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语文处于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现代社会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氛围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根据初中新课改课堂教学要求,怎样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成为重点研究内容。
【关键词】学生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054-01
一、把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思想方面指出需要把生活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语文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让学生可以在每周都有时间到社会中展开实际调查与访问,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风土习俗等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课题,让学生围绕该话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调查与分析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积极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和传统意识
若一名合格的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与传统的意识,不受自身因素的约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有所调整,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选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出师生平等,这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以身作则,学生在这个阶段有较强的效仿心理,教师一个非常细小的动作或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实行“小先生制”,即学即传,互教互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组织多种教学方式,全方位培养初中学生的才能,对其进行素质教育,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当一名“小先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到讲台上以“小先生”的身份向其他学生讲解语文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这位“小先生”提高对语文知识的深度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使学生板书更加工整,普通话更加标准,同时还可以有效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关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较为相似,而学生与教师之间对知识的认知会存在一些差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初中語文课堂教学效果。
四、坚持“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留课下作业时,可以选择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寻找与语文有关的知识,感受语文的美。让学生在日常“运用”中提高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例如,在作文课上,语文教师可以可以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运用”之前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教师应耐心向学生讲解怎样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怎样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等。总而言之,教师应以身作则,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深入地了解初中的素质教育。
五、巧妙地设置问题,注重互动教学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从这句名言中不难看出,“问”对学生学习知识来说至关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置学生感性却其可以理解的问题,注重互动教学。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放飞自我,展示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设置情景问题,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以选择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其他学生回答问题,锻炼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肇立新.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展望,2016(09):231.
[2]汪丽梅.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5(08):169+171.
[3]宋立萍.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6(03):118-121.
【关键词】学生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054-01
一、把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思想方面指出需要把生活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语文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让学生可以在每周都有时间到社会中展开实际调查与访问,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风土习俗等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课题,让学生围绕该话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调查与分析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积极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和传统意识
若一名合格的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与传统的意识,不受自身因素的约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有所调整,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选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出师生平等,这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以身作则,学生在这个阶段有较强的效仿心理,教师一个非常细小的动作或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实行“小先生制”,即学即传,互教互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组织多种教学方式,全方位培养初中学生的才能,对其进行素质教育,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当一名“小先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到讲台上以“小先生”的身份向其他学生讲解语文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这位“小先生”提高对语文知识的深度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使学生板书更加工整,普通话更加标准,同时还可以有效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关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较为相似,而学生与教师之间对知识的认知会存在一些差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初中語文课堂教学效果。
四、坚持“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留课下作业时,可以选择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寻找与语文有关的知识,感受语文的美。让学生在日常“运用”中提高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例如,在作文课上,语文教师可以可以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运用”之前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教师应耐心向学生讲解怎样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怎样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等。总而言之,教师应以身作则,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深入地了解初中的素质教育。
五、巧妙地设置问题,注重互动教学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从这句名言中不难看出,“问”对学生学习知识来说至关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置学生感性却其可以理解的问题,注重互动教学。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放飞自我,展示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设置情景问题,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以选择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其他学生回答问题,锻炼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肇立新.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展望,2016(09):231.
[2]汪丽梅.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5(08):169+171.
[3]宋立萍.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6(03):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