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方面。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
面对新课程新标准,作为一名二十多年从事高中历史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转变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益。我在教授《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时尝试贯彻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充分创设情境,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节,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本节内容作为本专题的第一节内容,奠定了整个专题的基础,预示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人类历史走向整体。因此本节在本册书中具有突出地位。
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和到达地区,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教学重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学难点是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始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但是,高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问题分析还缺乏深度,对运用新史观看待问题还有欠缺,学习方法尚未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高。
从事历史教育的二十多年年来,我所遇到的学生大都对历史没有兴趣。历史在他们眼中无异于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甚至历史老师也成为他们心中的老古董、老学纠。由于没有兴趣,学生们只是迫于升学压力被动的去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这种状况就无法扭转吗?当然不是!如何真正的、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历史课堂更加的有效、高效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将历史课上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我认为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至关重要。
例如,我在上课时先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旧航路怎么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找到答案。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
我还用假设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这一问题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能远航?”在问题情境的氛围中,学生很快就会以航海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各抒己见,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能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单纯讲授新航路开辟过程比较枯燥,因此,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我展示航线的动态演示地图,再次创设情境,让每位航海家开口说话,组织学生研读地图,自主探究,总结过程。请学生结合地图描述四条航线,教师着重讲解哥伦布和麦哲伦航海经历,以此来突出航海家大无畏和勇敢坚定的精神,与情感基调切合。如此既增添趣味性和直观,。同时,通过讲解航海家的航海经历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开拓创新的品质。体现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总结与归纳以及读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我又设计情境,提出问题“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让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让课堂变成辩论场,让课堂的氛围上升到最高潮。教师引导学生破解疑难、突破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既全面地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响,又成功地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历史思维,掌握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再次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善于质疑,敢于提问,对于我们学习至关重要。提出问题对于引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增加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本节课我不仅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还发挥了多媒体灵活直观的功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环环相扣的思考问题,穿插展示《大国崛起》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更直观地调动了学生的时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活力,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本节课情境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紧扣课标,广泛取材,重视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论从史出的能力。整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了学生的过程体验和评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
面对新课程新标准,作为一名二十多年从事高中历史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转变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益。我在教授《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时尝试贯彻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充分创设情境,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节,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本节内容作为本专题的第一节内容,奠定了整个专题的基础,预示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人类历史走向整体。因此本节在本册书中具有突出地位。
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和到达地区,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教学重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学难点是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始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但是,高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问题分析还缺乏深度,对运用新史观看待问题还有欠缺,学习方法尚未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高。
从事历史教育的二十多年年来,我所遇到的学生大都对历史没有兴趣。历史在他们眼中无异于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甚至历史老师也成为他们心中的老古董、老学纠。由于没有兴趣,学生们只是迫于升学压力被动的去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这种状况就无法扭转吗?当然不是!如何真正的、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历史课堂更加的有效、高效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将历史课上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我认为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至关重要。
例如,我在上课时先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旧航路怎么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找到答案。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
我还用假设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这一问题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能远航?”在问题情境的氛围中,学生很快就会以航海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各抒己见,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能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单纯讲授新航路开辟过程比较枯燥,因此,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我展示航线的动态演示地图,再次创设情境,让每位航海家开口说话,组织学生研读地图,自主探究,总结过程。请学生结合地图描述四条航线,教师着重讲解哥伦布和麦哲伦航海经历,以此来突出航海家大无畏和勇敢坚定的精神,与情感基调切合。如此既增添趣味性和直观,。同时,通过讲解航海家的航海经历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开拓创新的品质。体现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总结与归纳以及读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我又设计情境,提出问题“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让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让课堂变成辩论场,让课堂的氛围上升到最高潮。教师引导学生破解疑难、突破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既全面地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响,又成功地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历史思维,掌握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再次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善于质疑,敢于提问,对于我们学习至关重要。提出问题对于引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增加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本节课我不仅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还发挥了多媒体灵活直观的功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环环相扣的思考问题,穿插展示《大国崛起》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更直观地调动了学生的时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活力,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本节课情境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紧扣课标,广泛取材,重视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论从史出的能力。整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了学生的过程体验和评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