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冲突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国际交流中,由于缺乏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往往会产生文化冲突,进而妨碍正常交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2-0060-02
  Probe into Cultural Conflict between East and West and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ve Ability//Gao Xiaoqian, Zhang Jie
  Abstract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shock tend to arise and further hinder normal communication on account of our being shortage of foreign countries’ culture.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emphasis should be laid on the study and accumulation of cross-culture knowled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ve ability.
  Key words east and west; cultural shock;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ve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ning Medical College, Jining, Shandong, China 276826
  
  1 引言
  
  随着中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形下,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社会交往也与日俱增。因为文化的不同,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这表现在个人隐私、价值取向、饮食文化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消除疑虑,增进和谐,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冲突现象
  
  2.1 个人隐私
  中国人的个人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中国人首先把自己看做是团体的成员,而非个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对于别人的婚姻、家庭等的酸甜苦辣也较为关心,对方也乐意坦诚相告。西方人则不同,他们非常看重个人隐私,追求私人空间,不愿自己的事情过多地被别人过问和干涉。这是因为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崇尚独立思考,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由于中西方人们隐私观念的差异,文化冲突在所难免。比如初次见面,中国人会用提问的方式开始和别人交往:“你今年多大了啊?”“你结婚了吗?”“你做什么工作?”“你工资是多少?”对中国人来说,向陌生人问问题是表示跟某人投契并愿意与他友好谈话的一种通常的方式。而在西方人看来,则是严重侵犯个人隐私,是非常无礼和冒犯的表现。
  2.2 道德观念
  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西方人强调个人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有了不同的特点:中国重人倫,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情,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中庸、和谐,西方重竞争;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而西方的伦理道德则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
  2.3 价值取向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中庸之道,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因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中庸之道”被看做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崇尚独立思考,创新进取,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在他们看来,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何谈集体利益?
  2.4 饮食文化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劝菜,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也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和好客。而西餐则不同,西方人通常是分餐制或是自助餐,他们充分尊重个人权益,不会勉强别人做违背他们意愿的事情,因此不会用自己的餐具往别人的碗里夹菜,他们认为这样既不礼貌也不卫生,也不会想尽各种办法劝别人喝酒,直至喝醉为止。
  中西方的饮食观念不同。在中国,人们是非常看重吃的,故而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对于吃的过分重视导致人们对于美味的充分追崇,进而又有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说法。这也就解释了在烹调中中国人为何如此强调色、香、味俱全的做法。可以说,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已发挥到极致,乃至开餐馆成了中国人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对比中国的饮食文化,西方人的观念则理智得多,他们不太注重食物的色、香、味,而是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对于每天要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都有严格的量的要求,而这是中国人所无法忍受的。
  
  3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鉴于中西方在个人隐私、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饮食文化及社会礼仪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一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注重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和操练,忽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师自身应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自己的外语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和比较文化差异有很深的造诣,不能只限于熟知所教的课本,应大量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以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应帮助学生转变对外语学习故有的概念,让他们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非简单的字、词、句的堆砌。
  3.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投影仪、幻灯片等来增加学生对于跨文化知识的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使得学生对于跨文化知识的认识更加形象、直观,能够揭示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3.3 采用对比文化教学方法
  西方对比语言学认为,最好的外语教材应一方面对所学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一方面对学生的本族语进行平行的描写,并加以仔细的比较。在目前国内外语教材良莠不齐的情形下,外语教师应及时补充学生交际所需的目标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分析典型的跨文化交往的事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点,提高他们的文化鉴赏力和文化宽容性,从而消除误解,增进沟通。如中国人交流时避免眼神直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而西方人交流时眼神直视表示诚实不欺。同样面对别人的夸奖,中国人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人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方差异,中国人会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不够谦虚;而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觉十分惊讶,认为中国人虚伪,不够真诚。
  3.4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在课后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播放英文生活片,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学习语言使用,了解语言和文化,增加对英语国家习俗、价值观、审美观、礼仪风范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在阅读中发现文化差异的能力,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知识;鼓励学生和学校的外教和留学生同学积极交流,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 结论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社会现象。伴随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社会交往也与日俱增,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利于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谭维.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EB/OL].[2010-2-28].http://www.studa.net/yingmei
  [2]徐航.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131
  [3]凌欣.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科技信息,2008(20)
其他文献
为了确定汽轮机运行时运转参数对汽轮机可倾瓦轴承油膜特性的影响,以四瓦可倾瓦轴承为例,采用Pro/E建模,选用湍流SST三维模型,考虑到瓦块间隙及瓦块相互之间的影响,采用ANSYS模拟出
21世纪的今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往往可以满足具体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成为文字教材的延伸、升华,并可优化整体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  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及其课程开设的状况分析,根据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特点,指出了目前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而研究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一系
利用离心泵理论,对一种机械密封用锥形叶片式泵效环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CFD软件对泵效环的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泵效环邻域流场的压力分布,给出泵效环泵送能力的理论分析
本文就当今职业装的涵义、分类和它的功能,职业服装市场化的态势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关职业装的起源与发展的趋势,以使我们对职业装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摘要 当前,在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本科教育的时代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人才;本科教育;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5-0053-02  How to Strengthe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Zhang Jian  Abstract At present
由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戚墅堰所)自主开发的高速动车组齿轮箱已顺利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方案和产品试用评审,高速动车组齿轮箱即将实现中国"智造"
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多方面差异,为保证充分就业与长远发展,针对模具企业对不同等级、不同数量的用人需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针对高职模具专业设计了层次化的"四
合作办学会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但目前存在着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激励性以及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此,国家应制
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大批的创造型人才。现代创造学理论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从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到课堂内外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1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