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与“幕友”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073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幕”的本意是帷幄的意思。传说中的有巢氏教会人们筑屋而居,人们就习惯居住在土木建成的房屋里。而当战争爆发,大军远征,官兵只有在野外搭建帐篷作为临时居所,军中将帅所在的帐篷即是指挥部,称为幕府。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即缘于此。“僚”在商周,略近于奴仆,“僚者,劳也”;到了秦汉,“僚”演变成为僚属,如《三国志·魏书·王观传》载“治身清廉,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这个“僚”有主官属员之意。所以,幕府中的僚属即为幕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这里所说的“莫府”其实是“幕府”。
  故此,幕僚是指古代地方军政大员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幕僚一般是具有官职的公务人员,其任务主要是听从主官差遣,为其谋事,筹划办理各项工作。幕僚称谓繁多,有“长史”“参军”“主簿”“记室”,等等。
  秦汉以来幕府中大都设有“参谋”“记室”“参军”等,他们参赞军机,运筹帷幄,协助主帅或主官处理军政事务,是主帅或主官的智囊或助手,如东晋的郄超就当过桓温的“参军”,唐代大诗人杜甫是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参谋”,而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的宋初赵普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则是后者的“掌书记”。到了明代中晚期,在衙门公务人员之外,又出现了另一种幕僚,即幕友。幕友至清代而进入全盛期。就其原因分析,其乃源于督抚、道员的倡导。明代从中央派出巡视地方的官员,即督抚。由于工作需要,很多督抚会奏请批准调来京中属员,为其出谋划策,协助办理公务;时间长了,就演变成后来的幕友,即由督抚私人聘请的助手。《明史·徐渭列传》即载有嘉靖年间山阴秀才徐渭被浙闽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聘入幕府一事,时为“管书记”,即负责文书奏牍的起草工作。一般认为徐渭是最早的作为非公职人员的幕友。
  这里应注意的是,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的幕友与此前所称的幕僚(在广义上,幕友也是幕僚)的不同。清代督抚及以下的州县官往往自己组建私人智囊团或助手班底。由此出现的幕友既不是官,也不是吏。他们只是被官员“自掏腰包”(当然是在某项政务的专用经费中支出)礼聘延请来当私人顾问的专家,是官员的客人,故称“幕宾”“幕客”“西席”,社会上则称“师爷”。所以,清代官员与幕友之间不是职官上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主宾关系,可视为朋友,因此又叫“幕友”。幕友指点官员如何施政,所以还可尊称为师长。这一点与古时候的参谋、记室等幕僚有重大区别。因为古时候的参谋、记室等系国家官员,在国家体制之内;而清代幕友则在体制之外,是非公职人员,不享受国家薪俸,所拿工资被称为“束脩”“聘金”或“馆谷”,做事则只对作为东家的主人负责。
  清初皇帝发布的上谕和政府的文件里曾提到幕友佐治,这算是承认在官府机构中非官非吏的幕友存在。例如雍正年间的《钦颁州县事宜》,即专列“慎延幕友”一条。清朝的官府,包括基层的州县衙门,至少要延请刑名、钱谷、书启、挂号等四五位幕友。这就是所谓的“无幕不成衙”。
  从战国“四大公子”因养士三千而闻名天下起,历朝历代的头面人物无不有门客帮闲。直到清代,官府中各项政务都少不了幕友的参与。幕友佐治在政治生活中得到认可,由此而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幕学。清代汪辉祖的《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万枫江的《幕学举要》,佚名刑幕者的《刑幕要约》等都是有名的幕学专著。此外,幕友需学习的还有《大清律例》《示谕集录》《大清会典事例》《赋役全书》与王又槐的《办案要约》、吕芝田的《律法须知》等重要读物。它们从各方面对学幕者予以专业指导,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清朝幕友的聘用,必须在严格训练、学有专长的人中选聘,而且更注重选聘那些学习过“刑名法术”之学的人才,帮助官员处理司法审判事务。所以刑名法术之学与近代的应用法学有相似之处。
  强调“立品自尊”,是幕友必须严格遵守的一项准则。所谓立品,即自尊自爱,洁身自好,节俭养廉。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特立“立品”一条,告诉幕友若要使主人信任自己,听从自己,自己则须先让主人无怀疑之心。为人谋事,凡事要顾全主人的官誉、名声。幕友“自视不可过高,高则意气用事;亦不可自视过卑,卑则休戚无关”。
  我们从幕僚到幕友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可以窥视到其职能、性质在当代顾问团、智囊团、咨询机构、私人侦探等作用中的微妙延续。
  (选自《文史杂志》2013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每当年关将近,辛苦一年的职场人将目光聚焦在“年终奖”这个大红包上。年终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世界各国的年终奖有什么区别吗?  年终奖从何时兴:汉代“腊赐”相当厚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在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
期刊
中国民间,常把蛇称为“小龙”,生肖属蛇的人,也常把自己说成是属小龙。那么,蛇为什么有“小龙”之称呢?  蛇属于爬行纲蛇目,遍生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平原、丘陵、山地和水泽之中。蛇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最早的蛇出现在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形色怪异,行动诡秘,毒蛇可致人死命。蛇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春天萌动,夏天活跃,秋天收敛,冬天安眠,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同步,而
期刊
“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夜良宵,月光如水。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民俗生活中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元宵的“闹”,是多种节俗形式的合奏。最突出的是声音与色彩。  听音声  元宵节的喧闹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以锣鼓为主的响器声。锣鼓是庆祝节日必备的道具,节日气氛的营造离不开锣鼓,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更响。像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顾禄《清嘉录》卷一)。  二
期刊
春秋时的晋灵公不行君道。他对国民横征暴敛,用以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他为人荒诞暴虐,常在宫中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以供取乐。一位御厨因烹饪时没把熊掌炖烂,便被晋灵公杀掉,尸体放在筐中,让官女们用车载着经过朝堂。大臣赵盾和士季看到了车中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他们为晋灵公的无道感到深深忧虑,准备进行规谏。  士季对赵盾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
期刊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一个关于读书的心理学现象,大多谈及这个话题的著作都忽略了这个现象——人们心中惦念的往往是未曾读过的书。有些时候,这些书表现得极其重要。人们惦念的书至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书你一直打算某天读,却很可能永远不会读;第二类书你觉得原本该读但未读,这些书你在有生之年一定还会读,至少会读其中的一些;第三类书你听说过、谈论过、看到过相关信息,但几乎肯定不会去读,因为你对它们的偏见根深蒂固
期刊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大意:治理一个有一千乘兵车的国家,应该严肃认真,要守信用,节约财物,爱护官吏,百姓服劳役要在农闲时进行。  题解: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德化、礼治的政治理想。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大意:要得到天下是有方法的:得到天下人民,就得到天下
期刊
伪《列子》里有一段梦话,说得甚好: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彻旦息焉。……”  此文原意是要说出“苦逸之复
期刊
臣窃寻往代以来成败之事,但有黎庶怨叛,聚为盗贼,其国无不即灭,人主虽欲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教,当修之于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则无益也。故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有失。是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幽、厉亦笑殷纣之灭。隋帝大业之初,又笑周、齐之失国。然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周、齐也。故京房谓汉元帝云①:“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此言不可不戒也。  【注释
期刊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①,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②。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③,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长安倦客④,二十年、软红尘里⑤。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注释】  ① 飚:狂风。  ② 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后指老年人。
期刊
关于变化  我是一个没有太长远计划的人,因为总是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当然,我同时是一个做事情非常有计划,准确地说,会有一些短期计划的人。因为对我来说,一旦决定,就一定要动手去做,因为只要拖延一下,那么可能自己又失去了做的动力和兴趣。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做的最好时机可能就过了,变化出现了,这个时候,手头的计划,已经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我一直是一个不太喜欢变化的人,希望按照既定的规则,按部就
期刊