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科学经济进一步飞速发展的时代,而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全世界也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改革。本文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改革上所采用的方式及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校企合作;双元制;新学徒制;双轨制
在新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也正逐步向短期、高效、多层次等方面发展。例如英国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实用”;德国努力创建“双元制”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等值于与普通教育。这种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地适宜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要求,为在全社会实施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础。与西方职业教育相比,中国的职业教育显得漫长而曲折。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也是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距今虽然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受“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以及落后的工业状况的限制,长期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很缓慢,目前还是极大地落后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一、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历程:
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特别是人才技能方面的竞争力,纷纷对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程程设置及学生的管理模式,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从大的方面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教育理念上的改革
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达成了一致共识,那就是职业教育要以人文的教育和培训为先,具体地说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比较全面的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其良好的个人品质,重视对其道德,智能及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使受教育者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通过人文教育,使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能够具有高度的敬业意识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未来的岗位上应对各种艰难困险,具备知难而进的奋发精神和勇敢应对各种艰难复杂环境挑战的意志,从而在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 职业教育模式上的改革
经费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直接因素。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运转模式,其中地方投资为主,个人只需要缴纳很少一部分学费。西方国家最早的职业教育也是在校园进行的,完全由学校承担。而最近几年,为了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开始“双元制”模式,即 “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教学模式。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又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及普通文化课知识。例如德国的职业院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学校,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拨款。但其很大一部分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来自于企业。为培养一名职业学院的学生,德国企业一般要支付大约5到8万马克的费用,但德国企业仍把从职业教育看做是一种费用优惠的获取人才的途径。美国的社区学院在培养职业人才的过程中重视与企业合作,社区学院通常采取与企业合作办专业以及与企业进行协作教育,为企業培训职工等方式进行合作,使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取得双赢。
3.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上的改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西方发达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方案,使其呈现出开放,灵活,科学及有针对性的特点。在美国,社区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职人员均由社区学院培养。那么这些社区学院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均以满足社区需要为原则。这些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种类繁多,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也是多种多样。同时,这些社区学院特别关注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现状,并积极预测人才需求现状,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针及专业和课程设置。停止那些陈旧,缺乏生源的专业招生,然后再根据社区需要增开新专业。这些社区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经常在课程中纳入最新科技成果,同时保证专业课程设置处于不断更新但又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由于社区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其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瑞典从社会需求出发积极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加课程组合的灵活性和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
二、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数目众多,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69.32%。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总数占到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0%。可见高职毕业生们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高职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多多少少存在缺陷。例如: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以升学和就业为目的的“双轨制”。这种教育体制使得职业教育变成了面向不能以优异成绩升学的落榜生的“次等教育”。 这个事实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也给职业教育带来种种困难。比如招生困难,生源差,资金不足,社会影响差等等的问题,再加上缺乏能够集理论,技能,示范于一身的师资力量。这些缺陷使得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艰难。其次,政府和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缺乏相关管理和运行经验,没有形成灵活的教育调节机制,这种体制使得职业教育成了一次性的“终身教育”,在这种机制下,职业教育学生没有进一步去普通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因而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再次,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单一的教学行为,很少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严重脱节。没能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总之,我国高职教育没有鲜明的特色,定位不准,给人以普通高等教育附属品的感觉。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三、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要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教育模式.通过分析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范例,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将内涵建设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最为目标,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循序渐进,以此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探讨应借鉴西方成功范例的几个方面。 1. 完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被看做是教育的一部分,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研究怎样能够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对社会的吸引力,并建立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使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历
和资格并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把职业教育的终结性变为阶段性,使职业教育的学生有机会继续接受高等普通教育的机会。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需求日益复杂,职业教育的全部任务已无法在学校完成。基于此,我们应该学习英美发达国家,使职业教育向短期、高效、多层次等方面发展,使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要求。加大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构建新的职业教育思想。使职业教育具有“实用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实现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补,使职业学校和企业能在物质与知识上实现资源共享,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职业教育的新平台,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了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同时积极构建“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继续教育、“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三级体系方案,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为在全社会实施终身教育计划打开广阔的通道。
2. 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全球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劳动力人才市场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基于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应向西方国家的职业院校学习,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专业方向在设置及课程结构的安排上体现出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及针对性的特点。同时,职业教育要在专业方向的设置和课程结构的选择上更新理念。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实现专业及课程的灵活多样性。职业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预测,并以此作为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的依据,及时增减专业及程程设置, 停办内容陈旧、缺乏生源的旧专业,增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并及时在课程中纳入最新科技成果内容,以此使专业和课程设置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之中。
教育模式的改革也包括教育方式的改革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学院往往会考虑受教育者的利益与就业,为了加大技能培训,他们往往与企业的大力合作。尝试与企业合作办专业以及与企业进行协作教育,以为企业培训职工为目的等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使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取得双赢,因而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科学性、針对性的特点。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往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实践方面力度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努力提高。
3. 加强职业教育院校教师的师资建设
要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我们也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院校教师的师资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使教师掌握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之外,也能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由于收到财力,人力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发展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时, 我们应该多听取来自各方面的观点和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再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4-07-26.
[2]梁洁.澳大利亚职教理论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科教文汇,2014-06(中)
[3]李晓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职业教育研究 2011.1 第一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校企合作;双元制;新学徒制;双轨制
在新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也正逐步向短期、高效、多层次等方面发展。例如英国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实用”;德国努力创建“双元制”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等值于与普通教育。这种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地适宜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要求,为在全社会实施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础。与西方职业教育相比,中国的职业教育显得漫长而曲折。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也是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距今虽然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受“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以及落后的工业状况的限制,长期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很缓慢,目前还是极大地落后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一、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历程:
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特别是人才技能方面的竞争力,纷纷对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程程设置及学生的管理模式,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从大的方面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教育理念上的改革
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达成了一致共识,那就是职业教育要以人文的教育和培训为先,具体地说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比较全面的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其良好的个人品质,重视对其道德,智能及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使受教育者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通过人文教育,使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能够具有高度的敬业意识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未来的岗位上应对各种艰难困险,具备知难而进的奋发精神和勇敢应对各种艰难复杂环境挑战的意志,从而在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 职业教育模式上的改革
经费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直接因素。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运转模式,其中地方投资为主,个人只需要缴纳很少一部分学费。西方国家最早的职业教育也是在校园进行的,完全由学校承担。而最近几年,为了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开始“双元制”模式,即 “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教学模式。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又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及普通文化课知识。例如德国的职业院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学校,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拨款。但其很大一部分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来自于企业。为培养一名职业学院的学生,德国企业一般要支付大约5到8万马克的费用,但德国企业仍把从职业教育看做是一种费用优惠的获取人才的途径。美国的社区学院在培养职业人才的过程中重视与企业合作,社区学院通常采取与企业合作办专业以及与企业进行协作教育,为企業培训职工等方式进行合作,使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取得双赢。
3.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上的改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西方发达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方案,使其呈现出开放,灵活,科学及有针对性的特点。在美国,社区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职人员均由社区学院培养。那么这些社区学院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均以满足社区需要为原则。这些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种类繁多,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也是多种多样。同时,这些社区学院特别关注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现状,并积极预测人才需求现状,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针及专业和课程设置。停止那些陈旧,缺乏生源的专业招生,然后再根据社区需要增开新专业。这些社区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经常在课程中纳入最新科技成果,同时保证专业课程设置处于不断更新但又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由于社区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其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瑞典从社会需求出发积极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加课程组合的灵活性和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
二、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数目众多,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69.32%。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总数占到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0%。可见高职毕业生们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高职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多多少少存在缺陷。例如: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以升学和就业为目的的“双轨制”。这种教育体制使得职业教育变成了面向不能以优异成绩升学的落榜生的“次等教育”。 这个事实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也给职业教育带来种种困难。比如招生困难,生源差,资金不足,社会影响差等等的问题,再加上缺乏能够集理论,技能,示范于一身的师资力量。这些缺陷使得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艰难。其次,政府和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缺乏相关管理和运行经验,没有形成灵活的教育调节机制,这种体制使得职业教育成了一次性的“终身教育”,在这种机制下,职业教育学生没有进一步去普通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因而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再次,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单一的教学行为,很少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严重脱节。没能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总之,我国高职教育没有鲜明的特色,定位不准,给人以普通高等教育附属品的感觉。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三、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要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教育模式.通过分析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范例,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将内涵建设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最为目标,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循序渐进,以此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探讨应借鉴西方成功范例的几个方面。 1. 完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被看做是教育的一部分,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研究怎样能够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对社会的吸引力,并建立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使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历
和资格并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把职业教育的终结性变为阶段性,使职业教育的学生有机会继续接受高等普通教育的机会。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需求日益复杂,职业教育的全部任务已无法在学校完成。基于此,我们应该学习英美发达国家,使职业教育向短期、高效、多层次等方面发展,使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要求。加大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构建新的职业教育思想。使职业教育具有“实用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实现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补,使职业学校和企业能在物质与知识上实现资源共享,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职业教育的新平台,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了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同时积极构建“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继续教育、“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三级体系方案,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为在全社会实施终身教育计划打开广阔的通道。
2. 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全球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劳动力人才市场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基于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应向西方国家的职业院校学习,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专业方向在设置及课程结构的安排上体现出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及针对性的特点。同时,职业教育要在专业方向的设置和课程结构的选择上更新理念。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实现专业及课程的灵活多样性。职业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预测,并以此作为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的依据,及时增减专业及程程设置, 停办内容陈旧、缺乏生源的旧专业,增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并及时在课程中纳入最新科技成果内容,以此使专业和课程设置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之中。
教育模式的改革也包括教育方式的改革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学院往往会考虑受教育者的利益与就业,为了加大技能培训,他们往往与企业的大力合作。尝试与企业合作办专业以及与企业进行协作教育,以为企业培训职工为目的等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使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取得双赢,因而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科学性、針对性的特点。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往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实践方面力度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努力提高。
3. 加强职业教育院校教师的师资建设
要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我们也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院校教师的师资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使教师掌握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之外,也能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由于收到财力,人力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发展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时, 我们应该多听取来自各方面的观点和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再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4-07-26.
[2]梁洁.澳大利亚职教理论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科教文汇,2014-06(中)
[3]李晓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职业教育研究 2011.1 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