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会感叹或是议论“现在的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现在的孩子接触社会、接触新事物也更早、更广泛,这使不少孩子容易突发奇想,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出格”的事。不少家长为此非常苦恼,觉得孩子太调皮,无理取闹,甚至严历斥责孩子。但是孩子的出格真的全是“无理取闹”吗?单单是调皮吗?
有这样一个例子,母亲带女儿去绘画班画画,老师讲述完故事后,讲述了一下小鸭子的特征,让幼儿学习绘画鸭子,开始后很多孩子都画起来了,有的孩子还画的不错,把鸭子的特征全表现出来了,这时妈妈看了看女儿,发现她才画了个半椭圆,看到其他孩子都画的差不多了,母亲也着急了,忙跟孩子说:“你看你画的什么,看看别人画的多好?”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像别人学习,快点画好鸭子,但是孩子听了后会大受打击,幸好这时老师过来了,阻止了那位母亲“别着急,让孩子慢慢画,也许她有自己的想法。”果然,一会后,女儿完成了这幅画,老师让她给大家讲讲画的内容,她简单的讲了一下她画的故事:“鸭妈妈和鸭宝宝出去玩,走散了,小鸭去问青蛙妈妈:你好!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青蛙妈妈没看到;小鸭又问乌龟姐姐:你好!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乌龟姐姐也说没看到!最后小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妈妈去找妹妹了!妈妈带着小鸭和妹妹一起去了游乐场!” 看着画面,老师为孩子的创意感到欣喜。母亲也感到震惊。
教育专家认为,只要孩子的“出格”没有超出合理的限度,家长们都应该宽容对待,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有利于将“出格”的孩子培养成才。
一、我们必须了解孩子出格的原因
社会不断发展,孩子们的生存、成长环境,都和父母小时候不一样了,他们面对的世界更精彩,更丰富,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好奇心不断增强,容易突发奇想,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出格的事。其实,儿童在两岁左右就已经开始将自己从周围的客体中分离出来。独立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这时他们就开始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想方设法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心理学上称作为"儿童自我中心"的表现。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家中六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所以平时这种需要总能得到满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总是设法满足,对孩子表现自己的行为尤为放任,一味鼓励不加引导,这就会引出许多问题。例如:
有的孩子平时比较乖,但是家里一来了客人就变得反常,淘气的很,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对于这些孩子的行为,第一,客人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孩子特别容易兴奋。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神经统抑制功能尚不完善,客人越多、越逗他,疯劲儿就越足的缘由了。第二,客人和家长的放纵、宽容是造成孩子"出格"的又一客观因素。客人来做客,看到小孩子总喜欢以孩子为话题谈论几句,夸赞几句也是免不了的。但这就像点燃了一根导火线,引出了孩子的一系列兴奋表现。大人们的话题转开后,孩子却依然不肯退出,还要继续得到掌声,要求别人再注意自己。宽容的客人往往很自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还会继续表扬孩子。这就更糟,孩子必定会闹得更凶,直到激怒一旁的父母。来客人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总要比平时克制些,这也是孩子在这种特定场合下更为放纵的原因之一。
二、怎样来克服孩子的“出格”?
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主。抓住幼儿教育这一段关键时期,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提出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规则要求,对于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1、进行必要的行为规范训练。在客人到来之前,明确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让孩子有一个准备的时间,在客人走后,对孩子的表现要有所反馈。表现好,就给予肯定或奖励,若表现不好,则给予批评,并再次强调正确的行为方式,也可以给孩子以适当的惩罚,但不要打骂孩子:
2、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在客人面前让孩子有适当的表现机会。如让孩子背诵唐诗或儿歌等等。当话题转移时,预先给孩子以明确的说明,可以对孩子说:"现在爸爸、妈妈要与叔叔、阿姨講大人的事情了,你自己先去一边好好玩,好吗。"这样既可以让兴奋起来的孩子受一定的制约。又可以让孩子有适当的思想准备,退出大人们的交谈注意中心。客人走时带孩子一齐送送客人,并让孩子与客人道别。
三、无论是那种“出格”父母都应该正确对待孩子
首先,要了解孩子“出格”的原因并能正确理解孩子的“出格”,父母要知道孩子们的一些“反规则”行为,其实是对于自己生理成熟的一种尝试性反应,而并非真的学坏了。
其次,父母在发现孩子的这种尝试性行为时,需要表明态度,给孩子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避免因为简单粗暴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推动孩子走向父母希望的反面。
最后,父母要懂得去主动聆听,听一听孩子是怎么想的,我们说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沟通交流,而沟通、交流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最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扉,弄清孩子的想法,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引导和教育方法。反之,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出格”行为,并对他们的这些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就无法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没有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这样,在“出格”的孩子们中间,一定会出现更多的被扼杀的人才。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晨曦幼儿园 江苏】
有这样一个例子,母亲带女儿去绘画班画画,老师讲述完故事后,讲述了一下小鸭子的特征,让幼儿学习绘画鸭子,开始后很多孩子都画起来了,有的孩子还画的不错,把鸭子的特征全表现出来了,这时妈妈看了看女儿,发现她才画了个半椭圆,看到其他孩子都画的差不多了,母亲也着急了,忙跟孩子说:“你看你画的什么,看看别人画的多好?”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像别人学习,快点画好鸭子,但是孩子听了后会大受打击,幸好这时老师过来了,阻止了那位母亲“别着急,让孩子慢慢画,也许她有自己的想法。”果然,一会后,女儿完成了这幅画,老师让她给大家讲讲画的内容,她简单的讲了一下她画的故事:“鸭妈妈和鸭宝宝出去玩,走散了,小鸭去问青蛙妈妈:你好!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青蛙妈妈没看到;小鸭又问乌龟姐姐:你好!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乌龟姐姐也说没看到!最后小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妈妈去找妹妹了!妈妈带着小鸭和妹妹一起去了游乐场!” 看着画面,老师为孩子的创意感到欣喜。母亲也感到震惊。
教育专家认为,只要孩子的“出格”没有超出合理的限度,家长们都应该宽容对待,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有利于将“出格”的孩子培养成才。
一、我们必须了解孩子出格的原因
社会不断发展,孩子们的生存、成长环境,都和父母小时候不一样了,他们面对的世界更精彩,更丰富,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好奇心不断增强,容易突发奇想,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出格的事。其实,儿童在两岁左右就已经开始将自己从周围的客体中分离出来。独立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这时他们就开始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想方设法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心理学上称作为"儿童自我中心"的表现。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家中六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所以平时这种需要总能得到满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总是设法满足,对孩子表现自己的行为尤为放任,一味鼓励不加引导,这就会引出许多问题。例如:
有的孩子平时比较乖,但是家里一来了客人就变得反常,淘气的很,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对于这些孩子的行为,第一,客人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孩子特别容易兴奋。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神经统抑制功能尚不完善,客人越多、越逗他,疯劲儿就越足的缘由了。第二,客人和家长的放纵、宽容是造成孩子"出格"的又一客观因素。客人来做客,看到小孩子总喜欢以孩子为话题谈论几句,夸赞几句也是免不了的。但这就像点燃了一根导火线,引出了孩子的一系列兴奋表现。大人们的话题转开后,孩子却依然不肯退出,还要继续得到掌声,要求别人再注意自己。宽容的客人往往很自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还会继续表扬孩子。这就更糟,孩子必定会闹得更凶,直到激怒一旁的父母。来客人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总要比平时克制些,这也是孩子在这种特定场合下更为放纵的原因之一。
二、怎样来克服孩子的“出格”?
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主。抓住幼儿教育这一段关键时期,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提出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规则要求,对于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1、进行必要的行为规范训练。在客人到来之前,明确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让孩子有一个准备的时间,在客人走后,对孩子的表现要有所反馈。表现好,就给予肯定或奖励,若表现不好,则给予批评,并再次强调正确的行为方式,也可以给孩子以适当的惩罚,但不要打骂孩子:
2、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在客人面前让孩子有适当的表现机会。如让孩子背诵唐诗或儿歌等等。当话题转移时,预先给孩子以明确的说明,可以对孩子说:"现在爸爸、妈妈要与叔叔、阿姨講大人的事情了,你自己先去一边好好玩,好吗。"这样既可以让兴奋起来的孩子受一定的制约。又可以让孩子有适当的思想准备,退出大人们的交谈注意中心。客人走时带孩子一齐送送客人,并让孩子与客人道别。
三、无论是那种“出格”父母都应该正确对待孩子
首先,要了解孩子“出格”的原因并能正确理解孩子的“出格”,父母要知道孩子们的一些“反规则”行为,其实是对于自己生理成熟的一种尝试性反应,而并非真的学坏了。
其次,父母在发现孩子的这种尝试性行为时,需要表明态度,给孩子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避免因为简单粗暴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推动孩子走向父母希望的反面。
最后,父母要懂得去主动聆听,听一听孩子是怎么想的,我们说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沟通交流,而沟通、交流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最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扉,弄清孩子的想法,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引导和教育方法。反之,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出格”行为,并对他们的这些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就无法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没有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这样,在“出格”的孩子们中间,一定会出现更多的被扼杀的人才。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晨曦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