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西埃来了,艺术界一片惊呼,有人簇拥欢腾,有人不屑一顾。朗西埃走了,欢呼声、唏嘘声,一切都归于平静。朗西埃来过吗?这是对当今普遍虚假世界的质问。现在,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看朗西埃此次中国行。朗西埃确实来了,因为他与我们的肉身相遇;朗西埃确实来了,因为传媒向我们呈现了他的影像;疑问“朗西埃来过吗?”,因为我们现在无法看到整个事件的现实效果。
可能再过十几、二十年后,我们才能感受到,朗西埃确实来过,因为那时有关朗西埃的研究已经完全展开,这次朗西埃之行也被作为档案反复咀嚼。事实也可能会是另一副面孔,朗西埃的思想再没有引起更深入的研究,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中国与朗西埃的故事被封存了。
朗西埃来中国短短数天,像是一场来自未来的梦,是一个充满错位关系的故事。迎接朗西埃的到来,整个中国学术界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象牙塔的大门并未完全对朗西埃敞开,大学课堂的现当代哲学史还没有朗西埃的位置,有关朗西埃的中文译著寥寥无几。我曾与某大学外国哲学的博士生谈起朗西埃,他们反应出的陌生表情,委实让我愕然。可能我问错了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朗西埃的理论并没有成为一般的常识,供哲学领域的年轻学者讨论。所以,朗西埃的理论还处于未来时间的某个维度,有待我们去打开它。
朗西埃首先是位哲学家,但在中国这个荒诞的语境中,他俨然变成了一位艺术理论家。朗西埃来中国后,身份的一系列转变引发了诸多错位关系:艺术理论家的身份掩盖了哲学家的身份,因此,原本应该发生在哲学界的对话,结果转换到了艺术界;从艺术界内部看来,原本应该与朗西埃平等对话的中国艺术理论界的大佬却销声匿迹,错位就这样继续下去了,朗西埃遭遇的对象成了中国的大艺术家和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中国艺术理论贫弱,艺术实践者对理论家求贤若渴,他们希望从朗西埃的理论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或方向的指引,但是朗西埃让他们失望了,以至于艺术家抱怨朗西埃“所选艺术作品都很差”。我们无需指责艺术家没有理解朗西埃的思路,而是朗西埃压根就找错了交流对象。无论从与许江等艺术家的交流,还是与学生的讲座,说话者和倾听者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朗西埃的哲学思路是典型法国式的,与萨特、巴特、德里达、福柯、拉康等人别无二致。当新艺术史学者诺曼·布莱森讨论法国艺术史特点时就指出,在法国,多数知识分子一直热衷于讨论艺术,法国艺术史写作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科边界的模糊,哲学、视觉艺术和文学批评都浑然一体。所以,当朗西埃向中国听众展示一系列当代艺术作品时,他不是在展示好的艺术作品,而只是用这些艺术作品来说明他的哲学思想,这就是法国艺术写作的一大特点。而这种原本不成问题的方法,当遭遇中国艺术家时,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哲学界、艺术理论界远没有做好对话朗西埃的准备,那么艺术家们准备好了吗?翘首企盼的艺术家并未得到预期的启示,不屑一顾的艺术家更多是对理论的盲目排斥。最后,让我们再回到题目的疑问“朗西埃来过吗?”如果朗西埃的故事继续按照现状错位下去,结局可能变成朗西埃真的未曾来过。
可能再过十几、二十年后,我们才能感受到,朗西埃确实来过,因为那时有关朗西埃的研究已经完全展开,这次朗西埃之行也被作为档案反复咀嚼。事实也可能会是另一副面孔,朗西埃的思想再没有引起更深入的研究,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中国与朗西埃的故事被封存了。
朗西埃来中国短短数天,像是一场来自未来的梦,是一个充满错位关系的故事。迎接朗西埃的到来,整个中国学术界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象牙塔的大门并未完全对朗西埃敞开,大学课堂的现当代哲学史还没有朗西埃的位置,有关朗西埃的中文译著寥寥无几。我曾与某大学外国哲学的博士生谈起朗西埃,他们反应出的陌生表情,委实让我愕然。可能我问错了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朗西埃的理论并没有成为一般的常识,供哲学领域的年轻学者讨论。所以,朗西埃的理论还处于未来时间的某个维度,有待我们去打开它。
朗西埃首先是位哲学家,但在中国这个荒诞的语境中,他俨然变成了一位艺术理论家。朗西埃来中国后,身份的一系列转变引发了诸多错位关系:艺术理论家的身份掩盖了哲学家的身份,因此,原本应该发生在哲学界的对话,结果转换到了艺术界;从艺术界内部看来,原本应该与朗西埃平等对话的中国艺术理论界的大佬却销声匿迹,错位就这样继续下去了,朗西埃遭遇的对象成了中国的大艺术家和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中国艺术理论贫弱,艺术实践者对理论家求贤若渴,他们希望从朗西埃的理论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或方向的指引,但是朗西埃让他们失望了,以至于艺术家抱怨朗西埃“所选艺术作品都很差”。我们无需指责艺术家没有理解朗西埃的思路,而是朗西埃压根就找错了交流对象。无论从与许江等艺术家的交流,还是与学生的讲座,说话者和倾听者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朗西埃的哲学思路是典型法国式的,与萨特、巴特、德里达、福柯、拉康等人别无二致。当新艺术史学者诺曼·布莱森讨论法国艺术史特点时就指出,在法国,多数知识分子一直热衷于讨论艺术,法国艺术史写作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科边界的模糊,哲学、视觉艺术和文学批评都浑然一体。所以,当朗西埃向中国听众展示一系列当代艺术作品时,他不是在展示好的艺术作品,而只是用这些艺术作品来说明他的哲学思想,这就是法国艺术写作的一大特点。而这种原本不成问题的方法,当遭遇中国艺术家时,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哲学界、艺术理论界远没有做好对话朗西埃的准备,那么艺术家们准备好了吗?翘首企盼的艺术家并未得到预期的启示,不屑一顾的艺术家更多是对理论的盲目排斥。最后,让我们再回到题目的疑问“朗西埃来过吗?”如果朗西埃的故事继续按照现状错位下去,结局可能变成朗西埃真的未曾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