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普通高中;特殊学生;心理救助;有效途径
普通高中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心理救助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观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构开放型的课程观和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等,构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通过普通高中特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课题研究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选择积极的态度自我排解;使教师认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和谐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我心理、性别心理、家庭关系、朋友师生关系、社会适应、学习压力等多个方面。而每一个心理问题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原因和表征。为此,我们计划就特殊家庭(父母双亡、单亲、流动、贫困)学生问题及特殊特征(厌学、网瘾、烟瘾、早恋、叛逆、自残、注意力分散、肥胖)学生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寻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心理救助的途径,为特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些贡献。故此,我们申报了普通高中特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课题研究。下面针对厌学和性格障碍学生的问题谈谈心理救助的方法。
一、厌学学生的表现
1.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
2.学习态度存在偏差
消极对待学习。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一些学生勉强学习,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他们只是在外界压力下机械被动地应付学习。
3.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存在偏差
远离学习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远离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课。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逃学,有的干脆放弃学业出走和退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经常抵触对立。
4.对学习结果的认识存在偏差
许多学生将学习的成功(具体表现为考试分数)看得高于一切,不允许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丝毫的退步,一旦某次或某几次考得不好,便耿耿于怀、备感失落。
二、教育厌学学生的对策
1.积极面对,情感润滑,创设成功机会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认真科学分析,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课前做好预习,以提高听课效率;课后认真及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情感教育是润滑剂,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觉得学不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这种班级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更应如此。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加强管理,家校联合
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电子游戏室、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与家长联系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交流和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教师与家长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3.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利用心理学知识引起厌学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讨论、竞赛等,并结合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来激活课堂;要多检查、指导厌学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上课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等。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平时应多接触学生,建立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
4.改变认知,更新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理念
行为的问题是思想的问题,厌学的问题要想根本解决,关键在于引发学生对学习的重视。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认清自身的角色,感知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责,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学习理念。
总之,对于厌学的学生,有很多的办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激发他们的潜能。有人说孩子厌学,钥匙在家长和老师的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课,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启学生的心灵,减少学生心理的压力;增强学生的体验,用师爱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快乐。
三、 性格障碍学生问题的表现
1.孤僻、羞怯
孤僻常表现为独往独来、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的心理;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与人交往,缺少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有时看上去似乎也较活跃,但常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仿佛有点神经质,因而别人都不愿主动与之交往,不得不与之相处时,也会有如坐针毡之感。怕羞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从而阻碍了人际交往的深入发展。过度在意“自我形象”,惟恐言行有误,被他人耻笑,导致心理负担过重,作茧自缚,举步维艰。
2.嫉妒、自私
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眼里容不下别人。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弄得自己心理十分不平衡,想方设法超越别人,如果不能够超越对方就会去挑剔甚至诬陷、打击报复对方。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的复杂情感。
3.反抗、易怒
容易发怒,常常与同学、家长和教师发生对抗,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性情暴躁,神经过敏,与人争执,爱发脾气,情绪不定,爱找刺激,动手摔东西等。
四、辅导性格障碍学生的对策
1.利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进行孤僻、羞怯性格的辅导
(1)向父母了解学生情况,确定其孤僻是情境性的还是持久性的。如属后者最好请心理医生诊断治疗。
(2)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对他们给予更多关注,请他们回答问题时多给些反应时间。
(3)鼓励他们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
(4)为他们创造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机会。有些学生只有在小组里才敢发言,就多让他们参加小组活动。
(5)了解学生身体生长状况,是否有体态异常、口吃、口臭等。生理毛病矫治之后,羞怯行为便会消退。
(6)请班级学生合作,运用社会性强化(称赞和认真倾听)来鼓励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挥长处,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克服孤僻、羞怯心态与行为。
2.利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嫉妒、自私心理的辅导
(1)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要用公正的评价,使其口服心服。
(2)鼓励学生靠自己的努力与进步来换取别人的赞扬。
(3)引导学生虚心看待别人的优点与进步。别人的长处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是进步的开始。
(4)耐心训练他们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和应有的风度。
(5)用事实证明,他们还是能被人喜爱的。有位学者曾说:“嫉妒的孩子通常都是确信没有人爱他们,也没有人会爱他们。”所以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能讨人喜爱的。
(6)用坦白与诚实的态度处理。有时妒忌是出于本能,过分抑制,只能使其埋得更深而毒害孩子的心灵。所以要让它显露出来加以引导纠正。
3.利用生物反馈法进行反抗、易怒性格的辅导
(1)教师与父母对学生的要求要讲原则,连续一贯,赏罚分明,公正无偏。
(2)成人要尊重理解孩子,要注意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取得孩子信任。
(3)对他们的学习期望不要过高。要适度、循序渐进。
(4)不要用高压手段逼迫他们学习,施加压力会有表面的效果,但一些学生会口服心不服,将怨恨压至心底,加深师生隔阂。
(5)教师与父母在学生面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尤其当学生有错时,不要向他们滥发脾气,拿他们出气,而要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综上所述,性格,有先天形成的,也有后天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我们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性格对人生的重要性,改变错误认知,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成习惯,习惯成性格。
(稿件编号:100726001)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116600,电邮:[email protected],dlfl53@ 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普通高中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心理救助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观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构开放型的课程观和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等,构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通过普通高中特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课题研究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选择积极的态度自我排解;使教师认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和谐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我心理、性别心理、家庭关系、朋友师生关系、社会适应、学习压力等多个方面。而每一个心理问题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原因和表征。为此,我们计划就特殊家庭(父母双亡、单亲、流动、贫困)学生问题及特殊特征(厌学、网瘾、烟瘾、早恋、叛逆、自残、注意力分散、肥胖)学生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寻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心理救助的途径,为特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些贡献。故此,我们申报了普通高中特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课题研究。下面针对厌学和性格障碍学生的问题谈谈心理救助的方法。
一、厌学学生的表现
1.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
2.学习态度存在偏差
消极对待学习。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一些学生勉强学习,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他们只是在外界压力下机械被动地应付学习。
3.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存在偏差
远离学习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远离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课。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逃学,有的干脆放弃学业出走和退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经常抵触对立。
4.对学习结果的认识存在偏差
许多学生将学习的成功(具体表现为考试分数)看得高于一切,不允许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丝毫的退步,一旦某次或某几次考得不好,便耿耿于怀、备感失落。
二、教育厌学学生的对策
1.积极面对,情感润滑,创设成功机会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认真科学分析,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课前做好预习,以提高听课效率;课后认真及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情感教育是润滑剂,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觉得学不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这种班级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更应如此。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加强管理,家校联合
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电子游戏室、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与家长联系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交流和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教师与家长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3.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利用心理学知识引起厌学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讨论、竞赛等,并结合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来激活课堂;要多检查、指导厌学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上课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等。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平时应多接触学生,建立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
4.改变认知,更新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理念
行为的问题是思想的问题,厌学的问题要想根本解决,关键在于引发学生对学习的重视。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认清自身的角色,感知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责,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学习理念。
总之,对于厌学的学生,有很多的办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激发他们的潜能。有人说孩子厌学,钥匙在家长和老师的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课,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启学生的心灵,减少学生心理的压力;增强学生的体验,用师爱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快乐。
三、 性格障碍学生问题的表现
1.孤僻、羞怯
孤僻常表现为独往独来、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的心理;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与人交往,缺少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有时看上去似乎也较活跃,但常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仿佛有点神经质,因而别人都不愿主动与之交往,不得不与之相处时,也会有如坐针毡之感。怕羞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从而阻碍了人际交往的深入发展。过度在意“自我形象”,惟恐言行有误,被他人耻笑,导致心理负担过重,作茧自缚,举步维艰。
2.嫉妒、自私
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眼里容不下别人。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弄得自己心理十分不平衡,想方设法超越别人,如果不能够超越对方就会去挑剔甚至诬陷、打击报复对方。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的复杂情感。
3.反抗、易怒
容易发怒,常常与同学、家长和教师发生对抗,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性情暴躁,神经过敏,与人争执,爱发脾气,情绪不定,爱找刺激,动手摔东西等。
四、辅导性格障碍学生的对策
1.利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进行孤僻、羞怯性格的辅导
(1)向父母了解学生情况,确定其孤僻是情境性的还是持久性的。如属后者最好请心理医生诊断治疗。
(2)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对他们给予更多关注,请他们回答问题时多给些反应时间。
(3)鼓励他们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
(4)为他们创造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机会。有些学生只有在小组里才敢发言,就多让他们参加小组活动。
(5)了解学生身体生长状况,是否有体态异常、口吃、口臭等。生理毛病矫治之后,羞怯行为便会消退。
(6)请班级学生合作,运用社会性强化(称赞和认真倾听)来鼓励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挥长处,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克服孤僻、羞怯心态与行为。
2.利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嫉妒、自私心理的辅导
(1)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要用公正的评价,使其口服心服。
(2)鼓励学生靠自己的努力与进步来换取别人的赞扬。
(3)引导学生虚心看待别人的优点与进步。别人的长处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是进步的开始。
(4)耐心训练他们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和应有的风度。
(5)用事实证明,他们还是能被人喜爱的。有位学者曾说:“嫉妒的孩子通常都是确信没有人爱他们,也没有人会爱他们。”所以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能讨人喜爱的。
(6)用坦白与诚实的态度处理。有时妒忌是出于本能,过分抑制,只能使其埋得更深而毒害孩子的心灵。所以要让它显露出来加以引导纠正。
3.利用生物反馈法进行反抗、易怒性格的辅导
(1)教师与父母对学生的要求要讲原则,连续一贯,赏罚分明,公正无偏。
(2)成人要尊重理解孩子,要注意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取得孩子信任。
(3)对他们的学习期望不要过高。要适度、循序渐进。
(4)不要用高压手段逼迫他们学习,施加压力会有表面的效果,但一些学生会口服心不服,将怨恨压至心底,加深师生隔阂。
(5)教师与父母在学生面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尤其当学生有错时,不要向他们滥发脾气,拿他们出气,而要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综上所述,性格,有先天形成的,也有后天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我们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性格对人生的重要性,改变错误认知,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成习惯,习惯成性格。
(稿件编号:100726001)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116600,电邮:[email protected],dlfl53@ 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