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幕”的本意是帷幄的意思。传说中的有巢氏教会人们筑屋而居,人们就习惯居住在土木建成的房屋里。而当战争爆发,大军远征,官兵只有在野外搭建帐篷作为临时居所,军中将帅所在的帐篷即是指挥部,称为幕府。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即缘于此。“僚”在商周,略近于奴仆,“僚者,劳也”;到了秦汉,“僚”演变成为僚属,如《三国志·魏书·王观传》载“治身清廉,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这个“僚”有主官属员之意。所以,幕府中的僚属即为幕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这里所说的“莫府”其实是“幕府”。
故此,幕僚是指古代地方军政大员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幕僚一般是具有官职的公务人员,其任务主要是听从主官差遣,为其谋事,筹划办理各项工作。幕僚称谓繁多,有“长史”“参军”“主簿”“记室”,等等。
秦汉以来幕府中大都设有“参谋”“记室”“参军”等,他们参赞军机,运筹帷幄,协助主帅或主官处理军政事务,是主帅或主官的智囊或助手,如东晋的郄超就当过桓温的“参军”,唐代大诗人杜甫是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参谋”,而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的宋初赵普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则是后者的“掌书记”。到了明代中晚期,在衙门公务人员之外,又出现了另一种幕僚,即幕友。幕友至清代而进入全盛期。就其原因分析,其乃源于督抚、道员的倡导。明代从中央派出巡视地方的官员,即督抚。由于工作需要,很多督抚会奏请批准调来京中属员,为其出谋划策,协助办理公务;时间长了,就演变成后来的幕友,即由督抚私人聘请的助手。《明史·徐渭列传》即载有嘉靖年间山阴秀才徐渭被浙闽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聘入幕府一事,时为“管书记”,即负责文书奏牍的起草工作。一般认为徐渭是最早的作为非公职人员的幕友。
这里应注意的是,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的幕友与此前所称的幕僚(在广义上,幕友也是幕僚)的不同。清代督抚及以下的州县官往往自己组建私人智囊团或助手班底。由此出现的幕友既不是官,也不是吏。他们只是被官员“自掏腰包”(当然是在某项政务的专用经费中支出)礼聘延请来当私人顾问的专家,是官员的客人,故称“幕宾”“幕客”“西席”,社会上则称“师爷”。所以,清代官员与幕友之间不是职官上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主宾关系,可视为朋友,因此又叫“幕友”。幕友指点官员如何施政,所以还可尊称为师长。这一点与古时候的参谋、记室等幕僚有重大区别。因为古时候的参谋、记室等系国家官员,在国家体制之内;而清代幕友则在体制之外,是非公职人员,不享受国家薪俸,所拿工资被称为“束脩”“聘金”或“馆谷”,做事则只对作为东家的主人负责。
清初皇帝发布的上谕和政府的文件里曾提到幕友佐治,这算是承认在官府机构中非官非吏的幕友存在。例如雍正年间的《钦颁州县事宜》,即专列“慎延幕友”一条。清朝的官府,包括基层的州县衙门,至少要延请刑名、钱谷、书启、挂号等四五位幕友。这就是所谓的“无幕不成衙”。
从战国“四大公子”因养士三千而闻名天下起,历朝历代的头面人物无不有门客帮闲。直到清代,官府中各项政务都少不了幕友的参与。幕友佐治在政治生活中得到认可,由此而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幕学。清代汪辉祖的《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万枫江的《幕学举要》,佚名刑幕者的《刑幕要约》等都是有名的幕学专著。此外,幕友需学习的还有《大清律例》《示谕集录》《大清会典事例》《赋役全书》与王又槐的《办案要约》、吕芝田的《律法须知》等重要读物。它们从各方面对学幕者予以专业指导,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清朝幕友的聘用,必须在严格训练、学有专长的人中选聘,而且更注重选聘那些学习过“刑名法术”之学的人才,帮助官员处理司法审判事务。所以刑名法术之学与近代的应用法学有相似之处。
强调“立品自尊”,是幕友必须严格遵守的一项准则。所谓立品,即自尊自爱,洁身自好,节俭养廉。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特立“立品”一条,告诉幕友若要使主人信任自己,听从自己,自己则须先让主人无怀疑之心。为人谋事,凡事要顾全主人的官誉、名声。幕友“自视不可过高,高则意气用事;亦不可自视过卑,卑则休戚无关”。
我们从幕僚到幕友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可以窥视到其职能、性质在当代顾问团、智囊团、咨询机构、私人侦探等作用中的微妙延续。
(选自《文史杂志》2013年第4期)
故此,幕僚是指古代地方军政大员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幕僚一般是具有官职的公务人员,其任务主要是听从主官差遣,为其谋事,筹划办理各项工作。幕僚称谓繁多,有“长史”“参军”“主簿”“记室”,等等。
秦汉以来幕府中大都设有“参谋”“记室”“参军”等,他们参赞军机,运筹帷幄,协助主帅或主官处理军政事务,是主帅或主官的智囊或助手,如东晋的郄超就当过桓温的“参军”,唐代大诗人杜甫是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参谋”,而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的宋初赵普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则是后者的“掌书记”。到了明代中晚期,在衙门公务人员之外,又出现了另一种幕僚,即幕友。幕友至清代而进入全盛期。就其原因分析,其乃源于督抚、道员的倡导。明代从中央派出巡视地方的官员,即督抚。由于工作需要,很多督抚会奏请批准调来京中属员,为其出谋划策,协助办理公务;时间长了,就演变成后来的幕友,即由督抚私人聘请的助手。《明史·徐渭列传》即载有嘉靖年间山阴秀才徐渭被浙闽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聘入幕府一事,时为“管书记”,即负责文书奏牍的起草工作。一般认为徐渭是最早的作为非公职人员的幕友。
这里应注意的是,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的幕友与此前所称的幕僚(在广义上,幕友也是幕僚)的不同。清代督抚及以下的州县官往往自己组建私人智囊团或助手班底。由此出现的幕友既不是官,也不是吏。他们只是被官员“自掏腰包”(当然是在某项政务的专用经费中支出)礼聘延请来当私人顾问的专家,是官员的客人,故称“幕宾”“幕客”“西席”,社会上则称“师爷”。所以,清代官员与幕友之间不是职官上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主宾关系,可视为朋友,因此又叫“幕友”。幕友指点官员如何施政,所以还可尊称为师长。这一点与古时候的参谋、记室等幕僚有重大区别。因为古时候的参谋、记室等系国家官员,在国家体制之内;而清代幕友则在体制之外,是非公职人员,不享受国家薪俸,所拿工资被称为“束脩”“聘金”或“馆谷”,做事则只对作为东家的主人负责。
清初皇帝发布的上谕和政府的文件里曾提到幕友佐治,这算是承认在官府机构中非官非吏的幕友存在。例如雍正年间的《钦颁州县事宜》,即专列“慎延幕友”一条。清朝的官府,包括基层的州县衙门,至少要延请刑名、钱谷、书启、挂号等四五位幕友。这就是所谓的“无幕不成衙”。
从战国“四大公子”因养士三千而闻名天下起,历朝历代的头面人物无不有门客帮闲。直到清代,官府中各项政务都少不了幕友的参与。幕友佐治在政治生活中得到认可,由此而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幕学。清代汪辉祖的《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万枫江的《幕学举要》,佚名刑幕者的《刑幕要约》等都是有名的幕学专著。此外,幕友需学习的还有《大清律例》《示谕集录》《大清会典事例》《赋役全书》与王又槐的《办案要约》、吕芝田的《律法须知》等重要读物。它们从各方面对学幕者予以专业指导,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清朝幕友的聘用,必须在严格训练、学有专长的人中选聘,而且更注重选聘那些学习过“刑名法术”之学的人才,帮助官员处理司法审判事务。所以刑名法术之学与近代的应用法学有相似之处。
强调“立品自尊”,是幕友必须严格遵守的一项准则。所谓立品,即自尊自爱,洁身自好,节俭养廉。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特立“立品”一条,告诉幕友若要使主人信任自己,听从自己,自己则须先让主人无怀疑之心。为人谋事,凡事要顾全主人的官誉、名声。幕友“自视不可过高,高则意气用事;亦不可自视过卑,卑则休戚无关”。
我们从幕僚到幕友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可以窥视到其职能、性质在当代顾问团、智囊团、咨询机构、私人侦探等作用中的微妙延续。
(选自《文史杂志》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