预案,即根据危机类型来启动预备危机方案,护理人员应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来处理危机问题,从而尽力降低危机事件对患者的影响。有效沟通,即护理人员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原因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出合理解释,确保患方可全面了解当前病情,避免零沟通加重危机;护理人员可在护患沟通中融入法律、法规等内容,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医疗专业风险,并及时记录沟通情况,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借助有效沟通来稳定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情绪,安抚患者,及时制止患者和其家属的不理智行为;针对于无法独立解决的危机事件或有效沟通的危机事件,护理人员可逐级上报解决,避免危机事件的影响恶化。在面对公共媒体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言辞和工作形象,秉承着公正、公开、诚实的态度,有效处理和解决公关危机。
(3)危机后处理:及时查明危机事件的原因,总结相关经验,吸取教训,对危机因素进行深入评估和分析。记录危机事件过程,针对危机因素进行合理整改,规避类似事件的发生。对危机事件参与人员给予对应奖、罚,奖励在危机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护理人员,结合法律法规惩罚过错人员;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休息时间全面恢复,使其再次投入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专业水平:集中考察护理人员的急救处理、患者接待、病区管理和护理文书共四方面,各项目满分100分。②输液不良事件:集中观察不规范操作、取药配药错误、进针角度错误、无菌操作不达标等方面,不良事件为各项之和。③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比+基本满意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l9.0软件,计数资料均以%表示,组间比较选用卡方比较;计量资料均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水平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急救处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接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区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人员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3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急診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低龄化、护理经验缺乏、护理意识薄弱等因素,均可增加护理风险,导致护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因而需开展合理护理管理。护理危机管理旨在应用科学管理措施,来解决护理工作正在面临的或潜在的危机事件,从而预防和避免危机、减少不良事件的负面影响,提升急诊抢救结果。本次研究中,危机管理模式下的急救处理、患者接待、病区管理和护理文书等各项护理专业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且不规范操作、取药配药错误、进针角度错误、无菌操作不达标等不良输液事件也有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升,全面证明了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输液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在急诊科输液护理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提升护理能力,规避不良事件,改善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柴霞.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2015,7(4):363-365.
[2]范兰兰.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122-123.
[3]林东青.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防治[J].中国医疗前沿,2007(6):82-83.
[4]丁玲芳,陈俊国,贾亚平.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402-1404.
[5]金芳萍.危机管理在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2(9):58-59.
[6]孙平.品管圈护理管理预防急诊输液潜在风险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4):95-9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浙江宁波 315000
关键词:急诊科;输液管理;危机管理;效果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院内急诊护理水平已成为考核全院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急诊科具有患者病情变化快、病危病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因而护理任务繁重,可影响急诊抢救效果。为提升急诊疗护质量,医院于2016年进行了危机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期间,随机选取医院2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6月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视为对照组,将2016年7~12月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视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1~45岁;本科16名,大专4名,研究生在读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0名,护士4名;同一群体的一般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急诊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危机管理模式;危机管理主要涵盖危机前预防、危机应对和危机处理共三个方面。
(1)危机前预防:在抢救区安排急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避免因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或工作紧张耽误危急的救治。细化、规范化急诊护理管理制度,保证急诊抢救物品随时备用,医生的口头医嘱要核查确认后方可执行。规范护理文书和文件的书写,严格遵守急诊科护理操作流程。树立护理危机意识,强化风险防范概念,开展专业理论、实际操作、急诊强求等多维危机培训,提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准备危机预案,即结合既往危机事件和危机原因,整理典型危机案例及危机解决方案,划分急诊护理危机管理小组,确保危机事件发生时护理人员可有效应对。特殊人群管理,即针对病情危重、高龄、多合并症、社会地位特殊的患者,选用腕带标识等相关标志,分类管理。
(2)危机应对:尽快启动危机预案,即根据危机类型来启动预备危机方案,护理人员应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来处理危机问题,从而尽力降低危机事件对患者的影响。有效沟通,即护理人员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原因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出合理解释,确保患方可全面了解当前病情,避免零沟通加重危机;护理人员可在护患沟通中融入法律、法规等内容,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医疗专业风险,并及时记录沟通情况,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借助有效沟通来稳定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情绪,安抚患者,及时制止患者和其家属的不理智行为;针对于无法独立解决的危机事件或有效沟通的危机事件,护理人员可逐级上报解决,避免危机事件的影响恶化。在面对公共媒体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言辞和工作形象,秉承着公正、公开、诚实的态度,有效处理和解决公关危机。
(3)危机后处理:及时查明危机事件的原因,总结相关经验,吸取教训,对危机因素进行深入评估和分析。记录危机事件过程,针对危机因素进行合理整改,规避类似事件的发生。对危机事件参与人员给予对应奖、罚,奖励在危机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护理人员,结合法律法规惩罚过错人员;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休息时间全面恢复,使其再次投入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专业水平:集中考察护理人员的急救处理、患者接待、病区管理和护理文书共四方面,各项目满分100分。②输液不良事件:集中观察不规范操作、取药配药错误、进针角度错误、无菌操作不达标等方面,不良事件为各项之和。③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比+基本满意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l9.0软件,计数资料均以%表示,组间比较选用卡方比较;计量资料均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水平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急救处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接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区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人员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3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急診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低龄化、护理经验缺乏、护理意识薄弱等因素,均可增加护理风险,导致护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因而需开展合理护理管理。护理危机管理旨在应用科学管理措施,来解决护理工作正在面临的或潜在的危机事件,从而预防和避免危机、减少不良事件的负面影响,提升急诊抢救结果。本次研究中,危机管理模式下的急救处理、患者接待、病区管理和护理文书等各项护理专业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且不规范操作、取药配药错误、进针角度错误、无菌操作不达标等不良输液事件也有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升,全面证明了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输液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在急诊科输液护理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提升护理能力,规避不良事件,改善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柴霞.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2015,7(4):363-365.
[2]范兰兰.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122-123.
[3]林东青.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防治[J].中国医疗前沿,2007(6):82-83.
[4]丁玲芳,陈俊国,贾亚平.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402-1404.
[5]金芳萍.危机管理在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2(9):58-59.
[6]孙平.品管圈护理管理预防急诊输液潜在风险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4):95-9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浙江宁波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