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试验区学生增强生命感教育的实践初探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6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死亡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教学班的孩子,这不得不令我们教育工作者震惊,并向老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我们通过“三个专题”“四种途径”的生命教育模式,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增强 生命教育 实践 专题 途径
  一、中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实的严峻:2010年10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位女中学生由于学校要求把长发剪短服毒自杀;2010年12月2日晚海口某中学一高三男生跳楼自杀身亡;2010年12月7日,福州一位13岁女孩撕掉考卷,从家里的八楼天台跳下走了,留下被撕烂的书本和几张数学试卷,让家人悲痛欲绝;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湖南衡阳一名初三学生李毅(化名)毒翻全家;贵州安顺市两名16岁孪生姐妹将6瓶鼠药放进稀饭里,毒死亲生父母……在毕节试验区,仅2007年6、7月就发生如下惨剧:2007年6月1日,织金三甲沈国芳学校四年级学生郭文龙、黄云高溺水身亡;2007年6月2日,织金师范喻昌菊、李维、张怀3名学生溺水身亡;2007年6月28日,黔西县丰林小学3名学生在大水科水塘溺水身亡;2007年7月5日,毕节卫校黄东同学在天河水库溺水身亡;2007年7月8日,金沙县城关镇水淹小学六年级三名女生在黔北电厂灰坝一积水塘溺水身亡……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1月1日到11月27日止,全国共发生中小学生自杀事件73起。此外,令人惊心的一组数字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而在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据《中国教育报》披露,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6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死亡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教学班的孩子,还有更多的学生在学校遭遇各种事故并受到伤害。
  近年统计,每年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房屋倒塌占0.89%,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
  近几年,媒体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让孩子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剥夺他人本不应被剥夺的生命。
  “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说。他指出,生命与死亡教育在我国教育中仍然是一片空白,而在国外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有了关于死亡教育的课程,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卢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现在的很多孩子对生命没有感觉,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产生的过程,对死亡也没有概念。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此看来,开展生命教育是当代中学生的迫切呼唤;而在毕节试验区抢抓机遇、赶超跨越式发展之际开展生命教育尤其重要。国外和台湾的实践已经证明,生命教育不仅在消极方面可以避免自我伤害或自杀行为的发生;而且在积极方面可以使受教育者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达成自我实现及关怀人类的目标。同时,生命教育也有助于揭示教育的真谛,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改进道德教育。
  二、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中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构建生命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课题最早开始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生命教育”,并于1986年出版了专著《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接人生挑战》,此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
  中国生命教育专家郑晓江指出:“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丰富性,从而能够正确地体会生命的可贵,确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去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与意义,终则获得超越生命。”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只有生命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离开生命,教育便无从谈起。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与思考,我们将“生命教育”的内涵概括为:“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培育人的主体精神;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追求教育的艺术境界;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
  四、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三个专题”“四种途径”的教育模式,严格按照这个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个专题”是指在七年级到九年级三个阶段中分别实施以“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为专题的生命教育,这三个专题由低到高层层深入,符合各个年级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四种途径”是指通过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学科渗透、开设“生命教育”家长课程四种渠道开展生命教育。
  (一)“三个专题”内容的设置
  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一专题:七年级,认识生命:1.迈好青春第一步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现象,认识性差异。适应初中新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居安思危学习饮食安全知识,学会应对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应对敲诈、勒索、恐吓、抢劫等人为伤害的方法和技能。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3.我爱我校了解学校,热爱学校,为校增辉。4.内外兼修谦恭礼让,行为举止文明大方。
  第二专题:八年级,热爱生命:1.做我真好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意识,学会自我悦纳。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能,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调节和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的方法,能够承受挫折与压力。引导学生接受痛苦与困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且对人是有意义的。2.绝境求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灭火与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应对台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能。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珍惜水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协助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与失落。3.健康生活学习营养与健康的知识,自觉做到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远离“黄”、“赌”、“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饮水思源尊重父母,热爱家庭,学会感恩。
  第三专题:九年级,发展生命:1.寻找“大”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调节考前心态,发挥最大学习潜能。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合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2.力求真我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3.保护自我学会应对溺水、运动损伤等意外伤害的方法和技能。掌握预防常见传染病的方法。了解烟酒对青少年身体的危害,自觉抵制烟酒的诱惑。
  (二)四种途径
  <一>进行专题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中学阶段的专题教育,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1.思想教育活动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现象观察、社会调查、实践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要爱护、尊重和关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知道公民的人身权益受法律保护,了解公民获得法律保障的途径。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面对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矛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各种境遇中,保持良好的心境,与人为善,真诚待人。
  2.法制教育活动通过法制副校长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外出参观、年级学生会议进行专题宣传教育,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法制教育,除巩固课堂主渠道外,一是积极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有奖征文、模拟法庭等学法用法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二是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推行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三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考察的现场;四是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不良内容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3.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课、自查自纠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每个学期都进行“防伤害、防火灾、防溺水、防煤气中毒、防触电、防水灾、防地震等演练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另外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防毒品、防爱滋病”等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毒品、爱滋病对青少年的危害,并加以抵制和拒绝,帮助学生认识和遵守社会伦理道德。低年级的安全教育从交通和消防安全着手,通过专题讲座、情境设置、亲身体验和观察等形式,达成教育目标,高年级阶段逐步深入,通过法律法规的讲解、到监狱、劳教所现场参观、聘请公检法等人员讲解案例、参加社会调研等活动,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意识和技能。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以安全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
  4.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除体育课、课间操等常规课程外,通过讲座、观看影视资料、运动会、野游、参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良好的习惯以及关注他人健康及群体健康的意识。进行心理辅导,举办专题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任课教师进行心理指导个案跟踪等。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承受挫折和压力,自我悦纳,与人为善。
  <二>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
  学科渗透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补充。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当既教书,又育人,把教书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教书育人的关键是要善于捕捉教书与育人联系的出发点,具体到生命教育,也就是善于发现和挖掘生命教育的因子,做到使生命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校各年级备课组充分挖掘本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对生命教育进行有机的渗透,做了初步的尝试。
  例如:现行的语文教材有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进行丰富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如:《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生命,生命》。还有一些体现儒家思想、反映儒家生命观的课文,如:《论语》、《孟子二章》等。有些带有传记色彩的课文,展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如:《音乐巨人贝多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邓稼先》、《我的信念》。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课文,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珍珠鸟》、《猫》、《绿》、《斑羚飞渡》、《华南虎》、《大自然警号长鸣》等。不难看出,教材在编写上已经有意识的循着“生命”的轨迹,选取了体现生命教育主题的文章,力图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仅就七年级语文教材而言,第一单元就有《紫藤萝瀑布》、《生命,生命》,可以肯定,中学语文教育,首先就是生命教育,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我们语文教师充分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会在教学中自觉的完成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去解读这些生命教育的文本,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意象,解读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真正实现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的交流,教师心灵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教师生命与学生生命的对话。建构充满教育智慧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才会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他们的人格才会健全。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生命教育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从青少年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健康发展出发,关注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学生的各种困惑,整体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1.班团队活动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团队组织的凝聚力,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使学生真正懂得集体组织对个人健康成长的作用。中学阶段的班队活动,可运用游戏和情景体验进行自我保护、网络安全、性别意识等教育。
  2.节日、纪念日教育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法定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特别要以世界环境日、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和清明节、重阳节等为契机,从青少年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健康发展出发,关注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学生的各种困惑,整体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
  3.仪式教育学校通过十四岁生日、入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各种仪式,精心组织设计,力求规范长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发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唤起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4.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的重要载体。学校要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兴趣小组、生物科技兴趣小组、作文兴趣小组、科学兴趣小组、艺体兴趣小组等,指导学生广泛开展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而欣赏和热爱生活。中学阶段要大力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逐步培养中学生参与、组织社团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生命的探究兴趣,丰富学生对自然、生命的认识。
  5.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了各级各类中学生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动物园、植物园、公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四>开设“生命教育”家长课程
  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庭生活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重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心理,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采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和沟通,诚心关心孩子的生活,细心了解孩子的需求,用心倾听孩子的呼声,耐心解决孩子的困惑,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做成功的家长。
  五、对实施生命教育的反思
  1.实施生命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⑴在学期末和学生的座谈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危急情况的处理方式和应变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学们也都提到通过在生命教育中有关“守护生命”的学习和活动体验,今后碰到一些意外情况时一定会更加从容,处理得会更好。
  ⑵感到学生更加具有爱心。譬如,我们的“阳光志愿者服务队”队伍越来越壮大,“敬老爱幼,关爱残障,保护环境”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而学生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⑶很多班主任反映,通过生命教育的系统实施,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了明显的减少,更能正确的面对自己,更能关注自己的学业,更能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未来。而且老师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对每位学生生命的关怀意识,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2.实施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⑴对教师的培训还不够到位,还需加大培训力度,但这又和教师自己专业课的教学在时间上存在冲突。
  ⑵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显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有影响的,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合理安排学生参与生命教育活动的时间与学生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⑶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安全等因素,这些活动的实施的范围还不够广泛,形式还不够多样。
  总而言之,在生命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探索中思考,我们在收获中前行!正是生命教育,让我们回归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正是生命教育,使学校成为一个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同提升生命质量,共同实现生命价值。我们相信它只有目标,没有终点。
  相信在毕节人的共同努力下,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一定会在毕节人心中牢牢扎根,激扬生命、提升生命价值,奋发进取一定会成为毕节人的执着追求和自觉行动。我坚信,有了正确的素质教育方向,在实施生命教育、创办精品学校的发展中,毕节试验区的教师们将不辱使命、遵循规律、大胆改革、潜心实践,必将创造出素质教育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洪奕宜林亚茗刘中元孙晓素.《中学生自杀率升高》南方
  日报,2008年1月21日.
  [2]周国平.《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3]朱巧.《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www.995sos.com.
  [4]郑林娟.《从中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教育》中国医学伦理
  学,2005.
  [5]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年.
  [6]陈丹军.《关注生命教育》湖南教育,2003.
  [7]简虎.《中小学应加强生命教育》基础教育,2004.
  [8]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在心理学的范畴上,是指较长时间内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动上的能力。专注力是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良好的专注力能为其终身学习和成就事业奠定基础。所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很重要,应从小抓起。培养专注力和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让幼儿的专注力得到充分的发
期刊
教学能力主要是一种引导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把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内在的东西,成为支撑自己人生成长的重要能源。教学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经验、理念、学识和人格有密切关系。如何使人们对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提高,这是摆在课程改革面前一项急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对课堂教学引导能力的评价  当前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存在一定偏颇之处,这种偏颇表现
期刊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实验教学,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热情。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习热情。注意授课艺术,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情感教育。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
期刊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
期刊
新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呼唤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围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理念、核心目标,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必然。  教师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充实自己,才有可能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中心角色,才能确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练”地位,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确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修身学习打下坚实的
期刊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现谈谈有效的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作用。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他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寻找新颖独创答案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一套适合学生创新的办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期刊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今天,生物科学技术也正在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显示出强劲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求,新课标应运而生。新课标下生物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才能适应这一改革需要,又怎样参与、实施和执行呢?现就此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注重学习,完善知识体系和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标提出的课程核心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在原有“双基”的
期刊
经济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需改变高能耗、高污染和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探索经济增长新模式:低消耗、低污染和高生产效率,绿水青山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追求目标。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其所产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在测算经济发展质量时将环境和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纳入分析框架,因此,研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提质增效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和学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测度2005-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要转换角色——由演员转变为导演。要当好导演,至关重要的是拓展知识度,充实知识储备。一个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知识上捉襟见肘的语文教师,是无论如何也当不好导演的。对于一个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知识丰富,教师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信息的采集者,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养料,不断引入知识活水,才能在课堂中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从而让“导演”给学生以艺术的欣赏和美的享受。那么在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