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理念。本文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背景、重要性与策略展开思考,进而提出了应加强政策供给、创新规划指导、坚守整治底线、重视风险防控等建议,以期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考与研究
引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形成的全新工作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是新时期创新土地管理的必经之路,同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必然条件。因此就目前来说,各部门应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实施策略,主动建立正确理念,创新应用科学方法,以此保障工作科学性與合理性,从根本上提升全域土地综合工作水平和质量。
1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背景和重要性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政治,主要为满足基层群众渴望以及满足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现实发展需求,且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基础,具有良好的经验支持[1]。随着国家提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战略目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就已经开始逐步推进,虽然不同地区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存在先后不一问题,但均已在不断尝试中积累了一定有效经验。因此,将过往经验进行合理利用,着眼新目标、新环境重新制定工作计划,必然能够进一步提升综合整治水平,是势在必行的。
2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策略思考
2.1加强政策供给
科学合理且强有力的政策,是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开展和最终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实施该工作过程中,应首先加强政策供给。相关部门应率先对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研究,再结合地方实际对政策进行调整,依托现实需要制定更加适合地方环境的独立政策[2]。在调整政策时,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融入保护优先与节约优先理念,同时关注农业现代化建设、土地现代化建设与城乡融合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存量为主、增量补充两个角度出发完善建设用地保障机制。适当融入激励政策,定期审查地方政策供给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情况,对表现突出者进行鼓励,以激励为导向,促进其他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关注基本农田,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动态调优机制,以此解决永久性基本农田布局散乱等问题,解决基层农村群众“用地难”矛盾。加强政策倾斜,针对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建立特殊鼓励和扶持政策,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低的区域倾斜,合理分配建设用地复垦工作。
2.2创新规划指导
在创新规划指导方面,一是要注意统筹推进,二是要注意规划引领。在统筹推进方面,应全面关注土地在农、林、水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促进“宜建则建”目标实现,将农村打造成一个符合自然特征的生态系统,坚决避免为谋求便利以简单手段推进单一工作,坚持优化土地布局、增大耕地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坚持推进现代化理念与全域整治的融合[3]。在规划引领方面,应细化对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细化对各项工作的安排,结合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目标,根据具体需要,对各环节工作细节展开更细致的分析,依托地方政策创新工作内容,规避“千村一面”问题。与此同时,加强对总量的控制,创新盘活土地存量,积极发挥流量优势,指导基层农民群众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各项活动。创新调整各项目用地布局,构建一二三产业与新产业的融合建设区域,以此进一步提升创新规划引领有效性,奠定良好综合整治基础。此外,还应该创新划分整治重点,结合总目标对各项活动重要性进行合理划分,确定重点内容,在重点内容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重视关键环节,实现资源和精力的有效分配。
2.3坚守整治底线
所谓坚守整治底线,指的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负责人和领导单位,应坚守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始终维护基本管理秩序,始终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准绳,提高对农民利益的关注,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影响基层群众利益的行为,避免以推进综合整治为名改变土地属性、突破耕地红线。当不得不对土地使用方式做出调整时,建立严格的协商机制,对项目可形成性展开缜密调研,全面论证项目合理性,进而以“增加数量、提升质量、改善生态”为前提,对永久性基本用地的使用做出动态调整,实现优化目标[4]。同时,关注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联系,关注基层农民群众基本利益,着力解决城乡供需不平衡等矛盾,避免出现“重城镇、轻乡村”等原则性问题,全力解决城乡土地纠纷,拒绝出现“只建不拆”、“大拆大建”等行为。积极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充分尊重基层农民群众在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表达权,鼓励群众参与,促进收益的合理分配,让基层群众共享收益。确保总收益能够及时返还给农村,以此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支持,弥补农村经济不足,保障群众利益。
2.4重视风险防控
在风险防控方面,完善风险监督和管理体系,壮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队伍,提高队伍战斗力。合理分配队伍力量,协同增强对各项工作细节的关注,提高细节性工作应对风险的能力[5]。同时,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政府资金和收益,针对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投入更多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支持作用,解决重复投资或投资难等问题,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为工作注入更强大的资金力量,以更强大的资金力量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避免急功近利,设计科学工作方案,按顺序推进各环节工作,防止出现细节疏漏、造成整治风险。
结束语:综上所述,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既是为实现乡村群众的渴望、也是为满足现实发展需求,且具有良好实践基础,具有高度实践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支撑力量。相关部门应积极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法展开探讨,在加强政策供给的同时创新规划指导,在坚守工作底线的基础上重视风险防控,切身关注基层农民群众利益,适当加大整治资金投入力度,有意识地划分整治重点以提高工作针对性,进而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高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叶炜婷. 深化土地综合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N]. 广西日报,2020-12-29(015).
[2]曾柳絮,宾联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浅谈[J].国土资源导刊,2020,17(04):93-96.
[3]何振嘉.关于实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20(11):30-35.
[4]刘彦忠.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与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0(04):133-134.
[5]杜俊娜.对实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9,39(09):178-180.
博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考与研究
引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形成的全新工作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是新时期创新土地管理的必经之路,同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必然条件。因此就目前来说,各部门应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实施策略,主动建立正确理念,创新应用科学方法,以此保障工作科学性與合理性,从根本上提升全域土地综合工作水平和质量。
1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背景和重要性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政治,主要为满足基层群众渴望以及满足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现实发展需求,且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基础,具有良好的经验支持[1]。随着国家提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战略目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就已经开始逐步推进,虽然不同地区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存在先后不一问题,但均已在不断尝试中积累了一定有效经验。因此,将过往经验进行合理利用,着眼新目标、新环境重新制定工作计划,必然能够进一步提升综合整治水平,是势在必行的。
2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策略思考
2.1加强政策供给
科学合理且强有力的政策,是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开展和最终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实施该工作过程中,应首先加强政策供给。相关部门应率先对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研究,再结合地方实际对政策进行调整,依托现实需要制定更加适合地方环境的独立政策[2]。在调整政策时,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融入保护优先与节约优先理念,同时关注农业现代化建设、土地现代化建设与城乡融合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存量为主、增量补充两个角度出发完善建设用地保障机制。适当融入激励政策,定期审查地方政策供给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情况,对表现突出者进行鼓励,以激励为导向,促进其他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关注基本农田,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动态调优机制,以此解决永久性基本农田布局散乱等问题,解决基层农村群众“用地难”矛盾。加强政策倾斜,针对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建立特殊鼓励和扶持政策,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低的区域倾斜,合理分配建设用地复垦工作。
2.2创新规划指导
在创新规划指导方面,一是要注意统筹推进,二是要注意规划引领。在统筹推进方面,应全面关注土地在农、林、水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促进“宜建则建”目标实现,将农村打造成一个符合自然特征的生态系统,坚决避免为谋求便利以简单手段推进单一工作,坚持优化土地布局、增大耕地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坚持推进现代化理念与全域整治的融合[3]。在规划引领方面,应细化对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细化对各项工作的安排,结合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目标,根据具体需要,对各环节工作细节展开更细致的分析,依托地方政策创新工作内容,规避“千村一面”问题。与此同时,加强对总量的控制,创新盘活土地存量,积极发挥流量优势,指导基层农民群众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各项活动。创新调整各项目用地布局,构建一二三产业与新产业的融合建设区域,以此进一步提升创新规划引领有效性,奠定良好综合整治基础。此外,还应该创新划分整治重点,结合总目标对各项活动重要性进行合理划分,确定重点内容,在重点内容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重视关键环节,实现资源和精力的有效分配。
2.3坚守整治底线
所谓坚守整治底线,指的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负责人和领导单位,应坚守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始终维护基本管理秩序,始终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准绳,提高对农民利益的关注,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影响基层群众利益的行为,避免以推进综合整治为名改变土地属性、突破耕地红线。当不得不对土地使用方式做出调整时,建立严格的协商机制,对项目可形成性展开缜密调研,全面论证项目合理性,进而以“增加数量、提升质量、改善生态”为前提,对永久性基本用地的使用做出动态调整,实现优化目标[4]。同时,关注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联系,关注基层农民群众基本利益,着力解决城乡供需不平衡等矛盾,避免出现“重城镇、轻乡村”等原则性问题,全力解决城乡土地纠纷,拒绝出现“只建不拆”、“大拆大建”等行为。积极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充分尊重基层农民群众在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表达权,鼓励群众参与,促进收益的合理分配,让基层群众共享收益。确保总收益能够及时返还给农村,以此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支持,弥补农村经济不足,保障群众利益。
2.4重视风险防控
在风险防控方面,完善风险监督和管理体系,壮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队伍,提高队伍战斗力。合理分配队伍力量,协同增强对各项工作细节的关注,提高细节性工作应对风险的能力[5]。同时,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政府资金和收益,针对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投入更多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支持作用,解决重复投资或投资难等问题,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为工作注入更强大的资金力量,以更强大的资金力量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避免急功近利,设计科学工作方案,按顺序推进各环节工作,防止出现细节疏漏、造成整治风险。
结束语:综上所述,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既是为实现乡村群众的渴望、也是为满足现实发展需求,且具有良好实践基础,具有高度实践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支撑力量。相关部门应积极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法展开探讨,在加强政策供给的同时创新规划指导,在坚守工作底线的基础上重视风险防控,切身关注基层农民群众利益,适当加大整治资金投入力度,有意识地划分整治重点以提高工作针对性,进而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高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叶炜婷. 深化土地综合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N]. 广西日报,2020-12-29(015).
[2]曾柳絮,宾联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浅谈[J].国土资源导刊,2020,17(04):93-96.
[3]何振嘉.关于实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20(11):30-35.
[4]刘彦忠.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与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0(04):133-134.
[5]杜俊娜.对实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9,39(09):178-180.
博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