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发起近8年,期间很多企业积极响应,走出国门,进行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很多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了当地民众,增进了彼此友谊,取得了良好投资回报。但也有一些投资项目因为事前准备不充分、计划不周密、事中把控不严格、风险防范不到位,最终未能取得预期效益,甚至产生亏损,形成烂尾,值得反思和总结。笔者作为亲历过海外投资的财务工作者,在此结合所在企业海外投资经历,综合了解到的相关情况,从企业视角、财务视角进行总结,供后续的海外投资者借鉴。
一、做足调查研究,严格把控风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海外投资比之国内投资有很多特殊性,绝不能简单照搬国内经验,投资之前务必做好调查研究。
(一)充分了解当地宏观环境,做到了然于胸
任何投资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此环境下成功的项目,彼环境下结果可能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进行海外投资前,即使这个项目是国内项目的简单复制,也要对拟投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宏观环境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做到了然于胸。
1.政治方面。当地政局是否稳定,当前执政者的政治主张、经济政策如何?潜在政治对手的政策主张如何?当前执政者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风险等,一个投资项目往往周期很长,会涉及到不同的主政者,这些都需要通盘考虑。
2.经济方面。当地的经济政策对外商投资有无优惠,有哪些优惠,力度如何?当地的产业状况有哪些优势产业?产业配套能力,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水平如何?当地劳动力状况,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工资水平,当地的科技水平,尤其是拟投资领域的科技水平,產业智能化程度等,都要详细了解。
3.文化方面。当地人对外来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态度,期望工作时长、强度,对待加班的态度,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宗教假日情况等。
4.法律方面。法律是一个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准绳,当地法律环境是企业重要的生态环境,是企业制定政策、解决潜在争端的重要依据,务必了解清楚,尤其是对商法、民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跟对外投资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更要做比较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掌握。
(二)做好战略分析,确保方向正确
海外投资前,首要任务是战略分析,从企业战略规划出发,研讨走出去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结合前述对宏观环境的了解,反复论证走出去的目的,不要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要明确走出去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战略分析要搞清楚:对外投资是基于对当地市场的渴望,希望占领市场,还是基于对当地原材料的渴望,希望完善供应链;是基于当地劳动力的价格优势,还是基于当地缺乏资本和技术,利用本企业的资本技术优势;是基于当地产业发展阶段滞后,利用产业发展机遇,还是延伸国内产业布局,扩大企业规模;是简单地利用国内产能去承揽项目,还是在当地长期发展。所有这些,在投资之前务必进行透彻的战略分析。事实证明:只有战略分析到位,目的目标明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前论证不足,感觉有机会就匆忙投资,往往欲速则不达,效果不理想。
(三)制定周密的项目计划,做足风险防控
在充分了解当地宏观环境、做好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周密的项目计划,重点是项目落地可行性的论证,做足风险防控,留足备用策略和资源。
1.技术方面。不仅要考虑项目本身技术复杂程度,也要考虑当地技术条件、配套资源、专业人员水平、员工素养等。
2.财务方面。充分考虑项目回收期、预期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考虑项目是否需要就地融资、当地资金成本、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财务成本等。
3.环境方面。项目是否有废水、废气、废物产生,这些“三废”物质是否有毒有害,是否达到当地排放标准,净化“三废”物资的成本,环境不达标的处罚标准等,都要做充分研判。
4.配套方面。当地电力供应、交通设施、通信状况、项目上下游配套企业能力、当地人力资源情况,这些都要有充分的调研论证。
5. 风控方面。境外投资的不确定性远大于国内,很多在国内甚至过往海外项目中成立、理所当然的事,在项目落地国却未必行得通,即使是企业内部管理,如聘请当地管理人员,他们未必认同过往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执行起来可能走样,对所有风险点要有充分的论证和防控,尽管这会增加成本。
事实证明:事前未预料到的风险,才是导致很多项目夭折的根本原因。
(四)做好国内准备,确保项目落地
项目走出去之前,在国内要做充分准备。
1.合规方面。首先要征得企业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明确授权,同意项目开展;其次积极向国家监管部门进行海外投资申报,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的批准证书,做好备案登记,取得合法手续;最后做好购汇申请和资金准备,确保需要时可以随时购汇。
2.人员方面。做好参与海外项目的人员准备,包括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具体操作人员等,尤其要选拨好懂当地会计、财务、税务的财务负责人,做好外派人员的批次安排、家属沟通、提供支援的人员储备。
3.资金方面。按项目计划书做好资金储备,需要在国内融资的最好落实到位或取得授信,依靠国内经营利润的,做好最坏情况下的资金安排,财务要确定是否购买金融衍生品以锁定购汇成本。根据笔者经验,最好有5%-10%的风险储备金,以备不测。
4.物质方面。对需要带到海外的大型机械设备,做好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联系好运输设备,如海外不同国家之间调拨,做好统筹工作,确保所需装备按期良好投入使用。
(五)制定详细财务预案,确保财务可行
笔者经历表明有无切实可行的财务预案是项目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财务预案不仅包括项目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等投资指标,更需要一套完整的留有余地的预案。这份预案要紧紧抓住资金这个“牛鼻子”,从资金量、时间点的匹配度方面制定详细规划。 1.量的方面。将项目分为投资筹建期和产出回收期,确立投资阶段所需资金量,明确所需资金是国内直投还是在当地配套融资,国内直投部分是否有可靠来源,如要当地配套融资,必须了解当地融资环境、资金成本等。产出回收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所需配套流动资金,做好销售量、销售回款的预估,做好税收缴纳、人员开支、场地租赁等的预计。
2.时间方面。要预估所有资金来源和支出的时间节点,确保在资金量匹配的前提下,与时间节点相匹配。在抓住资金这个“牛鼻子”、做好资金预算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当地的汇率政策、汇率波动、借贷政策、税收政策、利率政策、工资支付周期,做好财务管理。
3.了解当地的会计政策,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不同国家会计政策不同,当地政府、银行主要依据会计资讯了解企业,征收税负,找到了解当地会计政策,能依据当地标准进行会计核算的人员,按时提供财务报表也是财务预案的重要内容。
二、项目实施中严格控制,确保见到实效
(一)严格执行规划,确保项目落地
据笔者了解,很多项目之所以结果不尽如人意,未达预期目标,甚至出现烂尾的情况,除了事前调研预估不足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事中控制不到位,随便调整规划,致使规划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海外投资难免面对新情况,遇见新问题,这个时候不能随便变更计划、调整方案,应该直面困难,不断探索达到目标的新办法,找到新途径,坚持落实规划不打折,非根本情况发生变化不改规划、不调目标、不降标准、不延工期。项目负责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团结带领项目人员克服困难,多与当地政府沟通,必要时借助驻外使领馆、相关驻外中资机构的力量去协调处理问题,毕竟走出去的项目是造福当地的项目,对于合作合资项目,更要注意跟外方人员的沟通,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调动其在当地的资源。笔者所经历的海外投资,经过当地人帮助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保证了项目的落地。项目事中控制,要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质量控制、沟通控制。控制的核心是引导项目严格按照规划所设定的目标和标准落地,达到完工时间不滞后、费用成本不超标、质量标准不降低的目的。沟通控制的关键是信息有效流动,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协作配合度,减少误会和浪费,提高管理效能。
(二)抓住有利因素,转化不利因素,确保项目见效
前面讲到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落实规划,笔者经验表明:这不意味规划一点都不能动,而是不能随便降低标准,致使规划失去引领作用。项目实施时间往往很长,这期间外在环境、技术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出现了有利的环境变化,如政策趋暖、技术更新,我们就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让项目实现超出预期的目标。比如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可以将项目纳入集团统一管理,通过远程视频,实现集团技术力量对现场的实地实时指导;通过大数据,实现项目之间的相互协调,这些有利因素,都会促使项目朝着超预期的目标发展。就以笔者所在的财务部门为例,项目财务纳入集團财务,实时监控管理,资金全球统一调配,会计信息实时掌握,外部汇率等资讯实时呈现,有效地防止了过去海外投资各自为政、沟通不畅所带来的影响,即使海外项目发生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给予协调和支援。如果项目在实际运作中确实出现事前预料不到的困难,必须调整规划,笔者建议调整必须征得规划批准部门甚至更高层的同意,并列明调整的原因,切忌因为遇到困难随意调整规划。
(三)建立总部财务云,加强投资项目财务管控
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数据资讯是进行有效管控的重要资源,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总部大数据中心,布署总部财务云,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搜集、预算管控的强力落实、费用支出的审批闭环、财务资源的通盘兼顾。财务管控的重点在资金,要采用弹性预算和固定预算相结合的办法,制定相对精准的资金预算,制定兜底预案,严防出现资金链断裂。要对资金实行全周期管控,在严把投资阶段资金控制的基础上,对项目运营后的资金回收也要制定周密计划。海外投资,部分是劳务或工程承包性质,只要项目完成交付使用就可以收回资金,更多的是从项目后续经营中逐步回收,比如铁路、发电、港口项目,资金是从项目运营后的收益中回收,这样回收的周期就很长,不确定性增大,有些项目甚至需要在当地开拓市场、开发业务,如何从项目收益中回收投资,或者再投资,这些都要在事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落实。建立财务云的另一核心作用是会计核算,既要按当地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提供会计报表,又要及时纳入集团整体合并报表,确保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可能的话,可以将费用开支审批流程也集中到财务云上,实现集团全流程监控和审计监督。
(四)及时开展阶段性总结,做好“回头看”
要及时进行项目的阶段性检查、总结和评价,决不能等到项目完成再来做,那样为时已晚。计划再周密,与实际还是存在差异,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查找是计划不周,还是执行不力;是后期可以弥补,还是已无能为力;是利用机动预算可以解决的小差异,还是必须修订和增加预算。项目阶段性的目标是否达到、工期有无必要调整、进度和财务开支是否匹配等,都要在阶段性总结中给予充分考量,实践表明:只有做好“回头看”,才能实现“向前看”。
三、总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为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该倡议的目标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人心相同,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据商务部统计,仅2021年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就达993.8亿元人民币(折合153.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80.1亿元人民币(折合182.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981.7亿元人民币(折合306.3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6万人,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9.3万人。目前这一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和欢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发生了一些问题,有些项目在落实中未达到预期目标,有些甚至影响我国在当地的形象,本文的目的在于进行反思和总结,投资前做足准备,投资中做好把控,让项目达到预期社会效果,取得预期经济效益,更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参考文献:
[1]李震宇.“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如何更好“走出去”[J].中国税务,2017(2):72-73.
[2]葛儒南,张敏.践行“走出去”战略对中国交建绩效的影响[J]. 金融,2020,10(6):6.
[3]桑百川.“走出去”战略:效果,问题与变革取向[J].国际贸易,2017(05):14-17.
作者单位:佳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做足调查研究,严格把控风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海外投资比之国内投资有很多特殊性,绝不能简单照搬国内经验,投资之前务必做好调查研究。
(一)充分了解当地宏观环境,做到了然于胸
任何投资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此环境下成功的项目,彼环境下结果可能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进行海外投资前,即使这个项目是国内项目的简单复制,也要对拟投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宏观环境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做到了然于胸。
1.政治方面。当地政局是否稳定,当前执政者的政治主张、经济政策如何?潜在政治对手的政策主张如何?当前执政者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风险等,一个投资项目往往周期很长,会涉及到不同的主政者,这些都需要通盘考虑。
2.经济方面。当地的经济政策对外商投资有无优惠,有哪些优惠,力度如何?当地的产业状况有哪些优势产业?产业配套能力,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水平如何?当地劳动力状况,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工资水平,当地的科技水平,尤其是拟投资领域的科技水平,產业智能化程度等,都要详细了解。
3.文化方面。当地人对外来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态度,期望工作时长、强度,对待加班的态度,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宗教假日情况等。
4.法律方面。法律是一个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准绳,当地法律环境是企业重要的生态环境,是企业制定政策、解决潜在争端的重要依据,务必了解清楚,尤其是对商法、民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跟对外投资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更要做比较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掌握。
(二)做好战略分析,确保方向正确
海外投资前,首要任务是战略分析,从企业战略规划出发,研讨走出去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结合前述对宏观环境的了解,反复论证走出去的目的,不要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要明确走出去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战略分析要搞清楚:对外投资是基于对当地市场的渴望,希望占领市场,还是基于对当地原材料的渴望,希望完善供应链;是基于当地劳动力的价格优势,还是基于当地缺乏资本和技术,利用本企业的资本技术优势;是基于当地产业发展阶段滞后,利用产业发展机遇,还是延伸国内产业布局,扩大企业规模;是简单地利用国内产能去承揽项目,还是在当地长期发展。所有这些,在投资之前务必进行透彻的战略分析。事实证明:只有战略分析到位,目的目标明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前论证不足,感觉有机会就匆忙投资,往往欲速则不达,效果不理想。
(三)制定周密的项目计划,做足风险防控
在充分了解当地宏观环境、做好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周密的项目计划,重点是项目落地可行性的论证,做足风险防控,留足备用策略和资源。
1.技术方面。不仅要考虑项目本身技术复杂程度,也要考虑当地技术条件、配套资源、专业人员水平、员工素养等。
2.财务方面。充分考虑项目回收期、预期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考虑项目是否需要就地融资、当地资金成本、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财务成本等。
3.环境方面。项目是否有废水、废气、废物产生,这些“三废”物质是否有毒有害,是否达到当地排放标准,净化“三废”物资的成本,环境不达标的处罚标准等,都要做充分研判。
4.配套方面。当地电力供应、交通设施、通信状况、项目上下游配套企业能力、当地人力资源情况,这些都要有充分的调研论证。
5. 风控方面。境外投资的不确定性远大于国内,很多在国内甚至过往海外项目中成立、理所当然的事,在项目落地国却未必行得通,即使是企业内部管理,如聘请当地管理人员,他们未必认同过往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执行起来可能走样,对所有风险点要有充分的论证和防控,尽管这会增加成本。
事实证明:事前未预料到的风险,才是导致很多项目夭折的根本原因。
(四)做好国内准备,确保项目落地
项目走出去之前,在国内要做充分准备。
1.合规方面。首先要征得企业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明确授权,同意项目开展;其次积极向国家监管部门进行海外投资申报,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的批准证书,做好备案登记,取得合法手续;最后做好购汇申请和资金准备,确保需要时可以随时购汇。
2.人员方面。做好参与海外项目的人员准备,包括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具体操作人员等,尤其要选拨好懂当地会计、财务、税务的财务负责人,做好外派人员的批次安排、家属沟通、提供支援的人员储备。
3.资金方面。按项目计划书做好资金储备,需要在国内融资的最好落实到位或取得授信,依靠国内经营利润的,做好最坏情况下的资金安排,财务要确定是否购买金融衍生品以锁定购汇成本。根据笔者经验,最好有5%-10%的风险储备金,以备不测。
4.物质方面。对需要带到海外的大型机械设备,做好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联系好运输设备,如海外不同国家之间调拨,做好统筹工作,确保所需装备按期良好投入使用。
(五)制定详细财务预案,确保财务可行
笔者经历表明有无切实可行的财务预案是项目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财务预案不仅包括项目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等投资指标,更需要一套完整的留有余地的预案。这份预案要紧紧抓住资金这个“牛鼻子”,从资金量、时间点的匹配度方面制定详细规划。 1.量的方面。将项目分为投资筹建期和产出回收期,确立投资阶段所需资金量,明确所需资金是国内直投还是在当地配套融资,国内直投部分是否有可靠来源,如要当地配套融资,必须了解当地融资环境、资金成本等。产出回收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所需配套流动资金,做好销售量、销售回款的预估,做好税收缴纳、人员开支、场地租赁等的预计。
2.时间方面。要预估所有资金来源和支出的时间节点,确保在资金量匹配的前提下,与时间节点相匹配。在抓住资金这个“牛鼻子”、做好资金预算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当地的汇率政策、汇率波动、借贷政策、税收政策、利率政策、工资支付周期,做好财务管理。
3.了解当地的会计政策,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不同国家会计政策不同,当地政府、银行主要依据会计资讯了解企业,征收税负,找到了解当地会计政策,能依据当地标准进行会计核算的人员,按时提供财务报表也是财务预案的重要内容。
二、项目实施中严格控制,确保见到实效
(一)严格执行规划,确保项目落地
据笔者了解,很多项目之所以结果不尽如人意,未达预期目标,甚至出现烂尾的情况,除了事前调研预估不足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事中控制不到位,随便调整规划,致使规划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海外投资难免面对新情况,遇见新问题,这个时候不能随便变更计划、调整方案,应该直面困难,不断探索达到目标的新办法,找到新途径,坚持落实规划不打折,非根本情况发生变化不改规划、不调目标、不降标准、不延工期。项目负责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团结带领项目人员克服困难,多与当地政府沟通,必要时借助驻外使领馆、相关驻外中资机构的力量去协调处理问题,毕竟走出去的项目是造福当地的项目,对于合作合资项目,更要注意跟外方人员的沟通,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调动其在当地的资源。笔者所经历的海外投资,经过当地人帮助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保证了项目的落地。项目事中控制,要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质量控制、沟通控制。控制的核心是引导项目严格按照规划所设定的目标和标准落地,达到完工时间不滞后、费用成本不超标、质量标准不降低的目的。沟通控制的关键是信息有效流动,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协作配合度,减少误会和浪费,提高管理效能。
(二)抓住有利因素,转化不利因素,确保项目见效
前面讲到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落实规划,笔者经验表明:这不意味规划一点都不能动,而是不能随便降低标准,致使规划失去引领作用。项目实施时间往往很长,这期间外在环境、技术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出现了有利的环境变化,如政策趋暖、技术更新,我们就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让项目实现超出预期的目标。比如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可以将项目纳入集团统一管理,通过远程视频,实现集团技术力量对现场的实地实时指导;通过大数据,实现项目之间的相互协调,这些有利因素,都会促使项目朝着超预期的目标发展。就以笔者所在的财务部门为例,项目财务纳入集團财务,实时监控管理,资金全球统一调配,会计信息实时掌握,外部汇率等资讯实时呈现,有效地防止了过去海外投资各自为政、沟通不畅所带来的影响,即使海外项目发生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给予协调和支援。如果项目在实际运作中确实出现事前预料不到的困难,必须调整规划,笔者建议调整必须征得规划批准部门甚至更高层的同意,并列明调整的原因,切忌因为遇到困难随意调整规划。
(三)建立总部财务云,加强投资项目财务管控
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数据资讯是进行有效管控的重要资源,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总部大数据中心,布署总部财务云,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搜集、预算管控的强力落实、费用支出的审批闭环、财务资源的通盘兼顾。财务管控的重点在资金,要采用弹性预算和固定预算相结合的办法,制定相对精准的资金预算,制定兜底预案,严防出现资金链断裂。要对资金实行全周期管控,在严把投资阶段资金控制的基础上,对项目运营后的资金回收也要制定周密计划。海外投资,部分是劳务或工程承包性质,只要项目完成交付使用就可以收回资金,更多的是从项目后续经营中逐步回收,比如铁路、发电、港口项目,资金是从项目运营后的收益中回收,这样回收的周期就很长,不确定性增大,有些项目甚至需要在当地开拓市场、开发业务,如何从项目收益中回收投资,或者再投资,这些都要在事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落实。建立财务云的另一核心作用是会计核算,既要按当地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提供会计报表,又要及时纳入集团整体合并报表,确保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可能的话,可以将费用开支审批流程也集中到财务云上,实现集团全流程监控和审计监督。
(四)及时开展阶段性总结,做好“回头看”
要及时进行项目的阶段性检查、总结和评价,决不能等到项目完成再来做,那样为时已晚。计划再周密,与实际还是存在差异,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查找是计划不周,还是执行不力;是后期可以弥补,还是已无能为力;是利用机动预算可以解决的小差异,还是必须修订和增加预算。项目阶段性的目标是否达到、工期有无必要调整、进度和财务开支是否匹配等,都要在阶段性总结中给予充分考量,实践表明:只有做好“回头看”,才能实现“向前看”。
三、总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为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该倡议的目标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人心相同,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据商务部统计,仅2021年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就达993.8亿元人民币(折合153.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80.1亿元人民币(折合182.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981.7亿元人民币(折合306.3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6万人,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9.3万人。目前这一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和欢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发生了一些问题,有些项目在落实中未达到预期目标,有些甚至影响我国在当地的形象,本文的目的在于进行反思和总结,投资前做足准备,投资中做好把控,让项目达到预期社会效果,取得预期经济效益,更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参考文献:
[1]李震宇.“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如何更好“走出去”[J].中国税务,2017(2):72-73.
[2]葛儒南,张敏.践行“走出去”战略对中国交建绩效的影响[J]. 金融,2020,10(6):6.
[3]桑百川.“走出去”战略:效果,问题与变革取向[J].国际贸易,2017(05):14-17.
作者单位:佳莱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