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常常使我们想起陶行知和他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蕴涵的课程思想,可以丰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陶行知先生在《晓庄三周岁》的报告中,把“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整套生活教育理论系统地确立了下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语文课堂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64-0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因此,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改中,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着力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语文课堂生活化,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
1.1 教学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社会
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1.2 讲课要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
1.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学做合一”的前提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关切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信任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学生,时时关注学生的反映,并根据不同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造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来。
2 教学资源生活化,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教材内容实际,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使生活化教学资源不断输入语文课堂,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
2.1 在书报杂志中学语文
我们鼓励学生阅读除语文课本以外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除学校图书室每天定时为学生借书外,还指导学生订阅各类书报杂志,各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茶余饭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书报杂志,既是休闲,更是阅读。
2.2 在电视、广播、网络中学语文
电视广播实际上是家庭语文课堂: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电视剧中记故事、练复述,收看收听广告时,思考该广告的优劣利弊,来一番评头论足;网络中包蕴着各种语文学习的信息,鼓励学生合理搜集、使用网络资源,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信息,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2.3 在与人交谈中学语文
放学回家时,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条理的说给父母听,是学习语文;班级管理中遇到了难题,征求父母的意见,记下他们的要点,是学习语文;与同学发生纠纷时,向老师讲清来龙去脉,是学习语文;针对某个话题,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是学习语文;在老人的絮絮讲述中,搜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地方掌故,是学习语文……
2.4 利用家乡人文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所处的小镇叫做“梅花”,我们所在的学校叫“梅花中学”,因此,学校将一些咏梅的诗词制作成墙体“名片”,我们组织学生抄录并背诵这些咏梅诗词。这样,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学生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理念初步实现了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目标。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参考文献
[1] 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2]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2004年2月10日.
[3] 《陶行知教育名篇》.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语文课堂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64-0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因此,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改中,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着力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语文课堂生活化,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
1.1 教学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社会
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1.2 讲课要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
1.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学做合一”的前提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关切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信任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学生,时时关注学生的反映,并根据不同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造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来。
2 教学资源生活化,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教材内容实际,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使生活化教学资源不断输入语文课堂,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
2.1 在书报杂志中学语文
我们鼓励学生阅读除语文课本以外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除学校图书室每天定时为学生借书外,还指导学生订阅各类书报杂志,各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茶余饭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书报杂志,既是休闲,更是阅读。
2.2 在电视、广播、网络中学语文
电视广播实际上是家庭语文课堂: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电视剧中记故事、练复述,收看收听广告时,思考该广告的优劣利弊,来一番评头论足;网络中包蕴着各种语文学习的信息,鼓励学生合理搜集、使用网络资源,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信息,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2.3 在与人交谈中学语文
放学回家时,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条理的说给父母听,是学习语文;班级管理中遇到了难题,征求父母的意见,记下他们的要点,是学习语文;与同学发生纠纷时,向老师讲清来龙去脉,是学习语文;针对某个话题,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是学习语文;在老人的絮絮讲述中,搜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地方掌故,是学习语文……
2.4 利用家乡人文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所处的小镇叫做“梅花”,我们所在的学校叫“梅花中学”,因此,学校将一些咏梅的诗词制作成墙体“名片”,我们组织学生抄录并背诵这些咏梅诗词。这样,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学生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理念初步实现了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目标。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参考文献
[1] 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2]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2004年2月10日.
[3] 《陶行知教育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