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楚都纪南城周边楚墓出土了13件青铜越式鼎,鄂东地区楚墓出土了吴越文化区代表器物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这些都表明了楚文化与越文化间的紧密关系,楚文化和越文化是长江中下游两支影响最为深远广泛的文化,曾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建立起一度称霸中原的三个强大的诸侯国楚国、吴国和越国。本文也试从楚墓主要出土文物来探讨楚越文化之融合。
【关键词】:楚文化;越文化;文化融合;楚墓
一、主要考古发现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发掘的楚墓共6000多座,占已发掘的东周墓葬总数的75%左右,地域上以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四省最多,此外,江苏、上海、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其中,以楚国的中心地区湖北江陵和湖南长沙两地最为集中,仅这两处已发掘的楚墓数量就近5000座。而且由于气候、土质、水位和埋葬方法等方面的原因,楚墓的棺椁及随葬品等一般保存较好。
由于缺乏文献记载, 楚文化研究以楚文化考古为前提,而楚文化考古的基础工作又是对楚墓的研究。至今发掘的楚墓已逾七千座, 从两周之际至战国晚期楚亡,绵延数百载, 几乎涵盖了楚文化发展的全部历程。如此丰富的考古材料为我们复原楚国历史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对楚墓研究因而成为楚文化考古的工作中心,并且取得了不少丰硕的成果。
这里主要举楚都纪南城周边楚墓出土的“越式鼎”和鄂东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
(一)、楚都纪南城周边楚墓出土的“越式鼎”
楚纪南故城是中国东周时期楚国郢都故址。在湖北省荆州古城北约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汉以后史称纪南城。前后共411年中,楚国共有二十代国王在此建都。在此期间,楚国还先后统一了近五十个小国,势力极大,全盛的时候,楚国的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南部,纪南城也成为楚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当时南方的第一大都会。
在纪南城四周约三四十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密集的楚墓。仅江陵雨台山、秦家嘴、九店3处楚墓地已发掘楚墓逾1200座。纪南城周边墓地的分布有一定之规,有封土的大、中型贵族墓大都分布于距城较远的山岭之上,小型墓则在离城较近的高坡地,这些墓地应是该城居民的丧葬用地。
目前纪南城周边楚墓地已发掘随葬青铜“越式鼎”的墓葬约13 座,分布于江陵雨台山、九店、蚂蟥山墓地,以及荆门包山和荆州砖瓦厂墓地。其中雨台山墓地发掘8 座、九店墓地2 座,其余皆为1 座。
这批墓葬所出土青铜“越式鼎”的器形基本一致,一般为附耳、敛口、口沿外有一周突棱以承盖、腹壁斜直、底近平、扁足斜外撇。
(二)、鄂东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
鄂东地区见诸报导的已发掘楚墓主要分布于黄州、鄂城、麻城、广水、孝昌、黄陂和汉阳等地,该区北邻河南省,东接安徽省, 南隔幕阜山与江西省相望, 西与随州及江汉平原西部相接,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素有“吴头楚尾”之称。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 该区存在一定的吴越文化因素在该区已发掘的300余座楚墓中随葬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的墓葬主要有黄冈国儿冲M5、黄冈汪家冲M34 和M50、麻城白骨墩M1、汉阳熊家岭M6、鄂城百子畈M5、新州李集镇M2等, 其中鄂城百子畈M5的原始瓷杯出土于该墓椁内的一具殉葬棺内。这批墓葬的时代集中于战国中期, 仅熊家岭M12 时属战国早期, 所见器类主要为罐和杯。
二、以文化层面看楚越文化融合
任何考古学文化,都不是孤立发展的。某一文化只要和其它文化发生一定的接触,就会相互影响,楚、越文化自然也不例外。鉴于文化的发展既有时代的变迁,又有地域的差异,因此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和历史时期内所进行的一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积累。文化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心理文化。
(一)、楚越文化融合模式典型器物
这些出土器物除了显示出当时人类的聪颖和智慧和,也是文化中物质生产文化的体现。它们是人类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物质生产的实体性,它们当中凝结了人们认识,改造自然的精神因素。上述那些墓葬位于鼎盛时期楚国都城周边的墓地,与众多楚墓杂处,具有楚文化的埋葬习俗,而且以楚文化特征为主,同时又兼有越文化因素,特别是随葬了越文化的典型器物——“越式鼎”,据此可以推测这些墓葬绝大部分应为楚化了的越人或其后裔的墓葬。同时也不排除部分墓葬的墓主人确为楚人,出于某种原因而随葬了越式器物。但是考虑楚文化为当时强势文化,以及青铜礼器鼎所具有的较强的身份和族属标示作用,后一种可能性较小。
(二)、楚国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
楚因为其一半华夏一半蛮夷及介乎东西南北之间的地域优势,几乎一开始就具有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在后来不断扩张疆域的进程中,对当地的土著文化都采取了开明政策。这种包容的态度一方面使得楚文化能积极吸收蛮夷文化中的先进因素,迅速成为南中国最强大的国家,并成为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之一。这也同时体现了文化中制度行为文化。除了战争所导致的人口迁徙、文化碰撞之外,吴起在楚国变法, 曾迁贵人往实广虚之地, 鄂东地区也应有大量人口迁入。春秋中期以来, 随着各国族间的争战、经贸往来和人口迁徙, 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融合已有基础, 楚国灭越战争导致的文化碰撞、越人离散,成为含有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等文化因素的吴越文化向外传播的加速器,客观上促进了这一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
(三)、楚越早期共同宗教信仰——巫文化
这批墓葬中部分墓葬除随葬青铜剑外,还有较多的青铜兵器,而青铜礼器、仿铜陶礼器和日用器均较少。还有一些墓葬出土了镇墓兽、凤鸟悬鼓,有学者提出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镇墓兽”为楚国巫觋死后载魂升天法器的说法,并且东周时期南方楚地巫风炽盛,巫术的执行者巫觋在楚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学者研究认为,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墓主人有着贵族身份就能随葬楚式镇墓兽,而是因为墓主人拥有能随葬镇墓兽的特殊资格。据此我们可以试作推测:以上随葬镇墓兽和青铜“越式鼎”墓葬的墓主人为已经楚化了的越人,他们不仅与楚人有着共同的宇宙观和灵魂观,而且亲为巫觋在楚国都城参与祭祀等宗教活动,被认为具有沟通人神的能力,并籍此拥有楚国贵族的身份,故其死后不仅随葬本族的特征性器物“越式鼎”,而且还有引魂升天的楚式漆木器——镇墓兽。
春秋晚期,随着吴楚战争的加剧,楚文化对越文化影响越来越明显,越学习和广泛使用楚国的青铜礼器如鼎等器物。或出土有楚式鼎等楚文化特点铜器,或越式鼎与楚式鼎共存。鄂东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也反映了楚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楚国对其他国族的文化采取了包容的政策。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的扩大,加大了人口的流动和文化的扩展, 特别是战国中期楚灭越,吴越文化中的卓越成分,如远胜于软陶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为邻近地区的楚人吸纳,成为该地区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外族器物不仅见于越裔人群, 而且成为鄂东楚墓区多族源的高等级墓葬随葬的奢侈品。可见楚地不仅存在着大量不同族源的楚墓,而且这些墓葬还以一种开放的态势吸纳其他国族的文化精华。
参考文献:
[1]丁兰.纪南城周边楚墓地出土青铜“越式鼎”现象的考古学考察[J].江汉考古,2012(2).
[2]丁兰.鄂东楚墓出土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现象与民族文化融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3]丁兰.试论楚式“镇墓兽”与东周时期楚民族的巫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4]刘毅.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研究[J].华夏考古,2003(3).
[5]叶文宪.论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越文化与楚文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关键词】:楚文化;越文化;文化融合;楚墓
一、主要考古发现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发掘的楚墓共6000多座,占已发掘的东周墓葬总数的75%左右,地域上以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四省最多,此外,江苏、上海、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其中,以楚国的中心地区湖北江陵和湖南长沙两地最为集中,仅这两处已发掘的楚墓数量就近5000座。而且由于气候、土质、水位和埋葬方法等方面的原因,楚墓的棺椁及随葬品等一般保存较好。
由于缺乏文献记载, 楚文化研究以楚文化考古为前提,而楚文化考古的基础工作又是对楚墓的研究。至今发掘的楚墓已逾七千座, 从两周之际至战国晚期楚亡,绵延数百载, 几乎涵盖了楚文化发展的全部历程。如此丰富的考古材料为我们复原楚国历史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对楚墓研究因而成为楚文化考古的工作中心,并且取得了不少丰硕的成果。
这里主要举楚都纪南城周边楚墓出土的“越式鼎”和鄂东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
(一)、楚都纪南城周边楚墓出土的“越式鼎”
楚纪南故城是中国东周时期楚国郢都故址。在湖北省荆州古城北约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汉以后史称纪南城。前后共411年中,楚国共有二十代国王在此建都。在此期间,楚国还先后统一了近五十个小国,势力极大,全盛的时候,楚国的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南部,纪南城也成为楚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当时南方的第一大都会。
在纪南城四周约三四十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密集的楚墓。仅江陵雨台山、秦家嘴、九店3处楚墓地已发掘楚墓逾1200座。纪南城周边墓地的分布有一定之规,有封土的大、中型贵族墓大都分布于距城较远的山岭之上,小型墓则在离城较近的高坡地,这些墓地应是该城居民的丧葬用地。
目前纪南城周边楚墓地已发掘随葬青铜“越式鼎”的墓葬约13 座,分布于江陵雨台山、九店、蚂蟥山墓地,以及荆门包山和荆州砖瓦厂墓地。其中雨台山墓地发掘8 座、九店墓地2 座,其余皆为1 座。
这批墓葬所出土青铜“越式鼎”的器形基本一致,一般为附耳、敛口、口沿外有一周突棱以承盖、腹壁斜直、底近平、扁足斜外撇。
(二)、鄂东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
鄂东地区见诸报导的已发掘楚墓主要分布于黄州、鄂城、麻城、广水、孝昌、黄陂和汉阳等地,该区北邻河南省,东接安徽省, 南隔幕阜山与江西省相望, 西与随州及江汉平原西部相接,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素有“吴头楚尾”之称。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 该区存在一定的吴越文化因素在该区已发掘的300余座楚墓中随葬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的墓葬主要有黄冈国儿冲M5、黄冈汪家冲M34 和M50、麻城白骨墩M1、汉阳熊家岭M6、鄂城百子畈M5、新州李集镇M2等, 其中鄂城百子畈M5的原始瓷杯出土于该墓椁内的一具殉葬棺内。这批墓葬的时代集中于战国中期, 仅熊家岭M12 时属战国早期, 所见器类主要为罐和杯。
二、以文化层面看楚越文化融合
任何考古学文化,都不是孤立发展的。某一文化只要和其它文化发生一定的接触,就会相互影响,楚、越文化自然也不例外。鉴于文化的发展既有时代的变迁,又有地域的差异,因此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和历史时期内所进行的一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积累。文化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心理文化。
(一)、楚越文化融合模式典型器物
这些出土器物除了显示出当时人类的聪颖和智慧和,也是文化中物质生产文化的体现。它们是人类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物质生产的实体性,它们当中凝结了人们认识,改造自然的精神因素。上述那些墓葬位于鼎盛时期楚国都城周边的墓地,与众多楚墓杂处,具有楚文化的埋葬习俗,而且以楚文化特征为主,同时又兼有越文化因素,特别是随葬了越文化的典型器物——“越式鼎”,据此可以推测这些墓葬绝大部分应为楚化了的越人或其后裔的墓葬。同时也不排除部分墓葬的墓主人确为楚人,出于某种原因而随葬了越式器物。但是考虑楚文化为当时强势文化,以及青铜礼器鼎所具有的较强的身份和族属标示作用,后一种可能性较小。
(二)、楚国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
楚因为其一半华夏一半蛮夷及介乎东西南北之间的地域优势,几乎一开始就具有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在后来不断扩张疆域的进程中,对当地的土著文化都采取了开明政策。这种包容的态度一方面使得楚文化能积极吸收蛮夷文化中的先进因素,迅速成为南中国最强大的国家,并成为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之一。这也同时体现了文化中制度行为文化。除了战争所导致的人口迁徙、文化碰撞之外,吴起在楚国变法, 曾迁贵人往实广虚之地, 鄂东地区也应有大量人口迁入。春秋中期以来, 随着各国族间的争战、经贸往来和人口迁徙, 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融合已有基础, 楚国灭越战争导致的文化碰撞、越人离散,成为含有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等文化因素的吴越文化向外传播的加速器,客观上促进了这一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
(三)、楚越早期共同宗教信仰——巫文化
这批墓葬中部分墓葬除随葬青铜剑外,还有较多的青铜兵器,而青铜礼器、仿铜陶礼器和日用器均较少。还有一些墓葬出土了镇墓兽、凤鸟悬鼓,有学者提出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镇墓兽”为楚国巫觋死后载魂升天法器的说法,并且东周时期南方楚地巫风炽盛,巫术的执行者巫觋在楚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学者研究认为,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墓主人有着贵族身份就能随葬楚式镇墓兽,而是因为墓主人拥有能随葬镇墓兽的特殊资格。据此我们可以试作推测:以上随葬镇墓兽和青铜“越式鼎”墓葬的墓主人为已经楚化了的越人,他们不仅与楚人有着共同的宇宙观和灵魂观,而且亲为巫觋在楚国都城参与祭祀等宗教活动,被认为具有沟通人神的能力,并籍此拥有楚国贵族的身份,故其死后不仅随葬本族的特征性器物“越式鼎”,而且还有引魂升天的楚式漆木器——镇墓兽。
春秋晚期,随着吴楚战争的加剧,楚文化对越文化影响越来越明显,越学习和广泛使用楚国的青铜礼器如鼎等器物。或出土有楚式鼎等楚文化特点铜器,或越式鼎与楚式鼎共存。鄂东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也反映了楚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楚国对其他国族的文化采取了包容的政策。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的扩大,加大了人口的流动和文化的扩展, 特别是战国中期楚灭越,吴越文化中的卓越成分,如远胜于软陶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为邻近地区的楚人吸纳,成为该地区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外族器物不仅见于越裔人群, 而且成为鄂东楚墓区多族源的高等级墓葬随葬的奢侈品。可见楚地不仅存在着大量不同族源的楚墓,而且这些墓葬还以一种开放的态势吸纳其他国族的文化精华。
参考文献:
[1]丁兰.纪南城周边楚墓地出土青铜“越式鼎”现象的考古学考察[J].江汉考古,2012(2).
[2]丁兰.鄂东楚墓出土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现象与民族文化融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3]丁兰.试论楚式“镇墓兽”与东周时期楚民族的巫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4]刘毅.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研究[J].华夏考古,2003(3).
[5]叶文宪.论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越文化与楚文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