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而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现场生成性,也就是说教学的过程决定于师生的双向现场活动。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能根据学情的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是可取的教学艺术。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为学生创造放飞灵性双翼的机会。《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以前是放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学习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后,人教社的教材将它编排在一年级。今年5月,我校教研课,听一位老师献课,他讲的就是《称象》这一课。起初,我还疑惑,这么长、这么深刻的故事一年级孩子能学懂吗?如何把这篇“老”课文上出“新”意来呢?我带着几分疑惑开始听课,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有以下师生对话:
师:“曹冲是个多么聪明的孩子啊!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令周围的大臣都赞叹不已,我们是不是该给他点掌声呢?”(当同学们热情地鼓掌时,有一个男同学举手了,老师示意他发言。)
生1:“老师,可是我觉得曹冲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跟前面官员们的想法是有关系的。”(我一听,不禁愣了一下,没想到一年级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时,我发现老师也显出惊异的神情。显然,这个环节是老师没有预想到的。我不禁替老师捏了一把汗,看他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只见老师惊愕之余微笑着问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生1:“因为是官员们先想出了一些办法,让曹冲有了好主意。他根据造大秤这个办法把船当成了大秤,没有人提得起大秤,他就让水来托住船。”(听到这儿,我真为这位学生那不同平常的思维而欣喜,忍不住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一年级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看法,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师:“你非常会思考啊,老师真为你高兴。对于这一点,还有同学想补充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击中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上一些学生也纷纷举起了小手,想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无疑是真正的读书。)
生2:“曹冲用石头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生3:“曹冲的办法其实是大家一起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学生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从他们那自信的小脸上,我知道他们已经在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了。)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一下子就想出了这么难的问题。所以说曹冲聪明是因为他会从别人的方法中得到启发,看来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啊。如果你是曹冲,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后来,与这位任课教师交流时,他专门谈到上面的情况是他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现在这个问题是他突发灵感追问的。这一下,教室里像开了锅,讨论达到了最高潮。)
生1:“还可以用粮食代替大象的重量!”生2:“曹冲说的办法虽然好,但是船上的石头搬上搬下多麻烦呀!我想往船上站一些大人,如果船沉不到画线的地方,还可以加上几个小孩子,直到船刚好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每个人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生3:“可以先在船的侧面想办法用横线标好重量,做成一杆特别的‘船秆’,然后把大象赶到船上,看看船下沉到哪条横线,这样就能很快知道大象的重量了。而且,如果曹操再要称什么大东西的话,这杆‘船秆’就又可以大显本领了。”生4:“我想可以造一个大大的跷跷板,再把大象赶到跷跷板的一边,然后叫许多人来站到另一边,等跷跷板平了为止。再称出跷跷板上这些人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师:“你们真了不起,都是现代版的小曹冲了!你们能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还用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啊,现在是一个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这种问题已经难不倒我们了。但是在三国时期,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们才说曹冲是聪明的呀!”(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课堂上学生生动而活跃的思维打消了我所有的担心,孩子们不仅能很快读懂曹冲“称象”的办法,而且他们还大胆向这位几千年来“聪明孩子”的典范——曹冲提出了挑战,“将石头换人”“做杆船秆”“用跷跷板来称”等,多么有理、多么特别、多么有趣。这真是新课程改革下新课堂的一种新气象啊!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课改所带来的生命与活力。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如果没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敏感点,适时提出这个问题,恐怕学生不会对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这个问题掌握得这么牢固。也正是老师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去探究更多的称重的方法,使学生局限在一点上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使他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只要教师能随机应变、巧妙引导,学生的思维就能驰骋,学生的潜能就一定能在教学中被释放出来。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为学生创造放飞灵性双翼的机会。《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以前是放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学习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后,人教社的教材将它编排在一年级。今年5月,我校教研课,听一位老师献课,他讲的就是《称象》这一课。起初,我还疑惑,这么长、这么深刻的故事一年级孩子能学懂吗?如何把这篇“老”课文上出“新”意来呢?我带着几分疑惑开始听课,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有以下师生对话:
师:“曹冲是个多么聪明的孩子啊!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令周围的大臣都赞叹不已,我们是不是该给他点掌声呢?”(当同学们热情地鼓掌时,有一个男同学举手了,老师示意他发言。)
生1:“老师,可是我觉得曹冲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跟前面官员们的想法是有关系的。”(我一听,不禁愣了一下,没想到一年级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时,我发现老师也显出惊异的神情。显然,这个环节是老师没有预想到的。我不禁替老师捏了一把汗,看他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只见老师惊愕之余微笑着问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生1:“因为是官员们先想出了一些办法,让曹冲有了好主意。他根据造大秤这个办法把船当成了大秤,没有人提得起大秤,他就让水来托住船。”(听到这儿,我真为这位学生那不同平常的思维而欣喜,忍不住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一年级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看法,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师:“你非常会思考啊,老师真为你高兴。对于这一点,还有同学想补充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击中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上一些学生也纷纷举起了小手,想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无疑是真正的读书。)
生2:“曹冲用石头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生3:“曹冲的办法其实是大家一起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学生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从他们那自信的小脸上,我知道他们已经在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了。)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一下子就想出了这么难的问题。所以说曹冲聪明是因为他会从别人的方法中得到启发,看来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啊。如果你是曹冲,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后来,与这位任课教师交流时,他专门谈到上面的情况是他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现在这个问题是他突发灵感追问的。这一下,教室里像开了锅,讨论达到了最高潮。)
生1:“还可以用粮食代替大象的重量!”生2:“曹冲说的办法虽然好,但是船上的石头搬上搬下多麻烦呀!我想往船上站一些大人,如果船沉不到画线的地方,还可以加上几个小孩子,直到船刚好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每个人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生3:“可以先在船的侧面想办法用横线标好重量,做成一杆特别的‘船秆’,然后把大象赶到船上,看看船下沉到哪条横线,这样就能很快知道大象的重量了。而且,如果曹操再要称什么大东西的话,这杆‘船秆’就又可以大显本领了。”生4:“我想可以造一个大大的跷跷板,再把大象赶到跷跷板的一边,然后叫许多人来站到另一边,等跷跷板平了为止。再称出跷跷板上这些人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师:“你们真了不起,都是现代版的小曹冲了!你们能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还用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啊,现在是一个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这种问题已经难不倒我们了。但是在三国时期,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们才说曹冲是聪明的呀!”(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课堂上学生生动而活跃的思维打消了我所有的担心,孩子们不仅能很快读懂曹冲“称象”的办法,而且他们还大胆向这位几千年来“聪明孩子”的典范——曹冲提出了挑战,“将石头换人”“做杆船秆”“用跷跷板来称”等,多么有理、多么特别、多么有趣。这真是新课程改革下新课堂的一种新气象啊!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课改所带来的生命与活力。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如果没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敏感点,适时提出这个问题,恐怕学生不会对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这个问题掌握得这么牢固。也正是老师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去探究更多的称重的方法,使学生局限在一点上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使他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只要教师能随机应变、巧妙引导,学生的思维就能驰骋,学生的潜能就一定能在教学中被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