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生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需要改变一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但是,只要你想做,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可以实现的。衣食住行上的点点滴滴小事,就能实现低碳生活,为应对气候变暖做贡献。
“今天,你节省了多少碳?”每天进行一项减碳行为,或者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记下自己的碳足迹,这种生活新时尚正在悄然流行。
在气候变化以及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之下,以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各方的重视。说到低碳发展模式,似乎离普通民众的生活比较遥远。然而正如联合国环保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所说:“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要想实现低碳发展,仅仅发展低碳工业、强调政府或企业的职责与义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人人参与,共同实现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的真谛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ving),是一种简单、简约、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作息中尽力减少能量消耗、尤其是碳(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量,其目的在于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从而减缓生态的恶化。时至今日,低碳生活早已不再只是个别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的呼吁,城市居民对低碳生活所倡导的公众环保和社会责任理念的接受度已经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地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而有效的调整,倡导并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正悄然走进千家万户。
低碳生活方式,大多体现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比如中国百姓自幼所熟悉的随手关灯、一水多用、餐后打包一类,都早已深入人心。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理念的更新,主动购买节能节水的电器、一周一天素食主义、避免油炸食品、衣服面料首選棉质而非耗能更高的化纤织物,也慢慢得到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的认可与实践。低碳生活,为生活增添了美好与便捷,减少了浪费与危害。
低碳生活的践行
在拥堵的街道上排队等待,曾经是在北京工作的小黄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工作单位离家并不算远,但是已经拥有了私家车的他不甘心把车白白放在家里,他总是坚持开车出行。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小黄发现了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便利后开始选择自行车这一绿色、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快捷又健身。小黄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北京的大街小巷中新增了许多只需刷公交卡或微信支付就可以自助租用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无疑为北京无数像小黄一样的百姓提供了便利,使低碳出行观念有了落地的载体。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不仅是出行,低碳消费的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百姓的生活。
家住青岛的常阿姨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近来她尤其喜欢到农超对接的菜市场选购果蔬。“那里的菜特别新鲜,味道也足,还不贵!”常阿姨经常这样向街坊们宣传。其实,产地较近的水果和蔬菜不仅新鲜程度更有保障、吃得更加放心,由于缩短了运输距离与消耗,减少了农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而且,本地的农产品中也多以应季的为主,而选择应季的农产品能够有效减少生产反季节蔬果所耗费大量能源,健康又环保。
当常阿姨得知自己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时,笑得合不拢嘴。近年来,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开始推行农超对接,间接地促使更多居民加入到选择本地蔬果、低碳消费的队伍中来。
主动低碳生活
尽管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扩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依然存在着诸如“过度消费”“享乐消费”“炫富消费”与“面子消费”一类与低碳生活背道而驰的消费方式,它们也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
2016年上半年刚参加车展的小王购买了一辆大排量的汽车作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而他之所以不选择更加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更多是出于攀比和面子的考虑。实际上,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奢侈型、浪费型消费,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已经不再象征着体面和时尚,而是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时常有人认为,低碳生活就是苦行僧式的生活,是贫困或落后的生活方式。其实,许多人在选择更加低碳的生活方式时,并不会察觉到自己为了减少碳排放、为了地球的环境而做出了贡献与牺牲,也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发生了下降。多数参与低碳生活的居民都是“主动低碳”,而非“被动低碳”。
低碳的真实含义包括要给人们身体健康提供最大的保护和舒适感,同时对环境消极影响更小,或是有助于改善环境。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其关键在于要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与结合点。推进低碳生活,最重要的还是人人都要试着将低碳的理念融入自己日常的生活之中,享受低碳生活的美好,让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
试点低碳城市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交通线路、良好的居住条件;与此同时,城市的交通、建筑、照明与取暖等又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全世界范围内城市的人均能耗是农村地区的3.5倍。因此,城市居民在引领低碳生活方面责无旁贷。
关于何谓“低碳城市”这一问题,中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多种阐释与辨析,并在以下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首先,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是低碳发展的一大领域,力求生产与生活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与高效益的目标,在确保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减少碳排放;其次,低碳城市涉及社会、文化、生态、生活、技术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市民等各方面协力合作、统筹规划以实现发展共赢。
近年来,中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有关低碳城市的构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2008年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这标志着低碳城市建设在中国的正式起步。之后,国家发改委又分别于2010年8月、2012年11月和2017年1月先后公布了 三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名单。随着对低碳城市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省区、城市开始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注意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点、根据自身优势探索独具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今天,你节省了多少碳?”每天进行一项减碳行为,或者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记下自己的碳足迹,这种生活新时尚正在悄然流行。
在气候变化以及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之下,以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各方的重视。说到低碳发展模式,似乎离普通民众的生活比较遥远。然而正如联合国环保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所说:“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要想实现低碳发展,仅仅发展低碳工业、强调政府或企业的职责与义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人人参与,共同实现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的真谛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ving),是一种简单、简约、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作息中尽力减少能量消耗、尤其是碳(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量,其目的在于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从而减缓生态的恶化。时至今日,低碳生活早已不再只是个别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的呼吁,城市居民对低碳生活所倡导的公众环保和社会责任理念的接受度已经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地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而有效的调整,倡导并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正悄然走进千家万户。
低碳生活方式,大多体现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比如中国百姓自幼所熟悉的随手关灯、一水多用、餐后打包一类,都早已深入人心。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理念的更新,主动购买节能节水的电器、一周一天素食主义、避免油炸食品、衣服面料首選棉质而非耗能更高的化纤织物,也慢慢得到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的认可与实践。低碳生活,为生活增添了美好与便捷,减少了浪费与危害。
低碳生活的践行
在拥堵的街道上排队等待,曾经是在北京工作的小黄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工作单位离家并不算远,但是已经拥有了私家车的他不甘心把车白白放在家里,他总是坚持开车出行。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小黄发现了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便利后开始选择自行车这一绿色、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快捷又健身。小黄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北京的大街小巷中新增了许多只需刷公交卡或微信支付就可以自助租用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无疑为北京无数像小黄一样的百姓提供了便利,使低碳出行观念有了落地的载体。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不仅是出行,低碳消费的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百姓的生活。
家住青岛的常阿姨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近来她尤其喜欢到农超对接的菜市场选购果蔬。“那里的菜特别新鲜,味道也足,还不贵!”常阿姨经常这样向街坊们宣传。其实,产地较近的水果和蔬菜不仅新鲜程度更有保障、吃得更加放心,由于缩短了运输距离与消耗,减少了农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而且,本地的农产品中也多以应季的为主,而选择应季的农产品能够有效减少生产反季节蔬果所耗费大量能源,健康又环保。
当常阿姨得知自己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时,笑得合不拢嘴。近年来,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开始推行农超对接,间接地促使更多居民加入到选择本地蔬果、低碳消费的队伍中来。
主动低碳生活
尽管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扩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依然存在着诸如“过度消费”“享乐消费”“炫富消费”与“面子消费”一类与低碳生活背道而驰的消费方式,它们也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
2016年上半年刚参加车展的小王购买了一辆大排量的汽车作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而他之所以不选择更加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更多是出于攀比和面子的考虑。实际上,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奢侈型、浪费型消费,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已经不再象征着体面和时尚,而是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时常有人认为,低碳生活就是苦行僧式的生活,是贫困或落后的生活方式。其实,许多人在选择更加低碳的生活方式时,并不会察觉到自己为了减少碳排放、为了地球的环境而做出了贡献与牺牲,也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发生了下降。多数参与低碳生活的居民都是“主动低碳”,而非“被动低碳”。
低碳的真实含义包括要给人们身体健康提供最大的保护和舒适感,同时对环境消极影响更小,或是有助于改善环境。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其关键在于要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与结合点。推进低碳生活,最重要的还是人人都要试着将低碳的理念融入自己日常的生活之中,享受低碳生活的美好,让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
试点低碳城市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交通线路、良好的居住条件;与此同时,城市的交通、建筑、照明与取暖等又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全世界范围内城市的人均能耗是农村地区的3.5倍。因此,城市居民在引领低碳生活方面责无旁贷。
关于何谓“低碳城市”这一问题,中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多种阐释与辨析,并在以下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首先,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是低碳发展的一大领域,力求生产与生活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与高效益的目标,在确保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减少碳排放;其次,低碳城市涉及社会、文化、生态、生活、技术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市民等各方面协力合作、统筹规划以实现发展共赢。
近年来,中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有关低碳城市的构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2008年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这标志着低碳城市建设在中国的正式起步。之后,国家发改委又分别于2010年8月、2012年11月和2017年1月先后公布了 三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名单。随着对低碳城市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省区、城市开始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注意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点、根据自身优势探索独具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