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成为当前实务界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文章以我国A股创业板上市且成立不足五年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管理者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董事长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与创业绩效显著负相关。按照管理者受教育程度高低和是否两职合一分组得到的回归结果显示,学历较高的管理者其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的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拟为当前“草根”创业企业的经营决策及未来我国创业型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心理特征; 过度自信; 创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8-0024-06
一、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大大激发了“草根”创业创新的极大热情,而且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微观领域企业的创业绩效事关我国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已有文献对企业的创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吴晓晖和叶瑛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视角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提升创业绩效[ 1 ]。另外,在创业过程中,财务资源的获取被认为对创业企业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相对充足的财务资源对于创业企业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可以帮助创业者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而且可以帮助创业者改变公司的战略行动,从而完成企业在战略模式上的探索[ 2-3 ]。徐超和池仁勇从管理者个人特征出发,发现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声誉威望、政治参与度和教育水平等个人特质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4 ]。但是目前鲜有文献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Fredrichson和Losada指出心理资本是除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外另一个重要但却被以往研究所忽视的创业绩效影响因素[ 5 ]。心理资本所代表的积极心理状态或能量与企业组织和高管决策行为密切相关。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信念和偏好等个人内在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心理账户和风险偏好等个体之间的认知差异会影响到个人决策。所以,管理者的心理特征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关于管理者心理特征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例如,过度自信的CEO对其将作出的投资决策具有高度的乐观主义特征,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越容易实施并购,且当企业内部资金充足时,过度自信的CEO更可能引发过度投资[ 6-7 ]。管理者过度自信还会对公司资本结构、融资顺序产生影响[ 8-9 ]。但是,管理者心理特征对处于创业初期企业的影响可能显著异于成熟期的企业。因此,本文选取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且成立时间不足五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心理特征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拟为我国创业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经营绩效提供有益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创业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0 ]。虽然我国的创业活动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企业平均寿命不足三年,七成企业活不过一年[ 11 ]。创业企业与成熟企业相比,自身存在许多鲜明特征和天然劣势。首先,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由于组织规模尚未壮大,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资源数量和获取途径有限,这些因素导致公司未来发展可能更多地依赖创业者个人能力及社会资源,公司决策带有创业者个人的鲜明特色。其次,创业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很容易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其对周围负面信息敏感性下降,忽视别人认为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上作出有所偏差的决策。最后,创业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缺乏充分认识,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环境、行业规范等。复杂、陌生的环境增加了管理者决策的难度和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综上可以看出,创业企业的管理者个人心理特征将对企业绩效产生深刻的影响。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公司决策会受各种认知与行为偏差的影响,尤其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他们表现出对投资前景过度乐观,对投资成功过度自信,而对投资损失过度厌恶的心理特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高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的精确性[ 12 ]。管理者通过参与创业企业日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创业绩效。已有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与企业内部规模扩张和外部并购活动显著正相关[ 13 ]。但是企業投资规模的扩大并未带来业绩的提升,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投资行为使企业长期绩效下降[ 14 ]。同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也会产生影响。例如,企业更倾向进行债务融资[ 15 ],向其他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 16 ],资本成本上升,企业价值下降[ 9 ]。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与企业创业绩效显著负相关。
Hambrick和Mason提出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认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特征会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和企业绩效[ 17 ]。该理论将易于获取并观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作为研究变量,主要考察高管的年龄、职业背景、过往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财务状况等。个人受教育程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决策的视野与高度。已有研究成果显示,教育程度与高管团队的社会认知水平正相关。所以,管理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自身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或者对创业的未来预测会更加乐观,对自己作出的决策更有信心。因此,管理者受教育程度越高,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负面影响越显著。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相比于学历较低的管理者,学历较高的管理者其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大量研究表明,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但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目前尚没有得出一致结论[ 18 ]。学者们分别从委托—代理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出发解释两职合一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两职分离假说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利于维护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的有效性,而两职合一会削弱董事会对高管层的监控,对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在该假说下,相比于两职分离,过度自信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造成权力过度集中,对创业企业绩效负向影响更加显著。而现代管家理论认为,出于对自身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两职合一促使管理者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公司资产的好管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两职分离则导致董事长和总经理无法在公司中获得明确、不容挑战的地位和角色,其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可能造成公司决策效率低下,对创业企业绩效负向影响更加显著。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一组竞争性假设H3-1和H3-2:
H3-1:相比于两职分离的情况,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H3-2:相比于两职合一的情况,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君安数据库,并运用Stata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在本领域的研究主要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项目和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等得出结论。本文基于以往文献中对关键变量的定义方法采用大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心理特征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选择2009—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的531家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为了更准确的研究创业绩效,本文参照吴晓晖和叶瑛的标准,在初始样本的基础上选取公司成立不超过5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例如,奥克股份(300082)2007年7月31日成立,2010年5月20日上市,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剔除数据缺失样本后,本文最终获得228个样本。
(二)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上述方程中,被解释变量Performance是创业企业绩效的替代变量,分别为自然对数后的净利润(Profit)和每股现金流量(Cash),考察创业企业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关于解释变量过度自信(Confidence)的度量,根据以往文献的推荐,选用Hayward和Hambrick,徐经长和曾雪云等在研究中使用的高管相对薪酬指标,即董事長薪酬与公司前三名高管薪酬和的比例,当该比例取值大于所在行业当年所有取值的中位数时定义为过度自信,取值为1,否则为0[ 19-20 ]。该指标能够较好地代表管理者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及其心理特征。本文的控制变量主要参考吴晓辉和叶瑛研究创业绩效的文献,其中成长性(Growth)是总资产增长率,规模(Size)是公司员工总人数的自然对数,另外还包括资产负债率(Lev)、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share)、公司已成立天数的自然对数(Set)、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Fix)以及行业和年度的虚拟变量。本文采用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行业进行划分。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笔者对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Winsorize处理。
四、实证检验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是本文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盈利能力和获利变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创业板上市公司每股现金流普遍偏低,甚至为负。现金流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质量不可缺少的要素,与企业未来投资机会选择和日常经营资金周转息息相关。另外,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偏低,均值为19.1%,75%分位数是25.3%,进一步验证了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可能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和信贷歧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总体维持在25%~45%之间,股权性质主要是境内自然人或民营法人,国有法人持股较少。成长性指标反映出本文选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目前处于高速成长期,部分公司总资产增长率在100%以上。
(二)单变量分析
表2是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盈利能力和每股现金流量的单变量检验结果。相对于非过度自信的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创业企业绩效更低。Profit的均值和中位数差异的检验结果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Cash的均值和中位数差异的检验结果分别在5%和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创业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降低了企业绩效,这与假设1基本保持一致。
(三)回归结果分析
表3的回归结果显示,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净利润和每股现金流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创业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确实会影响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对企业的创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获利变现能力下降。笔者按照管理者学历的中位数对样本进一步细分,分成受教育程度高和受教育程度低两组,以Profit和Cash为被解释变量的分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在受教育程度高的一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利能力、每股现金流量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而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一组,二者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公司管理者凭借其拥有的较高学历背景,增加了自身在公司决策时的自信心与话语权,导致过度自信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按照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对样本进行分组,分成两职合一组和两职分离组。以Profit和Cash为被解释变量的分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在两职分离组,过度自信与企业盈利能力、每股现金流量均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而在两职合一组,过度自信与企业盈利能力负相关不显著、与每股现金流量正相关不显著。委托代理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经理人的假设上,前者认为经理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后者认为经理人非完全理性,存在某种社会偏好[ 18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符合现代管家理论假说基础。本文的回归结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现代管家理论假说,即在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五、研究结论
创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从管理者心理特征角度入手,理论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并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一结果验证了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高管的个人特征确实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具备良好心理特征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影响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融资决策以提高创业绩效。本文的实证结果还发现,企业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兩职合一会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创业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当前我国创业热潮下的企业创业绩效提高、高管团队成员选聘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改善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指导。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成立不足五年、尚处于创业成长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探究公司董事长个人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后续做出进一步探究。受到数据收集和变量度量的局限,只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接下来可以借鉴组织行为学、心理学通过量表和问卷的形式对管理者心理特征进行更全面的度量和分析。本文只研究了上市公司董事长个人的心理特征,今后可以将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大到董事会成员及整个高管团队,研究高管团队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 吴晓晖,叶瑛.市场化进程、资源获取与创业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9(5):77-86.
[2] COOPER A C,GIMENO-GASEON F J,WOO C Y.Initial human and financial capital as predictors of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9):371-395.
[3] BOLINGTOFT A, ULHOI J P, MADSEN H,et al.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 companies in high-tech and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denma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0(4):535-547.
[4] 徐超,池仁勇.企业家社会资本、个人特质与创业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4):57-61.
[5] FREDRICHSON B, LOSADA M F. Positive e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5,60(7):678-686.
[6] MALMENDLER U,TATE G.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6):2661-2700.
[7] 马润平,李悦,杨英,等.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过度投资行为与治理机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2(6):38-43.
[8] 江伟.董事长个人特征、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J].经济管理,2011(2):78-85.
[9] 于富生,张胜,李岩.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1):72-80.
[10] SHANE S,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11] 栾瑞,牛志勇.创业者过度自信概念解析及其对创业的影响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8):99-101.
[12] FISCHHOFF B, PAUL S, SARAH L. Knowing with certainty: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xtreme confidenc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77,3(4):552-564.
[13] 淳伟德.高管过度自信是否更倾向于企业规模扩张:基于沪深股市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1(12):122-128.
[14] 叶玲,王亚星.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投资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116-124.
[15] 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J].管理世界,2006(8):104-112.
[16] 曹向,匡小平,刘俊.管理者过度自信、市场竞争与商业信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5):88-92.
[17] HAMBRICK D C, MASON P A. Upper echelons: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managers[J].Academy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18] 饶育蕾,王建新.CEO过度自信、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0(10):2-13.
[19] HAYWARD L A M, DONALD C H. Explaining the premiums paid for large acquisitions: evidence of CEO hubri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103-127.
[20] 徐经长,曾雪云.金融资产规模、公允价值会计与管理层过度自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7):5-16.
【关键词】 心理特征; 过度自信; 创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8-0024-06
一、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大大激发了“草根”创业创新的极大热情,而且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微观领域企业的创业绩效事关我国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已有文献对企业的创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吴晓晖和叶瑛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视角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提升创业绩效[ 1 ]。另外,在创业过程中,财务资源的获取被认为对创业企业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相对充足的财务资源对于创业企业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可以帮助创业者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而且可以帮助创业者改变公司的战略行动,从而完成企业在战略模式上的探索[ 2-3 ]。徐超和池仁勇从管理者个人特征出发,发现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声誉威望、政治参与度和教育水平等个人特质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4 ]。但是目前鲜有文献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Fredrichson和Losada指出心理资本是除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外另一个重要但却被以往研究所忽视的创业绩效影响因素[ 5 ]。心理资本所代表的积极心理状态或能量与企业组织和高管决策行为密切相关。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信念和偏好等个人内在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心理账户和风险偏好等个体之间的认知差异会影响到个人决策。所以,管理者的心理特征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关于管理者心理特征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例如,过度自信的CEO对其将作出的投资决策具有高度的乐观主义特征,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越容易实施并购,且当企业内部资金充足时,过度自信的CEO更可能引发过度投资[ 6-7 ]。管理者过度自信还会对公司资本结构、融资顺序产生影响[ 8-9 ]。但是,管理者心理特征对处于创业初期企业的影响可能显著异于成熟期的企业。因此,本文选取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且成立时间不足五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心理特征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拟为我国创业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经营绩效提供有益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创业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0 ]。虽然我国的创业活动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企业平均寿命不足三年,七成企业活不过一年[ 11 ]。创业企业与成熟企业相比,自身存在许多鲜明特征和天然劣势。首先,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由于组织规模尚未壮大,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资源数量和获取途径有限,这些因素导致公司未来发展可能更多地依赖创业者个人能力及社会资源,公司决策带有创业者个人的鲜明特色。其次,创业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很容易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其对周围负面信息敏感性下降,忽视别人认为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上作出有所偏差的决策。最后,创业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缺乏充分认识,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环境、行业规范等。复杂、陌生的环境增加了管理者决策的难度和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综上可以看出,创业企业的管理者个人心理特征将对企业绩效产生深刻的影响。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公司决策会受各种认知与行为偏差的影响,尤其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他们表现出对投资前景过度乐观,对投资成功过度自信,而对投资损失过度厌恶的心理特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高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的精确性[ 12 ]。管理者通过参与创业企业日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创业绩效。已有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与企业内部规模扩张和外部并购活动显著正相关[ 13 ]。但是企業投资规模的扩大并未带来业绩的提升,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投资行为使企业长期绩效下降[ 14 ]。同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也会产生影响。例如,企业更倾向进行债务融资[ 15 ],向其他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 16 ],资本成本上升,企业价值下降[ 9 ]。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与企业创业绩效显著负相关。
Hambrick和Mason提出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认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特征会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和企业绩效[ 17 ]。该理论将易于获取并观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作为研究变量,主要考察高管的年龄、职业背景、过往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财务状况等。个人受教育程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决策的视野与高度。已有研究成果显示,教育程度与高管团队的社会认知水平正相关。所以,管理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自身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或者对创业的未来预测会更加乐观,对自己作出的决策更有信心。因此,管理者受教育程度越高,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负面影响越显著。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相比于学历较低的管理者,学历较高的管理者其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大量研究表明,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但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目前尚没有得出一致结论[ 18 ]。学者们分别从委托—代理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出发解释两职合一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两职分离假说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利于维护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的有效性,而两职合一会削弱董事会对高管层的监控,对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在该假说下,相比于两职分离,过度自信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造成权力过度集中,对创业企业绩效负向影响更加显著。而现代管家理论认为,出于对自身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两职合一促使管理者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公司资产的好管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两职分离则导致董事长和总经理无法在公司中获得明确、不容挑战的地位和角色,其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可能造成公司决策效率低下,对创业企业绩效负向影响更加显著。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一组竞争性假设H3-1和H3-2:
H3-1:相比于两职分离的情况,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H3-2:相比于两职合一的情况,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君安数据库,并运用Stata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在本领域的研究主要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项目和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等得出结论。本文基于以往文献中对关键变量的定义方法采用大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心理特征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选择2009—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的531家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为了更准确的研究创业绩效,本文参照吴晓晖和叶瑛的标准,在初始样本的基础上选取公司成立不超过5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例如,奥克股份(300082)2007年7月31日成立,2010年5月20日上市,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剔除数据缺失样本后,本文最终获得228个样本。
(二)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上述方程中,被解释变量Performance是创业企业绩效的替代变量,分别为自然对数后的净利润(Profit)和每股现金流量(Cash),考察创业企业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关于解释变量过度自信(Confidence)的度量,根据以往文献的推荐,选用Hayward和Hambrick,徐经长和曾雪云等在研究中使用的高管相对薪酬指标,即董事長薪酬与公司前三名高管薪酬和的比例,当该比例取值大于所在行业当年所有取值的中位数时定义为过度自信,取值为1,否则为0[ 19-20 ]。该指标能够较好地代表管理者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及其心理特征。本文的控制变量主要参考吴晓辉和叶瑛研究创业绩效的文献,其中成长性(Growth)是总资产增长率,规模(Size)是公司员工总人数的自然对数,另外还包括资产负债率(Lev)、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share)、公司已成立天数的自然对数(Set)、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Fix)以及行业和年度的虚拟变量。本文采用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行业进行划分。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笔者对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Winsorize处理。
四、实证检验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是本文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盈利能力和获利变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创业板上市公司每股现金流普遍偏低,甚至为负。现金流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质量不可缺少的要素,与企业未来投资机会选择和日常经营资金周转息息相关。另外,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偏低,均值为19.1%,75%分位数是25.3%,进一步验证了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可能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和信贷歧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总体维持在25%~45%之间,股权性质主要是境内自然人或民营法人,国有法人持股较少。成长性指标反映出本文选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目前处于高速成长期,部分公司总资产增长率在100%以上。
(二)单变量分析
表2是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盈利能力和每股现金流量的单变量检验结果。相对于非过度自信的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创业企业绩效更低。Profit的均值和中位数差异的检验结果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Cash的均值和中位数差异的检验结果分别在5%和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创业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降低了企业绩效,这与假设1基本保持一致。
(三)回归结果分析
表3的回归结果显示,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净利润和每股现金流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创业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确实会影响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对企业的创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获利变现能力下降。笔者按照管理者学历的中位数对样本进一步细分,分成受教育程度高和受教育程度低两组,以Profit和Cash为被解释变量的分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在受教育程度高的一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利能力、每股现金流量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而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一组,二者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公司管理者凭借其拥有的较高学历背景,增加了自身在公司决策时的自信心与话语权,导致过度自信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按照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对样本进行分组,分成两职合一组和两职分离组。以Profit和Cash为被解释变量的分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在两职分离组,过度自信与企业盈利能力、每股现金流量均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而在两职合一组,过度自信与企业盈利能力负相关不显著、与每股现金流量正相关不显著。委托代理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经理人的假设上,前者认为经理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后者认为经理人非完全理性,存在某种社会偏好[ 18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符合现代管家理论假说基础。本文的回归结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现代管家理论假说,即在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五、研究结论
创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从管理者心理特征角度入手,理论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并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一结果验证了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高管的个人特征确实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具备良好心理特征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影响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融资决策以提高创业绩效。本文的实证结果还发现,企业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兩职合一会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创业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当前我国创业热潮下的企业创业绩效提高、高管团队成员选聘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改善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指导。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成立不足五年、尚处于创业成长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探究公司董事长个人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后续做出进一步探究。受到数据收集和变量度量的局限,只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接下来可以借鉴组织行为学、心理学通过量表和问卷的形式对管理者心理特征进行更全面的度量和分析。本文只研究了上市公司董事长个人的心理特征,今后可以将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大到董事会成员及整个高管团队,研究高管团队心理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 吴晓晖,叶瑛.市场化进程、资源获取与创业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9(5):77-86.
[2] COOPER A C,GIMENO-GASEON F J,WOO C Y.Initial human and financial capital as predictors of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9):371-395.
[3] BOLINGTOFT A, ULHOI J P, MADSEN H,et al.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 companies in high-tech and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denma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0(4):535-547.
[4] 徐超,池仁勇.企业家社会资本、个人特质与创业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4):57-61.
[5] FREDRICHSON B, LOSADA M F. Positive e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5,60(7):678-686.
[6] MALMENDLER U,TATE G.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6):2661-2700.
[7] 马润平,李悦,杨英,等.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过度投资行为与治理机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2(6):38-43.
[8] 江伟.董事长个人特征、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J].经济管理,2011(2):78-85.
[9] 于富生,张胜,李岩.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1):72-80.
[10] SHANE S,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11] 栾瑞,牛志勇.创业者过度自信概念解析及其对创业的影响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8):99-101.
[12] FISCHHOFF B, PAUL S, SARAH L. Knowing with certainty: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xtreme confidenc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77,3(4):552-564.
[13] 淳伟德.高管过度自信是否更倾向于企业规模扩张:基于沪深股市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1(12):122-128.
[14] 叶玲,王亚星.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投资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116-124.
[15] 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J].管理世界,2006(8):104-112.
[16] 曹向,匡小平,刘俊.管理者过度自信、市场竞争与商业信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5):88-92.
[17] HAMBRICK D C, MASON P A. Upper echelons: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managers[J].Academy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18] 饶育蕾,王建新.CEO过度自信、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0(10):2-13.
[19] HAYWARD L A M, DONALD C H. Explaining the premiums paid for large acquisitions: evidence of CEO hubri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103-127.
[20] 徐经长,曾雪云.金融资产规模、公允价值会计与管理层过度自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