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学来说,它必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必然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为了使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我紧紧以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为基础,对教材中感染学生、培养情感的部分充分挖掘,并在形象和情感上加工润色,从而强烈地激励学生的情感。
而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要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
二、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三、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所表现的丰富情感,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与作者心灵相通,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的分析,抓住作品的情感线索,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切入点,激活学生沉寂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把作者的真实情感与学生的切实感受连接在一起,使学生在作品的情感世界里自由翱翔,激发奇特的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迸发出内心的情感洪流,达到忘我的至高情感境界,最终使教师、学生和作者三位一体,产生共鸣。如鲁迅的《故乡》,文章开端的景物描写统领全篇:“时间既然是深冬,……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这段景物描写深刻揭露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现状,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的旧社会的鄙夷之情。学生在这种景物的渲染之下,深刻感悟到旧社会所造成的一片死寂,从内心涌出那种对旧社会愤恨之情。教师从多渠道加以引导,如采用多媒体从视觉上加以感染、从听觉上加以熏陶等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感情,这样使学生自然融入作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与作者心意相通,共同入境。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更是发人深省:“我想:希望是本无所为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指出:新生活的实现,要脚踏实地地奋斗。这是作者情感由衷的表露,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能激发他们潜在的斗志和勇气,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的真实情感,从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起学生的情感教育
优化教学内容是全面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紧密相联。因此,要优化教学过程,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如在教学《黄河颂》时,为了使学生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展示了黄河流域地图、黄河景色图片、黄河流域人类文化遗址资料以及黄河流域的古代都城分布图,这样就形象直观地说明了“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向南北两岸/千万条铁的臂膀”这些诗句的含义,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黄河颂”的内容,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总之,情感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如果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只是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学生受到的只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刺激,而他们也只会痛苦地学习,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更没有生活的激情,没有成功感和成就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难以落实。所以,我们的情感教育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学语文、在体验中看生活、在生活中悟理想,享受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而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要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
二、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三、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所表现的丰富情感,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与作者心灵相通,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的分析,抓住作品的情感线索,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切入点,激活学生沉寂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把作者的真实情感与学生的切实感受连接在一起,使学生在作品的情感世界里自由翱翔,激发奇特的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迸发出内心的情感洪流,达到忘我的至高情感境界,最终使教师、学生和作者三位一体,产生共鸣。如鲁迅的《故乡》,文章开端的景物描写统领全篇:“时间既然是深冬,……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这段景物描写深刻揭露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现状,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的旧社会的鄙夷之情。学生在这种景物的渲染之下,深刻感悟到旧社会所造成的一片死寂,从内心涌出那种对旧社会愤恨之情。教师从多渠道加以引导,如采用多媒体从视觉上加以感染、从听觉上加以熏陶等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感情,这样使学生自然融入作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与作者心意相通,共同入境。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更是发人深省:“我想:希望是本无所为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指出:新生活的实现,要脚踏实地地奋斗。这是作者情感由衷的表露,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能激发他们潜在的斗志和勇气,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的真实情感,从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起学生的情感教育
优化教学内容是全面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紧密相联。因此,要优化教学过程,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如在教学《黄河颂》时,为了使学生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展示了黄河流域地图、黄河景色图片、黄河流域人类文化遗址资料以及黄河流域的古代都城分布图,这样就形象直观地说明了“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向南北两岸/千万条铁的臂膀”这些诗句的含义,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黄河颂”的内容,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总之,情感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如果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只是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学生受到的只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刺激,而他们也只会痛苦地学习,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更没有生活的激情,没有成功感和成就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难以落实。所以,我们的情感教育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学语文、在体验中看生活、在生活中悟理想,享受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