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美育传统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99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为美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教育方式和优良传统。本文深入挖掘古代美育思想及美育实践,结合职业教育缺失美育的现状,找出古代美育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美育;重视;实践;启示
  美育,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美育对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性格等都能产生深刻影响,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从西方引入的,但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美育,且不乏深厚丰富的内涵。美育是古代教育理念的最高目标。
  一、中国古代美育传统
  (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中国作为一个泱泱五千年文明的大国,自先秦以来便蕴藏着丰富的美育思想,这是传统美育思想的积淀,也是中国自古便注重美育的体现。
  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教育家。在《论语》中有他的诸多美育思想。例如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人的修养,开始於学诗,自立於学礼,完成于学乐。在这里孔子把一个人的最高人格的养成是在音乐教育熏陶下实现。可见美育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占据了多大分量。孔子继承并发扬了西周的“六艺”教育传统,重视审美教育与培养个体人格之间的关系。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立志要高远,要以自己希望达到的境界来确立自己的志向;言行举止要以良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要保持内心的善良与仁爱,行事宽容有爱心;同时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游刃有余、熟稔于心。这四句话顺序是不能变的。“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于艺”可以回归到“至于道”,因为知识与艺术的目的,就在于探寻宇宙及人生的真相。志于道而据于德的人,知道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同时遵循内心的守则,不逾越道德的界线。依于仁义礼智信,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左右逢源,也让自己内心更加快乐和宁静,因此要“游于艺”,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寻求内心的丰盈。
  《礼记·学记》中也有对我们很有启发的美育思想。《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其中的美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意思是: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學习方面,要藏之于内,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亲敬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违背道义。《学记》在这里很直接地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
  因此在中国古代教育重视“以德立艺”,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美育传统下,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儒、艺坛诸家大多是“德艺双馨”的楷模、令人景仰的师长。例如孔子培养出来的弟子多卓有成效。
  (二)中国古代美育实践
  中国古代美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来实现的。《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欣赏诗歌可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情志,净化心灵。显然,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看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感染作用。
  孔子也重视《诗》的启发性。如《论语·八佾》中的一段,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子夏名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认为,子夏由他对“巧笑倩兮”等句的解释引申出“礼”后于“仁”的见解对自己是一种启发,反过来说,正是他的解释启发了子夏。
  下面再来看孔子的一堂美育课:一次,在与子路、曾点等人的谈话中,孔子询问诸人的理想。(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即是:“暮春三月,换上做好的春装,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结伴而归。”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内涵丰富,对养成学生职业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个层面的教育界人士也都认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美育的重视已在各种文件里体现出来,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例如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美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启示一:加强美育构建重视职业精神培养模式
  习大大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一个人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勤奋工作,脚踏实地进行科学劳动。做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养成的就是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的提升就要靠知识的积累和勤勉的实践,那么在校期间的敬业精神首先应当表现在学习上,然而一部分大学生把大学当作了人生的天堂,逃课、谈恋爱、泡网吧成了很多大学生的生活主旋律,作业抄袭,考试舞弊。这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系统、有序、彰显美育功能的高职美育模式,加强审美素质养成的美育环境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及实践活动结合,潜移默化构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
  总之,将美育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4.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邵庆祥,裘文意.当代诗教美育的意蕴、原则及其实践策略[J],理论探索,2010(1):63—66
其他文献
世界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我们正处于高科技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知识迅猛发展,新的信息与日俱增。  要使我们的知识赶上时代的要求,要使我们的认知结构能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优化认知结构。为此,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一项神圣的职责,就是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对老化了的知识及时更新换代的能力。  本文想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谈几点
期刊
摘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曾过于偏重应用技能,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随着教育理念变革,高職教育中素质教育备受关注,如何提升素质教育效果,如何完善与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成为国家素质教育层面和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处于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才会去深入、去学习、去体会。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自觉、积极地学习呢?教师要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创设悬念,激发兴趣  小學生年龄小,好奇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初中的教育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初中体育课中,加入了武术的学习,阳湖拳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主要对阳湖拳教学对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阳湖拳;初中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育活动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以往初中学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宪法的演变过程,通过40年的演变我国宪法走向了成熟,是一部好宪法,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变之路,即坚持党的领导与保障人民民主、坚持稳定和与时俱进结合,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宪法保障。展望未来,我国宪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做到更加重视保障人权、重视宪法的实施、重视宪法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改革开放;宪法;发展;特色;展望  引言  2018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综合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处理和解决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岗位技能综合训练,本实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学生其后的顶岗实训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训、工作岗位、教学改革  通过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理念,为适应学校教学教育转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特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实
期刊
摘要: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的生活背景不同,认知个性不同,在课堂上他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会各俱情态,也自然会生成许多教学资源。如果笔者们没有关注生成的意识,一些偶发性的资源就会一纵即逝,使真正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样课堂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项重要教学理念,它对于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预设而忽视生成的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
期刊
摘要:合唱作为一门传统的、综合的、群众性的艺术,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的音乐普及和发展水平。合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造能力、审美情趣、民族使命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然而就目前我国中学合唱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音乐教育现状为背景,从合唱对中学生素质的影响入手,采取文献研究法、心理学研究法,交叉学科渗透法、现代技术研究法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中阅读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信息,初步了解认识世界。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重视阅读训练,并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措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教师要采取措施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学生需要主动参与阅读学习中。教师依据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选取合适的文章,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训练方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达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品生活”的境界,是我们教学一线工作者的必修课。  关键词:桥梁,课堂切入点,兴趣激发点,练习着力点,难点突破口  引言: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