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课件以其画面丰富、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等特点,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在音乐教学里,其优越性更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多媒体仅仅是教学活动中的工具和手段,教师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不能“画蛇添足”,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我们对待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想说爱你不容易”。要认真研究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课件,让它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找准课件的最佳作用点是关键。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幼儿学习音乐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课前,给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逐渐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让幼儿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音乐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语言文学来叙述。它的形象比较模糊,幼儿难以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运用课件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创造性地把一些音乐形象制成多媒体课件,多项结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具体形象的情境。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欲望。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描写春的歌,歌曲活泼、轻快,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前,我制作了春天风景的教学课件,并配以鸟啼声、流水声。上课时,让幼儿在教学里感受到浓浓的春天气息,从而启发幼儿用轻盈、优美的歌声来演唱。在欣赏《国歌》时,我配以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和运动健儿夺金牌时的精彩片断,让幼儿身临其境,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及时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多媒体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不仅能感悟到原汁原味的音乐形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诱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节时省力,化解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抑制状态的幼儿,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的。在音乐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是音乐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往往教授一个简单的乐理知识,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幼儿容易出现理解偏差、不到位,甚至思维阻滞的现象。此时,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为幼儿提供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在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在音符的认识中,我设计了一个动画游戏。把五线谱设计成一个大楼房,小音符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卡通,让幼儿利用鼠标的点击和拖动来为小音符找家。如果拖放正确,小音符便会对幼儿说谢谢;如果不对,小音符就会滑落原处。幼儿们被这个游戏深深吸引了,在游戏中,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每个音符唱名。在大班教材中有乐器的介绍,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些乐器并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当屏幕出现某一乐器,点击鼠标即出现由此乐器演奏的乐曲。幼儿也可自由点击,他对哪种乐器感兴趣就可以点击哪个画面。用多媒体课件把机械、生硬的音乐知识生动再现给幼儿,通过多媒体,使这些普遍被视为棘手的教学难点由远及近,由深化浅,变得通俗易懂。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在每个环节都适用。例如“小碰铃的认识”,有的老师设计了课件,大屏幕上有碰铃的图片,点击它便发出碰铃的声音,课件设计得非常好,可我觉得碰铃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乐器。学校音乐器材里通常都有配备,教师如果带一个碰铃实物到教学上,让幼儿自己主动去认识、去敲打,比多媒体上的画面和声音要更直观,更能加深幼儿的印象。
  
  三、欣赏审美、怡情悦心
  
  “美感仿佛可以摸得着”是艺术鉴赏的佳境,音乐欣赏是幼儿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限于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幼儿的经验有限,无法独立地去理解一部音乐作品,必须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然而,有的教师千篇一律、空口说教,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把美妙的音乐与生动的圖像联系在一起,辅以儿童化语言的讲解,以直观的视听效果触发幼儿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时,我录制了四小天鹅舞蹈和《世界风光》中的天鹅的片断,让幼儿结合舞蹈和画面欣赏该曲,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到了乐曲美。在音乐欣赏中视听结合也要因时制宜,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在一堂公开课上,有位老师给幼儿欣赏了乐曲组合《动物狂欢节》。在欣赏时,每段音乐都配上了一种动物的动画。我觉得这种设计限制了孩子的思维。音乐是一种模糊的艺术,同样的一部作品,每个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乐曲组合中有一段的音乐活泼、有跳跃感,孩子们就有可能理解成不同的小动物,比如:小松鼠、梅花鹿、兔子……可老师一开始就用小白兔的动画来固定了幼儿的理解,让幼儿没有了想象的余地。
  
  四、开阔视野,激发创造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丰富幼儿的知识,扩展他们文化视野,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音乐以其独特魅力,成了最好的桥梁。在音乐教学活动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幼儿提供开放的学习形式,营造信息场。多渠道地向幼儿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不仅能丰富学习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同时也能活跃幼儿的思维,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歌曲《快乐的罗嗦》这一课里,我设计的课件中有好几个火车开动的动画,有火车从远到近的,火车从启动到飞奔的,火车钻山洞的……当用鼠标点击后,动画的播放是无声的。我启发幼儿:“这个动画缺少什么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声音。”我便说:“那有哪位小朋友能为它配上声音呢?”孩子们特别兴奋,开始互相讨论,积极地开动脑筋,不一会儿,幼儿们就利用节奏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来表现火车开动时的不同情景。这样,孩子们不仅很快地掌握了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而且还有了一种成就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将作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上是本人利用多媒体课辅助音乐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力争通过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的巧妙运用,把音乐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与原来的《自然科学》教材相比较,更加突出了“整合”与“探究”,体现了《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在版面的设计中,减少了教材的文字内容,加之以更多的读图、思考、讨论、旁白和阅读等栏目,这对于习惯于教教材的老师是一个挑战,特别是作为农村学校,拥有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的现实性很小,开发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笔者产生了向教材要资源,从教材找资源的想法,根据实际
摘要:对情感因素的控制是组织好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对体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控制。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师生互动 情感因素 体育教学    情感因素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情感态度不仅与体育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体育教学。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得到广大老师的足够重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亲身体验现有知识的创造经历,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论证与抽象,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注重帮助学生改变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在培养学
摘要:初中科学进行环境教育的课堂形式主要有专题课堂教学和渗透课堂教学;环境教育课堂教学原则有综合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师生互动式与科学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手段有多种,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进行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环境教育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是科学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不仅是开展环境教
在平时测试和近幾年中考中,发现学生在解答化学试题时,由于答题知识缺陷,基本功不扎实,思维不缜密,审题不严谨,心理紧张等因素,不能很好地发挥水平,产生失误或错误的现象颇多。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评讲试卷上动脑筋,要实效。试卷评讲课是继续学习的一个“加油站”。怎样上好试卷评讲课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做好试卷评讲前的分析研究,找对策    一般来说,化学试卷上的二十多条选择题,有必要统计全班
传统的美术教學侧重于让幼儿临摹范画,训练幼儿的绘画技能,把形象逼真作为评价优秀作品的唯一标准。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过多地突出了教师的灌输作用,而忽视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影响了创造力的培养,显然与当代美术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许多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认为美术教学应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提高幼儿用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如何来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呢? 
长期以来,关于作业的布置,大家多习惯于规定统一的内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相同,年龄相当,布置相同的作业,似乎很合理,作业量也容易控制。学生作业除了课时作业本,同步练习外,还有其他如每课一练、习题精选等。学生的作业量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佳。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作业分量适当,针对性强,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成为我们值得重视的课题。下面我将研究思路及进展情况简述如下。    一、基本原则    
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热潮,焕发青春的气息,这是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的深情呼唤。理想中的体育课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是师生生命中精彩的篇章,是演绎生命华丽乐章的伊甸园。那么如何才能使体育课充满生命活力呢?我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 平等对话,让体育课富有情意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