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一个“多看”你的机会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yigyaoatc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友让我给她的同事介绍男朋友,我说出了一个名字,女友吓一跳,说:“他哪里配得上我同事?”其实她同事并不见得有多美,可是在她眼里美若天仙。
  想起我当红娘的一次经历。我是女方线人,朋友是男方线人。看他们迟迟没有进展,我打电话给朋友:“那女孩可是人尖儿,一堆人在后面候着呢!”朋友不急不徐:“没到时候吧,可能他们都很忙。”又过了一个月,和朋友吃饭,我声讨:“你那牛粪是怎么回事,我这儿鲜花可等着呢!”朋友回:“什么世道,牛粪不急鲜花都急了。”
  回头一想,自己也有同样的倾向—觉得自己的朋友无可挑剔,别人都是高攀。
  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越是亲近的人越觉得赏心悦目,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多看效应”,简而言之就是,看得越多越喜欢。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就类似的现象做过一个实验:
  他向参加实验者出示一些人的照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只出现一两次。之后,他请看照片的人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比起只看过几次的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照片。与人们惯常以为的“喜新厌旧”相反,看的次数增多反而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无怪乎,我们都觉得自己的朋友是“极品”,而不熟悉的人都属“残次”了。一个人就算你最初不怎么感兴趣,相处久了也觉得他总有可取之处。不信,看看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是不是个个都挺顺眼的?再看看身边的朋友们,是不是都怪不错的?还有你的父母,你的亲戚,怎么每一个都那么慈眉善目?
  人际交往中,如果你足够细心,可能会发现,那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很会利用“多看效应”,他们善于利用机会接触对方,提高彼此的熟悉度,继而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读大学时,系里有一个八面玲珑的女孩,人缘好得让人羡慕。可以说,系里的每个人,无论男女,跟她都很铁。后来发现,她的秘诀就是“串门”,经常到各寝室串,几乎和每个人都聊过天、谈过心、逛过街、出过门。男生宿舍那边,她也是常客,打牌、唱KTV,从来没少过她。
  好处是,不管什么选举,她的票数总是遥遥领先,用当时的话讲,就是群众基础极好。
  今天想来,她可是将“多看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大学里随机找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之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歡的程度也较低。
  所以,作为大学生,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人缘,不妨多在寝室间走动,即使只是露个脸,借瓶开水或者换本书。在来来往往中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同时获得你所期待的群众基础。
  作为职场人士,埋头苦干也并非明智之举。只管自己眼前那个小摊子,不与人交往,遇事喜欢往后撤,发言喜欢往后错,开会喜欢往后坐,这样只会让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之路止步不前,这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边缘。
  有一个词叫做“职场透明人”,说的就是那些严重被忽视、被忽略的人,活儿没少干,但就是不在同事和领导的视野内,说的话不被重视,做的事不被肯定,就连同事生个孩子、周末聚个会,都故意不通知他。总而言之,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和关注。时间久了,你可能会忘了这个人的存在。
  归根结底,都是不善于经营自己的职场形象,生生把自己与周围隔开了一道墙。
  经常与人聊天,拉拉家常,带点小礼物的同事,是不是人缘要好许多?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是不是往往比较讨领导欢心?当然,不是鼓励溜须拍马,露脸也要讲技巧,比如吃饭时的礼貌招呼,电梯里的寒暄问候,会议上的相视一笑,某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只要你不再低头走过,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当然,“多看效应”并非万能钥匙。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即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差。如果第一印象就很差,那么见面越多就越惹人讨厌,“多看”反而让人“多厌”,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切的前提还是认清自己,理顺了,再拿给别人看。
  关节点:多看效应
  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越是亲近的人越觉得赏心悦目,简而言之就是,看得越多越喜欢。
  与人们惯常以为的“喜新厌旧”相反,看的次数增多反而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露脸也要讲技巧,比如吃饭时的礼貌招呼,电梯里的寒暄问候,会议上的相视一笑,某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
其他文献
最近一张药片“发芽”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就像图片里的药片,长出了一条类似豆芽形状的尾巴。药片又不是种子,为什么会发芽?难不成还能开花结果?会不会是药片的质量有问题?一系列的问题让大家感到疑惑。  那么药片为什么会“发芽”呢?  其实图中药片“发芽”的情况,并非是药品质量的问题,而是药片受潮了。降血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降血糖药格列吡嗪控释片就是受潮后容易出现“发芽”的常见药物。那么为什么这类药物
期刊
什么,连这个都有人发明?!让你单手戴手链的神器  当姑娘们怎么都扣不上手链时,你的男朋友能帮上忙吗?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经验值基本为零,强上的话,勇猛力道把链子毁了都难说!还有,单身的姑娘们……乖,不哭,有了它,你就能单手戴手链了!  Fairy Fastener是一款戴手链的棒状辅助器,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无论多么难扣的手链,只要将Fairy Fastener前端的尖嘴钳夹住手链的环圈,另一只手就能
期刊
在古代,由奴变为自由身极为不易;现如今,想为“奴”却得先有资本,想成“房奴”,更是难上加难。  说到学区房,大家都会想起孟母三迁。当初这个故事是母亲告诉我的,然而年幼的我并不能体悟这则故事背后的深意。直到我长大,我才意识到母亲是幸运的—几乎没有为学区而发愁。  当时人们并没有商品房的概念,处于计划经济即将走向边缘却依旧存在的时代,住房与金钱似乎是脱钩的。一家人住在父亲单位的宿舍,无论面积、楼层还是
期刊
寄宿在Sofia家,像是又回到了女生宿舍。我們几个女生排队等洗漱,一起上下学,交换新资讯,周末去逛街……就差睡前的卧谈会了,不然还真的以为时光倒流,回到了少女时代。不过有那么一瞬间,我真的模糊了年纪,忘了自己已经跨进了让女人偶发焦虑的30大关。  就这样忘了今年几岁吧  有时候我在想,也许是Karen误把我当成了同龄人,又或者是我在Karen身上遇见了自己曾经喜欢的模样,才让我们迅速在陌生的环境里
期刊
“关键词”本不是地道的汉语词汇,来自于英文“keywords”。辞典中如此定义:特指单个媒体在制作使用索引时,所用到的词汇;是图书馆学中的词汇;关键词搜索是网络搜索索引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关键词,我们可以轻松检索到所需的内容,可以很容易地界定范围,甚至可以很偷懒—贴标签这种事情,相信不少人都干过。贴上标签基本等同于盖棺定论。因为人类喜欢归纳总结,这是认识陌生世界最简单又最好用的方法。如果善于
期刊
那些喝进去的陷阱  很多数据都已经证实,大多数人都低估了自己每天所吸收的热量,而其中有很多热量都是以饮料的形式摄入,常被忽视。  比如燥热口干时,你可能不会选择高热量的圣代冰淇淋,但是如果你选择的是冰镇牛奶,里面将含有同样的热量;还有,我们平时所喝的汽水、橙汁或是低脂牛奶所含的热量,多多少少地汇总起来,与一顿正餐的热量没有差别。  今天多喝一杯果汁,明天多饮一杯咖啡,就意味着你每天至少多摄入250
期刊
计划型人格,每年末必写年终总结,设立年度目标。年底再一项项比对着完成了多,给自己打分。一年年过去,发觉压力愈甚,每每发现总是目标高于执行,理想丰满于现实,到了年底是失望。于是一早决定今年是没有目标的一年。一年转瞬又过,到年尾却又开始尝试一一列下2016的种种关键词。如今看,都是获得。  第一个关键词:播种  去年夏天,首年在媒体工作,背负不可忍受的巨大压力和工作量。多少次在晚归的途中睡着,暗自对自
期刊
毫无疑问,《釜山行》是今年韩国最成功的商业片,没有之一,本土观影人次破千万。在豆瓣,《釜山行》飙到8.3的高分。它既不避讳好莱坞类型片的传统套路,却也有辨识度极高的韩片LOGO。以一个好莱坞见长的僵尸套路题材,讲述了有关人性的几个情感故事。这几个情感故事不但讲完整了,还讲出彩了,震撼到每一位观影观众,甚至让人觉得这部电影首先是一个情感大片、社会大片,只不过借用了一个僵尸题材的背景来更好的讲述和展现
期刊
G20峰会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旨在推动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反家庭暴力法  2016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据最高法2015年统计,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
期刊
搬入新家,原业主慷慨大方,把屋内所有用品都留给了我们。该先生有着南人的细腻,见缝插针把每个空间都塞得满满当当的,但我们家却秉持着北方人的粗放,喜欢住得宽阔清爽,于是第一天就大规模清理原物。大理石茶台两张,留一张就得了,沙发三组,留下两组就够了,挂在墙上的音箱,用不着,洗手间里的桑拿房,用不着。虽然原业主说过,这些东西才用了三四年,基本还是崭新的呢。  好好的物品还可以再用,总不能暴殄天物扔掉,那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