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朗西埃来过吗?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gay3_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西埃来了,艺术界一片惊呼,有人簇拥欢腾,有人不屑一顾。朗西埃走了,欢呼声、唏嘘声,一切都归于平静。朗西埃来过吗?这是对当今普遍虚假世界的质问。现在,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看朗西埃此次中国行。朗西埃确实来了,因为他与我们的肉身相遇;朗西埃确实来了,因为传媒向我们呈现了他的影像;疑问“朗西埃来过吗?”,因为我们现在无法看到整个事件的现实效果。
  可能再过十几、二十年后,我们才能感受到,朗西埃确实来过,因为那时有关朗西埃的研究已经完全展开,这次朗西埃之行也被作为档案反复咀嚼。事实也可能会是另一副面孔,朗西埃的思想再没有引起更深入的研究,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中国与朗西埃的故事被封存了。
  朗西埃来中国短短数天,像是一场来自未来的梦,是一个充满错位关系的故事。迎接朗西埃的到来,整个中国学术界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象牙塔的大门并未完全对朗西埃敞开,大学课堂的现当代哲学史还没有朗西埃的位置,有关朗西埃的中文译著寥寥无几。我曾与某大学外国哲学的博士生谈起朗西埃,他们反应出的陌生表情,委实让我愕然。可能我问错了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朗西埃的理论并没有成为一般的常识,供哲学领域的年轻学者讨论。所以,朗西埃的理论还处于未来时间的某个维度,有待我们去打开它。
  朗西埃首先是位哲学家,但在中国这个荒诞的语境中,他俨然变成了一位艺术理论家。朗西埃来中国后,身份的一系列转变引发了诸多错位关系:艺术理论家的身份掩盖了哲学家的身份,因此,原本应该发生在哲学界的对话,结果转换到了艺术界;从艺术界内部看来,原本应该与朗西埃平等对话的中国艺术理论界的大佬却销声匿迹,错位就这样继续下去了,朗西埃遭遇的对象成了中国的大艺术家和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中国艺术理论贫弱,艺术实践者对理论家求贤若渴,他们希望从朗西埃的理论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或方向的指引,但是朗西埃让他们失望了,以至于艺术家抱怨朗西埃“所选艺术作品都很差”。我们无需指责艺术家没有理解朗西埃的思路,而是朗西埃压根就找错了交流对象。无论从与许江等艺术家的交流,还是与学生的讲座,说话者和倾听者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朗西埃的哲学思路是典型法国式的,与萨特、巴特、德里达、福柯、拉康等人别无二致。当新艺术史学者诺曼·布莱森讨论法国艺术史特点时就指出,在法国,多数知识分子一直热衷于讨论艺术,法国艺术史写作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科边界的模糊,哲学、视觉艺术和文学批评都浑然一体。所以,当朗西埃向中国听众展示一系列当代艺术作品时,他不是在展示好的艺术作品,而只是用这些艺术作品来说明他的哲学思想,这就是法国艺术写作的一大特点。而这种原本不成问题的方法,当遭遇中国艺术家时,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哲学界、艺术理论界远没有做好对话朗西埃的准备,那么艺术家们准备好了吗?翘首企盼的艺术家并未得到预期的启示,不屑一顾的艺术家更多是对理论的盲目排斥。最后,让我们再回到题目的疑问“朗西埃来过吗?”如果朗西埃的故事继续按照现状错位下去,结局可能变成朗西埃真的未曾来过。
其他文献
与朱德群先生相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当时我尚在上海画院工作, 朱先生到大陆旅游得以初次相见。87年我赴法国访问,有幸第一次去朱先生家作客,以后若干年,我与朱先生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会面,最令人难忘的是93年与95年为吕霞光先生的文物捐献及中法文化交流,两次到巴黎,又得以到德群老师家中做客。此时朱先生已搬进新居,位于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维蒂市。画室是由著名建筑师多明尼克, 雕塑家费候为他们设
期刊
风暴中崛起  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作为一个组织形成于1950年代时值战后现代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欧洲。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狂热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日常生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重建也给城市空间和设施利用的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型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一切都和“旧世界”划清了界线,但物质和消费膨胀给人
期刊
INTERVIEW  that’s where the name came from.  We started in 1978 as a performance group – a music performance group – but what we did was not mainstream: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audience to accept and
期刊
朗西埃小词典  艺术与政治  政治自身的场地往往被取消,艺术在今天成为政治的避难所,也就不奇怪了。艺术成了政治的外场,其中陡生的像地震波那样的层层异感,当然会与这个时代的主导共识格格不入了。  政治审美  政治思想决不由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者或甚至先进政党先验地把握,而由一个介入行动的集体,内在地生产出来。群众用不着被告知他们被主导的原因,重要的,是如何使他们建立改变现存秩序的信念。新政治起于群众
期刊
最初,德国驻上海总领馆的文化领事海墨思博士联系到我,那时他刚来到中国不久。他希望能做一些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项目。但是具体如何进行,以及以何种方式发展,我们并没有设想和限定。关于空间的处理与运用,我们讨论了几次,甚至邀请到建筑师李青先生为这个空间的设计出谋划策。但是,最后我们发现,由于原空间无法更改的一些现实条件,使得我们觉得即便是将空间完全用展墙全部封隔出来,也只是一个最为普通平常的、面积尴尬的
期刊
展览和机构——热汤和美酒  最近我拜访了斯德哥尔摩郊区的Tensta Konsthall,一个位于移民聚居区的中等规模的艺术机构,由Maria Lind 担任馆长。在当日的艺术家讲座之后,Maria Lind邀请每一位到场的观众在艺术中心的小咖啡厅享用热汤和美酒。大概30多人参加了这场朴素的宴请。而让我难忘的是,Maria Lind不停地忙着给所有的来宾斟酒,照顾到每位来宾的姿态。这位馆长/策展人
期刊
5月份,中国艺术界最关注的两件事应是:雅克·朗西埃的中国之行和威尼斯的中国现象了。正好,如果用朗西埃的美学主张来讨论中国艺术家大批涌进威尼斯现象,将会产生怎样的“歧感”叙述呢?  反对“共识逻辑”,提倡“歧感美学”是朗西埃涉入艺术领域时祭出的鲜明旗帜。在朗西埃看来,今天的艺术特别是具有解放性的艺术必须是对我们早已达成的“共识逻辑”开战。何为共识,按照朗西埃的观点,感知与感知之间,感知呈现模式和意义
期刊
搞当代艺术的人都喜欢谈可能性,一场讨论会上,也许会出现大多数人都使用“可能性”这个高频词的情形。当“可能性”遭遇“可能性”时,所谓的交流,也就是在可能性中左摇右摆,很难相遇。  这样的不相遇型研讨会,一次次开,我也一次又一次地去旁听,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知道这种交流的不可能,但还是会很有仪式感地坐到一起,并期待交流的成效在偶然之间发生。这样的安排,可以理解成是他们在与确然性、定论、共识进行较劲、对抗
期刊
中国艺术家太爱威尼斯了。他们以温州商人席卷楼市的热情,飞扑而去,在静静的初夏。除了火热的爱意,没有任何原因可以解释中国艺术的组团批发,在威尼斯。诚如艾未未父亲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艺术家对威尼斯的深情,如诗人般热忱。从1993年开始,这漂浮于亚得里亚海水上的土地,便成为中国艺术“成功”的代名词——在拿破仑眼中“欧洲最美的客厅”,中国第一次以“东方之路”的
期刊
本文是陆兴华就雅克·朗西埃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所做演讲《什么是当代艺术的时间?》的评论。  该演讲揭示了当代艺术的全新使命:“当代艺术”的目标,在当代去做出当代作品之外,更是在创作和展览时,去一次次重新制造出“当代”。当代艺术不是在当代之中做的艺术,还必须去制造出、搭出“当代”。当代还不在,艺术,是要去搭出那个“当代”;搭出“当代”的过程,是艺术。听上去,这像是艺术在篡政治政治权了,不过,朗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